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的禅房门内,我再次见到了方丈大师,他面对佛主盘膝而坐,听闻动静后便停下了诵经。
“阿弥陀佛,施主,我们又见了。”
我望着他的背影不禁好奇:“大师还未看到我的样貌,怎知我们曾见过?”
大师道:“佛家从来只渡有缘人,姑娘既然选择了此处修行,必然来过本寺。”
我心知定是太后的懿旨早一步送到,方丈已明了我此番前来的目的,于是便虔诚跪拜道:“弟子玉婴雀,拜见方丈大师。”
他并没有立即回应我,而是对着佛主铜像默声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搁放下手中的木鱼,起身缓缓走过来问道:“施主真的打算出家礼佛吗?”
我深吸一口气,答道:“是,弟子已下定决心要皈依佛门……”
“哎……”大师叹了口气:“施主尘缘未了,又何苦要将自己逼于绝地。”
“弟子……不明白大师所言,还望指点迷津……”
“想要皈依佛门,必是心境所向,而施主却是暗下决心。老衲若猜得没错,恐怕施主是遇到了难处,才会如此决定。”
我不由感到微诧,都说出家人最易看破天机,没想到竟也能轻易看穿人心。想到这里,我涩然一笑,坦言道:“大师心如明镜,目能洞天,弟子不敢欺瞒。”
“罢了,施主一心向佛,且有意皈依,不如就先带发修行,等到日后若能修行有为,再梯度出家也不迟。”大师淡淡地说道。
我诧异抬头,心里却不知是什么滋味。
“本寺多是男弟子,所以无法授予你男子的法号,就先赠你一个字称。”大师想了想道:“以后你的字,便是‘念辞’。”
“念辞……”我喃喃念着。
“不错,字念辞。不忘过往也须忘却过往。”
“弟子愚钝,望大师明示。”
“凡事皆有自己的造化,人亦如此,而字中玄机,还需你自己参透。”
“是,弟子明白了……”我低眸看地,依然似懂非懂。
走出禅房,小桃青迎上来问道:“小姐,与大师谈得怎样?”
我无力回答她,只冲她淡淡一笑,点了点头。
**
步行七里,于傍晚时分,我和小桃青终于回到尘封已久的小院。
其实这座院落离墨安寺并不近,我对之所以对太后声称相近,实则是不愿让自己完全被太后掌控,草芥如我,惹不起,但亦要躲得起……
我轻轻拍去铁锁上灰尘,从怀中摸出钥匙,咔嚓一声响,拧开了微锈的锁芯。
刚刚过去不到半年,这锁上竟生出了铁锈,门扇上灰蒙蒙地落满一层浮灰,显得落寞萧条,看来又免不了和小桃青将这里好生打扫一番了。
吱呀——
院门被推开,院子里一切如初,所有的摆放与我们离开时一样,那时的情境,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只是,时过境迁,今朝早已不同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