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营早就被韩杨说得动了投资开山的念头,知道他只要想到的事情就一定想办法办成的性格,要想把事情办得顺理成章,心急是吃不到热包子的,于是恭维的说道:“这个办法不错,我考虑你还是明天跟李乡长碰碰头,最好说说咱的想法。”
韩杨说道:“明天干啥?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咱今天就到她家里去说。”
金海营他们三个人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呢!看他拿着外衣真的要走,肖娜笑着说:“瞧你这个急脾气,咋说去就去呀!这都八点了,人家都该休息了,咱几个去了还不把人家吓着呀!”
韩杨回答说:“这有啥了?五六里地,轻车熟路的就当串门吧!快点,免得夜长梦多,闹不好三哥赶明天就变主意啦!”
几人开车直奔李静家住的方向而来,在车上韩杨就给李静通了电话。
下车后,韩杨打开后备箱拿出带来的西瓜、甜瓜、草莓、冬枣等,金海营搬出两箱果品饮料,冯丽娟和肖娜帮忙拿进屋内,李静客气的给他们让坐,高兴地说:“你们几个怎么想起这时候过来了,是不是有啥急事呀?”
韩杨笑着说:“姐,你不用忙活了,我们几个在招待所闲着没事,就是过来串个门,我给你和老人带过点水果来,刚才你回来的时候忘记了。”
李静满心欢喜的说:“你们到姐家里玩我欢迎,带东西过来就不合适啦。”
韩杨笑着说:“一分钱都没花,这都是咱自己种的,给你们捎过来尝鲜的。”
李静看着他们拿进来的鲜果高兴地笑着说:“谢谢兄弟们了!我这不算是受贿吧!咯咯咯……。”
韩杨开玩笑的回答说:“姐,我们到你这里来串门,捎来的都是常见的水果,就算是受贿谁拿这些东西当礼送呀!你要是觉得这礼太重再给我们押回点礼物也行啊!哈哈哈……。”
李静出生在回马岭乡,是个独生女,大学毕业之后,考上的县里的公务员,就职于县委办公室,过了两年有当上了县团委书记,因县委派干部下乡扶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由于工作得心应手业绩显著,便留守于家乡任乡长一职。公婆都在县城是普通机关干部,丈夫是县医院的大夫,两个人二十七八才结婚,从来到回马岭当上乡长之后,平时就住在娘家,只有双休日回丈夫家小聚两日,加上两个人工作都很忙,至今都三十岁了还没有要孩子。
平时每天晚上总是在家里处理一下白天没有干完的工作,刚才韩杨他们来的时候,她正在整理县委开会的会议记录,上一次韩杨来乡里和她交谈了不少关于农村建设的调整问题,让她茅塞顿开,所以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
由于李静的热情实在,让大家放松了心情,没有一点压抑感和拘束的心理,聊来聊去就聊到了韩孝子未来的发展。金海营故意说道:“韩杨,韩孝子到回马岭将近二十里山路,其实中间就隔着一座小寒山,如果在山梁上修出一条坡道来,也就十几里地的路程,当初为啥不修条近路呢?”
李静解释说:“你们进寒山没有发现山脚下好多山洞嘛?那是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凿出来的。原来人们也预算过,如果专为连接回马岭和韩孝子修一条山路有点得不偿失,韩孝子总共几十户人家,虽说两地之间绕了点路,但有现在的这条山路已经很不容易了。咱回马岭是个穷乡,各村基本都能通车了,如果再想修路的情况下,实在是拿不出这部分资金了。”
韩杨跟李静说:“姐,我想在寒山开发个旅游项目,可进山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我们要是自己开山修路还有别的说法吗?”
李静笑着说:“我的傻兄弟呀!你不是大着胆子把寒山包下来了吗,愿意修路就修呗,难道你还想把寒山翻过来不成呀?”
韩杨微笑着说:“姐,你还别说,我还真有这个心思,不仅想把它翻过来,还想把它一点一点的移平。”
李静咯咯的笑着说:“寒山再小那也是一座山呀!你想做新时代的愚公呀!在一座光秃秃的小山梁上开发旅游项目,还值得把山移平啊!兄弟,你可别犯傻呀!姐从小在山里长大,可知道这开山修路的难处,这些年要不是党和政府把山路修进来,到现在只能扛着机器零件进山里来了。”
韩杨见她毫不在意他说的话,又进一步的说道:“咱本地有这么多石匠,为啥都放弃自己的手艺不干了呢?”
