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51700000015

第15章 十五、不该走的硬走了

蒋氏终于以太后之礼由嘉靖皇帝迎进了皇宫,群臣觉得事情能这样得到解决也算是够完美了。但张太后却总觉得有地方不对劲。她对杨廷和等重臣说:“蒋氏带来的一百多个孩子,非朝廷征用,内阁应予遣散,不得安排任何差事。”

梁储说:“太后,以微臣看来,遣散不妥,这样容易伤害皇上的感情,让世人觉得太后您不近人情。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不如把他们编到军中,为国家效力为宜。”

张太后很不高兴:“这些孩子,跟蒋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留着他们,迟早是国家的祸害。不如早日遣散,以绝后患。”

梁储:“这些孩子都是乡下的土包子,书没读多少,大字不识几个,充其量也就是把总百户的前程,能成国家的什么祸害!还请太后三思。”

张太后实在不想留这一百多个孩子在朝中,见梁储这么坚持,想了想,觉得梁储的话也不无道理,为了不跟大家把关系搞得太僵,便同意了:“那好吧,把他们分别编到御林军和锦衣卫中去。这些人书没读多少,头脑简单,都在一起容易生出是非。”

吏部尚书:“遵旨。”

张太后又对杨廷和说:“严嵩这个人,国子监祭酒不能让他干。”

杨廷和:“是,微臣一定另行安排。”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梁储和严嵩算是共过生死的人,对严嵩的看法也还不错,听了张太后与杨廷和的话,便说:“严嵩这个人,处理问题冷静,遇事的决断能力也较强,如果能够善加利用,肯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梁储的话明显有提携严嵩的意思,杨廷和也觉得这次事情能够圆满解决,多亏了严嵩的折中建议,便说:“放心,我们一定会给他考虑一个合适的位置。”

张太后冷笑一声:“合适的位置?哀家的意思是不想再在京城见到他!”

群臣愣住了,他们不知道张太后到底是种什么意思。

张太后:“这个狗东西,先帝在世的时候,他放着好好的朝廷命官不做,偏偏要弃官挂职千里迢迢的跑到兴王府去当奴才。这种人,本质上就下贱!”

群臣顿时明白了,张太后是要把严嵩跟嘉靖皇帝隔离开来,否则,严嵩跟嘉靖皇帝站在一起对付她,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于是,杨廷和说:“太后放心,十天之内,微臣就让他离开京城。”

在张太后的授意下,兵部派人把蒋氏从安陆府带来的187个孩子集中到一起,不跟蒋氏和嘉靖皇帝打招呼,直接编遣到京城外的各个军营里。12岁的陆炳自小跟嘉靖皇帝在一起,习文学武,形影不离。他是独子,嘉靖皇帝也是独子。他的母亲范氏是嘉靖皇帝的乳母,视如己出。范氏过世后,嘉靖皇帝的母亲又反过来把他当着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他很依恋蒋氏,很依恋嘉靖皇帝。

陆炳对编遣的官员说:“我哪儿也不去,就要跟太后、皇上在一起。”

编遣官员摆起了威风:“要想吃朝廷的俸禄,就要听本官的安排!”

陆炳从小在兴王府长大,由于他跟兴王府的特殊关系,导致他也养成了王子一样骄横的个性。编遗官员摆起了威风,他也拿出了蛮横劲:“朝廷的俸禄皇上说了算,我要你管呀!”

书中暗表,陆炳是天宫的神武大将军,下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银河龙太子——嘉靖皇帝。所以,当他蛮横发怒的时候,眼里迸射出一道精光,刺得编遣官员浑身一抖,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

却说编遣的官员被陆炳的目光刺得浑身一抖,立即软了口气,说:“也罢,你才12岁,还不到军中服役的年龄,就留在太后和皇上身边吧。”

陆炳:“那我的俸禄?”

