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稍安勿躁!不要激动,其实这谁当太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让我们这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倒是觉得这烙王不错,有勇有谋,那惊鸣山的土匪窝,朝廷派了多少次大军去剿匪?"说书先生右手持扇在唱台上左右走动,好不为然。
"哪一次不是死的死,伤的伤,失败而归,而烙王,不出三日,端掉了整个土匪窝!看前面死伤的人数,他无勇无谋,能有这能耐吗!烙王的才华更不用说了,煜国四大才子之一。"
"是啊!是啊!"下面一片赞同。
"而离王,虽然在百姓中呼声高,可是他在战场毫无功绩,仅仅在江湖上这边救死,那边扶伤,最多帮柔弱的老妇人教训几个小混混,一些小事情而已!去边疆抗敌,凌王主动请命,剿匪,烙王主动请命,这危险的事情,离王从未请命,有贪生怕死之嫌,哪天他当皇上,我们遭遇敌国来侵,他能亲自上阵杀敌吗?不行的~"
"那凌王,凌王上阵杀敌,为国赴战前线,拿命在赌,烙王一次剿匪,也能盖过凌王的功劳不成?"
"这位小伙子,此言差异,凌王在外抗敌是没错,也是足智多谋才会将外敌节节败退也没错,但传闻也必非空穴来风,传闻中,这凌王在军中,谁不服他的命令都军法处置,也不管好的歹的,与他对抗的,全都生不如死,手段残忍,这种残酷的人,坐上皇位,天下还能太平?"
狗屁!莫如蓝听着这说书先生所说,在心里暗骂一句。
"这在战场上杀敌的,十个有八个九个是莽夫,再者,刚刚也说了,这淑妃娘娘过世得早,凌王背后无人拥护,只能主动请命上阵抗敌,立下功劳最好,没立下功劳也有苦劳,没机会被立太子,也不至于太亏待他。"
......
二楼一间房中蓦地杀意横生,白枫只一眨眼功夫,眼前一道墨青身影闪过,那人就到了门前,嗜血的眼神恨不得将下面那人凌迟处死,杀气带起一身锦服肆意摆动,他两手背在背后,长身如玉立在离房门的最后一厘距离停下。
龙凌天在隐忍,他们都知道,将淑妃娘娘拿出来搬弄是他的大忌。
"简直就是放屁!"莫如蓝心中愤愤不平,为离王,也为传闻中的凌王。
邋遢,没教养,是他对她的第一印象,哪个小姑娘家会和她一样不修边幅,将放屁两个字挂在嘴边。
门缝中,龙凌天看到一个满脸灰黑的女孩拍案而起,看不清面容。
"你这说的什么书!说了半天全是你一个人的片面之词!离王怎么得罪你了?人家温文尔雅,淑人君子,行侠仗义,扶贫救济,天下不正需要这种仁君吗?谁说要皇上亲自上阵杀敌?外敌侵犯,我们当今皇上亲自去了吗?杀敌还得皇上去,还要将军做什么!有凌王这样的大英雄在,何须皇帝上战场!"
"还有,凌王,我倒觉得他英勇神武,尽管都说他杀人如麻,可他杀的是敌人,你们谁见过他乱杀人了?朝廷死了哪位忠良?他在军中不分好歹乱杀人的话,还有谁敢跟随他?"
眼角环视一周,回到说书先生的身上"没亲眼见着,这种传言你们也信?我真怀疑你是不是烙王一党派过来故意散播谣言的,依我看,惊鸣山的匪如果是凌王,恐怕不出两日就端了,才华,如今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比如说本姑娘~"
而楼上的几位,除了龙凌天,其他站挤在他身侧的几个,都目瞪口呆了,倒不知道还有这种厚脸皮的姑娘,不过听她一番话,还是大快人心。
"你这说书太没水平了,掌柜的!该换人了,叫这种人在这儿骗人,小心凌王端了你们岁月阁!这种话题也敢在这儿侃侃而谈,不怕惹祸上身?"
莫如蓝越说越激动,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如此激动,心里不喜别人说离王或是凌王的不是,也许师父的想法已经在她心里根生蒂因了吧,师父说离王龙亦尘心系百姓,从不计较个人是失,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对皇位没有一丁点野心,这样的人做皇帝,一定是个爱民如子的仁君。
她不知道师父为什么如此了解,如此拥护他,她就是相信师父说的话。
也不管身边的玉儿不停的拉扯她示意不要说了。
而在坐的看官无不傻眼,他们看着这小姑娘义愤填膺,有愤怒的,有赞赏的。
这说书先生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表情好不丰富。
心里暗骂小姑娘拆台,今日说的话全是他人授意,这时叫莫如蓝一说,倒不知道从哪里反驳她。
这五百两不好赚,弄不好,真会把饭碗丢了。
"你一个臭丫头懂什么!再乱说,看我不教训你..."话未说完,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五六个人走过来,其中一人轻而易举将莫如蓝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