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九年七月,太上皇李渊殡天后两个月携长孙皇后,晋王李治,晋阳公主李明达巡幸洛阳九成宫,这监国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承乾的身上。与历史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也在这次巡幸人群之中。
坐在御用马车上就是舒服,宽阔的车厢,进贡的波斯地毯,舒适的软塌,再加上一个夏日必备的冰盆,这马车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居所。不过和后世的房车相比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由于我太子妃特殊的身份,我单独坐了一架马车。而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合坐一架。小晋阳公主则缠着李治那个小家伙,承乾不在的时候,这个小晋王就成了替代品。
别说,在这炎炎夏日中还能感受到冰块融化带来的清爽,真是惬意啊。看来特权阶级就是好,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新身份了。
话说这九成宫确是一避暑胜地,李世民每年都会来此避暑,开开心心的过上一个夏天。
只是这长孙皇后就是在这次巡幸中气疾发作,最后药石无方,病势于立政殿的。一想到这里我就一阵心酸。哎,我也只能帮着预防下,真希望我这只小蝴蝶能改变历史的风向,这么好的人不该如此早逝啊。
正当我内心感慨时,一旁马上的李安俨探头说道:“太子妃殿下,陛下有旨,我们要在三门峡暂住一段时间。还请太子妃殿下移步,随臣前往驻地。”
要说这李安俨现在官拜左武卫副总统领,跟着李二陛下也无可厚非,但这能选的人多了,偏偏李安俨被派到了这里,其中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肯定是承乾不放心我,派了一个心腹跟着保护。
不过这李二陛下也真给承乾面子,这种随行禁卫统领的要职都让承乾的人担当。看来李二陛下还是很对承乾看中的。
我微微点头,在内侍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额,这就是三门峡了。这三门峡自唐代以来就是有色金属的主要出产地,即使在后世,三门峡的有色金属产量也居全国前列,黄金产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二。这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三门峡矿藏的丰富。
只是这座眼前的城市和我想象中的三门峡古城有很大区别。
十米高的城墙,整块青石垒成的墙体,巍峨的城楼让任何人都会为之叹服。这哪里是一座矿藏之城,分明就是一座军事重镇。其实三门峡在历史中确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长安和洛阳之间,是一个很不错的联结点。只是它的军事意义被它的矿藏资源掩盖了。
随着李二陛下一行人进了三门峡城,两旁迎接的官员纷纷跪倒行礼,山呼万岁,颇为壮观。嘿嘿,我也跟着名人过了一回瘾。
因为三门峡是洛阳和长安间的重镇,李二陛下每年东幸都要经过。所以干脆就在城中建了一座行宫,我们这次下榻的驻地该就是这行宫了。
这行宫位于刺史府东侧约五百米的市场旁。刚开始朝臣们都为这个位置争论不休。要知道集市人多且杂,皇帝陛下住在这样的地方,自然是不够安全。可李二陛下一句:“朕要和百姓多接触,体察民情。此地最适尔。”就让他们全闭上了嘴巴。
要说这行宫确是没有耗费多少钱财。毕竟当时大唐的财力并不雄厚而且李二陛下又是一个节俭的好皇帝。所以这行宫不要说比太极宫了就是东宫都比它好上几倍。
李二陛下带头步入行宫,吩咐手下内侍:“朕就在这行宫暂住一晚,明日一早继续赶路。你们去将寝殿收拾一下,让晋王他们先住进去吧。我还要出去看看,就不要管我了。”
李二陛下可以这么说,可三门峡的官员怎么敢答应。虽说皇帝微服私访是好事,但要是不带上些人保护,要是出了什么差池,他们可承担不起。
于是乎,这帮老头子摆出一番死谏的架势,弄得李二陛下毫无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妥协,带上十几个护卫。当然,我是不会错过游览的好机会的。
“父皇,儿臣也想去体察一下民情,也好回去后告诉承乾。”我为自己找到这么好的理由而骄傲。
“哦?”李二陛下饶有兴致的看着我。“那就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