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他们大多出生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他们的家乡、美丽的罗庄在离省城不远的郊区的一个风景名胜区附近。罗庄在一座丘陵下面的转弯处,前面是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四处散布着一些新建的崭新的厂房。这里,家家屋前宅后栽种了许多果树以及木芙蓉、泡梧桐、白杨树和毛竹等树木,因此,一到春秋两季,这里就有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罗庄离南面的仙桥镇仅一、两公里之遥,而仙桥镇是个富裕镇,这个镇历年来一直以盛产柑桔、葡萄、和百合著称。近年来,附近又发掘了不少的有色金属。另外,自九十年代初起,有多家台湾和新加坡公司相继在这里落户,因此他们的父母早在几年前就变成了产业工人。罗庄的孩子聪明漂亮,衣着整洁,而且也很团结。他们喜欢做各种游戏,并且总是变着法子想出一些新的点子来让附近的孩子开开眼界。他们几乎总是那么快乐。每天,他们要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事情,村外的野地也就成了他们天然的童话牧场。如果天气好,不下雨,他们就常常结伴到村庄后面的一个叫君兰山上去玩,那里的山上有一座亭阁叫“归云亭”。在那个亭阁里,他们可以看到东面的不远处的平野上,两条铁路向南北延伸,直到天边的尽头。在那里,他们总能看到运煤车和货车旅客列车从他们的村庄的背后轰隆隆地驶过。他们当然从一出生就习惯了列车驶过时发出的那巨大的声音。这些南来北往的列车常给他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消息和各种故事。因此,虽然处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这些孩子可从不孤陋寡闻。有时,装运煤炭而周身发黑的货车就停靠在不远处的仙桥镇车站的边道上。他们常看到搬运工人在列车上来回忙碌着。这种景象使他们愉快,因为那车与外面的遥远的、他们从未去过的世界联系着。
在这些孩子们当中,罗玉玲是他们的头儿。她是村里农场主罗有福的女儿。她家是远近有名的富裕大户,而且她人也很聪明,因此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可是在在学校里,她是班上最差劲的学生。班主任老师总是在课堂上点她的名字批评她,因为她上课总是走神。不过,她有一项长项,那就是她的剪纸很棒,各种动物、花儿的剪纸她都会。除了罗玉玲,便是罗巧玲的人缘最好了,她是工地承包商罗开旺的女儿。她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由于家境较好,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父亲平时又总是让着她,这样以来,她的身边总不缺乏男孩子围着她转。她明白这一点。心里可高兴了。罗小云是这些孩子中最小的一位,只有十一岁。她很有点娇小姐气。她小时候就患了肾炎,她的父母经常带她去镇里看病。在这些孩子的印象中,她是个药罐子。她面色苍白,身子常发虚冒汗,因此孩子们在玩耍时总是让着她。在野外,一些孩子还常常为她挖茅根,或在田塍上掘蝼蛄给她煎药。另外,罗平是这些孩子中最有学问的,他是一位教中学的英语的教师的儿子,已十五岁了,头上戴一副眼镜,显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喜欢在伙伴们中夸夸其谈。罗宾是这些孩子中的小头儿,他是个短脖子,外号“乌龟”,但在孩子中有魄力。伍强发是力气中最大的,常喜欢与人比臂力,也爱搞恶作剧。罗小明是一个小偷的儿子。他父母早已离异,如今跟父亲生活。父亲罗建中年轻时曾因犯过法而蹲过监狱,出狱后已改邪归正,并在一家台资公司里任职。这几年,日子越过越舒适,便不再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了。另外,还有罗玉强,罗小红,伍再生,罗小英,还有“小音乐家”罗小琪。
在这个平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的小群体里,“小音乐家”罗小琪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是罗玉玲的堂弟,家在罗庄东面的一上单独的地方,其屋后有一片小小的果林,这是当教师的爷爷早年栽上去的。这孩子看上去似乎有些忧郁。生活给了这个弱小的孩子太多的不幸。七岁时,他的唱芭芭戏的父亲罗南江死于一场车祸。三年后,他的母亲改嫁一位镇里的医生。自此,他每天看到的是母亲与后父的无休止的争吵。父母南下广东经商后,他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十一岁那年,奶奶死于心脏病,他便与教书退休的爷爷相依为命。人生对这个孩子太多的打击了,使他为得沉默寡言,似乎过早地成熟了。他的堂姐护着他,他的伙伴给予他很多同情。
他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在学校里读书,接受教育。在学校里,他们过得不那么快乐。他们几乎是在上第一节课起就盼望着放学。他们讨厌校长的威严,他们嘲笑自己的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然而,一旦他们放学回家,他们就变得那么快乐而无拘无束。他们会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来到小河边,然后赤脚淌进小河里捉虾或戏水。在一个叫“牛角坪”的平地里,他们把自己的各式各样的风筝放得高高的,让它们在蓝天里翱翔;他们在草地上追逐云儿,戏谑风儿;他们躺在那里看各种鸟儿从头顶上飞过;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就这样欢乐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春暖秋凉,花开花落,草青草黄;夏至冬临,风起风平,云来云往。岁月的变迁告诉人们他在一天一天地长大。
然而这一切到了九十年代末的一年秋天,一个优美而动人的爱的童话产生了。在这里,一个英俊而有点忧郁的小王子遇到了他的美丽而快乐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