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6400000010

第10章 部落的发展

一个星期后华夏他们带着一车的石器工具回来了。华虎带回来的石头没有一块有用,不过倒是带回来了一部分白菜和油菜的种子。

50个女人的加入让花部落的人口增加到了180多人。那么重要的事情就来了,现在他们很多时候是没有固定的伴侣,所以生下的孩子往往出现智障和其他近亲繁殖的问题。

重要的是华夏可不想自己的女人华花一不小心就被某个家伙上了,虽然华花和自己的样貌都是和现代人差不多,不像他们体毛很多,在他们眼里我和华花是异类,都很丑。但难保他们口味改变打上自己女人的主意来。他们除了华石长老有固定的伴侣外其他人基本都是随便乱来。于是华夏把所以人都叫到了饭堂开会。华夏当初设计的这个饭堂足够同时容纳500人同时就餐。

华夏对着他们讲解了家庭制的好处和现在状况的危害,他们都一致表示支持华夏。华夏都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明白还是假明白,不过既然是支持自己的那就对了,管他呢。

华夏将他们男女分开排成一队,让他们先自由挑选组合,没组合的,华夏帮他们选。老人和小孩搞清楚是属于一家人的就分进去,其余的就由部落重新组合分配。这样分出了80多户人。然后告诉他们只能和自己一对的伴侣睡,不能虐待家里人和影响别家的人否则就赶出部落。华夏让专门做竹木工具的叶生弄来竹片制成竹简,亲自把名单刻上去,虽然只有华夏才看的懂。

搞定这一切后,花部落原本种下的水稻也到了收割的时候,于是华夏叫上所有的人把水稻收割起来。再把河对岸的那片草地放火烧光,并把烧窑堆出来的木炭灰倒过去作肥料。再把木头绑上石刀做成锄头加上部落平时打猎攒下来的大量骨头都做成各种骨耙这类的翻土农具。

然后在河的对岸挖出25亩水田,播上水稻。再开辟10亩地种小米,5亩地种大豆,5亩地种白菜.姜葱.蒜.芋等。

并且在河对岸2公里外的山下的那条河,挖了2条大水沟链接到部落这边是的小河。这样对面山边的河水就能流向这边来。

华夏有一次在饭堂跟部落的人讲解自己有限的农业知识时,发现从有田部落交换的一个人才叫田震。

由于有田部落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植物缺水才浇水。田震多次向田马提出要精心照料作物的建议,但田马认为植物生长就这样不枯死就行,认为她是为偷懒做借口,于是趁着和华夏这次交易的机会把她弄走。田震来到花部落,看到新族长照料作物的做法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加上华夏平时并没有什么架子,有人提出的建议好的就采纳,认为不好的就认真讲解不好的原理给提建议的人听。于是田震就大胆地把自己一直以来埋藏在心里关于种植的各种想法说给华夏听。华夏很惊喜,立马任命她为华夏农场的种植总管,并把自己知道的农业知识都传授给她。田震仿佛是找到了真正的家一样,工作得特别卖力和认真。

解决了农业问题后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烧制的砖瓦也有一定的数量。接着华夏安排人手做好获取食物的工作和打理农场后,就把剩下的人都叫来,将现在的兽皮房子续一推倒,准备建房子。

首先在部落的洞口两旁用砖瓦结构建起两个和饭堂大小的房子,一个是用来做缝制工场做些做衣服的之类,一个是做木竹工场,做木竹制品。再在饭堂的对面建一个一样大小的房子作为部落大厅和华夏的住所,3房1厅1室。前面是200方的会议室,中间是放武器的厅。然后用砖头铺建一条3米宽的路,由山洞口一直延伸到部落的大门,部落大厅和饭堂中间就是这条路。民房采用50方砖瓦结构的一房一厅的房子。一百间房子以部落大厅为中心向四周分散开。以后增加人口需要房子时再在旁边一直建下去就是,城里有20多万平的空间。

后面的大山洞就作为花部落的粮仓,小山洞改造成华巫的专用诊所和药草仓库。

部落的东面建了2个公用厕所和2个澡堂,让华土用陶烧制出管道和蹲厕,做一个大的化粪坑,作为华夏农场肥料供应处。

就剩下建城墙了,华夏也想过用木头代替,但是想到邢部落的发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做最好的。华夏打算划出一块500乘500米的地方,先用木头围建起一面高三米5的木墙,接着往外2米再建一圈木墙,在两栋木墙中间填上石灰混泥土踏实,建出一个大概的下宽上窄的形状来。然后再在表面慢慢砌上砖头,在里面填满石灰泥沙浆,这样一面高三米5,最上面宽1米5下面宽2米的的城墙就成了。

