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直到十点钟吴悠才醒过来,这个时候母亲要上班早早的就出了门,在桌上留着一张纸条,写着“小悠,饭菜都电饭煲里暖着,记得吃,碗放着妈回来洗。”,父亲应该是联系补习班的事去了。
吃完饭刷了碗,吴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展开头脑风暴,“怎么能赚到钱呢?”上辈子吴悠并没有太在意过钱,在夜场上班一般都比较随意,有钱多花没钱少花,基本算是“日光族”
首先吴悠想到的就是去夜场驻唱,但是据这个身体的记忆,现如今别说阳城这种小城市,就是广省的省会都没有酒吧驻唱的先例,现如今的酒吧大多数都是酒吧、舞吧一体的结构,在里面消费的也都是一些来华夏做生意的老外,和喜欢小资生活的金领,所以现在酒吧基本都是以放国外歌曲为主,有驻唱的也是请了一些老外居多。
这个排除,然后就是卖歌,但是卖歌首先没有门路,而且根据吴悠这个身体的记忆,这个世界的娱乐水平相当于上个世界的八九十年代,娱乐圈还没有完全成型,歌曲基本就是抄袭香江、台州,原创音乐还停留在萌芽阶段,一首经典歌曲可能就卖个买馒头的钱。
排除掉这两个之后,吴悠发现自己竟然一无所长,哀叹上辈子白活了,白白浪费了“穿越”的机会。
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漫不经心的翻开,这是一张京师日报,父亲这一代人有看报纸的习惯,每天家里都会订两份报纸,一份是京师日报,一份是广省晚报。
这个时候的报纸只有四五页,跟“上辈子”吴悠那个时代的报纸比起来闲得有些寒酸,不过里面的内容却并不寒酸,大部分是一些时事新闻,广告的位置就几个豆腐块大小的角落,跟“上辈子”一份报纸十几页在广告里找新闻比起来,算得上良心之作了。
翻倒第三页的时候吴悠停住了,在报纸第三页的正中间是一则广告,但是奇特的是这个广告并不是某品牌的广告,而是一份京师日报自己的广告。“七月二十日,白飞羽最新武侠力作——《苍狼记》与您不见不散”
广告词很简洁,内容也只有三行字,却让吴悠眼前一亮,似乎可以这样..........
夹着报纸吴悠出了家属楼,走了大概十分钟来到了街边的一处报亭,现如今的报亭基本上都是邮政在经营,说是报亭还真就是报亭,里面可没有卖烟酒汽水之类的百货,除了报纸就只有一些杂志。
这个点已经快到中午了,上班的都下班了,所以报亭的生意格外的好,这个也属于正常,现如今人们的精神生活实在是匮乏,KTV,酒吧之类的花销,不是普通大众消费的起的,所以报纸就成了人们了解社会新闻,国家大事、寓教于乐的首选,而且也不贵,一份报纸才一分钱。
“老李头,你也来买报纸啊。”
“老张啊,怎么滴,许你买就不许我买啊。”
“呵呵,一把年纪了火气还那么大,怎么滴上次输棋不服气啊?”
“谁输啦,谁输啦,你这个臭棋篓子,我会输给你,上次要不是.........”
两个年过六旬的老头差点在报亭外打起来,旁边的人赶紧劝开,吴悠看得有趣,在一旁默不作声。
半个小时过去了,报亭的生意逐渐冷清下来,下午还要上班,这个点基本都回家做饭了,不过就这半个小时的观察,吴悠发现这报纸销量的确很可观,就刚刚半个小时的功夫,这个小小的报亭就卖了最少两百份报纸。
“师傅,还有京师日报和广省晚报吗?”吴悠笑着问报亭里一个中年男子,男子正坐着整理报纸。
“哟,还真不巧,这刚卖完了,阳城日报、阳城晚报要吗?”中年男子一脸笑容。
“不会吧,这才中午就卖完啦?怎么不多进点?”吴悠有些意外。
中年男子随手点着了一根烟,冲吴悠笑了笑,一副你小子还嫩着呢的表情:“这报亭呢,是邮政的产业,卖的所有报纸、杂志那都是上面定好的。”
中年男子说的含蓄,不过吴悠却听明白了,这报亭是邮政旗下的,所以归邮政管,每天送来的报纸都是由上面决定的,他们这些管理报亭的说了不算,可不是说你想要什么就给你发什么,当然卖不完的也跟你没关系,反正是邮政买单。
“师傅,那您这边什么报纸卖的最好啊?”