李静解释说:“前些年山路不好走,老石匠们也就是打点条石盖房搭屋用,手艺好的做点小雕塑,整出山外换点零钱话,这些年路虽然修通了,那些石匠已经上了年纪,年轻的人们又很少有人学这门手艺的,所以你们也很少看见本地人干这一行的。”
韩杨笑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这点吃饭的手艺都传承不下来,后代子孙们守着金饭碗还得挨饿呀!”
李静猛然醒悟,指着韩杨的脑门说:“你家伙是不是想出啥鬼点子来了?快给姐说说看,今天咱是坐在家里说话随意,谁有啥话尽情的说出来无妨。”
韩杨清了清嗓子,然后笑着对李静说:“姐,我是这样想的,韩孝子村加在西山和东山中间,西山绿树成荫是座活山,东山贫弱骨骷是座寒山,如果各尽其用,寒山的石材绝对是可以利用的,我虽然不懂的石雕该用哪一类食材,假如建一个石料厂开采这些山石,既能修路又能创收,还能解决本地不少的劳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李静笑着点点头,然后认真的说:“你们真有这样的打算吗?”
金海营抢着说道:“李乡长,我们真是这么想的。”
韩杨笑着说:“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还没有做打算呢!”
李静一拍茶几高兴地说:“咱们姐几个都想到一块去了,我真愿意跟你们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啥的,咱山里人脑瓜子没有你们这么活变,啥事都不敢往大处去想,去年我就考虑这事情,乡里面好多人都反对,这投资上百万的资产扔到山里面,要是血本无归咋想老百姓们交代呀!今天你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如果真的想在寒山启动这个项目,需要多少石匠姐给你们帮忙去找,不过修路的钱咱乡里一时半会儿的可拿不出来,建石料厂的手续乡里可以帮这你们办理,因为这是属于资源开发没有乡政府出面不好办。韩杨兄弟!你们有时间也做个预算,真要是想干了咱们再坐下一起商量。明天下午先把果品厂的用地合同办理一下,只要把韩孝子村建设的有声有色,咱全乡也都跟着沾光,从县里到乡里对外来投资的政策待遇是不会变的,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干吧!”
金海营从沙发上高兴的站起来说:“李乡长,明天晚上我做东,一定要好好的盛情款待你们。”
李静摆摆手说:“兄弟!这就不必了,你们来咱这里投资搞建设,为老百姓们谋福利,是帮了我们乡政府的大忙,我得好好的款待你们才是,每次你们过来都给我带来好消息,明天晚上这顿饭我请了,就这么说定了。”
韩杨问道:“姐,你明天上午干啥去?”
李静回答说:“不瞒你说,今天刚从县里开会回来,明天上午还有好多的工作要开会布置,传达上级领导的会议精神,各村的村长、支书都要过来,估计一上午事件恐怕还得很紧张,不过我答应明天下午事情是不会再改了,这已经让你们白等了一天的时间了,真是太对不起啦!”
韩杨客气的说:“这有啥了,反正我们一天也没闲着,你只要定好了时间就行,明天上午我们该干啥还去干啥,下午上班前返回来不还是啥事都耽搁不了吗。”
李静问道:“你们明天还有别的事情着急办吗?”
韩杨笑着说:“也不是啥着急的事,我的后续人马明天可能要赶到灵寿来了,有些事情还要过去布置一下。”
李静认真的说:“这样吧!明天下午三点左右你们赶到乡政府招待所就行。”
金海营高兴地说:“只要定准了时间保证没问题。”
几个人高兴的回到了招待所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钟了。韩杨和金海营高兴的睡意全失,没想到承包了一座无人问津的秃山却给自己带来了如此好的前景,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金海营跟韩杨炮说的好半天,是冯丽娟和肖娜闹着困了,韩杨对他们说:“今天一天大家都够累的了,都会去睡觉吧!明天咱还有好多任务呢!”
他们三个人走后,韩杨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查看了有关石材雕术和粉石料的机械设备,一直到深夜两点才和衣而卧,梦里依然带着甜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