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38500000051

第51章 鏖战东海

张小禹被巨浪吞噬,几百名海龙兵又踏浪杀来,留在岸边的三十二名黑甲铁卫立刻就慌了。他们每个人的修为也都不弱,既有仙将级初期,又有仙将级顶阶,更不乏仙将级中阶。

这三十二名黑甲铁卫有如此强悍的战力,在大夏皇朝军中都是能够排到名次的。但是,现在面对涌向岸边的海龙兵,这些黑甲铁卫却都傻了眼。这些海龙兵虽然大部分都只是神兵级修为,但是胜在人数众多。

再有就是神族对人族同等级修士的压制,这些黑甲铁卫就更加被动了。

“大人,我们怎么办?”眼见海龙兵就要上了岸,有黑甲铁卫急询那首领意见。

“怎么办?”刚刚被张小禹震慑心魂,这名黑甲铁卫首领已然是丧了胆,现在又猝然遇到海龙兵,他一时间真得没有了主意。

“大人,是进还是退,你倒下令呀!”眼见海龙兵上岸,已成合围之势,黑甲铁卫中终于有人急了,对于首领的犹豫不决很是不满。

如果首领再不下令,他们就要各行其是了。毕竟,谁也不想在这里等死。

“也罢,这些东海的家伙还真以为我们怕了他们不成?弟兄们,给我杀,争取突破重围,回鱼龙关给大帅报信!”这黑甲铁卫首领把心一横,终于决定拼命。

不过,如果仔细听他的命令,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让后撤的命令。

只是,海龙兵的行动太过迅速,早就将这些黑甲铁卫的归路掐断。天上、地下和海里,都布满了海龙兵。而海岸之上,这些冲上来要近战的海龙兵则是为了收取战果。

又有黑甲铁卫想起了张小禹,问道:“大人,我们突围,四公子可怎么办?”

“糊涂!”那黑甲铁卫首领目光闪烁,吼道,“四公子不听劝阻,强要入海,已被巨浪吞噬,凶多吉少,让我们上哪里找他?”

众铁卫闻言,却是无人再去询问,因为,这个时候,海龙兵已然杀到身边,这些黑甲铁卫只能迎战,再也无暇他顾了。

黑甲铁卫首领边打,嘴角还挂起了一丝冷笑,四公子,不是我吴顺无情,只怪你太过跋扈,自求多福吧!

吴顺很是自信,只是可惜的是,海岸线上之战是银蟹大王亲自指挥,冲上来的海龙兵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整体配合作战能力,都是首屈一指。

吴顺想要突围,势必登天。三十二名黑甲铁卫被海龙兵这一围上,也就只能疲于应付了。不过,黑甲铁卫的整体修为都在仙将层次,这些海龙兵想要快速吃掉他们,也是很难。

海岸线上的战事一时间也就陷入焦灼了。

对于海岸之上的战事,老龙王敖广却无心观看,他潜藏在波涛之中,更关心被巨浪吞噬的张小禹。

“奇怪了,这小家活儿明明被巨浪卷入海中,怎么现在就没了踪影?”老龙王龙目放光,遍寻海中波涛巨浪,愣是没有发现张小禹的踪迹。

“莫非刚刚浪头太猛,这小子直接粉身碎骨了?”老龙王皱起眉头。

虽然心中恨极了张小禹,但是老龙王并不想杀死张小禹,毕竟自己和张无极是亲师兄弟。

自己若一时失手把张小禹给杀死了,那和师弟张无极就真得反目成仇了。以后东海水族和鱼龙关人族就无法和谐相处了,几百年来东海各大势力的平衡也就会被打破。

想到事情的严重性,老龙王也不由得暗暗后悔。张小禹这次来东海,也不过就是带了几十名侍卫,艨艟巨舰这些利器一艘都没有。

可见张小禹并非为寻衅而来,那就一定有其他的事情,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事,否则就不需要他这位鱼龙关四公子亲自跑一趟东海了。

老龙王越想越觉得不安,越想越觉得自己太鲁莽了。什么事情都应该先问清楚了,然后再动手。如今找不到张小禹,老龙王也就只能找张小禹带来的这些黑甲铁卫了。此时,岸上激战正酣畅,老龙王就要下令召回那些海龙兵,也好暂且休战。

可就在这个时候,老龙王身后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好啊,老泥鳅,你居然躲在这里暗算本公子,看我怎能饶你!”

老龙王就觉得身后恶风不善,本能地身体向旁边一闪,竟是一柄金丝桃木枪从左肋下划过,老龙王惊起一身冷汗,幸亏自己躲得及时,否则这金丝桃木枪真得就刺入自己左肋了,要知道,这金丝桃木素有降龙木之称,可真真就是自己的克星呀!

究竟是谁暗算自己,老龙王急忙回头看,却险些气炸了肺,他指着身后拎着一柄金丝桃木枪的家伙怒吼道:“张小禹,你这可恶的小孽障,老夫今天非杀了你不可!”

暗算失败的张小禹满脸遗憾,他向看猴子一般看老龙王,张小禹说道:“老泥鳅,本公子低估你了,不过,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看剑!”

