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七客气的鞠了个礼,“那夫子,我们就比口才吧。”
孟儒生高傲的说,“请郡主出题吧。”
“夫子,我说几句话,如果你能跟上我的节奏,就算我输,怎么样?”安七在脑中搜索着绕口令,难不死他。
“好说,请把。”
安七走上前,清了下嗓子,“那我开始了,第一个啊”说着再清了下嗓子,说着:
“山上住着三老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
山下三小子,找山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山上三老子,还没有三斗三升酸枣子,只好到山腰找三哥三嫂子,给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枣子。
过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枣子,还了山腰三哥三嫂子,两个三斗三升酸枣子。”
静。四下一片静。
安七咳嗽了一下,“夫子,请吧。”
孟儒生感觉自己很不好,非常不好。支支吾吾的说,“那个,郡主,那个,你说下一个吧。”
“那我直接说第二个了。”安七也不客气,张口就道:“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tǎ)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孟儒生感觉自己很心塞,他觉得自己活了三十几年都没有今天这么心塞过。
慕容封也算看出来了,自家小外甥女是在投机取巧,可是也不能说她出的题不对,但很没品就对了。可是他也不会阻止,只好安静地看某个熊孩子无情的碾压自家大臣的自尊心,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再一遍。
安七看对方没有说话,就继续说最后一个,“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孟儒生是地道的南方人,四和十根本就分不清楚。他觉得安七不仅碾压他的自尊,还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当下就黑了脸。“郡主,在下认输。”说完甩袖子就走到角落里发霉。
安七心虚的吐了下舌头,她知道自己就是取巧。之前跟云锦聊天的时候知道这里这里没有绕口令这个东西,可是谁让她不知羞耻呢。
郑荣刚才看安七那么孽孟儒生,心下也收起了轻视之心,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玩了。“郡主,接下来该我了。”
安七看着郑荣的八字胡,觉得这个人明明可以很性感的,干嘛也耍流氓呢。真想把他胡子给剃了。鞠躬一下,“那夫子请赐教了。”
“请把。”
“我就三个问题,夫子搭得上两个就是我输。第一个:有个人在沙滩走路,走着走着他突然回头,可为什么他看不到自己的脚印呢?”
郑荣想了想,“那是因为他把脚包了起来。”
“不对”
“那就是他走的沙滩不会留下脚印。”
“你想多了。。。。。”
“那是什么?”
“他是倒着走的。”
郑荣想了下,“是啊,倒着走就不会看到脚印了。原来如此。”
安七非常有爱心的说,“友情提示,我的问题夫子不能按常理推断。要逆向思考,鉴于你第一次玩这个,刚才的问题就当暖身,不算,我重新出题。”
于是接下来安七又连问了三个脑筋急转弯,有什么动物,你打死了它却流了你的血?还有当今天下,大多士子都靠什么吃饭?和世界上什么庙最多?
郑荣想的答案都是八九不离十的十一,答案甚至没有接近的,都是有有多离谱就有多离谱。于是他走到孟儒生旁边坐下,静静的发霉。
布广善是几个夫子里脾气最火爆的,他看安七问的那些问题,气的直指安七骂道:“刁钻,实在是刁钻。接下来由老夫来会会你。”
不理解,都六十多岁了,脾气还这么暴躁,安七安慰,“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
布广善气的来回踱步说,“郡主快出题吧。”老夫就不信还治不了你了。放大话说,“郡主出一道题就行,答不上来就算老夫输了。”
安七有心想给布广善下下火,“一个问题,请夫子回答我,南望的国土、边疆究竟有多宽多大呢?”
布广善哼了一下,自信道:“就这个问题,郡主,听好了。南望的疆域长则六百万。。。”说到一半就被王之龄捂住了嘴。
王之龄心急道,“布老,你可想清楚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