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瑞的儿子陈小涛在澳门挥金如土好几亿的资金被输光后,他开始打起了妹妹陈果的算盘。
当初,陈国瑞看到儿子不争气,就把海外的重要业务慢慢交到女儿陈果的手中。陈果虽说在国外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但是因为父亲的生意主要都是进行毒品走私,她近墨者黑,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逐渐成为陈国瑞在东南亚生意的主要负责人。
在与金三角毒枭的生意往来中,陈果和果让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也多次会面商量更大规模的合作事宜。果让在缅甸都出都是情妇,可以说是情场上的高手,几次和陈果的会面,陈果身上的性感和风情对他极其的诱惑,他不断在生意上给予陈果最大的好处,以其博取美人的欢心。
陈小涛悄悄地来到泰国,并打电话给陈果让她到泰国跟他见面。对于自己的哥哥,陈果知道每次都善者不来,她已经偷偷地给过他不少钱了,这次来估计又是来要钱的。陈果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对于自己这个游手好闲的哥哥,她知道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帮助他。于是,她安排好在缅甸的事情,到曼谷和陈小涛见面。
陈小涛这次却不是来要钱的,一见面,他就开门见山的跟陈果摊牌。
“我不想在国内混了,你在公司给我安排个副总干干。”陈小涛坐在沙发生,夹一支哈瓦那雪茄,一边吐着烟圈,一边跟当董事长的妹妹说。
“当副总干嘛?你直接当董事长得了!”听到哥哥这么说,陈果先是一愣,紧接着反唇相讥。
“我的好妹妹,你别开玩笑了,我可干不了,哥哥就想在国外待一段时间,你也别给我工作,我就挂个虚职,公司的事我不介入,总行了吧!”陈小涛坐起身来认真的说。
“那你图个啥啊?在国内不也有很多正经的事情需要操心吗?你不管哪成啊?”陈果不解的问。
“嗨!别提了。不久输了点钱嘛,老爷子成天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数落我,我可不掺和他们的烂事,你就让我在这里清闲一段时间吧!”陈小涛说。
“你啊!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正好最近有些宝石业务要开展,要不你张罗张罗吧?”陈果无奈的说道。
“好啊!这个我在行啊,你赶紧帮我安排!”陈小涛一听高兴的答应着,他其实早就参与了赌石活动,只是每次都看走眼,赔了不少钱,这回他想直接到缅甸原产地把本捞回来。
兄妹俩经过一见面的争吵,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陈果请陈小涛到泰国最好的餐厅去吃午饭。
陈小涛取得了陈果的信任,答应他留在东南亚,暂时避开了陈国瑞的唠叨,但是这件事陈果还要跟陈国瑞汇报,结果遭到了陈国瑞的坚决反对,要求陈小涛立即返回国内。还是陈果最后替哥哥求了情,陈国瑞才同意陈小涛留在陈果那里,但是所有的事情必须由陈果做主。
陈小涛的目的远不止这些,但是能够顺利的从国内来到东南亚发展,也算是完成了第一步计划。
陈小涛对父亲陈国瑞的买卖略知一二,但是陈国瑞一直没有让他知道公司参与走私毒品的事情。陈国瑞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没太大能耐,但是他也不愿意将他牵扯进贩毒的圈子,尽管陈小涛吃喝嫖赌,陈国瑞对他还是很纵容,准备将来留给他一大笔钱,防止他生活陷入窘迫。但是,对于女儿陈果酒不一样了,陈国瑞发现陈果跟陈小涛简直就是完全两样,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兄妹。陈果非常上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来出国留学也学有所成。这次之所以让她参与东南亚的贩毒生意,陈国瑞也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可以信任的人来,而且她只是想让陈果发展一段时间后,就撤出,然后携款去欧洲发展,从此远走高飞,不再接触这些危险生意,也为将来自己出国定居打个前站。当然,他定出的标准是达到100亿的财富后就收手,而目前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因此,陈果现在成为了他在东南亚生意的总负责人。
