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的使命完成了,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闭上了困倦的双眼,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的亲人和朋友!他是秦国第一个王,他实现了爷爷嬴连的梦想,从魏国手里收回了河西之地;他实现了爸爸嬴渠梁的梦想,打破了东方世界对秦国的封锁,秦国挣脱了牢笼的束缚,从此可以自由的向东方前进!向东方进军!
老秦王去世了,20岁的嬴荡继承了王位,他就是历史上的秦武王。这个小伙子是个大力士,他的拳头能把一匹活蹦乱跳的烈马打死,他就是这么牛!他很骄傲!
他的职业生涯时间不长,但是他也干了几件大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小伙子做秦王的第一件事,和他爸爸一样,要搞好和魏国的关系,首先跟魏王开了一次碰头会,沟通一下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做一些经济交流,相互签了几个大订单,然后吃吃喝喝就都回去了。
回到秦国后,秦王下令诛杀了蜀相壮,这个家伙应该比较壮,所以不太服从秦武王。可是,这个壮仔怎么惹到了大力士嬴荡了呢?
原来嬴驷灭了蜀国之后,对蜀国进行了2年的军事化管理,扫荡了蜀地的反抗势力,建立了有效的统治,各项权力都收回中央直接控制。军事化管理顺利完成后,秦王就派自己的儿子嬴通做蜀地的国王,事实上,这个王是个空壳,蜀地的大小事仍然是中央控制,官员也以中央号令是从。
为什么让他做蜀王呢?因为蜀地需要一个“壮王”镇守,防范蜀人作乱,这个人选应该是个成年人,这样才有威慑力!
秦王的儿子中,秦武王是嫡出长子,当时只有17岁,他是留在中央接老爸的班,不能派出去。此时的嬴稷,即后来的秦昭王也只有13岁。所以,只能从其他儿子中选择,年龄的优势是公子通胜出的最重要的条件。
嬴驷22岁行完冠礼结婚,新娘来自魏国的宗室,结婚5年后生了嬴荡。这对于生多少儿女都养的起,不需要避孕的国王而言,倒是一件新鲜事情!这不是说,秦王一定要结婚后,才能生儿育女!
可以很明确的说,他们只要具备了生殖能力,就开始生儿育女了,结婚前的私生子女,也会得到合理的照顾,但不能和正妻所生的儿女相提并论,更没有资格继承国王的位置,除非国王的妻子不生儿子,只能从庶出的公子中选择人选。
公子通就是这些庶出子女的一员,他的年龄应该比秦武王还要大。爸爸做秦王的时候,他当然毫无怨言的爸爸的话!但是年轻的弟弟上台后,他感到心中不是滋味,这个弟弟不过就是一头蠢牛,难道要听他呼来唤去?
公子通已经做了3年的蜀王,他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这时给他做相国的壮仔出主意,劝他闹独立,嬴通犹豫了,这不是闹着玩,这个事情很快就被中央知道了!
秦王想了想,很明显,公子通是个摆设,他不会傻到造反找死,肯定是壮仔撺掇干的坏事,杀了壮仔了事,不能一上台就拿自己的兄弟开刀,这样政治影响不好。
公子通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他没有任何权力,一生从事的职业,就是做个空头国王,乖乖的忠诚听命于中央,他从此从历史中消失了。当然他也结婚了,成立了新家庭,生儿育女度过了晚年,这是他的个人私事!
蜀地无大事,这样很好!秦武王又把张仪赶出了秦国,爸爸最心爱的臣子,在新秦王眼里,就是一个无耻小人!这是实话,老张真不是个东西,怎么处理这个人呢?秦王还在犹豫中,张仪听说新秦王要收拾他,心里突然感到死亡在靠近,他不想死!
老张头没想到会混到这步田地,一生为秦国出谋划策,现在人老了,安度晚年都难!这家伙的智商真不是盖的,他的生死不掌握在任何人手里,全由自己的智商掌控!他要救自己,顺便给新秦王指了一条明路!
他制定了一个保命方案,告诉年轻的秦王,现在秦国在国际上很扎眼,东方世界都想搞乱秦国,然后趁机倒秦!秦国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到东方寻求利益,他愿做秦王的一枚棋子!以前,他帮助惠文王挑拨齐楚两国,最近又游说齐王侍奉秦国,齐王一直怀恨在心,发誓一定要弄死他,不如趁这个机会搞乱诸侯,让秦国捞一笔。
怎么捞?秦王的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神情,张仪知道秦王已经上钩了!他继续说,秦王把他送到魏国,齐国必然引兵攻打魏国,这样两国交战!秦国立即发兵东出,攻击韩国迫近周王地界,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帝业!
秦王感到无比振奋,神情飘飘然起来,最后想起来张老头还在旁边,就假惺惺的说,这样做,“张老爹”不是很危险吗?张仪又装了一把,说自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帮助秦王完成帝业才是平生志愿!
秦王亲自送张仪出境,走出很远的地方,他想起惠文王生前对自己的好,又跑回来嘱咐年轻的秦王,发兵东出前,一定要先扫荡义渠防范楚国,保证大后方稳定。秦王握住老张头的手,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让张老爹一路保重!
这一行还挺气派,秦王给张仪配了30辆车,吹吹打打还挺热闹,诸侯都知道张仪去了魏国,而齐国曾经在诸侯面前夸下海口,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弄死张仪,以前张仪在秦国,齐王不敢打,现在跑到了魏国,还不立即揍他一顿。
大家不要担心老张头的危险,他到了魏国,齐王也真的发兵要打魏国,张仪过的很好,他在魏国安定下来,而且被魏王任命为相国,开始了晚年生活,1年后寿终正寝!
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对张老头而言,这都不是事,他派出一个门客,几句话把齐王点开窍了!这个门客登上国际专列,先到了楚国,以楚国使者的身份出使齐国,办完了齐、楚之间的事情,使者跟齐王多聊了几句,他问齐王为什么这么热心的捧老张?
他把老张向秦王献策的事都说了,齐王犹豫了,这个门客一看有戏,就开始为齐王打算了。他说,张仪到了魏国,齐王就率领大军压境,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跟强大的诸侯交战,这样只会与诸侯结下仇恨,使齐国陷入危险的境地!更重要的是,齐、魏缠在一块掐架,这样张仪的保命方案成功实施,他拍拍屁股走人,到了秦国仍然受秦王的重用!
这次战争是吹牛吹出来的,打死张仪惹恼诸侯得不偿失,秦、魏两国都不好交代,这生意怎么算都不值得,齐王假装沉思了一会儿,就坡下驴撤兵了!
大家都歇了,齐、魏的仗打不成了,张仪的命也保住了,可是秦武王的东出捞金计划怎么办?难道要就此打住,不行,他一定要出去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