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父亲
千盛负起走后,于氏也随之离去,在他身后急急忙忙跟了一段路,才追上可以停下来的千盛。
左右看了只有自个人房里的人,于氏才皱眉用手指戳着千盛的头,为千笙出气道:“你这厮,难得大姑娘回来,你还对她生气把她往外赶。是谁之前还担心的不得了,没事就跟他夫人抱怨的?!”
千盛轻拍开于氏的手,脸色比刚刚负起离开时稍有缓和了些,却仍然拧起眉,负手望着前方却没有正面回答于氏的问题:“官场太复杂,人心又难测。你知道为什么皇上为什么让千笙做了一个户部的管粮管吗?”
于氏未出阁前毕竟是个深居内阁的妇道人家,哪儿懂官场这些门门道道,但是她一向聪慧,当下产生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是大姑娘……”
于氏这答法可谓隐晦,不懂的人已然摸不着头脑了。但是千盛偏是能听懂于氏所言,点头道:“父亲贵为二品镇国大将军,手握先帝赐予的半块虎符……长命乃镇国大将军的嫡长女,若是安插个什么干涉朝政的职位……还不让人觉得咱家已经只手遮天了……”
于氏闻言不免心中一寒,随后才为自家大姑娘难过起来。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明明这十多年宁家对皇帝忠心耿耿……在朝廷上各自为政争夺皇位时还一直为皇上效劳,坚决不插手……可是竟为了那一点可笑的怀疑,就白白断送大姑娘的凌云壮志!大姑娘就算高中状元又如何!四品户部尚书右丞是什么!就是一个掌管粮食的闲人罢了。
大姑娘……怕是也很难过吧……
“而且……十皇子回来了。还正赶上长命中状元不久的日子。无巧不成书。”千盛说着又不由头疼起来,按着额角皱眉也不知道想什么,却再也不开口了。
于氏却也没有能明白他接下来的意思,只是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做点让大姑娘开心的东西。
宁玉堂从御书房退出来的时候,八皇子正站在门外眼眸带笑的等着。宁玉堂不是傻的,刚刚他和皇上探讨渝州水灾出兵救援的时候,有个宦官在皇帝耳边私语过,所以应当是等候多时了。
宁玉堂虽贵为二品镇国大将军,却也不得不给皇室作揖:“八皇子殿下。”
东方子稷浅笑着恭贺着宁玉堂,好像他一直以来就与宁玉堂很熟稔一样:“宁大将军太客气……还得恭贺宁家大小姐高中状元得偿所愿。”
本来东方子稷只是客套一下,哪知宁玉堂冷哼一声,面色发青:“只不过是家女瞎闹罢了,并没有什么好恭贺的。”他顿了顿,再次作揖俯首,“臣,就不耽扰八皇子了,容臣先行告退。”
东方子稷自然也没什么可挽留的,毕竟宁千笙虽高中状元却只得了个户部管粮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可值得利用的。所以只是应了一声,然后想起什么似得草草结束这段对话:“那再次之前再次祝贺宁大小姐与十弟几日后的接风宴一切顺利。”
宁玉堂道了谢,然后才打道回府。
千笙就这么死脑筋的坐等宁玉堂回府,几个在家的兄弟姊妹和管事夫人来寒暄了好一阵子,千笙都还坐在那儿执拗的等候。
哪知道宁玉堂回府之后根本就没往正厅去,而是跑去书房大门一关连晚饭都不让人伺候了。
千笙心知宁玉堂是不想见她,也没巴巴的去往书房拜见,与家人一起用过晚饭就早早的睡下了。
隔日清晨却一大早起来与大哥一同拜见了父亲。千笙本来以为这么一去会再次吃个闭门羹,早已做好在门外站上半日的准备。哪知半路遇上千盛。看样子是刻意在此等待,但是兄长既然不承认,她也不好戳破,又不知道摆什么表情合适干脆就木着脸点头,委婉的谢过自家兄长。
然而又换来千盛一个白眼。
有千盛在前头,宁玉堂也就没有给千笙再吃闭门羹。千笙二人进门时,宁玉堂正坐桌案前拿着书卷看。
“还知道回来?”还没等两人作揖,宁玉堂已经开口了,这句话,就算是傻子都能听出来是在讥讽谁。
千笙虽觉尴尬,但在宫中后院当了四年女官,遇到的磕磕绊绊比这更是难受的都有,所以下意识客气起来,拱手答道:“父亲养育千笙多年,没有父亲开口,千笙怎敢随意离开。”
“去了后宫当了个女官回来,说话倒是官腔的很。”宁玉堂冷哼一声,脸色却比之前舒缓了少许,“罢了,事已至此,前面的路你就自己去走吧。”
“是……”
“十皇子此刻回京,你怎么看?”宁玉堂打断千笙接下来的话,话锋一转直入中心。
千笙微微皱眉。
她跟十皇子打小关系好的不得了这件事,基本上算是众人皆知。只是可惜年少时宫里不慎失火,害得十皇子差点丧命,急匆匆的送往医谷。她也是那个时候与十皇子彻底断了联系。
所以接风宴这件事不仅仅是庆贺她高中状元,十皇子回京,还颇有试探他们的意思。
毕竟朝中政局划分太清楚,十皇子突兀的回京,虽然在京中还没有什么权势和他的势力,但光凭皇上对他的宠爱就能让两路人马争夺。
毕竟他去医谷期间,皇帝每年赐予他的东西确实让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足以证明他是多得皇帝欢心。
如果她一旦表现得与十皇子亲近……怕是两党就会立刻有人来拉拢他……即使是她爹表明立场,但皇帝仍然会开始忌惮宁家怀疑宁家……
所以她别无选择。她爹这句话,是来试探她的态度的。
“千笙幸运,有幸与在十皇子接风宴上授官。正如千笙之前所说,父亲对千笙有养育之恩。十皇子怕也是心念父母亲人才赶回京。”千笙的回答凌模两可,“况且,十皇子是我南齐皇室正统,岂有在荒芜处居住委屈之理?依愚女拙见,怕是只是十皇子病好回京罢了。”
宁玉堂盯着千笙良久,才缓缓起身嗯了一声却没有对千笙的话做与点评,而是突然道:“只怕着朝中又要不安宁一阵子了。”
千笙不再答话,而沉默良久的千盛此刻却道:“这几天闭门谢客为好,十皇子的喜好外家人怎么会明白。”
在千笙还没表态前,这几天怕是会有两家势力打着贺喜的借口登门造访。
宁玉堂点头,却不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