第二天,全家出动,把叶秀才的日常用品从安泰书院搬到了桂花巷宅子里,安顿好。
叶玉娘特地找到了孙立夫妇,认真嘱咐他们要好好照顾叶秀才。
”孙师傅、孙嫂,你们一定要帮我好好照顾我爹啊。他年纪大了,平时要让他早睡早起,千万
不能再熬夜看书了。还有饮食上要精心一些,饭菜都要煮得软乎一点,这样他容易消化。早晚
一定要熬点粥给他喝。平时要多提醒我爹:粥养人,酒适度。还有孙嫂子,平时我爹穿的衣物呢,
一定要勤换洗。最近天气凉了,让他多注意保暖。。。。。。总之让你们费心了,谢谢你们。“
孙立夫妇也是和善的,齐齐点头答应。
”何夫人,你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会好好当差的。“孙立是个老实肯干的人,办事一向认真。
”何夫人,我们一定会仔细照顾你爹的,你不用担心,有我呢。“孙嫂一口答应。
孙嫂是个利索的人,懂得知恩图报,她想着丈夫、儿子都在人家那儿干呢,自己肯定得认真办事。
她手脚勤快、烧得一手好菜,洗洗涮涮更不在话下,所以让她照顾叶秀才日常起居,基本没什么
问题。
叶秀才搬过去的那天,桂花巷宅子里的金桂树花开了,暗香浮动,取名“金桂园”。
何常生刚买下来的杂货店、米店那边,他已经去看过几次,对两个店的情况基本摸清了。
原店主王瑞在卖铺子的时候,把店里的存货、设施也一并转让给了他。
人员方面呢,何常生和店里的人谈了,他们如果愿意留下来,待遇和以前一样,不作改变。
两个店里的管事、伙计看新东家还挺和气的,除了米店有个小伙计家里有事辞工外,其余人都留
了下来。
米店的空缺呢,何常生找了孙立的儿子孙大力给补上了。
何常生决定对店里的人员安排暂时不作任何变动,等观察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临走前,何常生找到老朋友杜明,兄弟俩找了个路边小店,喝了点小酒。
”杜明啊,我明天就要回上河村了,那两个店我就交给你了。我和店里的管事都说过了,我不在
的时候,让他们有事找你商量。你帮我费心看着点,有空去看看。“
何常生给杜明倒了一杯酒,在清州府,他最信任的朋友就是杜明了。
”嘿,常生,我们多少年的兄弟啦,你跟我还客气啥?我们可是生死之交。放心吧,你店里的事
就交给我好了,我会经常去看看的,有急事、大事就捎信给你,实在来不及就找你爹商量。“
”行,好兄弟,那就麻烦你了。“
杜明伸出手拍了拍何常生的肩头,示意让他放心。
两人回想起往日那些峥嵘岁月,很有些感慨,碰了杯,把杯里的酒都一饮而尽。
这样,何常生把清州府的事务基本上都安排妥当了。
告别了叶秀才、福伯,何常生带着叶玉娘、两个女儿还有狼青犬阿青它们回上河村去了。
路上,经过清州府城外”同福客栈“时,孙掌柜正好在店里,叶燕儿就把为木头准备的衣物交给
了他,委托他转交给木头。
”孙叔,这是我们给木头准备的衣物,麻烦你帮我转交给他吧。“
孙掌柜接过叶燕儿他们准备的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欣然答应,”行,燕儿,你放心好了,我一定
亲手转交给他。哎,我替木头谢谢你们啊,你们一家都是心善的,都是大好人啊!“
”那个,孙叔,你最近有没有看到木头啊?还有木头他娘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叶燕儿忍不住问孙掌柜,她希望能再见见木头哥哥。
”木头最近又去采石场打石头去了,有几天没见着了。不过上次来的时候,听他说他娘的身体好些
了。他还让我见到你们一定要替他向你们道谢,说谢谢你们的帮助,还说将来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孙掌柜说着也有些唏嘘,木头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深明事理,懂得做人要知恩图报,不容易啊。
”哎呀,孙叔,你跟他说,我们帮他是心甘情愿的,不要他报什么恩。他凡事啊多想着自己,照顾
好自己就好了。采石场那里太危险,还是要少去为好啊。“
叶燕儿想到木头一个小小的人要混在一群壮汉里,在采石场讨生活,就觉得十分揪心。
”行,你放心回去吧,回头我再劝劝他。“孙掌柜看叶燕儿发愁,就出言安慰她。
没见到木头,叶燕儿有点郁闷,但是也没有办法,自家还要急着赶回上河村办事呢,只能等过一
阵,让爹爹陪着,亲自到木头家去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