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上悠悠的泛着舟,我呆呆地望着船舱里摆好的酒菜,已经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楚茖的精心安排。
从船舱里向外看去,沁园湖的一切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仙境般的景致令人不觉感到叹为观止。楚茖为我斟酒倒水,畅谈着外面的优美景色,心情大好。而我却无心赏景,心里苦思冥想着如何点拨他,让其知晓宁玉的心意。
“在想什么?”
大概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楚茖终是停下说话,若有所思地看向我问道。
我回过神,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这儿的景色太美,一时看入神了而已……”
楚茖亦是一笑,说道:“前段时间靖远侯去尚书府提亲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
“郡王.刚才不是说不提那些事么?”
他微一怔,随即笑道:“对,今天是属于你我二人。”顿了顿,又道:“雀儿,既然你已经拒绝了靖远侯,说明你心里没有他,那么上次我问你的话,你是否再考虑一下?”
我垂下眸子,望着矮桌上的酒杯淡淡地说道:“记得上次郡王问我的时候,我已经给了郡王答案不是么?况且我已是带发修行的出家人,嫁娶的那些事情已与我再无关联。”
“你说什么?”楚茖像是听了无比震惊的话,手上一抖,握在手里的酒水顿时洒出来大半,他顾不上酒水沾湿了长袍,只不可置信地看了我半响,低声问道:“为什么这么做?难道……是太后逼你如此?”
“是我自己恳求太后同意的。”对上他的目光,我正色地继续说道:“郡王,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喜欢我,也不知你为何非要娶我。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后半生并非想要托付给为官为富之人。不怕郡王笑话,民女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不想牵扯到任何与朝廷有关的人和事上。可惜事与愿违,我已出家为尼,到头来这种愿望终是无法再实现了……”
曾几何时,有人对我说,‘你的愿望,我誓死都会为你实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承诺仿佛与我隔了好远,也许人家只是说说罢了,我又何必当真。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究竟怎样活才是不错的人生呢?是嫁于权贵,荣华一生?或是嫁于平庸,凡薄一世?亦或者像如今的我,青灯古佛,做个世外之人?我无从考究,只盼日后别无他事烦忧,能安稳的度过余生,便谢天谢地了。
见楚茖不语,我便又道:“今天我如期赴约前来,本就是想对郡王说个明白。”
“你是想让我放弃?”
“郡王是聪明人,自然已经知晓了民女的意思。”
“你若是害怕靖远侯纠缠不清,你可以对我说,为何要出家?”
“郡王,我做这样的决定与靖远侯无关,与任何人都无关,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决定,况且我已求得太后懿旨,郡王总不希望民女违背懿旨而受牢狱之苦吧。”
“我可以去求太后收回成命……”
“郡王,我早已有意看破尘缘,郡王何必强求。若郡王能回头看看,或许能够发现真正值得郡王去爱的人……”
“回头看看……”他嗤笑一声,猛地灌下一口酒道:“你觉得像我这样常年累月身战沙场的人真的会有女子愿意嫁给我么?那些女人了解我多少?她们想嫁得是荣郡王,而并非是我楚茖。雀儿,你和她们不一样,你是我喜欢的女子,我可以为了你放弃一切功勋利禄,与你一起归隐山林做一对寻常夫妻……”
“郡王,人各有命,此命不仅只是指运命。郡王为我东昭鞠躬尽瘁,打下了边关的平定与安稳,亦为天子分忧解难。郡王少年成名,是我东昭的英雄,百姓需要你,朝廷需要你,皇上更是器重你。作为将士,郡王背负的是保家卫国的使命,难道郡王只为了儿女之情,便要弃整个国家的安危而不顾么?”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东昭国人才济济,国泰民安也并不是只靠我一人之力,再说即使我身负这样的使命,难道就不该拥有儿女之情吗?”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好了,雀儿,你在担忧什么,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像我这样随时都可能死在战场上的人,的确是给不了你安全感……”
“不,郡王,你还有玉……”我忽然打住,‘军师’二字到了喉咙却被生生咽下。
这样突兀地告诉他‘玉军师’是女子,他真的能接受么?更何况宁玉她并不希望将自己的身份披露。
“什么?”楚茖见我欲言又止,疑惑道。
我回过神,想起宁玉之前同我说过的担忧,终还是选择继续保守秘密,于是便摇了摇头道:“没什么……”
好在楚茖没有再追问什么,只一个人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我劝了几次无果后,便起身走出船舱与那撑船的人将船返回岸边,那撑船人低低的应了一声,头上的草帽压得很低,几乎整张脸都被遮住,当我正要回船舱时,刚一转身,四周的湖面上突然发出几声震响,紧接着却是四溅的水花铺头盖脸地淋了我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