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赃会”上古红日、詹歌、老金各百分之三十的拿到了一大笔钱,吴悠只能算是喝了口汤,分了十三万多,但是这也是好大的一笔钱了,刘芸一脸财迷数着钞票的样子逗得吴悠乐坏了。
有了这么一大笔钱还有以后更大笔数目的刺激,几人都决定了要在音像制品市场插上一脚,当场詹哥就拿出了三十万给古红日要在“红星唱片”占下了百分之十的股份,老金也拿出了二十万占百分之十的股份,本来他是要按三十万来给的,但是今后还要用到老金的关系,吴悠跟古红日只收了二十万。
于是红星唱片的持股人增加到了四个,古红日占百分之五十三是大股东,吴悠百分之二十七算是二股东(由于新加了两个人入股,所以股权要重新进行分配),詹哥跟老金各占百分之十,这一天也预示着在整个华语音像制品市场搅动风雨的“红星唱片”内部框架的完善,今后被称为“红星唱片四大金刚”组合在今天完成了聚首。
趁着高兴古红日提议:“要不咱们来个全家福?”
于是叫了一家照相馆的老板上门拍摄了一张六个人的全家福,相片中吴悠坐在中间,左边是古红日右边是老金,然后是詹哥,冯筱筱半靠在詹哥怀里,刘芸微笑着趴在吴悠身后探出一张俏脸。
这张照片洗出来之后被挂在了总经理办公室,也就是古红日的办公室里。
次日账上有了钱,吴悠开始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先是把公司的门脸进行了精装修,两扇玻璃大门在这个时代是相当前卫的,让人一眼就能够见到前台,本来这个写字楼是通透的结构,一眼就可以望到底,但是吴悠在大门建好了之后在前台后边建了一个仿古屏风,一下子整个格调就上来了。
“今后啊,咱们招文员就找那种有古典气质的,穿一身旗袍,往那一坐,是不是背儿有面子?”回身一看却看见古红日正捂着腮帮子一脸的忧郁。
“老古,你牙疼?”
古红日一脸的生无可恋,叹息道:“我心疼,我说悠子,我看之前的门脸就很好,你非要整这么一个,还要在后面弄一个屏风,你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吗?”
吴悠翻着白眼骂道:“得了,瞧你那守财奴的样儿,不就花了几万块钱嘛!至于嘛?”
一说钱古红日就急了:“兄弟,您这心是有多大啊!才几万?您这才弄了个门脸,待会儿再改造办公室不得要我的命啊!”
“瞧你这一脸扣样儿,你当我为谁?这是门面懂吗?今后有客户来谈生意,看咱们这儿破破烂烂的,人都不带进门就走了,知道吗?再说了这个屏风可是有讲究的知道吗?这叫聚财懂吗?财气来了你不拿东西挡着不就都跑了嘛?”吴悠开始了独创的“吴式忽悠大法”。
这套理论在另一个时空倒是很流行,当然在这里还是首创,把古红日唬的一愣一愣的。
接下来吴悠又把各个办公室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装修。
詹哥和老金来了一看直夸吴悠有一手,装修完之后公司完全变了一个样,只有古红日一个劲的嘟囔:“又不是你们花钱,你们当然说好。”气的几人大骂他周扒皮转世。
这些天吴悠发现了一个稀罕的物件,那就是CD,这玩意儿还是从广省那边的一个分销商偶然得到的,据说香江那边已经开始普及了,现在各大唱片公司都开始制作CD唱片,跟传统的磁带相比CD唱片的音质更好,而且也没有磁带那么容易出现损坏,虽然价格高昂,但是一经推出大受欢迎。
“老古,你信不信,再过几年,CD唱片必将代替磁带成为音像制品的主力。”吴悠满怀感慨的说道,心中不免为现在没有条件做CD唱片感到遗憾。
古红日不屑道:“一张CD卖三十多块,就咱们内地的收入水平十年都不见得能普及。”
这就是他们这个时代人常见的局限性思维,在他们看来按照每年工资增幅的幅度来看,确实这个价格普通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
首先他们低估了华夏经济增涨的速度,再就是他们对于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完全没有概念,现在CD还处在推广阶段,所以造价比较高昂,但是商家一旦发现市场能够接受,商家为了争夺市场一定会拼命的想办法压缩成本,几年之后一定可以达到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价位,就跟磁带刚刚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道理。