中年男子也是百无聊赖,现在有个人陪着闲唠,也挺好,“卖的最好的当然是京师日报和广省晚报了。”
“哦?那我看这报纸上面还有连载武侠小说的,这有人看吗?”
“有人看嘛?呀哟喂,你以为这些来买报纸的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啊?告诉你,这来买报纸的有一多半都是冲着这武侠小说连载来的,我这好多都是半年一年的订呢。”
吴悠眼前一亮,“是嘛?有这么夸张吗?”
“你把吗字给我去了,我可告诉你啊,你别看现在广省晚报的销量跟京师日报的差不多,半个月以后恐怕广省晚报就不行咯。”中年男子一脸八卦的拿出一份报纸递给吴悠。
“你看这,广省晚报现在连载的这部《惊世传奇》这个月底就连载完了,他们的当家作者已经被京师日报挖走了,这个月二十号就要在京师日报连载《苍狼记》,听说广省日报为这事都把官司打到广电总局去了。”
吴悠心里有了底,跟中年男子又闲聊了一会儿,开始往家里赶。
母亲在工厂里上班一般都在厂里吃,父亲带补习班也没有回来,回到家里,吴悠简单的做了两个菜,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心思却早已不在饭桌上了。
收拾了碗筷,吴悠回到房间里,犹豫了好久,提笔在信纸首页写下了《大唐双龙传》几个大字。
《大唐双龙传》这部小说是香港著名小说家黄易的一部巨著,书中以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为种两个孤儿为引子,篇幅宏伟,其中出场的人物例如:双主角的寇仲、徐子陵、女主师妃暄、绾绾、据鲜活生动,个性十足,就连其中的大反派邪王石之轩,都有着其独到的魅力,最具特点的是书中的各种功法,例如:“长生诀、不死印法、慈航剑典等等自成一派,在继承了金庸先生“小说挂历史钉子”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风格,此书情节曲折跌宕,叙事结构宏大而精妙,文笔精炼平实,人物刻画丰富形象,在扣人心弦的剧情冲突中体现出了精妙绝伦的谋略布局,包含了黄易深刻的人生思考。
可以说在“金庸封笔、古龙逝”的年代,黄易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一面大旗,而这部《大唐双龙传》可以说是黄易的颠峰之作。
吴悠之所以不选择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家的书,并不是他们的书不好,而是因为三位的小说大多是半文半白结构,首先吴悠没有那么深厚的文学功底,一旦冒用三位大家的小说,今后不免跟同行交流,容易露怯,而黄易的小说基本属于“全白”。
其次黄易本人喜爱研究佛学易经,所以其书中有着大量的玄学融入到武学当中,造就了黄易自成一派的体系的同时,也为后来的玄幻小说打下了基础。
据吴悠了解现如今武侠小说虽然是百家争鸣,看起来确实繁华似锦,但是人们的审美是会变的,这个世界里新派武侠小说也是从香江兴起,辗转来到内地,现如今的武侠小说家虽然各有各的招数,可是并没有多少创新,抱着老本啃了十几年了,虽然现下大家还是买账,喜欢看,不过这是基于现如今人们娱乐生活并不宽泛,一旦这个结构崩塌,新派武侠小说将面临灭顶之灾。
而黄易的这部《大唐双龙传》不仅符合现下人们的审美,也同时兼顾了往后的脉络传承,今后不论吴悠是写玄幻还是仙侠,都不会显得突兀。
毕竟吴悠除了音乐和小说之外也没有别的特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音乐暂时是无法给吴悠带来经济效益了,那么小说就是吴悠今后的小金库,所以在第一部书的选择上吴悠着实下了不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