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静看到静缘跟静能二人急成那样,所以,他向着静宏点了点头,静宏见到师傅也让自己讲下去,他这才向俩位师弟讲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静宏自从接受了师傅给自己安排的事情后,他一路北上来到了郡府城,他见到了郡府城那繁华的样子,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东南西北,他便一路向人打听催老爷的下落。
可是,一直没有打听得到,所以,他便在郡府城里住了下来。每天,天一亮,静宏便装着化缘的样子,开始打听,这样一打听便是两个月过去了,静宏的心里非常的着急,可是,他越急越是打听不到,静宏便有些想返回寺中,可是,他又仔细一想,不行,这样回去,怎么对得起师傅对自己的信任,所以,他咬着牙挺了下来,
一次,他来到了城外的一家大户中化缘,无意中,他在路上见到了一辆马车,在自己行走的路上不远处,停了下来,他一看车上下来的那个人,这让他心情无比的高兴。
因为,下来的那个人,静宏一看正是催兆兴,于是,他马上跑上去向催兆兴行礼,可是,对方很是惊呀,他见到静宏是一个出家人,于是,他给了静宏一些散碎银子。
静宏见到对方不认自己,他的心里感到十分委屈,就向着天空长叹了一声,说道:“救苦救难的普萨呀,你快救救我们这些出家人吧”。
静宏说完后,他便大哭起来,站在那里的老爷,看到静宏哭的是那么伤心,所以,他便向静宏说道:“你身为出家人,有何难处,可向衙门里诉说,为何拦住我一个过路人哭诉”。
静宏回答道:“催老爷,你为何到了现在也不认我,你当初有求于我寺中的时候,是那样的虔诚,可是,现在寺中有了苦难,你确不认这些出家人,这真是天无公理呀”。
催老爷听到这里,他大怒道:“你这个出家人,也太不讲理了,在路上拦住了我的车子,我还以为你要化缘,所以,给了你一些银两,可是,你又在这里胡言乱语,我看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出家人,来人呀,将这个人带回去送官”。
于是,车前来了俩名大汉,将静宏绑在车后,带到了自己的庄中。到了庄上后,静宏被关到了一间柴房中,他坐在柴房里想,这到底是怎么了,催老爷为何不认自己,难道说,是自己认错人了?静宏心里说,不会,决对不会,因为,他不管从任何地方上看,今天,这个人就是催兆兴,所以,他坚信是过去青安县的那个老爷,如今将他们忘记了,于是,静宏在心里暗暗地骂着,眼前的这位催老爷。
到了晚上,静宏见还无人来问自己,他的心里便有些着急,于是,他便爬在柴门上向外窥望,可是,外面什么也看不见,静宏想,这下完了,自己将要在这里被关进大牢,
于是,他长叹了一声,对天说道:“师傅呀,弟子对不起你,没有能将你交于的事情办好,真是愧对你呀”。静宏没想到是,他刚一讲完这话,只听见门外有人对他大声吼道:“你叫什么,你再叫,小心你的秃头”。
静宏听到了这一声吼叫,他这才知道,并不是没有人管自己,而且,人家早就在暗处将自己看住了,所以,他坐在柴房中再也不敢声燥。
第二天的早上,静宏借着外面的光亮,这才看到外面的情况,他想,这家主人一定很富裕,光是这一座小院,就看得出于平常人家不一样,正在静宏在那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柴房的门咣的一下被推开了,外面进来了一名大汉,他对静宏说道:“起来,我们家老爷要见你”。静宏听了大汉的话,他起身随着这名大汉向柴房外走去。
静宏跟着庄上的那名大汉,转了几个弯后,便来到了客厅。只见客厅里坐着一位老太太,看上去有六十多岁,她手拿着一串佛珠,静宏一看,就知首她是一个佛教信徒。
静宏见到这个情况,他的心里大喜,心想,这一下可有救了,于是,他走上前去向老太太说道:“施主,找贫僧有何事情”。堂上的老太太见到静宏问自己,她忙让家人给静宏搬来了凳子。
等静宏坐下后,他才对静宏说道:“师傅,昨天小儿多有冒犯,还请师傅多多原凉,今早老妇人才听到了这件事情,所以,这才将师傅请了过来陪罪”。
静宏听了老太太这话后,又见到她如此地客气,所以,他也有点过意不去,就对老人家说道:“施主,事情也不能全怪你们,贫僧也有责任,也是贫僧心中有事,过于急燥,所以,才惹怒了你家公子,贫僧这里向老妇人陪罪了”。
静宏跟老太太寒宣了几句后,他向老太太问道:“老人家,你家庄上可姓催?”。老太太听了静宏的问话,她奇怪地问道:“师傅怎会知道,我们是姓催,师傅,你找催姓有什么事吗?”
静宏听了老太太的回答,他又问道:“你儿可叫催兆兴,在青安县做过官?”。那位老太太听了静宏的话后,他摇了摇头回答道:“师傅你一定搞错了,我儿并没有在那里做过官”。
静宏听了老太太的话后,他感到自己确实失礼了,于是,他站起身来向着老太太陪礼道:“看来贫僧昨天真的是认错人了,还请老妇人原凉”。
老太太见到静宏急于找一位催老爷,又听今早儿子给自己的讲述,她断定静宏一定有什么急事,所以,她从一个佛教信徒来讲,她一定要帮一把眼前的这位僧人,所以,她向着静宏说道:“师傅有什么事情,可以对我讲,我儿虽然没有在青安县做过官,可是,他也在郡都府任那么一点小职,说不定还能帮师傅一点忙”。
静宏听了老太太的话,他感到非常地高兴,可是,他因昨日自己的失礼,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他在老太太一再的旬问下,他这才将静安寺里的情况,对老太太讲了一遍。
老太太听了静宏的讲述,她也感到非常地气愤纷,所以,她就将静宏留在了庄上,等待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晚上,催老爷回到了庄上后,他听了自己的母亲讲述了静安寺的事情后,他感到这件事情也非常地不好办,但是,他还是答应了静宏,为他伸张正义。
可是,当他听到了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一个催老爷后,他也感到非常奇怪,所以,他又向静宏寻问了祥细的情况,催老爷这才在母亲的回忆下,知道了在很久以前,母亲将一个自己没见过面的哥哥,过继给了一个远房的叔叔。
其实,现在的催老爷叫催兴旺,早年他们家也十分的贫寒,父亲由于早年赶考未归,母亲生活又无来源,所以,母亲怕将来自己的儿子没有了前程,才在亲戚们的劝说下,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一个老秀才。可是,自从母亲将儿子给了一个远房叔叔后,她的儿子便随着老秀才远走了它乡,从此,母亲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儿子,多年后,父亲荣归故里后,他听了母亲的讲述,也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夫人,所以,也没有在深究这件事情。
母亲如今听到了儿子的消息,又听说大儿子也做了官,她的心里非常的高兴,就想见一见大儿子,催兴旺见到母亲这种心情,于是,他根椐静宏的讲述,很快的就找到了催兆兴。
母子见面后,又是一场欢天喜地,后来,静宏的事情,在催家兄弟的帮助下,很快便报了上去。所以,催兴旺才来到了青安县做官。
众人听完了静宏的讲述,它们都感到静安寺宏扬佛法的伟大,所以,大家在一起各诉着当时的心情,这时,寺院里的钟声敲响了,它带着宏亮的声音,传遍了寺院中的每一个角落,无静站起身来,他带着长老们向着大殿起去,为寺院宏扬佛法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