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3000000049

第49章 杉青闸畔思今古 落帆亭前忆尘烟

当下众人分头行动,敏洪将“蛳网船”轻轻划出,此时节元旦刚过几日,按中国农历算法将近三九寒冬,天色暗得早,一会儿便见夕阳西坠,敏洪将船划得飞快,不消二十分钟,“蛳网船”便穿过北丽桥,从三岔河道向北一转,远远就看见一处江南园林,这便是嘉兴有名的落帆亭。

落帆亭是取船只过闸落帆的实景命名。史载于北宋神宗熙宁(1068起)初重建,始建时代当更早。当时是官吏和过闸客商游憩之所。亭畔“浓绿暗宫柳,肥红绽野梅”,景色极佳。以后历经修建,更驰名远近,《江南园林志》将它列为名园。落帆亭于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此地后归嘉兴酒业公所,增筑太白亭以祭祀酒神李白,旁有花神及闸神像。民国l0年(1921),嘉兴酒业公所出资再修。当时园林建筑有2500平方米,为嘉兴主要风景点之一。园林内有玲珑的假山,幽雅的亭轩,苍翠的树木;特别是亭前池中遍植荷花,幽香四溢,是人们纳凉消夏的胜处。亭后原有嘉禾墩,相传为三国吴黄龙三年(231)“野稻自生”之处,嘉兴古名禾兴即源于此。“禾墩秋稼”曾为“嘉禾八景”之一。嘉兴自古以来就是富裕的江南鱼米之乡,《唐志》记载,“广德中,浙西有三屯,而嘉禾为大。李瀚《嘉兴屯田纪绩颂》有云:全吴在扬州之域最大,嘉兴在全吴之壤最腴。嘉禾穰,江淮为之康;嘉禾歉,江淮为之俭。”嘉兴的年成直接联系着全国的经济,由此可见当时嘉兴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到了落帆亭,杉青闸近在眼前。说起杉青闸,更是大有来历,《太平环宇记》说朱买臣的老婆后来嫁的就是杉青闸吏,可见汉朝时此处已为水陆要冲,官府设吏管理。嘉兴虽然迟至北宋才开府,但文明史比杭州、宁波等城市要早得多了,可以一直推溯到春秋时期,是名副其实的古城。杜佑《通典》说它最初时“地名长水。秦为由拳县,汉因之,吴时有嘉禾生,改为禾兴县。后以孙皓父名和,又改为嘉兴。”

朱买臣作为嘉兴的地方名人,给中国语文贡献了一个成语:覆水难收,看官不可不记。

朱买臣的故事充满着中国式的戏剧性:朱买臣是汉武帝时嘉兴人,家贫而好学,年近四十一无所成,每日只以卖柴为生,其妻崔氏对穷困潦倒的朱买臣嫌弃而口出不逊,朱买臣道:“时运未至,吾之发迹只在四十之后。”崔氏嘲笑,朱买臣大怒休妻,汉时的婚姻伦理不似宋朝之后那么封建,离婚再婚似乎也是平常事,双方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奔前程。后来崔氏还嫁了一个杉青闸吏,今天说起来是个政府公务员,条件蛮不错,殊不料朱买臣果然如其所预言,四十岁之后为生计到了京城长安,忽遇同乡严助,举荐他进了朝廷,给汉武帝讲述《春秋》、《楚辞》,深得汉武帝赏识,官拜中大夫,此时东越多次反叛,朱买臣向武帝献平定东越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受诏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人带兵平定东越叛乱,因功征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元狩元年(前122),受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牵连,被免官。不久复任丞相长史。时张汤任御史大夫,因严助被杀与当时任廷尉的张汤有关,朱买臣对张汤有深怨,向汉武帝告发张汤的阴私,张汤惧罪自杀。朱买臣亦被汉武帝诛于长安。

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势利的前妻见丈夫衣锦还乡,有心重归于好,朱买臣以“覆水难收”相拒,前妻不久羞愧自缢。嘉兴城区角里街原有东塔寺,相传是朱买臣故宅,寺后有朱买臣墓,而前妻崔氏则葬于杉青闸落帆亭对面,嘉兴人称“羞墓”。

杉青闸另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在元未,元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起义军张士诚占领平江(苏州),嘉兴告急。元江浙丞相达识帖睦迩(一译达实特穆尔)招湖南苗帅杨鄂勒哲(即杨完者)来守嘉兴。杨以数万众屯嘉兴,先锋吕才以七千众屯王江泾。

?元末时,各地义军突起,全国遍地烽烟,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兵力严重不足,于是征招了许多少数民族武装,用来镇压内地的汉族农民起义,在元朝开派的各路官军中,有一支号称“苗军”的队伍很是引人注目。苗军不只一家,其中以杨完者所统苗军最具声名。杨完者,字彦英,武冈绥宁赤水人。自小习武,在苗人中素有名声,后被湖广陶梦祯举荐,率众从军,攻击起义军,屡立战功,官职从当初的千户直到当上了元帅,同时还是浙江的副丞相,所统苗兵衣着斑斓,在战场上格外醒目。

元至正十七年(1357),张士诚部将史文炳以水师数万攻嘉兴,杨完者以大军在杉青闸伏击,张部水师船被焚,绵延至四十里不止,死者甚众。张士诚军与元军再战于冬瓜堰,又惨遭败。是役,张士诚部战死者万千人,被俘数千,张士诚的弟弟统军张士信还是跳在水里才得以生还。