吴悠苦笑摇头却没有多说什么,有的时候先知先觉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就跟很多天才一样,他们往往站在人类智慧的顶端,却大多数一生困苦,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
在古红日的催促下,吴悠终于还是暂时放下了自己建一个录音棚的想法,按照古红日的原话是:“悠子,哥,您要建录音棚还不如把我杀了,看我这二百斤能榨出几斤油水。”
实话实话,现在红星唱片就一个签约歌手,加上吴悠自己也只能算两个,建一个单独的录音棚确实有些奢侈了,虽然吴悠相信过不了多久公司就会需要一个专门的录音棚,但是始终还是无法说服古红日,大股东松口也只好徒之奈何。
由于放暑假李誉跟杨舒都回了阳城,所以刘芸专辑的配乐只能吴悠一个人来做,效率慢了很多,不过在外人的眼里,还是已经是很惊人了。
这张专辑吴悠准备就用另一个时空许茹芸的第三张专辑“如果云知道”里的十首歌然后再加上两首校园民谣做成一张专辑。
之所以选择完全选用许茹芸“如果云知道”里面收录的十首歌是因为这张专辑本身的质量就很高,而且还有一首可以媲美主打歌甚至是超越主打歌的一首金曲“独角戏”。
如果说“如果云知道”是许茹芸的让所有人认识她的一首歌,那么“独角戏”这首歌绝对是奠定许茹芸乐坛地位的一首歌。
这首“独角戏”曲调凄美,讲诉了两个情侣之间纠缠悱恻的爱情:你爱的他一直不忘往昔之情,你的情敌叫做回忆。你们处在同一个空间,却活在两个世界。两个人的感情,最终剩下你在苦苦支持。凄美的音乐加上完美的芸式唱腔,使『独角戏』成为被传唱最广的芸式情歌。
相信凭借刘芸较之许茹芸更加优美的声线,这两首歌一定可以彻底的打开局面,在乐坛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另外加入的两首校园民谣,吴悠也是有自己考虑的,一张专辑如果风格太单一不免受众面会比较窄,对于销量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而现在校园民谣经过一段时间的萌发,现在已经是内地乐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学生群体里,校园民谣的影响绝对比情歌要来的深刻。
因为现在的学生都相对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悱恻的爱情,所以情歌对于他们的影响力有限,或者说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萌芽的阶段。
校园民谣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内地的校园民谣之所以能够火起来,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大学生,现如今的大学生较之另一个时空的大学生可以说幸福了不知道多少倍。
首先他们没有就业压力,只要在学校不被记大过之类特别严重的错误,毕业之后各个单位都是抢着要的,然后也没有所谓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不用在这个基本就用不上的科目上消耗大量的时间。
按照另一个时空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说法,他们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就过着跟古代的士大夫一样的生活,可想而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的是多么幸福。
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女孩子都特别喜欢有才华的男生,那么校园里能够展现才华的是什么呢?就是音乐和诗歌,这两者还有一些交汇的地方。
想象一下高晓松长成那样大学时都不乏美女追求,可想而知当时有才华长相不差的男学生有多么受欢迎。
所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文科生是比较吃香的,学理科的哥们儿就比较苦逼了,学校里你让他造个什么东西送给女生,人家会觉得你没有情调。
这些都是校园民谣能够发展壮大的基础条件,最近也涌现了不少非常出色的校园民谣作品,反应在音响制品市场,校园民谣这个类别继摇滚之后也彻底火了。
而吴悠加入的这两首校园民谣,一首是“斑马,斑马。”另一首是“那些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