因为部落后面的山很陡峭,敌人根本不可能从山上进攻进来,所以只需要建3面城墙就行了。城墙把部落的房子跟鸡舍猪舍羊舍包围在里面。在南面开一个5米宽的大门,东面开一个2米宽的小门通向华夏农场。用坚硬的木制成城门,再弄一条吊桥跨过护城河作出入,晚上就拉上去,封住大门口。城墙外挖一条3米宽2米深的护城河,用来养鱼。

华夏决定先把护城河挖了,引满水把平时捕获回来吃不完的鱼,放到护城河里。平时就撒上一些鸡羊粪混合野菜草籽制作的鱼饲料用来喂鱼。把山上的小溪引入到护城河里,再在护城河处挖一条水沟引到东面的河里,形成流动的水,在水沟里用竹子建2层竹栏,这样就不怕鱼逃出护城河了。

城墙的建设可不是半时三刻就完成的,所以华夏把一层木围墙建好了后就只安排10个男人继续慢慢修筑城墙。其他人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有时间的话就参与到城墙的建设来。

因为新增的人口和新修建的房子需要大量生活的用品和家具等,各个工场都忙碌地生产起来。比如纺织工场和木竹工场就忙得不可开交。

纺织工场目前在研究用苎麻制作成麻线,木竹工场也在研究木头车轮的制作和家具的榫卯结构。

烧制工场因为城墙建设慢下来所以压力也少了好多,因为大家都在饭堂吃饭所以陶器的需求不是很大。目前华土在尝试着烧制一些更精美的陶器,华夏给他讲解了瓷器的大概外型,上釉技巧和华夏仅有的烧制知识。华土听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过来找华夏请教。

随着部落的发展,华夏每天都被叫到各个工场现场解决问题。比如,建造多少这样的工具,所需的零件的长度和数量,等等。大小事务都把华夏叫来,这下把华夏累坏了,晚上一倒下就睡着了。而且跟在自己身边打下手的华花也跟着受累。

说起华花,华花自从看到华夏变得跟自己一样早就把过去不开心的事情给忘了,穿着打扮都是华夏按照现代人模样设计,华花穿着华夏为其制作的连衣裙子(皮毛做的),有种邻家小妹的感觉。虽然确实是睡在华夏隔壁房,也是华夏名义上的义妹。这几个月来因为花部落物资丰富大家吃得好住得好,华花有足够的营养补充,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但华夏看到华花还小(虽然自己也是16岁仅比她大一岁),怕太早结婚生子对现在年龄小和身子弱的华花不好;所以华夏准备等到了来年春天再正式举办隆重的婚礼迎娶华花。(其实华夏是想到现在医疗条件那么恶劣万一不小心弄出个难产来,把这个世界上自己唯一看得上眼的女人给弄没了自己可就真的要孤独终老了)。不过现在华夏可没空余的时间想这些。

一连几个星期下来华夏也吃不消了。终于想清楚了一个原因。因为花部落的人不认识字,没有标准的度量衡。用竹简刻下生产的资料和数据也只有华夏一个人会看,他们还是在采用刻木结绳的方法记数量,效率相当差。于是华夏让木竹工场的叶生制作来一堆竹简。

晚饭过后华夏就把部落的所有人叫到了饭堂。用木碳在饭堂的墙上抹出一块黑板来,再找雪白的熟石灰作为写画的工具。教他们认字。这种字就叫华字好了。找来竹简把每天教的每个字都刻下来并且附上音标和注释,以后谁要是忘记所学到的字都可以在这本竹简书查到。书名都想好了就叫“新华字典”。

华夏打算先教他们认字和度量衡这些当前要解决的事。再慢慢教他们加减乘除甚至是几何化学物理。华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塞进他们的脑里。想到这里,华夏怕自己以后会有一天把前世的知识忘了就惨了,连忙叫叶生制作出很多块木板和竹简搬到自己的书房里堆着。并且让华土按照自己的设计,烧制出用来点燃烧动物油脂的油灯,灯芯是用毛皮搓成的绳子制成,作为晚上照明用。

华夏计划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用木板和竹简刻下来,比如炼铜铁大概的方法,还没事写上一些名人名言,哲学道理之类的东西,总之是自己知道的都写上一些,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保存起来。(华夏的房子当初设计是3房一厅一室,华花和华夏各一间,一间书房。一个武器厅和前门口的会议室。)

每天晚上华夏教完课后就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刻字画图。而部落的人也同样是拿着竹简和燧石刻刀做华夏布置给他们的功课。虽然他们的智商没现代人高,学得比较慢,但他们学习很勤奋。每天要做完作业才肯睡觉,这让华夏不得不叫纺织工场的场主华姆再多制作出2大箩筐的灯芯才够用。华夏自己也被他们学习的热情给感染了更加勤奋起来,心想,要是当年的自己像现在一样勤奋,考上什么清华北大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哈佛剑桥也没有问题。

