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和我换了衣服,便风风火火的朝太极宫甘露殿赶去。我始终觉得这件事很是蹊跷。李恪刚到黔州三月就暴毙,恐怕是被人给害了。
想必李二陛下现在召集各皇子也是出于试探的考虑吧。
东宫离承天门并不算太远,在承乾的催促下,马车行驶的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承天门前。那守官一看是东宫的车架,立马放行。自从承乾获得了于禁宫乘坐马车的特权后,这入宫出宫倒是少走了许多的路。没过多久马车停在了太极宫内甘露殿前。待神武军稍作检查,我们便径直朝正殿走去。
此时各大臣,皇子已到的差不多了。大家都在等着李二陛下的出现。也许是过于悲痛的缘故,李二陛下迟迟没有来到前殿,最后是在李佑的搀扶下走出了内殿。可以看出,他刚刚痛哭过,眼角还挂有泪痕。此时的李二陛下仿佛老了十岁,眼中满是痛苦。也许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痛苦的就是看到孩子早逝吧,哪怕这个孩子已经被他疏远,排斥。
这让我想到了历史中的李承乾病逝在黔州时李二陛下为之废朝三日的情状。因为我的到来,历史的走向早已改变,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被贬冤死的人终究是要有的,只不过他变成了李恪。
李二陛下清了清嗓子,有些哽咽的说道:“三皇子李恪三日前病死在黔州,朕甚为悲痛,欲以亲王礼葬之,追封蜀王。众卿意下如何?”
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过懂得珍惜了总比始终未曾觉悟来得好。
想必大臣们都能理解李二陛下的丧子之痛,都连声附和。就连一向对李恪打压的长孙无忌都没有多说什么。但是,魏征却不合时宜的站出来,朗声说道:“陛下,皇三子虽曾为亲王,但已被废黜,与宗庙无甚瓜葛。如果此时追封亲王恐怕不合礼制。”
李二陛下估计这会都要气的吐血了。魏征总是这么愣头青的充当箭头角色,丝毫不在乎帝王本身的看法。
一句不合礼制就将李二陛下的话给顶了回去,确实够强大的。不过今天的李二陛下一反常态丝毫没有要当贤明君王的意思。“朕意已决,卿等奉旨尽职吧。”一句话将立场表的轻轻楚楚的:这是朕的家事,你们没有权利干预,就照我说的去做!
看着魏征吃瘪的样子我有些好笑。这一对历史的“冤家”今天再次对阵,终于让李二陛下赢了一次。
“宣朕旨意。着礼部按亲王规制厚葬皇三子恪。追封恪为蜀王。”
李二陛下长叹一声便拂袖而去。
众人皆露出惊诧的表情,以往那个虚心纳谏,威仪堂堂的千古一帝今天是怎么了?难道李恪在他心中真的有那么重要的位置,那他当时为什么要把他贬到黔州呢?其实我也很疑惑,不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模糊不定,让你猜不透。
“心宜,我想去三弟的葬礼祭拜一下。”承乾低声道。
额,好歹也是兄弟一场还是有感情的。在不触及政治利益的时候,那埋藏在心底的一丝亲情或许还是会被激发出来。
“嗯,我陪你去。”我冲承乾微微一笑,朗声说道。
前世的时候,老人们常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贵人。”
在我们看来,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才是最可怜的人。我们在为了生存挣扎,勾心斗角,处心积虑生怕被人算计了。而他们仅仅用生命换来了永久的安宁。吴王李恪,太宗的三子,再也不用担心被人算计,构陷了。他可以长眠于土地中,享受那份属于他的安宁。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李恪那俊秀挑拔得身形,他正冲我欣然招手。
生的尽头是死,死的起始是新生。
当将一切看开,也就不觉得痛苦了。毕竟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被宣判了死刑,只不过每个人的缓刑时间不同罢了。
我从心底长叹一声:
李恪,你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