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做饭,勤妹子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既可以放松一下一天工作的疲劳,又可以任性的去寻觅自己爱吃的各种各种。去菜场、在路边买附近老百姓自己种的菜,而不太愿意去物品极度丰富的超市。
路边卖菜的老百姓年纪大的居多,现在愿意做农活的大概也只有那些有些年纪的人了。这些人非常勤劳、朴实,他们的身材不再挺拔,但你依然感受得到他们精神上的自强。经常在路上碰上七、八十岁的老人,挑着担子、挎着篮子去菜场卖菜,碰上了,就请他(她)放下篮子,好歹买上一、两样菜,买走一点,他的担子会轻松一点。
今天碰到的一位妇女,瘦弱的身躯,背着几倍于自己个头大的筐,装着桔子、柚子出来卖。旁边还有几位老人,也许是年纪大了,手不停的抖,都不大拿得住秤了。
有时候碰上的是中年妇女,挑着担子,也许是常年在山里、田间劳作,所受的教育又有限,话语缓慢,也不大算得明白账。每次买菜,勤妹子从不问价,只是按要求付钱,碰到算不清楚账的,问清楚怎么卖,再算好付给她。
近郊的老百姓卖菜也很便利,他们大多会把很多叶子菜用茅草一类的植物纤维捆成一捆捆的,一捆一两元钱的居多,大多都可以做一盘菜。
路口拐角处,总会看见一位老人家,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应该有七、八十岁的样子,胡子花白,常叼着一个烟袋,身体硬朗,每天篮子里放一两样菜,不多,一看就是自己园子里摘的,老人家菜种得很好,摘下来的菜都是娇娇嫩嫩的,打理得也很干净,勤妹子特别喜欢买他的菜。通过买菜,勤妹子感受着小时候邻里乡亲的朴实、真诚、勤劳、自强,她们身上散发着繁华都市里少见的人性光辉。记得有一个周末,她问陪同一起去买菜、帮助提篮子的老李,说你注意到没?为什么叫你提篮子?你看看,买菜时你为她们省下一个塑料袋,她们都会向你表示真诚的感谢,或是为你加上一点菜,边加边说“自家地里的”,那份朴实与城市的斤斤计较的小市民给人全然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