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山门,分下住处,余强就开始准备拜师的事情了。
那帮跟着回来的道士,一路上算是瞎忙活,白套了近乎。回转了师门,眼见功成,到了却被师尊给劫了胡。
在迎接的徒弟们面前摆足了威严的顽童老道们,入观见过师尊后,便将自个儿徒弟都轰了出去。
趁余强去收拾住处的空当,紧闭了静室的门,众人各自将欲收他入门的想法说了出来,想让师尊做个主,定下个章程乾坤。
除了老大吴斯、老九李奇,师兄弟们一个个争得脸红脖粗,静室内立时便热闹起来,就差捋起袖子干架。
“劣徒!”
气得静室中央蒲团上坐着的老头直打摆子,哆嗦着伸出手指,朝室内乱作一团的徒弟大骂出口!
还别说,这老头虽然一大把年纪,嗓门却是挺大。丹田充盈,中气十足,一开口就震得整个静室都哗哗作响。
“老道我究竟做了什么孽,亏了多少阴德,这辈子才会收了你们这些混账玩意儿做徒弟!”
这老头一身月白道袍,须发眉皆白如冰雪,扎道髻,捻长须。虽然年过百五十岁有余,却面色红润,肌肤仍若婴孩,堪称童颜鹤发,动静之间,极有仙神风姿。
这老道便是他们的师尊,名唤李九英,在整个茅山甚至道门仍活着的修士里,都算得上辈分最长的存在。
实力也是首屈一指,堪称修士界的泰山北斗。
名义上只是天师牌位,毕竟地府破碎,天庭不存,这牌位也没处挂靠,没法晋升。
可百年之前就已成就天师的李九英,现而今实际修为更是到了另一个层次,已经渐渐蜕了凡俗。
李九英这大半辈子都在忙着修行练道,降妖除魔,度化冤魂厉鬼,就连徒弟都没怎么教。阴德也已攒够,只等德行圆满后,尘缘了断后,如师门先祖长辈那般尸解成仙。
却也怪这李九英修为精深,养生有道,又有庞大阴德在身,寿数自然绵长。到而今算起,活了一个半世纪,却仍然精神抖擞,血气十足,身体康健,要想羽化尸解还不知再得等个多少年。
不是不想再进一步,入了真正仙道,只是这末法时代要修成三上仙之道却是千难万难,唯有尸解成仙才有那么几分机会。
李九英修行已足,功德也够,只是这尸解也是有定数缘法的,非本人能够主宰。等了小二十年也没能等来机缘,其便隐居在茅山,静修己身,打磨道心。
“无量天尊!”
李九英毕竟是正统出身的道人,自小出家,骂了一句后便冷静下来,念了一声道号,开口道:
“那位是什么人?放在以前那就是黄幡星君下界,钟馗祖师在世!现在虽然还迟迟未步入道途,却仍是天生的神人尊位。”
“就连老道我都不敢做他的师父,你们才区区真人境界,又有几斤几两,就敢收他为徒?有多少寿数福德够你们折的?”
李九英一番话,说得静室内的徒弟哑口无言,默默相视。
“无量天尊!”
再次念了一声道号,李九英虽不敢收余强为徒,但心中到底也有打算。
这正道修士里,虽然也有几位老家伙和自己一样,修为蜕凡,但仍只是勉强与那诸鬼王妖王遥遥牵制,压力本就极大。
若非那诸鬼王妖王之间本就有着仇隙,攻伐不断互拖后腿,这天下正道恐怕早已不存,李九英等人自是不敢稍动。
本来顶尖战力底蕴就比之不上,下面的徒子徒孙也不甚争气。
如今地府破碎,天庭不存,六道不畅,人道有损,自而邪道大炙,正道退衰。好好的世间,就这样被弄得阴邪四起,妖祟肆虐。
而余强就是改变现状的契机,李九英自然想把他早日引入道途,以救苍生。
“明日便举行入道礼,不录入我茅山名册,权且只做个记名弟子。”
李九英望着室内的众弟子,思虑片刻,缓缓拍板决定。
老十四孙胜听了先前师尊所说,又见师尊决定,挠了挠头,“师父,这记名弟子您也受之不住吧?”
“没个样子!皮猴子似的。”
看见弟子毛躁的样子,李九英无奈又有些后悔,当初忙着修炼积攒阴德,却是对这些弟子少了教导,现在也只能没好气的训斥了一句,开口道:
“为师是说拜请陶弘景祖师为其入道,为师只做一引路之人。”
“啊?!那以后我不是就要喊那小子祖师了?!”
孙胜猛地张大了嘴巴,愣住了。
“说什么混话!这样算来,你师父我也要喊他祖师!”
李九英被孙胜不学无术的话气得直发抖,胡子都要翘起,抬手招来墙上挂着的木剑,暴怒起身就要打他。
“师父息怒!息怒!”
孙胜立即就怂了,打又打不过,跑又不敢跑,以师父的修为那一木剑打来,恐怕自己就要躺在床上俩仨星期了。
这果然什么样的徒弟,就有什么样的师父。
这李九英年轻之时,虽然自幼修道,却也天生是个嫉恶如仇,性如烈火的好汉子。
好在其有自知之明,并没有接任茅山掌教,否则这茅山修道圣地,恐怕就要变得……
“哼!”