编遗官员:“就在锦衣卫里领一份吧。”

陆炳这才欢欢喜喜地应了一声:“是。”

嘉靖皇帝听说兵部的官员跟母亲和自己招呼都不打便直接那帮子弟编到了京城外的军营里,非常气愤,他跑到张太后宫,质问张太后:“太后,那帮孩子是我母亲从家乡带来的子弟,兵部编遣他们,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太过分了吧?”

张太后冷冷地反问:“那帮孩子非朝廷征用,内阁有意遣散他们,是哀家觉得把他们安排到军中效力,何可成为国家的栋梁,怎么,哀家错了吗?”

嘉靖皇帝:“太后的好意,儿臣心领。但京城内禁军、御林军、锦衣卫那么多兵营,为什么要把他们编遣到京城外面的军营里去?”

张太后:“既然要为国家效力,当然就得听从朝廷的安排。皇儿,你登基不久,不想授人以柄,说你假公济私吧?”

嘉靖皇帝听了,知道说什么都属多余,张太后决不会有转弯的余地。于是,他在心里忿忿地说:那就骑驴看唱本,大家走着瞧吧!

梁储把张太后彻底看透了:这个女人太过分了,她是要把嘉靖皇帝孤立起来当玩物!通过夺帝位跟嘉靖皇帝的接触,梁储觉得嘉靖皇帝不是朱厚照,他聪明睿智,有极强的亲和力,张太后要想玩转他,恐怕没那么容易。依附张太后,让大明江山改朱姓张,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依附嘉靖皇帝,以眼下的形势,必上断头台。夹在他们中间混日子,根本又混不过去,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第二天,梁储向嘉靖递交了辞呈,向嘉靖皇帝上表请求告老还乡:“臣请求辞官归养。”

嘉靖皇帝有些意外:“梁爱卿,何事烦心,至于要辞官回乡?”

梁储:“臣并无烦心之事,只是年老眼花,难勤国事,若还占据高位,必然堵塞贤路,故请皇上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嘉靖皇帝:“男人六十正当年,老爱卿不必再说,朕不准。”

梁储跪倒在地,情诚意恳:“皇上,老臣病体难耐,请皇上可怜老臣。”

此时的嘉靖皇帝,连朝廷大臣都认不全,更莫说跟大家有交情了。怎么说他和梁储算是共过一次生死,下一步正想拉他为己所用,岂能让他告老还乡。于是,嘉靖皇帝走下龙椅,亲自来拉梁储:“梁爱卿,请起。朕刚刚登基,有多少国事需要老爱卿为朕操劳,老爱卿何忍弃朕而去!”

梁储不起:“老臣有效忠皇上之心,但已无效忠之力。请皇上垂怜。”

嘉靖皇帝连仍然拉梁储,动情地说:“老爱卿高风亮节,在国家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立下盖世之功,朕不准你所请,要你留在朕的身边,与朕一道,共谋国事。”

梁储固执地跪在地上不起来:“请皇上恩准老臣的请求,允许老臣告老还乡。”说着,使劲的叩头,鲜血从额头上流了下来。

嘉靖皇帝呆了,看情形梁储去意已决,倔脾气上来了,如果自己一味强留,势必会把情况弄僵。于是,嘉靖退了一步:“老爱卿请起,是去是留,给朕一点时间考虑,好吗?”

梁储终于起身:“谢皇上。”

接着,梁储又来向张太后告别:“太后,微臣老迈昏花,日常多病,今天已经向皇上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还请太后督促皇上恩准。”

张太后更感意外,在过去的时间里,梁储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跟江彬作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就拿送遗诏来说,大家都不敢跟江彬作对,害怕江彬到时报复,只有梁储不顾年事已高,奋然前往,并获得了成功。所以,张太后把梁储引为心腹,各种场所给足他面子,寄希望他能更好的为自己服务,怎么会让他走呢:“梁爱卿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值此多事之秋,正该为国家出力,何故要抽身离去?哀家不准。”

