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了热情高涨,刘隽却说:“每天这么多人吃饭,把焦大哥一个老爷们还调出食堂,剩下吉平婶子一帮女人们能行吗?”
韩杨笑着说:“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嘛!调走了一个焦怀运你们就转不开磨啦,会做饭的女人还不有的是吗,再说又不是马上就把他调走。”
加工厂正是开业的那天,辛月明、陈翔升,金立冬这些头面人物都被邀请亲临了现场,县里的电视台还专门做了报道,还大肆宣扬了韩杨一个落考青年在家乡带头创业致富的精神。这一下将军营的知名度更高了,被县委县政府树立为全县发家致富的模范带头村,韩杨自然也就成了风口浪尖上的知名人士。
为了躲避各种媒体的不断采访,韩杨跟刘隽粗劣的交代了一下,就匆匆的赶到了灵寿县生产基地。
韩金轩带领着几十个人跟邹军的工程队配合得非常默契,按照韩杨给他们发过了的视频资料也做了几台挖坑机,悬挂在拖拉机后面,干起活来非常快,山坡地上分类种植了葡萄、山里红、核桃等,行间土地已经平整完毕,就等着种植甜菜呢。
鑫源果品厂原计划要盖办公和宿舍大楼已成定局,邹军在山坡地这边的工作还没利索,就派了两台机械去清理场地了。
韩杨及时联系了辛月明和金海营,第二天他们二位都急忙赶了过来,三个人在林水江的办公室内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终于决定按着将军营金月亮生态公司的建设图纸施工,争取三个月建设完毕后,随后再把糖厂建设起来。
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一项一项的建设工程不断投资,这对辛月明来说只是小菜一碟,金海营也庆幸自己撤出了将军营的投资建设,可韩杨却有些力不从心了,从过了年以后,先是自己投资扩建了二十个鸡舍,紧接着建加工厂,又在农田里和山坡地种树育苗好一通折腾,虽然说不全都是他自己投资,可毕竟用钱的地方太多了,现在除了周转资金不敢动用之外,一切可以挪动的资金几乎是捉襟见肘了,看来只有按照刘隽的说法去办理贷款了。
刘隽接到他的电话之后,办事非常顺利,一个星期就把贷款办下来了,这倒叫他松了一口气。不是怕没钱用而是怕有钱不会用,虽然公司里每天的销售额非常可观,去了工人工资和各种消费以外总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备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估计再过半个月的时间,肉鸡场就可以腾出资金来了,他准备还要继续往农田里投资,这么多土地,农药、化肥、种子之类的也不少用钱。
辛月明早就看到韩杨的难处了,和赵金华以看食品加工厂的缘由来到将军营,询问了农田里的情况之后,回到省城就给金月亮生态公司账面上拨过来一百万元的现金。
刘隽向韩杨如实的汇报了这个情况,韩杨心里非常感激,山坡地的后续工作已经完工,种子也购买了,就等时节一到下地播种了。山沟里的养殖场也很正常,糖厂的生产许可证在李静的大力协助下也办成了。
韩杨决定暂时留守在韩孝子村,等把这边的事情全部处理完之后再回将军营。为了了解家里的事情,白天用电话联系,到了晚上在QQ群里跟他们聊天,这样持续的半个多月。
建筑工地上,金海营调来了大批的工人已经干的是热火朝天,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量,现在盖楼跟原来不一样,主要是以主体为主,邹军和其他两个管理人员昼夜不停地坚守在工地上,开槽没有几天的功夫,基础就一气呵成,顺利的浇灌完工了。
大清早,天刚放亮,韩杨跟每天一样起床跑步。
一场春雨悄悄地下了一夜,把整个村庄、小路和山坡洗的干干净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正值花开季节,西山的果树连成一片,远远的望去山上山下形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清鲜的花香随风飘来沁人心碑好不暇意,和煦的春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走到半山腰上就好像是进入了人家仙境一般。
春华秋实仓中满,农家心里比蜜甜。
果农的收成直接影响到果品厂的经济效益。果树开花授粉标志着果农们就要忙起来了,千百年来农民们都遵循着这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时令可是不等人,错过了好时节就等于错过了一年的好收成。
该播种甜菜了,从理论上韩杨讲得头头是道,实践过程中他比起韩金轩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了。韩杨主张用机械播种,下种量大点没关系,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只要能把菜苗种出来,其他的管理以后再说。
韩金轩解释说,机械作业速度虽然快,山地不平,播种的深浅度掌握不好,出苗率也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两人一组提耧下种的话,每个树趟中间正好两耧的空隙,三五天也能播完,质量上绝对胜过机械。
韩杨没有真正接触过这样的农活,只好听取他的建议,并且与大家一同参加生产劳动。
田间生产属于纯体力劳动,韩杨双手架耧干了一个多小时就感到疲惫无力了,韩金轩故意逗他说:“兄弟!一看你就是耍笔杆子动嘴皮子的文化人,当个老板啥的没问题,要讲干庄稼地里的活计你就不行了,别看你比这些老庄稼汉子们年轻,干起活来跟个大姑娘似的,比你二嫂子还差得远呢!”
