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3年10月1日,四川某县一个山村——杉树村。
村东孙昌盛的家。
这是一栋普通“明三隔五”的土砖黑瓦结构的农村房子。
陈仙花侧身躺在床上,孙昌盛守在她旁边,不时帮她捶捶背。自从生了第三女儿孙思爱后,陈仙花就落下了哮喘的毛病,至今已十几年了,虽然一直在医治,却是不见起色,孙昌盛也有些医学常识,弄些偏方,但还是陈仙花的病还转成了慢性哮喘;经常性的胸闷气急,咳嗽、咯痰,几次差点因呼吸极困难而窒息,根本不能从事劳动,而孙昌盛也很少干活,他必须陪在陈仙花的身边,按县医院的医生所说,陈仙花时时有可能因心力衰竭、体力不支而死亡。
村里有妇女说,陈仙花的病可能是生孩子时,没有注意“月子休养”而造成的,要想去病根,须得再坐一次月子。不管是真是假,也得试试,两口子曾经努力多次,但陈仙花肚子就是大不起来,只得作罢。
国庆的日子,应该是喜气洋洋,但孙昌盛家却是冷冷清清。孙昌盛的第二个女儿孙思情今年十七岁,上高三,三女儿孙思爱今年十五,上初三;国庆长假学校有组织出游,每人50元,可他们家里哪拿得出钱啊,只好在家里学习了。
孙昌盛的大女儿孙思情,今年十九岁,上大学,学医。她坐在门口一块石头上,头靠着墙,仰望着天空。
天,湛蓝湛蓝,没有一丝云彩;天,高高的,空旷澄明;一只白鹤呼啸而过。
多好的金秋时节啊!可这美好的氛围与孙昌盛家的气氛是极不协调。
孙思红想起了她和陈兵在大学图书馆的一段对话。
陈兵:“思红,我爸爸的木材加工厂破产了。”
孙思红:“为什么?不是经营得好好的吗?”
陈兵:“我爸爸昨天给我写了信,说木材市场正在走下坡路,加上工厂本身经营不当,工厂已资不抵债,银行马上要进行资产评估。”
孙思红:“你是说银行要拍卖工厂。”
陈兵:“是的。思红,看来,我们出国留学的计划要泡汤了。”
孙思红:“就怕我们现在的学业就难于完成。”
陈兵:“是的,所以我爸爸说要我们要节省。思红,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孙思红:“什么问题?”
陈兵:“我们家现在是负债大户了,你说你爸爸妈妈还会同意我们的婚事吗?”
孙思红:“陈兵,这么多年了,我们家所有的花销都是你爸给的,我想我爸妈绝不会作出对不起你们家的事。”
陈兵:“你妈不会,你爸就未必,你知道村里都叫他什么?”
孙思红:“叫什么?”
陈兵:“二百伍。”
孙思红:“陈兵,你怎么能这么说我爸,不错,我爸爸行事有时是不靠谱,可是他毕竟是我爸,你未来的岳父,你怎么能这样说他呢?”
2.
方思红的思绪被妹妹方思情的一声“姐”的叫声音打断。
“死丫头片子,你想吓死姐啊?”方思红拉长着脸,有点不高兴。
“姐,你想什么这么入神啊?爸妈叫你过去一下。”方思红自己也觉得有点奇怪,平时也就这么叫,今天怎么了。
“知道了。你和思爱先把菜准备好,我等会过来吵。还有今天是节日,你去村西肉铺买点肉回来,我这里有10块钱,你快去快回。”
“姐姐,你哪里来的钱?我手里总是一分钱都没有。”
“问那么多干什么?快去!”
“嗯。”
3.
方思红去了父母的房间。这是“明三隔五”房子靠左边后面的一间房,房间里只在一张古式的床和一张简易的穿衣柜,半园形的穿衣镜上积满了灰尘。方思红的妈妈陈仙花斜卧在床上,脸朝外,一张脸显得苍白、泛黄;方思红的爸爸孙昌盛坐在床前,国字形的脸上全无血色,头发已有大半成灰白色,穿一件黑色外套,袖口还挂有线头。
“爸、妈。”方思红轻轻地喊道。
陈仙花从被子里伸出一只手,说:“思红,你到妈妈身边来,妈有话和你说。”
方思红上前半跪在床前,拉着妈妈的手,这是一只干瘪、冰冷的手,方思红心里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她忍住了,她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应该坚强地撑起这个家,“妈,你有什么话,就说吧,女儿听着。”
陈仙花挣扎着起身,孙昌盛拿一个枕头放在陈仙花后背,让陈仙花能够靠得舒服一点。
“思红啊,”陈仙花说,“陈伯伯家里的情况想必你也听说了,他已没有能力照顾我们了。我们受了他们家这么多年的恩惠,到了该回报和自立的时候了……”
孙昌盛打断了陈仙花的话,说:“回报?我们拿什么回报?一家五口要吃要喝,三个孩子要上学,我看思红也大了,不如退掉和陈世开家的婚事,找一个有钱的人家,讨些彩金,渡过眼前的难关。”
“爸爸,你还不如把我当头猪一样卖掉好了。”方思红怕引起妈妈生气,语气仍是很平和,但陈仙花仍是很生气。
“孙昌盛!”陈仙花加大了声音,“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你还是个男人吗?别说我们受了陈家这么多年的恩惠,就是没有任何恩惠,这门亲事也不能悔!”
“我没出息,我不是男人?要不是你这个病,我早就出去挣钱了!”孙世昌也来气了。
“你……你……”陈仙花一口气上不来,哮喘又患了,她被迫端坐着,头向前伸着,双肩耸起,双手用力撑着,用力喘气……
“爸爸,快拿药来!”孙思红扶住妈妈。
“只有这些低等的药了,再过段时间连低等的药也没钱买了。”孙昌盛边拿药,边自言自语地咕哝。
“爸,还有水。”孙思红说
孙思红服侍妈妈喝了药,扶妈妈躺下,说:“爸爸,你照顾妈妈,我做饭去。”
“嗯。”孙世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