梁储说:“微臣也想为国家出力,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乞望太后垂怜,就督促皇上准了老臣所请吧。”

张太后:“皇上是不是有什么事伤害了老爱卿?老爱卿不必理他,有哀家为你做主。”

梁储没再说什么。张太后没有核准大臣告老还乡的权力,她准与不准梁储所请,梁储根本不放在心里。他之所以还将此事先告诉张太后,是觉得嘉靖皇帝目前还受制于张太后,自己告老还乡这么大的事,如果不事先告诉张太后,就极有可能得罪她,从而自己离不了京城,犯不着。自己情到礼到,一个不想做官了的人,执意要走她还能把自己吃了!

从太后宫里出来后,杨廷和私下里问梁储:“梁大人,皇上登基不久,国家有多少大事在等着我们去处理,大人何故想起要告老还乡?”

梁储心里说:张太后在立皇上为君的事情上功不可没,事后放权不干预朝政,必然名垂青史。可她认为皇上是自己立的,皇上就应该听任她的摆布,这就注定了要有悲剧发生。历朝历代女人干政都没有好下场,何况她又不是嘉靖皇帝的生母。嘉靖皇帝一旦羽毛丰满,就会毫不犹豫的向她下手,自己还能站在这朝堂上成为他们斗争的牺牲品吗?不,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己年近古稀,人生的功德算是圆满了,就激流勇退,明哲保身吧。但这些话他只能在心不出嘴,毕竟杨廷和还想在朝堂上站下去,自己不能泼他的冷水,从而使他误会自己。

杨廷和见梁储不说话,就又说:“梁大人,我看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太后不会准你所请的。”

梁储说:“告老还乡的事情归皇上管,跟太后准不准没有关系。我所以要告诉太后一声,是为了尊重她。三天内我一定离开京城。”

杨廷和:“可皇上也没有准呀?”

梁储:“杨大人,你比我更清楚,皇上准不准,有意义吗?”是的,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他让你走,你才能走,他不让你走,你要敢动,必招大祸。可今天的嘉靖皇帝不是龙而是一条没鳞的泥鳅,一个朝廷次辅要辞官回乡,他能怎么样?

杨廷和与梁储作为正副宰相,曾坐在一叶扁舟上,经风沐雨,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滩浪尖。那种生死相依的患难之情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梁储辞官一直也许就是永别,两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伤感。就要分手了,梁储诚恳地说:“杨大人,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窃以为,快则一年,慢则两年,大人也应该激流勇退才是。”

此时的杨廷和志满意得,他坐在张太后的这条船上呼风唤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梁储离去都让他倍感惋惜,要他自己激流勇退,那不是对牛弹琴嘛!所以,梁储的话让他感到愚昧,甚至是愚蠢。

梁储(1451-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顺德石村巷口坊人(今广东省南海市)。戊戌会试第一名,传胪二甲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次辅)。迎立嘉靖皇帝的正钦差,嘉靖立,因看破宫廷危机,立即辞官归隐。嘉靖六年丁亥三月二十五日亥时逝,终年七十七岁。嘉靖皇帝追谥“文康”,御赐葬祭。

梁储是当时同殿之臣唯一一个受到嘉靖追谥的大臣,绝大部分同僚在“大礼议”之争中,因顽固地依附张太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梁储看破宫廷危机,并毫不犹豫地辞官归乡,这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之一。当时能看出危机的绝对不止他一人,问题的关键是只有他能摆得脱名利场,激流勇退了。更让他感到幸福的他看到了嘉靖皇帝击败了张太后的结局,看到了他的同事杨廷和、毛澄等人的不幸下场。他的明智保全了他一生的清白。

同类推荐
  • 人图问鼎

    人图问鼎

    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今南离国将崩坏,郑氏骄子敢当问鼎之奸,取而代之,不求权倾一世,但求无愧与天。
  • 刺客信条:印

