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4900000241

第241章 ,壮大皇室

“修建运河之后,各地物资运送必然更加便捷,但是相应的,物资存储就成了问题。朕想在帝丘、江都、离山、蛮州、阳晋、津南、新郑、盛乐、海州建立九个大型仓库,用于存储物资,也方便灾害之年调动物资。”应仲良说道。

“此事利国利民,是个好想法。可是修建仓库,所需费用巨大,而现在又修运河,又修直道,国库实在是负担不起这个费用啊!”户部尚书李钊说道。

“又跟朕说没钱?都已经几个月没打仗了,还裁了那么多部队,怎么会没钱?”应仲良质疑道。

“陛下,国家刚刚安定,各地是百废俱兴,都要钱休整;再说,之前国库就已经空了,现在修运河和直道的钱,都是卖掉了一些矿山换来的。”李钊解释道。

“朕记得以前你们说过,国家打仗,老百姓不宜多征税;如今天下安定了,朕要建设大燧,却没有钱,是不是可以提高点税,先让国家度过难关?”应仲良说道。

“可以提高一点。”应伯元点点头。

燧国的税率确实有点低,这都是当年万弘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而定下的。现在国家一统,需要建设。虽然税率低有助于经济发展,可是国家没钱建设,也会影响经济。所以应伯元等人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反对,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提升多少的问题。

“提升百分之三如何?”应仲良问道。

“陛下,按照现在的大燧经济,不需要提升那么多,只需要提升一个点,依旧能凑足修建运河和直道以及仓库的钱。”李钊说道。

“大燧经济发展的这么好?”应仲良愣了。

“全仰仗……陛下的圣威。”李钊本来想说是万弘的政策好,一想万弘已经是逆贼了,立马改口。

“嗯,此事是万弘做的,与朕关系不大,他做的好就是好,不能因为他谋逆就否定他的功劳。”应仲良说道。

“陛下圣明!”众人再次喊道。

“既然提高一个点就能完成这些事,那就不要让老百姓负担太多了,就这么提吧!另外,农业那一块,粮食储备如何?梁地缺粮很久了,要去救济一下才是。”

“我们之前就已经送过去一千万石粮食,不过不够用。那里时不时会有叛军抢劫运送队,还有当地的老百姓现在也不将种植的粮食卖给其他短缺的地方了,反对大燧的统治,要不是陛下以仁治国,臣真想让陛下派遣大军去夷灭梁地。”文貅说道。

“现在天下都是我大燧的,老百姓也都是大燧的臣民。自然要以安抚为主,教化为辅,万不得已才可以暴力为之。”应仲良说道。

“臣等明白。”众人说道。

“皇上,现在天下安定,臣以为陛下应该再选良家少女,充实后宫。毕竟现在皇宫除了陛下、皇后和敏妃娘娘,以及几位皇子、长公主,再无他人了。”文貅说道。

其实文貅是眼红郑家和刘家,一个养着太子和长公主,另一个可是有自己的皇子在。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应仲良说道。

“陛下,皇室开枝散叶是头等大事。现在虽然有太子和两位皇子,但是比之其他时候,这数目不可谓之多也。”邵文中说道。

邵文中打算和文貅一样,都希望自己家的女子入宫。

而且邵文中说的也是事实,应仲良这一系的子嗣本就不多,相比应天那一边的五个后代,应矩成这边只有三个。

不要以为应伯元那边后代少,应伯元本人有五个兄弟,八个儿子。只是因为应伯元他的父亲放弃了皇位,才导致他们下一代没人做皇帝罢了。

而应仲明只有一个儿子应徵之。

“诸位今日说起子嗣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个人,不知当说不当说。”应伯元说道。

“皇兄但说无妨。”应仲良说道。

“仲仁有一子流落在外,其母张氏是仲仁的小妾。”应伯元说道。

“大皇兄竟然还有后代遗存?”应仲良吃惊的看着应伯元。

“是,当时那孩子年幼,尚在襁褓之中,被张氏带了出来,躲在乡间,想必现在已经有十四、五了吧。”应伯元说道。

“既然是大皇兄之子,应当迎回。皇兄,就麻烦你去一趟,将那孩子带回来。”应仲良说道。

“臣遵旨。”应伯元跪道。

“既然你们想让皇室开枝散叶,那就选秀吧!选一人就好了。”应仲良说道。

“陛下,后宫应当充实,一人怕是太少了。”文貅说道。

他和邵文中可是约好了,至少一家一人。所以应仲良说一个,那怎么行?

