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的这一举动轰动了整个市,饶城市从来没有人跳过楼,所以大家强烈想知道现实中的跳楼是怎样一种壮观的景象。于是,人潮纷纷攘攘在一瞬间挤进了我所在的那所高中。
有些人非常有主见,料定看别人跳楼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于是自备了板凳,遮阳伞。还有人买了望远镜等物品准备在远处观望。校门口的小贩这天生意特别好,连卖出了三十多个望远镜,其中有十个还是现去拿的货;学校对面的楼顶出租,按照观景的直观程度分出了三等席位:贵宾席一百块一位,观景效果最佳,有遮阳伞软椅提供。中等席位六十块一位,观景效果要比贵宾席差了一些,但是也是非常舒适。最差的三等席位只收三十块,自带观望工具,适合大众消费。各个席位都有免费的饮料提供,非常人性化。
这些观景的人群中有很多抱定一生必看一次别人跳楼的想法,并把这个想法列入了自己要实现的梦想之列。所以当有人要跳楼的消息传出来以后,他们无比振奋,欢呼雀跃,感受到了梦想带给人类的力量。
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笛声大作,纷纷赶来。他们抬着担架,气垫,拿着警戒线,被人们堵在了外面,始终挤不进去。有同志拿着扩音器喊话:“大家请让一让,我们要救人了。”
群众们无动于衷,并不想让他们进去救人。
“大家快让一让,那人马上就要跳了!”扩音器中再次传来喊话声。
人们似乎挤得更紧了。
就在这万分焦灼的时刻,一辆公务车开进了校园,人群传来声响:“大家让一下,让领导先进!”
也许是人们料定领导进去以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或者大家觉得领导能够缩短人们等待的时间,就把路让了出来。通路出现后,一个有着一定规模肚子的中年人费力挤进了本来能开进一辆车的通道。
给领导让路这个事让当地的媒体感动不已,他们把镜头对向那位中年人,激动的语无伦次:“这是人民的心声,这是群众的拥护,这是领导工作上取得的伟大胜利,人民为深深爱戴的领让开了一条指挥工作的康庄大道。”随后镜头一路特写,搞得所有看电视的人抱怨镜头太近,让领导身材变了型。
当时很多让路的人的想法是,让这个傻-逼进去,砸死他。
领导站定后,开始询问现场工作的进展情况,各方人员是否都到了现场,来了多少人,现场秩序是否能够保障,善后工作怎么处理。当听到旁边的人回答后,领导满意的点点头,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就要发扬这种精神嘛。”
旁边有的同志在做笔记,有的同志摄影,还有同志给领导撑着伞,领导讲得很陶醉,完了似乎忘了这次来干嘛,就问了一句:“这个现场怎么这么多人,熙熙攘攘的?”
有个同志小声告诉领导:“这里有人要跳楼了。”
领导听完大吃一惊,在哪?谁要跳楼了?
有人回答,是一个学生。
领导往后退了几步,望着楼上,说:“这个问题蛮严重的,你们赶快组织人员上去将她救下来,一定要保障自杀者的安全。”
听了领导的工作安排之后,同志们终于知道该怎么办了,工作有序展开。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家伙,他心急如焚,步履匆匆,闯入警戒线后直奔楼上,约摸二十分钟后,我在楼顶看到了他,正是韩或,他满头大汗,身子累得左摇右晃。
“他妈的,整个楼这么高,累死老子了。”
他说出这话的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这货和如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行为方式,思考方式都一致。
我说:“这楼有电梯。”
韩或气喘吁吁:“你他妈不早说。如花呢?”
我指指前方,说:“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