    刺客信条:印

    鲜血,标志着他们的到来。死亡,成为了他们的使者。刺客家族的兴亡,中世纪欧洲诸国的征战,皇家的勾心斗角..
  • 天变

    天变

    本书从古代历史上二百三十多次政变中,选取了二十八件著名的事件,状写其发生、发展和结局,所写的内容,取诸正史,间以稗乘,所有事件、人物、时间、地点,都有据可查。
  • 重生三国逐鹿群雄

    重生三国逐鹿群雄

    作为一名大型网络公司的游戏顾问,因意外死亡,穿越到三国时期与天下群雄逐鹿天下的故事...
  • 南越悲歌

    南越悲歌

    南越古国,一个由秦军将领赵佗建立的王国。本书带你一起回到那个被遗忘的帝国,开启一段被尘封的往事……
热门推荐
  •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问题研究等。
  • 惩戒大陆

    惩戒大陆

    大圣与同伴创世后,不知去向。在这个世界里,一个天才不知因何原因失去实力,后随齐天大圣现世了解了一切。从此他便再次踏上修真之路。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传奇人物,也将掀起怎样的风波呢......
  • 无敌控能

    无敌控能

    宇宙与宇宙的碰撞世界的变化正在进行地球到了多事之秋
  • 重生之半朝皇后

    重生之半朝皇后

    原以为是穿越,没想到还附赠重生。一朝双天子,她看上的那个却看不上她。“传闻夏小姐才貌双全,朕后位空悬,便赏你了吧。”在她步步维艰的时候,他用施舍的语气赐她后位。“我喜欢的是你弟弟。”“我知道。”“我不会喜欢你的。”“我知道。”她为爱步步维艰,却早有人为她低入尘埃。(本文双洁,一对一)
  • 市徒

    市徒

    雪晓东醒来时,已是正午时分,周围的环境虽然陌生。但一个本能的理由——活下去,让他咬牙坚持,强撑接近虚弱的身躯。最终,上天的眷顾让他来到了一个小村庄,繁杂的异界大陆,随着他坚持到了最后,渐渐向他展开帷幕。意外获得的能力,血腥的战场,成体系的魔兽,一切一切,都在慢慢被发掘。最后想说,亲爱的读者大大,您阅读的满意吗,作为一个新人写手,我想要在一年左右将这本书完成,由于很多阅历与经验方面的不足,会让我有时卡壳,希望各位正在阅读这本书的朋友,给东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来支撑我能做到一天三更或四更。千人书友群已创建,群号:286750883
  • 山村异事全集

    山村异事全集

    小北喜欢神秘的事件。某天,同学晓楠从村子里打来电话说那边有怪事发生,让小北回去,从此,小北和晓楠经历了一段离奇的怪事……QQ群:10855644(暗号:阿拉阿拉米)
  •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道天王

    医道天王

    红颜因果,阴谋算计,世家恩怨….少年于嬉笑怒骂中高歌前行,恩怨情仇的历练打磨,造就一代医道天王!“就算米开朗基罗倾尽毕生所能也雕塑不出他万分之一的风采,他一生从未获过诺奖,因为获奖的都是他的学生!他是一个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医王!”
  • 束妖师

    束妖师

    家族束妖师的传承人一直都是男孩,而我却是第一个作为传承人的女孩。在我出生那一刻,母亲死了,而我开始说话的那一刻,父亲死了。爷爷说我是克命,是我们家族的最终章。我不信,我想改变天命。最后,流川说,事实就是如此。
  • 末日神笔

    末日神笔

    末日降临,一场奇怪的梦指引叶非得到了一支能画出世间万物的苍生笔。看着食不果腹的幸存者,叶非轻轻一画,各种鲜美的食物呈现在眼前!丧尸围城,画笔一挥,滔天的洪水降临,管你来多少,我就淹多少!妖兽暴动,单手一点,无尽的烈焰肆虐,千里之内顷刻变成焦土!神兵利器、强大异能、虚幻人物,黑科技,有了苍生笔,一切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