老龙王气得真就要下了杀手,张小禹心中却更是来气。老王不明事理,带兵围堵自己一行人,要耽误多少事情,张小禹心中隐然有了要换掉东海龙王的念头。

于是,这一日,在东海海底,名剑大海之星,与名贵的金丝桃木枪就碰在了一起……

同类推荐
  • 永恒试炼记

    永恒试炼记

    云涅凤:无论环境怎么变化,我对你的情不变!林君博:守护天下是身为仙尊的责任,你从不是我的责任,却是我愿意放弃所有也要保护的人!他们既是师徒,也是夫妻。千年修行,一朝飞升。然永生之路还要经历重重考验。这是快穿
  • 猎心奇谈

    猎心奇谈

    或许冥冥之中自由天定,注定自己要亲手猎取他人之心,历经家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爱人的痛苦,才能明白“放下”二字。罗少东从未想过临安城会遭丧尸一劫,也从未想过这世间还有名唤平陵天荨的女子,更从未想过自己竟与神界四大剑神之首同一张脸。是上天的捉弄还是……
  • 花千骨之画骨琢心

    花千骨之画骨琢心

    我不负长留,不负众生,也不负六界却唯有负了她,也负了自己。小骨,我从未觉的,这份爱是不堪,是耻辱。小骨,我只是想让你远离我,这样,你才可以远离危险,远离伤害。这样,我才会过的安心。白子画,三生池旁,耐和桥头,我可有见过你?白子画,断念己残,宫铃已毁,从今以后,你我师徒,恩断义绝。我从不相信正,从不相信邪,是因为我只相信你。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十里桃花,落英雨殇。前一世的误会,你我擦肩而过;今生今世,我的执着,能否换来你在三生池畔的回眸一笑。不管六界风风雨雨,今朝今世,我只求把你拥入怀抱。你不是我永生永世的劫难,没有你,才会使我万劫不复。
  • 修真世界里的平底锅

    修真世界里的平底锅

    “这位道友,可知全天下最有效,最绿色环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丹药是什么吗?”“啥玩意儿?!”来人一脸懵逼。“这都不知道?!多少年没出过洞府了?”鄙视+怜悯状,“难道道友就没听说过罗承真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丹道“平底锅”流派创始人!”“我擦!那货不就是个厨子吗?!”来人恍然大悟。“你特么再说一次试试!”脑残粉勃然大怒,“道爷我弄(嫩)死你!”PS:这是关于一名无法修仙的悲催骚年,励志(作死)且欢乐(逗比)的故事!
  • 江湖有人忆江南

    江湖有人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林沐正在感慨江南美景,突然被身后的妖孽吓着了。“小姐为何叫我的名字,莫不是被我吸引了。”“哪个,你叫啥?”“在下忆江南。”晕!
热门推荐
  • 圣法者

    圣法者

    虚伪的和平被撕碎,黑暗的阴影笼罩万物。生命在烈火与死亡中挣扎,恐惧绝望与战乱笼罩各地。前世与今生的界限变得模糊,当一抹光辉闪耀在黑暗中时能否改变这一切,重新获得真正的和平?曾经只是一名小将的郑宇,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黑暗与毁灭,改变命运。命运之线从来没有固定,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祭月浮生

    祭月浮生

    别总想着后悔,即使天神真的给了你一颗后悔药,下一秒,下一分,明天又或者后天,你依旧会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你应该改变又或者能改变的不是发生过的事情,而是改变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天神他其实很公平,在每个人死去的那一刻,给了大家一次后悔的机会,失去了一切,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别看的太重,也别放的太轻……祭月,我会想你……我不知道抬起头能不能看到祭月,但我知道我低着头永远都不会看到祭月……
  • 羽沉星落

    羽沉星落

    我会靠在树旁,望着天空的你,直到夕阳消失,云海飘去。
  • 刈剑听雪

    刈剑听雪

    朔月破晓,残阳独照,用坚毅的眼神诉大唐江山里,不一样的自己。
  • 夜半诡事

    夜半诡事

    石磊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用他的话说这年头毕业等于失业,无奈之下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份充满诡异气息的工作——猎鬼。
  • 君笑长生

    君笑长生

    龙凤在御,琴瑟和鸣。作为历史以来第一个龙族和凤族的结晶,龙凰帝君凤卿莲表示父皇母皇太给力!生下她之后度蜜月去了,留下重担给她,身为为数不多的神族中更加少的皇室,真的是压力山大啊!他是除五大神祗外的第一尊神,雷厉风行,手段让爱慕者望之却步,对任何人平淡如水的他,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千般温柔,百般宠溺。十里红莲仙上仙,龙凰帝君神中神。太渊宫中尊神心,韶华白首只与你。
  • 超生物笔记:吸血鬼之谜

    超生物笔记:吸血鬼之谜

    拥有超生物笔记的人负责记录有关超自然生物的一切,而这也是一切的开端……可是,这是,血族的吸血鬼来袭,记录者和他们会发生什事呢?记录者倒底是谁?他的身份是怎样的?近一个世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都不知晓……
  • 依稀传

    依稀传

    一位追梦音乐少年,创造全世界神曲,可惜没享受到神曲带来的荣华富贵,就让车给撞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大闹地府,斗战麒麟。泡妞神级。。。
  • 异绝传

    异绝传

    磨难中,你冥冥一句,剥皮彻骨也可忍,不是倔强……绝境中,你微微一言,有死无生也坦然,不是淡定……背弃中,你默默一眼,众叛亲离也笑看,不是愤世……乱世中,你轻轻一吻,临危受命也不惧,不是无敌……他是小乞丐,他悖逆规则,怒抗苍天,异修成神……情仅一字,何解?吾因之而生,亦愿为之而死!汝若不懂,可避之、弃之、唾之……只有一言:吾这一生,不为天下人……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