陈果一开始并不愿意接手父亲的生意,但是经过陈国瑞的劝说总算同意了。到了泰缅后,陈果才发现父亲所谓的那些木材生意都是幌子,真正的生意是贩毒。她起初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思想上经过了强烈的斗争,本想劝说父亲不要再干违法的生意了,但是陈国瑞告诉他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除非挣够足够的钱,才可以保证安全。看着父亲深陷泥潭无法自拔的实际情况,他又心疼老父亲,不愿意他出现闪失。经过反复的思考,她同意替父亲打理在东南亚地区的生意,前提是父亲陈国瑞在国内经营正经生意,不能出头露面再跟毒贩来往。
陈国瑞最后向陈果妥协了。陈果暗自决定,一边替父亲打理生意,一边逐渐的缩小经营活动,最终彻底退出毒品活动。当然,这一切陈国瑞并不知道,他为女儿的一片孝心唏嘘了很久,慢慢的把海外生意的大权都交给了陈果和她的团队。
陈小涛在国内不受陈国瑞待见后,打起了妹妹的主意,想以大哥的身份在海外找到自己的感觉。这一点,陈国瑞非常的生气,但是他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实在没有办法,干脆让他在东南亚帮助陈果跑跑面上的生意。说是表面生意,实际上也规模不小,缅甸赌石生意本来就繁荣,很多做翡翠、玛瑙等宝石生意的商家和个人都在缅甸开矿、买料,本钱下得也都不小。
陈小涛自从着手玩起了赌石,兴致颇浓,而且出手很大,没多久就在当地变得小有名气了。
陈果对于哥哥陈小涛的赌石生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展。而自己则专心研究与缅甸毒枭的生意。她发现缅甸的毒品生意最终都要通过新毒枭果让的同意,然后才可以交易。否则,无论是取货还是运输都是问题。父亲陈国瑞长期以来是靠中缅边境的几个中国毒贩向果让的团队进货,但是价钱都很高。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她决定想办法直接跟果让集团进货。
在金三角地区,当地的缅甸人把果让当做他们的保护神,果让把当地的闲散人员地武装起来,平常在家里生活,一旦需要就会立刻拿起武器参加行动,这些人员通过为果让服务,获得的收入都不少,既可以保证家里的开销,同时还保护村民的安全。当地政府组织,看重了果让的武装力量,干脆将其纳入地方自治序列,给予他维护地方治安的权力。这样一来,果让公开的身份就是治安首领,私底下更加肆无忌惮的开展贩毒活动。
果让原来就是金三角大毒枭坤沙手下的一员虎将,坤沙死后,他沉寂了很长时间,慢慢的等风声过去后,他搜集坤沙残部又重操旧业,建立起了当地最大的一支贩毒力量。有了地方治安领导的头衔,他的买卖越做越大,渐渐地把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生意垄断了起来,成为新的一个毒枭。
缅甸毒品生意从向种植户收购到加工、贩卖逐渐形成了一条龙服务。而每个环节都有果让的人控制。
果让一方面跟政府军保持合作,另一方面他又和地方武装山兵头领暗送秋波,互相形成默契,共同瓜分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利润。不过,跟以往的毒枭不同,果让不单独居住在某个据点里,他在金三角地区的若干个村子里都有自己的情妇,平常他居无定所,经常在不同的情妇家里流窜。有时会很长时间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情妇家中生活,跟平常人一样,丝毫看不出他是毒贩。他会跟村民一样干农活,跟村里人相处的也很好。只不过他很时不时的分钱给村民,因此人缘很好。只有风声比较紧时,他才会不停的换住处。
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情妇,主要是因为果让文化程度比较高,他很爱读书,也懂得一些汉语,所以在当地算是比较受人喜爱的一种有本事的男人,尤其他有钱还有文化,很受缅甸当地妇女的喜爱,很多女人都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公,也心甘情愿为他的毒品交易充当掩护。
陈果了解到果让的这些情况后,心里有了主意。她知道,如果要获得和果让毒品交易的方便,看来只好自己亲自出马了。
陈小涛自从到了缅甸,还真有所改变。离开了在国内的那些狐朋狗友,看到妹妹陈果的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也感觉到了一些压力。以前跟着朋友做赌石生意时,完全是一种玩的心态,好几次都斗气买下了价格高但价值低的石料,回国几乎没有开出来什么高品质的宝石。这次在缅甸的几个矿洞里,他还真的认真学习如何鉴别宝石和普通石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他在公司员工的参谋下,看好了一批石料,并整个买了下来。起初,他并没有抱太高期望,心想只要中等就行了,但是没想到一下子开出了一块顶级宝石,堪称翡翠之王。他喜不自胜,变得洋洋得意起来。而初来乍到的他也引起了当地宝石商人的注意,名气也就此被慢慢传开了。大家都以为他有多么高的眼力,一定是国内赌石界的高人。他也乐得被别人捧高,干脆就将错就错,当起了这一行的专家级人物。