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无数个“丑恶”艺术形像的老太婆,甚至在民间声名狼藉的“老佛爷”。她倒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少数几个见过这位太后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个子女性。她长着一双鹰眼,有着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态度高贵而傲慢,嗓音中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
————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中国,长寿帝国》
身为一个满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军国大事的知识,本来就机会渺茫,但是她却与只了解女红的东太后完全不同,处理大事的时候总能镇定自若,中国的门户面对敌对势力从来未被打开,这在中国半独裁统治的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要找一个原因,我想只能说是这位统治者本人拥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和才能。
————亚瑟·H·史密斯《动荡中的中国》
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最有趣的名人无疑就是被我们称呼为太后的那位女士。太后在垂帘听政期间处于每一个带有改革性质的运动的前列,其统治的性质只能从这一时期的性质加以判断。由于意志和感觉缺乏一个赖以遵循的明确中心,外交失败了。它的杠杆找不到支点。于是在中国获得成功的永远只有依靠军事力量。与太后这么一个女人就真的大不可能打交道吗?
————《布莱克伍德氏杂志》
在戊戌变法中,慈禧太后几乎断送了性命和权力,但是她也从戊戌变法中收获良多,她开始变成一个支持革新政策的人。事实上,她远远胜过她的外甥光绪皇帝。“太后万岁!”“太后将来会登上大位!”在她的一生中,人们全部指望她来不断地推进她非常热心支持的目标。她牢牢地掌握着权力,她的涌起国说,敢于引导国家的战车驶上一条从来都没有走过的新路。她知道,她可以依靠那些总督和巡抚的支持,这些人都是她亲自任命的。她也知道,改革的精神已经传遍了这片大地,百姓都会从心底支持她。
————W·A·P·马丁《中国的觉醒》
慈禧太后第一次接见来自外交使团的七位女士是在外交大臣的努力和督促之下才得以实现的。1900年的****结束之后,宫廷回到BJ太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她主动发起了很多次会见的邀请,大家自然都接受共进午餐。在私人会见时,这位伟大的女性才会表现出她的机智和女性魅力,以身为女主人的光彩和吸引力。她会拉着客人的手,以最关切的语气询问我们进宫的旅途是否疲倦;她会在夏天抱怨天气的寒冷;只要食物不合我们的口味,她就很着急;她会以最亲切的口气告诉我们能够见到我们是她的福气。她能够让所有客人着迷,即便之前她们存在偏见,她对每一个客人都能关照到,这也展现出了她身为女主人老练的能力。
————康格夫人(美国驻华大使康格的夫人)《中国来信》
叶赫那拉。慈禧。这位与武则天有着同样至高皇权的东方传奇女性,受任于危难之秋,耗尽毕生心血,扶持幼主,攘外安内。经历了火烧圆明园、百日维新、八国联军入侵BJ等重大的历史事件。慈禧痛恨洋人的侵略,忘不了火烧圆明园的仇恨。在恭亲王、康有为、梁启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她一直坚决反对。从而被认定为抱残守缺、顽固派。而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以及曾经最富强、强大的东方古国的历史来看,她是不想愧对祖宗,并且很怕先人的大好江山在自己手中葬送。
她支持义和团打击洋人的活动,甚至多次派大清兵将组织抵抗。购置了洋枪洋炮,只是,在那种时期,中国是块“大肥肉”。中国所面临的敌人是“八国”联军。
很多影视形像中,“老佛爷”听戏,皇帝也是花天酒地,并且专横,对下人残暴。然后还有很多文人认为慈禧失败的原因是听信宦官。
其实,在那个时期,皇帝少不经事,外有列强虎视中国,内有大臣争权夺利。慈禧为了完成集权,于是安德海、李连英成了她的代表。
也就是说,大太监李连英、安德海他们所代表的,其实就是慈禧本人。
慈禧太后执政期间,内忧外患,大清王朝风雨飘摇。这位年过六十的东方女性,身体健康自然是很差的。在清末,出现“卖官”的事情,自然是国库空虚。而那些被人们痛心疾首的不平等条约。自然是因为大清军事力量不敌列强。而委屈求全的不得已的方法。
在当时有战争中,中国的军队,每一次战役,几乎是用堆成山的血肉,来抵挡洋人的洋枪洋炮。
而那时,恭亲王用了大量的国力、财力从敌人手中购买的武器自然是敌不过他们。战争失败后,又赔付大量的白银。无形中,成了历史的罪人。
在那个时期,无论是谁,想必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在她执政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同治中兴”。而慈禧和大清的衰退,其根本原因,来自外来侵略。一个热兵器时代取代冷兵器时代的重大改变。
本文于2015年1月26日首发于笔者的个人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