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来人就是那人见人恨,花见花榭,老鼠见了都无奈的魏王小四胖是也。
“噢?是四弟啊。来的怎么这么晚”承乾碍于场合不得不对小四胖表现得客气一点。
“大哥奉旨前来慰问舅父自是要到的早些。我这一个闲散王爷自是可以偷些懒。”小四胖笑中藏着某种轻蔑,似乎是对承乾因身份高人一等而获得一切的不屑。不过,他争了半天不也就是为了那个位子吗?
话说历史上正是因为四胖这目空一切的性格,长孙无忌坚决拥立李治为新君。
“青雀,你也来了,快进屋来坐。”虽然长孙无忌确实不喜欢这个侄子,但面上的工作怎么也得做足。
“谢谢舅父.”小四胖倒也不客气,径直走进会客厅,坐到了承乾对面的位置。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包括承乾都大为惊讶.虽说小四胖深得李二陛下的欢心,但要论身份,四胖是无论如何无法和承乾相比的。承乾冷哼一声,便不再理睬李泰,转而和长孙冲聊天去了。
“长孙表兄,最近我可听丽质说你欺负她了。”承乾打趣道在身旁束手而立的长孙冲。
“太子殿下哪里的话,我对长乐公主可一直是百依百顺。要说这欺负吗,也得是她欺负我啊。”承乾调笑的语气显然让长孙冲放松了下来,难得一见的说笑起来。
“唉,我这个妹妹从小被父皇,母后骄纵贯了,伯盈兄可得多担待着点。对了,最近你在工部干的还顺不?”承乾淡淡的说道。
长孙冲向承乾一拱手:“托殿下的洪福,我已经当上了工部主事,官阶从五品。我很满意了。”我心想这官阶对你确实没多大意义。凭借着长孙无忌长子的身份,将来继承的赵国公爵位确实是比当个小官赚得多的多。
“承乾阿,你母后最近身体怎么样?”长孙无忌显然心情不错,连称呼都变成了舅侄之称。承乾听到这话,眉头紧皱:“母后自去年随父皇从九成宫巡兴回来,就气疾复发。这些时日是咳喘不止。太医们用了一些方子,总算是暂时扼制住了病情。”
屋中的氛围显然有些拘谨,半晌没有人说话。我差点忘了现在马上就到贞观九年了,而历史上长孙皇后因为气疾在贞观十年六月病逝于丽正殿。额,这么一个贤惠的皇后这么早逝实在是很可惜。而且貌似历史中承乾被废也和长孙皇后早逝有很大关系。所以于公于私我都得尽量挽救长孙皇后。不过我又不是医生,怎么救她呢。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还是长孙无忌打破了屋内尴尬的氛围,“承乾,听说常胜和李安俨在高昌打了大胜仗,现在都打到高昌王都了。这下你可是大功一件啊。”长孙无忌捻了捻他的美髯,似乎很得意这次他大侄子的做法。
“舅父说笑了。要说这功劳吗,还得是父皇啊,要不是他的允准,小胜子他们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啊。”承乾显然不打算在这种场合表现的太过高调。
一番谈笑后,到了午宴的时间。婢女纷纷上前布菜。唐时高层次的宴会都是一人一案几,有仆人在身旁侍奉。由于这次是家宴,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都随意不少。姗姗来迟的小李治干脆就跑到承乾身旁,抢走了所有的玉酥酪。没有太多的刻意矫饰,大家都很畅快的谈笑盛饮着。
酒过三巡,到了祝寿送礼的时刻。承乾作为身份最高的客人自然是第一个送礼。只见他打开一个乌木匣子,从中取出一卷字画。素闻赵国公喜好字帖,承乾这个礼物看来也是精心准备的。长孙无忌显然很感兴趣,但当他打开字画时,连忙跪倒谢恩。原来这是李二陛下专门为长孙无忌写的祝寿字帖。承乾将长孙无忌扶起,不紧不慢的说道:“舅父,莫怪小侄啊,是父皇说要给舅父一个惊喜的。”
长孙无忌喜极而泣:“陛下如此厚待老臣,竟屈尊赐臣御墨。老臣定当为陛下做牛做马,万死不辞。”
又是一番寒暄。酒足饭饱后,客人纷纷告辞离去。正当承乾也想告辞离开时,长孙无忌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承乾跟我来。”
(大家多给梧桐提意见。梧桐希望能将本书写好,回馈广大支持我的读者。要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