之后一到晚上,花部落内灯火通明,传来朗朗读书声,直到晚上十一点过后才慢慢静下来。

同类推荐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道上红尘

    道上红尘

    并不是,所有的世界,都欢迎与眷顾着外来者。当李凭喜欢上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却对他露出狰狞的一面。重生已并不重要,李凭只想好好活着......这是一个文艺青年挣扎在古代的故事。
  • 避疫

    避疫

    金朝汴京大疫,柳庄的读书人带领全村抵御疫情,组织青壮、挖沟通淤、置医购药、隔离病源、焚毁尸体……但大疫毁灭了生命,避疫却毁灭了人心。规训与隔离是否应该被施行?人数占优是否便能够执掌暴行?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于不惜一切代价的生存,还是在于亲情的守护或伦理的延续?避疫的种种手段,或许在当下被视作文明与科学,但在当时打破了全部的道德与伦常,在原本牢固的以血亲为纽带的社会结构上留下了不可缝补的裂痕。面对生存的压力,血亲相互背叛攻讦,习俗被随意颠覆,律法被肆意践踏,偶像与信仰被粉碎,少数人的生死也可以被多数人定夺……倘若如此,浩劫之后,余留下的也不过是一片荒漠与行尸。
  • 新兴帝国

    新兴帝国

    孤儿龙宇轩是公元4550年银河联邦新人类计划的唯一例成功者,在被装上智能芯片时意外穿越到了1885年的南洋。看龙宇轩如何在这个世界战乱分飞的世界打造一个远离战火的新兴帝国。本文故事人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下征纪

    天下征纪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一曲激荡高昂的乐章。当英雄豪杰碰撞时,谁能成为天下江山的主宰,又有谁能笑傲这天下!
热门推荐
  •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为青少年成长读物类图书,是一本少儿科普读物。该书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V.M.希利尔创作,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史,既生动,使孩子们快乐地亲近艺术,又实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阅读《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孩子们能收获了无穷的乐趣,激发孩子进行思考。
  • 快手里的神仙

    快手里的神仙

    张小莫,是一个超级自恋狂,玩快手的时候,很是神奇的玩出了一群莫虚无有的神仙,因为一句逗乐的夸奖,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赏赐,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圣水、宝丹、灵药、法宝、灵果等,那都是会有滴。别墅、车子、美女、票子也都会有滴。好声音邀请他当特邀老师,商业巨头邀请他做合作伙伴,体育界耀眼的明星,张小莫精彩的人生就此开始..........。欢迎大家进来打屁聊天哦,群号:137156575!
  • 马鸣菩萨传

    马鸣菩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姬妃略渣

    姬妃略渣

    姬氏家族育有二女,同年同月同日生,皆都貌如天仙、倾国倾城。然一女如同天上云般高贵;一女如地上泥般低贱。她就独独穿越到如地上泥般低贱的女儿身上,为了生存她孤军奋战,勇斗上老下小,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他,她斗奴婢,他递马鞭;她斗姐妹,他帮善后;她斗主母,他出谋划策;斗斗皇上怎么样?“王爷,王妃去皇宫了。”“皇上不敢怎么的她。”他低着头继续看着手中密函。“王妃提着剑说是要去割皇上脑袋。”“什么,快随本王去追王妃......宝剑锐利,别伤了她的手。”眨眼间坐在椅子上的他就无影无踪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竹马别宠我

    竹马别宠我

    “喂喂喂!我再说一遍,我要独立,独立你懂么?”“知道了,知道了,馨馨,昨天皇上赏给我一座山,据说是位于南方,风景如画,四季如春。有没有兴趣去?”“真的?那我可以野炊么?”“可以,馨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耶好耶!那你陪我一起去!”“可某人刚才不是还嚷着要独立么?”“谁?是谁说的?我没听到啊?”某人无辜的睁大眼。“可我这几天要………”“哎呀!岳哥哥,就陪我去嘛!”“那你亲我一下!”“啵!”“去和娘亲说一下,我们明天出发!”“耶!”本文结局HE,中间会有小虐。希望各位大大能喜欢。
  • 明星生活:我叫时尚

    明星生活:我叫时尚

    她是人们口中时尚的巅峰,多少人为她而倾倒,而她的对手赖姻子却不认为,多次针对,百般刁难,却只为拖时尚下台,可姻子不会知道,时尚的现在,是多么难得到的......
  • 新集浴像仪轨

    新集浴像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不朽丹狂

    不朽丹狂

    他本是富二代却没有富二代的命遭人欺凌,花费五年之功苦修成百上千的功法,却没有一种可以修炼出灵气,到头来却依旧如同凡人。然而一个蓦然回首,他遇见生命里的她,从此展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 金台纪闻

    金台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