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过去了,生活还是要继续,百姓们该种地的种地,该经商的经商,该做工的做工,反正一切全都如往常一样。
······阳江村,李嗣承家。
来,你们俩跟着我念,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刘亦和刘慎也跟着念了起来,李嗣承说道:“这《吕氏春秋》乃是秦国仲父,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所著,全文篇幅涵盖广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你们俩先给我读熟了,然后再在纸上写下自己对于吕氏春秋的理解,。
千万要记住,不得死记硬背,得慢慢来,知道读熟了、读透了你们才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和精义,光靠死记硬背那只是有其形而无其意,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先生(中国古代对于老师的尊称)。
那好吧,我也不再废话了,你们俩就先读透第一段再说。
刘亦刘慎二人应声允诺,接着朗朗的读书声就从李嗣承家里传出来了,清脆响亮,这个时候周围路过的邻居总要往里边看两眼,并且嘟嘟囔囔地说道:”老刘家的命真好,挨着这么一个好邻居,还能教他俩儿子读书,唉,要是我家那傻小子也能读书就好了,可惜读不不起啊······
路过的人说的话李嗣承也听见了,但是没办法,自己这么小的身体,教这俩熊孩子都够费劲的了,要是去教村里所有的孩子读书的话那还不得累趴下,还是先缓缓吧。
这两兄弟也从小正太变成了俊朗的少年,老大刘亦今年十六岁,长相俊美,喜好读书,将来肯定是个做文官的好苗子,而弟弟刘慎则不同,这货才十五岁,却长得又高又壮,喜欢习武,李嗣承用的那把石锁给他玩成花了都,无奈之下李嗣承只好用他师父张须陀教给他的方法来训练刘慎,这货倒是欢喜得紧,一点也不喊累,谁叫他吃的多呢,在李嗣承家里读书的时候,李嗣承还经常给他加餐,这货倒是不忌讳,每回都三大碗米饭杠杠滴,倒是让他老子刘大叔过意不去了,经常上山打点野味什么的给李嗣承,李嗣承倒也不推辞,毕竟这个时候的汉人是很有骨气的,有恩必报,可不是满清以及近现代的汉人一样,那么奴******代完这俩之后李嗣承又去打了一套通体拳,这是须陀教给他的,用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
打完之后李嗣承就坐在他俩后面的案榻上思考着自己该什么时候去长安。
首先,自己才十岁,怎么着也得过个四五年再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其次,先得把自己现代所学的知识给整理出来,并加以实践,老子就不信太宗老祖宗对于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不动心,最后还得找个面圣的机会,弄个官当当,这可是我家祖上开创的王朝,要是不去做官,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嘞。
不过现在的话还是先从农业上的知识下手吧。想到这里,李嗣承不禁想骂娘了,这年头的农业生产还是非常原始的,当年汉朝有一种曲辕犁,结果图纸还他娘的被入侵的五胡给弄的消失不见了,虽然自己祖上也带点五胡的血统·······,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玩意李嗣承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弄出来,因为上辈子他老爸承包了几家邻居的农田,一共四十多亩,种的全是小麦,播种的时候除了机器播种以外还有一种安在犁上面的漏斗,就是这个漏斗实现了一边耕地一边播种,曲辕犁的原理也跟这玩意差不多,反正自己时间多的蛋疼,道士爷爷还有和尚爷爷根本就不让他下地干活,生怕累着他,不过这样一来也让他更有时间去弄那些比较简单的现代用器·········未完待续
PS:跪求推荐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