“是啊!皇室传承乃是国之大事。”邵文中说道。

“朕不是好色之人,要那么多女子作甚?要传承后代,有一两个就够了”应仲良说道。

“陛下,还是再多加一个名额吧!”郑会棋说道。

“哦?国丈有意再让朕娶一郑家女子?”应仲良笑道。

“不,不,不,我家有皇后一个就够了。这是,嗯其他几家,您懂的。”郑会棋说道。

郑会棋之所以肯让其他家族的人进入皇宫,是因为他知道应仲良现在想对郑家下手。郑颖已经去了三蛮解散部队,他这边也要低调行事,甚至,迎合应仲良。

所以,才会提出多选两个女子入宫,平衡后宫,让应仲良对郑家放心。

“朕是懂,但是,总不能丑八怪也娶吧?”应仲良看着郑会棋。

“他们谁敢拿丑女来糊弄陛下啊?”郑会棋反问。

“言之有理,那你说几个好呢?”应仲良算是认可了郑会棋的行为。

“陛下看看几家人重要,就几人咯。”郑会棋说道。

“嗯,那就两个吧!”应仲良说道。

“陛下,我看人就不要从外面选了,邵大人和文大人家就有几个贤淑女子可以入宫。”郑会棋说道。

“是么?文大人,邵大人,你们家有适龄女子么?”应仲良看着他们。

“有,有,都是二八妙龄!”两人赶紧点头。

“那是朕去你们府上瞧,还是你们带来给朕瞧瞧?”应仲良问道。

“不敢惊动圣驾,我们带人来。”文貅说道。

“嗯,你们回去之后就带人来,朕瞧瞧,瞧上了,明天就纳进宫来。”应仲良说道。

“是,是。”文貅两人高兴的应道。

“其他人去准备明天的婚礼,让国库拨些钱来。”应仲良说道。

“是,陛下。”李钊应道。

“壮大皇室,开枝散叶,不可马虎。”应仲良对着文貅两人说道。

意思就是不要随便拿人来糊弄他。

“臣等必定竭尽全力,不敢丝毫怠慢。”邵文中说道。

“那就讨论到这里,散了吧!”应仲良说道。

“臣等告退!”这些人带着各种心情离开了皇宫。

同类推荐
  • 淳淳春秋

    淳淳春秋

    夏康淳在一个特别的晚上机缘巧合地魂穿到了春秋时期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人身上,在春秋末期,诸侯割据混战。打战方式也由车战到人战,但康淳并没有因血腥且没有太平的时代而变得冷酷无情,而是在与朋友、妻子的相处下,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我们的目标是让小学生也想去读三国
  • 大国民

    大国民

    这是一部恶搞风格的历史小说,你可以认为自己看到了任何东西。但无论你看到了什么,这只是一部恶搞的小说。
  • 古城街头的红色足迹

    古城街头的红色足迹

    本书用以事说史的形式叙述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临海解放这30年中,发生在临海城区的革命斗争故事。全书分为:临海城区革命斗争史综述、红色足迹、人物传略、附录四部分。
  • 阎王小密探

    阎王小密探

    此阎王非彼阎王;枉死的猪脚王陆;陷入了现代仙佛的理论混战;看猪脚如何踏破迷雾,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热门推荐
  • 温柔解决你

    温柔解决你

    [花雨授权]他又不是不知道,她喜欢的是……这么多年她都没人问津,这丫头!第一次见面就用蛋糕帮他“洗”衣服,无论他怎么表示,她就是迟钝得什么都不懂,一急之下,他干脆跳上台大唱情歌了。
  • 极度宠爱,总裁的替身娇妻

    极度宠爱,总裁的替身娇妻

    许唯一从没有想过自己小说里面的情节会出现在现实。先是相爱三年的男友劈腿,还扬言包养她,要她做情妇。陷入窘境的时候,会有一个温柔体贴的总裁替她解围。他宠她,疼她,甚至为了她可以付出生命。她以为她遇到了真爱。可是……当那夜,他们缠绵欢爱时,情动时他的口中却喊着一个陌生人名字。她才知道,他只是把她当做别人的替身。
  • 倘若十年

    倘若十年

    这是一个很长的爱情故事.李维维15岁时遇到23岁的韩大宇,彼时她背负学业负担,而他正准备婚房.而后他一点点渗入她的生活,他是前辈,是兄长,是老师,是她的梦想.他们交叉,错开,再次交叉,十年里,她跟随本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她以为自己始终向前而他客气而礼貌的站在原地,却不知于他,那是一种等待.
  • 桃仙岛之云嬨

    桃仙岛之云嬨

    明朝户部尚书夏青云,有三个女儿及一位公子,看府中最小的三小姐云嬨如何捣乱。
  • 密字

    密字

    钥匙自己旋转了起来,快速旋转着像是被孔洞吸了进去不见了踪影,只听铁索硬笺咔哒咔哒,咔哒咔哒越来越响,原本是墙的地方竟然开出一道门来。夏小美盯着石门忍不住惊讶,魏云峰就趁着她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撸掉了她的袖子迅速从怀中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照着她细嫩的胳膊就是一刀,顿时鲜血直流
  • 天若有情:最爱的人坐身边

    天若有情:最爱的人坐身边

    前世死在小三手中,重生竟和小三爱之人相识相爱这一世再与此人过招,这一世是否能活得长久?“雪儿~”“叫我令狐!雪儿不是你叫的!”“...”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 凌风辞

    凌风辞

    一骑绝尘,两国公主,三番爱恨,四面楚歌。君子谦谦依稀是当年竹马,纷纷落蕊中青梅浅笑依旧。中原沃土,莽莽大漠,故原何在?远乡何从?
  • 完美生活

    完美生活

    2016,失业失恋的双失青年秦奋,获门神传承。轻迈一步,自由横跨城乡之间。既享小桥流水人家,无污染无噪音无雾霾。又赏都市繁华似锦,有机会有舞台有精彩。做一个快乐的快递哥,一步送达:你好,谢谢,不客气;做一个幸福的种田人,面朝大湖:打渔,摘果,还来啊!完美生活,就在城乡结合,两全其美。
  • 偏花的故事

    偏花的故事

    这是一个故事,一个人传奇的故事,可是这个人不是什么非常正能量的人可这个人在经历一次次的变化后从一切负能量当中学会了很多也看清了很多,现在的社会缺乏的东西,是很难收取了,写下这小说就是要提醒朋友们别走他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