韩杨笑着说:“二哥!庄稼地里的活我是真的没有干过,人们常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今天我是真正体会到劳动人们的辛苦啦!可想而知,想当年大伯跟我爹他们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是咋治理西山那些山坡地的了,肯定相当的不容易了。”
韩金轩感慨的说:“这一点不假,甭说咱老人们了,俺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还天天往山上挑水种树呢,一个来回要走半个多小时,家家户户都是如此,要不今天哪会有满山坡的果树呀!”
韩杨赞叹的说:“二哥!咱韩孝子村的人们真是了不起呀!你们把这里的荒山秃岭改造的这么好,上面蓝天白云,下面山清水秀,二者相融相衬好像人间仙境一般。”
韩金轩说:“兄弟!俺听韩震说你把酱菜王整到将军营去了,这是咋回事呀?”
韩杨回答说:“是呀,我那里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他也非常愿意过去帮我,就这么简单呀。咋的啦?”
韩金轩说:“没啥,前些天李乡长问过俺这事。”
韩杨说:“你是咋回答她的?”
韩金轩回答说:“当时俺也不清楚这事儿,是后来问韩震才知道的。”
韩杨问道:“对啦,二哥,韩震和王蕊啥时候办婚事呀?”
韩金轩笑着说:“依照你嫂子的意思恨不能越快越好,可两个孩子的意见秋后再办,现在孩子们的主意正着呢!不过王蕊这孩子说话嘴挺甜的,咱全家人都挺喜欢她。俺跟你说呀,兄弟!听你嫂子说,他俩从过了年以后,老是跑到新房那边住在一起,在他们吧,反正也不差这几个月。差点没有忘了,你嫂子还让我跟你说这事呢!这样吧,你这次回来的时间不短了,差不多又要回去了吧?今天晚上你别住在厂子里啦,回家去让你嫂子做俩菜,叫上老林和老五,咱哥几个好好喝两盅。”
韩杨笑着说:“行,这没问题,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吃到二嫂子做的菜了。”
韩金轩说:“种地的事有俺在这里你就放心好啦,二哥是庄稼地里出身,干这些活不外行,俺看每天你的电话不停的打不停的接,你要是忙的话,该去忙啥忙啥,反正你在这里也没啥用。”
一场春雨一场暖,山坡地的播种工作结束了。韩杨计划到每个中转销售站点转一圈,然后返回将军营。
将军营也同样传来了喜讯,刘隽打电话告诉韩杨说,肉鸡场的鸡出栏了,新场老场的效益都很好。刚刚替出来的葡萄苗大棚已经重新利用起来了,已经种植了彩椒和彩色西红柿。食品加工厂正常运行,产品刚刚投放市场就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库存量很低。
最让韩杨听了高兴的事就是韩宝庆每天跟着杨吉祥去地里参加劳动,体格和精神方面几乎恢复正常了,听说他们在娃儿横开垦了三四十亩荒地,借助着水利管道种上了不少的蔬菜,还带动了村里的老人们都加入了这个劳动大军的行列,将军营现在除了上学的孩子们,在村里很难看见有闲着的人。
这些天加工厂生产线很正常,李淑琴每天晚上在大楼前教大家学习跳广场舞,人可多可热闹了。
刘隽问韩杨啥时候能够回去,他回答说:“就这几天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三天之内就能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