终究是自家徒弟,李九英虽然气恼,却也不会真下得去手。
“记名弟子不录名册,以为师的牌位身份,现今当能与他平辈相称,你们以后就喊他师叔吧!”
“啊?!”
孙胜又是怪叫了起来,自己可是年过四十又五,要喊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孩儿师叔,可怎喊得出口。
意识到了什么,孙胜眼珠转了一转,笑咪咪的开口。
“哎?不是不录名册,不排辈分嘛?那我们也能和他平辈相称啊!
众师兄弟听完老十四开口说得话,愣了一愣,立时默默站了起来,随时准备拉住冲动的师父。
“无量天尊!我要打死你这个欺师灭祖的混账玩意儿!”
果然那李九英暴怒,猛喝一声,握紧木剑就要朝孙胜身上招呼,吓得师兄弟连忙扯得扯拉得拉劝得劝!
“你和他平辈相称,那你喊我什么?师兄?!”
“唉?师父,可以各论各得嘛!”
“啊!!孽徒!老九你们别拦我!我要打死他!”
这李九英被气得不轻,连劣徒都不骂了,直骂孽徒。修道之人尤其是老辈道人,对着辈分看的可是极重。
那孙胜还傻兮兮得想要辩解,却被老大吴治一脚踹到一边,嘴里还劝着李九英。
“师父消消气,消消气!十四弟那是练武练傻了脑子,您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
既然师尊已经决定,当晚三爷便去找了余强,详细告诉了他拜师入道的事情,顺便与他告个别。
李九英已经助他稳固了魂体,只等后日便要去中茅山修习鬼道。虽然机会不大,但三爷仍有鬼仙之道可以期盼。
……
第二日一早,余强便已开始净身沐浴,换了一身玄色新道袍,脚踏百纳鞋,离了住处。
外面已经有道童等着,余强深吸了口气,朝道童礼了一礼,便随他前往道观三清殿旁候着。
说起要拜入茅山派,本来还得需要斋戒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才能正式拜师,可如今时间紧迫,李九英便也不讲究这许多,只是沐浴更衣便好。
“吉时到,拜师求道者入!”
被李九英请来充作见证与司仪的茅山掌教张义,立在殿内,计算了时间,猛然开口宣道。
余强便正了正衣冠,稳了稳情绪,举步迈入三清大殿中。
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尊巨大的三清神像,居中为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君,左侧为灵宝君上清灵宝天尊,右侧则是神宝君太清道德天尊。
那神像前的供桌上有三只铜炉,里面盛了一半土,又装了小半糯米,供桌前摆着七八个蒲团。
余强便来到正中蒲团前立定,静心凝神。
“叩拜三清道君。”
那现任茅山掌教张义取出三支米五长粗大香烛,分别插在那铜炉内,点燃后方才再次开口。
“彭彭彭!”
轰然下跪落在蒲团之上,依次叩了三九二十七个响头,余强这才直起腰来,却未站起。
“净口!”
一直在旁静立的李九英此时才走上前来,将余强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银符之上,烧成灰烬放在一只净水碗中,让余强喝了。
“宣规!”
李九英将那净水碗放在一边,取下摆在供桌上的法笔,沾满了特质朱砂,来到余强身后。
因为知晓了拜师流程,余强便配合的将道袍脱掉,****上身。
踏罡步斗,提气凝神,李九英提笔便从余强脖子后落下,符印线条不断绵延弯转,口中大声喝问。
“你是否自愿拜入茅山派?”
“弟子自愿。”
“你可否戒律自身?”
“誓守门规。”
“好!”李九英大笑一声,手中法笔不停落下,“我茅山派门规三戒,一戒欺师灭祖,二戒作奸犯科,三戒大恶滥杀!”
“如若有犯,泯灭其魂,驱逐出门!”
随着最后一句警戒怒喝,李九英手中法笔也停了下来,此时余强整个上身皆被画满了红色符篆条纹,尤以胸口为最。
余强脸露坚韧,肃穆开声,“弟子谨记!”
“开脉!”
一直关注进程的张义,见宣规结束,再次开口导引。
只是余强道法二脉天生自通,却不需李九英再行相助,而这也正好入了李九英的意,不落师徒之实。
张义开口之后,余强周身道纹猛然大亮,赤红无比,若大日初升!只那亮度所代表的意思,就让一旁观礼之人个个目瞪口呆,无能言语。
那赤芒闪耀一震,便渐渐消失,那符文道印却也一起融入余强身体之内,消失不见。
“礼成,起!”
“见过二位师兄!”
因为是记名弟子,余强的拜师礼并不复杂,自蒲团上起身,对着张义、李九英就行了一礼。
“恭喜师弟步入道途!”
李九英与张义回礼,满脸喜色地开口道贺,一众道人上前见礼却是不提。
正是,今日之始方入道,鬼仙充作引路人,不入茅山金玉册,福缘天命在自身。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