当然,他在缅甸的翡翠生意也因此做得有点起色了,博得了陈果的高度赞扬,远在国内的陈国瑞听说后,也感到有些意外,心想这小子难道还真是块好玉,自己以前没有发现他的特质吗?但是,根据对陈小涛从小到大性格的分析,他很不自信地摇摇头,一定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果让自从跟中国警方公开对抗以后,对于自己的生存状况也有了很大的调整。中国警方不断对靠近金三角地区毒品贩卖活动的打击,使他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越发增加了他对中国警察的敌视态度。他决定逐渐改变策略,将陆地上的毒品交易转到湄公河的船只上进行,这样可以避开中国边防武警的检查。
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人员往来频繁、贸易活动兴盛,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来往的商船很多。湄公河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炎热而且湿度大,两岸的山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非常易于隐蔽。
果让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中国和缅甸政府、军方、警方进行沟通协调,开展了若干次清剿,没有抓住果让,也没有抓住果让组织的主要成员。
果让的经济实力很强,他不但控制了金三角地区每年价值上亿的毒品生意,还兼顾绑架勒索。一些部落首领的子女经常会成为果让的目标,这些人要支付的赎金往往是数百万美元。果让还从事人口贩卖生意,这一行为也会为他每年带来上千万美元的收入。
果让生性多疑,居无定所。在金三角水域,许多村子都有他的老婆或情人。果让为老婆或情人修建了多处房子,这些房子也是他平日藏身的地方。果让似乎更相信女人。只有很少的一些人才知道他每天住在哪里。不过,即便这一少部分人也永远不清楚他有多少个藏身地点。
果让很不喜欢中国人。他认为湄公河上的中国货船多商品价格又便宜,让当地的商人无生意可做。他很抵制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的“替代种植”项目,因为这会让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弃种罂粟。
果让认为替代种植对自己的毒品生意属于釜底抽薪。
果让集团在湄公河上收取来往船只的保护费,敲诈勒索,抢劫杀人。如果不给,他就会扣船,或者往船上放冷枪,抓人,杀人。
四国武装巡逻开始之后,果让很生气,搞了一些报复措施。他做了手机遥控炸弹,目的是想对武装巡逻船只船队进行威胁,也搞过几次爆炸行动
为了在他的地盘站住脚,获得当地老百姓的支持,或者叫不坏他的事情,他把抢来的钱做些所谓的善事,给湄公河两岸的村寨的村长、村民们一些小恩小惠,送点钱,送点东西,做点好事。
村里有个小桥,他出钱帮修一修,小路帮修一修,用这种小恩小惠的办法,在缅甸、老挝,村长、地方官员,包括军队警察基层的人员都被他收买。通过收买,这些人和他称兄道弟。
对他的这些恶行也不举报,等到有军警抓他,不少人给他通风报信,帮助他转移。
他把自己生存环境里的人,通过收买贿赂手段摆平。他在的那个地方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上层派人抓他,还没有出发,下面的人为他通风报信。
但是果让也有个习惯,就是爱看书,他会经常躲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的看书,也许是阁楼上,也许是森林中的一个树下,甚至树上都是他休息和看书的地方。他除了对陌生人高度警惕外,对于自己的手下和民主军中的战士倒是格外有好感和信任。他愿意和全副武装的手下一起在指挥所附近休息,但是他总是静静地听别人讲话,自己从来不说话。
果让很少与人争吵,他喜欢悄悄地接近那些让他感到不悦的人,总是悄悄地干掉任何阻碍他发财的人,无论对手是警察还是水手。
他相信每个人都会恐惧,不是怕死,而是怕你会成为打死他的人。他很少高谈阔论,也从不试图证明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他只做他想做的事情,曾有两位村民当众向果让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果让却不发火。可没几天,两村民的尸体就出现在茂密的雨林里。
正是这些不确定的性格原因,果让身边能够走近他的人很少。他平常总爱带几个出身特种兵的手下,当他的保镖。在刀吉丽被炸死时,他派去送信的一个保镖也被同时炸死了,果让一直想物色一个新的人选。但是,他只是心中暗自盘算,悄悄观察手下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