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岁月似箭,转眼就是一年。也就是大业七年,唐增已经十岁了。一年中,唐增除了每天跟着法明老爹学习医术就是到寺院后山的山谷去修炼,当然少不了调戏一下可爱单纯的鱼精小女仆。
一年的努力,唐增的九荒蛮劲的土荒劲终于小成,而因为在后山水潭的天地之间五行之水行元素和木行元素比较多,连带着水荒劲和木荒劲也有所进境,虽然不大,但是唐增也深切的感受到了修炼九荒蛮劲带来的好处。除了增加力气外,修炼土荒劲可以增加人体的抗击打能力,水荒劲可以增加人体的柔韧性,木荒劲可以增加人的耐力,让人更有持久力。对于其他的修炼,因为环境的原因,还无法进行修炼无法知道会带来什么特效,但足以让唐增充满期待。
今年的金山寺依旧平静,只是来寺里进香的香客相比往年多了了不少,而且人心惶惶。小唐增一打听,原来是今年二月份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征召大量的壮丁充当军民。进香的香客大多是为亲人祈福,保佑他们平安归来。
唐增听了暗暗叹息,今年应该是隋朝最鼎盛的一年,也是由鼎盛走向衰弱并很快灭亡的预兆。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应该过不久就会传来军队大胜的消息,隋炀帝杨广会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今年会有?????一直到大业十三年,整个神州大地都处在****当中。看着这些忙碌的香客,平凡的百姓,七年之后还会如何!
小唐增突然想起一些事情,整个人浑身出了一身冷汗,要是自己没记错话,今年秋天将会有水灾,农民会有暴动。只记得历史书上说是因为****,什么****不****,农民只要有口饭吃,谁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哪个朝代叛乱不是直接杀头的罪名。
一定是因为水灾闹粮荒,灾民吃不上饭,官府振不了粮,民为生存,不得不反,回想起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尤其是中国古装片,每到发洪水或者大旱的时候,百姓都没有饭吃,为讨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
不知道那时候金山寺会怎么样,也许我应该为金山寺做点事情了,毕竟待在金山寺这么长时间了,有感情的,何况这里还有这么多对自己好的人。可是这事要跟谁说呢,哪怕是法明老爹,也不会去相信一个十岁的毛孩子说要发洪水,要闹粮荒,让寺院赶紧去存粮,毕竟关乎整个寺院生死存亡的大事。
小唐增一脸的忧愁,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后山水潭边。潜在水底鱼精小玉见小主人来了很是高兴,飞快的窜出水面,幻化出人形,开心的叫道:“主人,你来了?”
“喏!”唐增躺在水潭边的平坦的青石上,蜷起腿,小脑袋枕着双手,眼睛漫无目的仰望着蓝色的天空,飘荡的白云。
小女仆见唐增不怎么理自己,而且皱着小小眉头,一看就是有心事。“主人,你怎么了,有什么事么?小玉可以帮你的!”
对啊!可以让小玉变化成观音或者佛祖来告诉寺院方丈住持,到时候谁敢不信!想到这里小唐增兴奋地要跳起来,可是转眼有一琢磨,且不说金山寺有没有隐藏的法力高强的高僧,一旦识破小玉的身份,小玉恐怕会有生命危险。再者金山寺受众生香火,供奉佛祖,寺院上下受佛法加持,不要说仅仅是练息化形期的小玉,就连结丹脱胎期的大妖靠近寺院,也要被寺院的佛光直接消去修为,打回原形。
不过用鬼神之法,告诉寺院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谁叫古人比较迷信呢,虽然在这个世间真的神佛满天下,但他们毕竟高高在上少有理睬人间琐事。只是希望自己的大师傅,如来大BOOS不要真的怪罪自己冒用他的名分,现在可是为了给他的信徒子民排忧解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嘿嘿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好好策划一番,毕竟人心难测,需要好好揣摩。
当天夜里金山寺大雄宝殿,两个守殿的小和尚正在打瞌睡,一道黑影从佛祖金身上空的房梁上闪过,是个个子很矮的黑衣人,小巧的身子腾空而起,轻轻地落在如来的手臂上。黑衣人从怀中摸出一张白色的信笺,轻轻地放在如来平伸的掌心,然后又悄悄的离去了。
第二天清晨,打扫大雄宝殿的小和尚正在清扫烛台上的灰尘,微风吹过,从如来佛祖掌心中飞下一张白色信笺。小和尚好奇的捡起来一看,脸色瞬间大变,扔下手中的鸡毛掸子,飞快的向主持的小院跑去。
老方丈刚刚起床,服侍的小和尚端来了新打的井水。老方丈正要洗脸,突然从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方丈,方丈!不好了,出事了!出大事了!”正是负责清扫大雄宝殿的小和尚绊绊磕磕跑了进来。
老方丈眉头一皱,沉稳的说道:“慌什么慌,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遇事莫慌乱,万般皆随缘,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是,方丈!”小和尚小脸通红,唯唯诺诺的站在一边。
老方丈慢慢的洗完脸,缓缓的坐在椅子上,拿起旁边小和尚递上来的茶水漱了漱口吞咽下去,才微微抬起头问道:“说吧!什么事?”
“弟子今天清晨打扫大雄宝殿的时候,从如来佛祖金身的手中飘落一张白色信笺。”小和尚恭敬的回答道。
“喏!拿来我看看。”老方丈眼中闪过一道金光。
小和尚低着头,躬着身,双手托着那张白色信笺送到老方丈面前。老方丈拿起白纸一看,脸色微变。只见雪白的纸上金光闪闪的写着几个大字:帝征浑,浑必败,得置四郡。边夷惊,来朝拜,鼎国盛世。
在古代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民不论国事!意思是平民百姓不可以随便讨论国家大事,否则很容易遭受牢狱之灾的。而且这信笺上还是说的是隋炀帝亲征吐谷浑的大事,而且战事未有结果就随意下了定义。似乎是在说隋炀帝亲征吐谷浑一定会胜利,然后在吐谷浑设置了四个郡县来治理。边境属国感到大隋的强大,纷纷来朝拜,大隋到了鼎盛时期。这到底是预言还是恶作剧,是人为的还是真佛的旨意,而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的金山寺,这一连串的疑问让老方丈深感不解。
“昨天晚上是谁在宝殿守夜?”老方丈问道。
小和尚想了想回答“是玄机、玄知两位师弟。”
“奥!叫他们去议事阁候着,我有话要问!”老方丈吩咐道。
“是!”小和尚恭敬的应道,转身就出了禅房。
老方丈见清扫卫生的小和尚走出房外,才对身边服侍的小和尚吩咐道:“你去通知寺院的各位执事长老让他们到议事阁,就说又要事相商。”
“是!方丈!”服侍的小和尚应了一声这样往外走,却又被老方丈叫住。
“好好做事,莫要多嘴!”
小和尚心底一颤,连忙应道:“是!是!弟子知道了!”低眉顺眼的小和尚拿眼一瞄老方丈正在闭目养神,这才鞠了一躬,轻轻地走出禅房,慢慢的闭上木门,快速的向各大执事长老的小院跑去。
原本平静的金山寺瞬间热闹起来,寺院的执事长老集体失踪,各个执役的和尚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有消息灵通的和尚透露寺院执事的长老一大早被方丈叫道议事阁里去了,后来又听说昨天夜里在大雄宝殿守夜的两名小和尚也被传到议事阁去了。大小和尚人心惶惶,纷纷议论寺院是不是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小唐增正在为补充昨夜消耗的一丢丢精力躺在床上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