??杨完者生性凶残,放纵部曲骄横民间,焚烧民房,掠人财货、强抢民女,嘉兴民众深受其害,有民谣唱:“死不怨泰州张(指张士诚),生不谢宝庆杨。”

??由于杨完者实在桀骜难驯,后来与丞相达识帖睦迩失和,达识帖睦迩感到有被他吃掉的危险,索性和当初的敌人张士诚联合,设计谋划共同除掉杨完者。

达识帖睦迩和张士诚联手向杨完者部队发动突然袭击。祸起萧墙之内,杨完者猝不及防,兵败自杀,部队随之溃散。从此张士诚的势力伸向嘉兴、杭州,达识帖睦迩这个江浙丞相便徒拥虚名。这时,原先杨完者的部将员成、刘震、蒋英等向朱元璋部将李文忠请降,李文忠请示朱元璋,九月,赶到桐庐接收了他们的三万部队。守金华的朱元璋大将胡大海喜蒋英、刘震二人骁勇,置于麾下,待之不疑。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二人日久思变,约定几个苗将,准备起事。他们邀胡大海到金华八咏楼观射弩。老胡很高兴,如约而来,想视察将士操弩演兵。还未下马,蒋英袖中突出铁锤,把胡大海脑袋击碎,然后又杀胡大海儿子胡关住及金华数位文武官员。起事后,几个人心中也害怕,在金华大肆劫掠一番,又投降了张士诚,及至最后张士诚败亡,杨完者的这支苗兵武装才告别了历史舞台。

夜色四合,殷敏洪站在落帆亭下,望着眼前滚滚向南的运河波涛,不由得思绪万千,落帆亭杉青闸还是南宋的第二任位皇帝宋孝宗赵眘的出生地,乾隆进士、诗人朱珪在《宋高宗瑞应图卷六绝》中曾有诗句:“天光分照划江淮,争说临安石镜开。烛影漫摇归秀邸,杉青闸又浴香孩”,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赵昚应该算是南宋比较有为的君主,他本来叫伯琮,不是前任宋高宗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属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系,是其次子,也就是评书中常说的八大王赵德芳的六世孙。北宋从宋太宗赵光义违背诺言皇位不再由兄及弟开始,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按说赵昚是没有机会成为皇帝的,除非赵光义一支断子绝孙。似乎是老天爷有意捉弄,赵光义和他的子孙们掌舵中原一百多年后,他们真的几乎断子绝孙了。

早在政和元年(1111年),宋徽宗派大宦官童贯出使辽国,意图了解辽朝的政治形势,童贯在这次出使过程中,遇到了燕人马植,向童贯献策取燕(今北京),深受童贯赏识,被童贯改名为李良嗣,带回开封。李良嗣向宋徽宗陈说辽天祚帝的荒淫和政治腐败,女真对辽恨之入骨,如能从登莱过海,与女真族结好,相约攻辽,则燕地可取。宋徽宗对此非常高兴,又赐姓赵,开始了谋取燕京的一系列活动。

当辽国在金兵的进攻下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宋徽宗、蔡京等人以为联合女真夹击辽朝,进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已成熟。于是,重和元年(1118年)宋廷以买马为名,遣使从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到辽东,同金朝商议共同伐辽的事宜。宣和二年(1120年)宋再遣赵良嗣等使金,遂与金订立“海上之盟”。双方约定:长城以南的燕云地区由宋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北的州县由金军负责攻取;待夹攻胜利之后,燕云之地归于北宋,北宋则把前此每年送与辽朝的岁币,照数送与金朝。宋廷原以为据此便可轻易夺取燕云十六州,可是没料到辽军抵不住金兵的进攻,却不惧怕与腐朽不堪的宋军作战,结果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国的燕京守兵打得大败。到这年年底金兵由居庸关进军,攻克燕京。这样金人就表示不再把燕云诸州交给北宋了。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宋朝方面一再退让,最后金朝只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宋朝,却要宋朝每年除把原给辽朝的40万岁币交给金朝外,还要把这六州二十四县的赋税如数交给金朝。宋朝答应每年另交100贯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金朝才答应从燕京撤军,而在撤军时,金兵却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绅富户席卷而去,只把几座空城交给宋朝。

辽国灭亡后,金朝最高统治集团从北宋对辽作战的表现,以及交涉交割燕云的过程中,已经看透北宋政治的腐朽和军事的无能,遂即乘胜侵犯北宋。于宣和七年(1125年)十一月分兵两路南下,西路由完颜宗翰率领从云中府(今山西大同)进攻太原府。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由平州(今河北卢龙)进取燕山府。两路约定攻下太原、燕山府后,西路军进出潼关北上洛阳与南渡黄河直向东京的东路军会师于开封城下。西路军在太原城遭到王禀领导的宋朝军民的顽强阻御,长期未能攻下,东路军到达燕山府,宋守将郭药师投降,金兵遂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向东京进军。

宋徽宗听到金兵南下的消息后,不敢亲自担当领导抵抗敌人的责任,急忙传位给太子赵桓,企图南逃避难。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改明年(1126年),为靖康元年。这时朝野官民纷纷揭露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贼”的罪恶,要求把他们处死,宋钦宗被迫陆续将蔡京等人贬官流放或处斩。

靖康元年正月,宋钦宗迫于形势起用主战派李纲为亲征行营使,部署京城的防御。李纲刚把京城守备设施布置就绪,完颜宗望所率金军就已兵临城下,向开封的宣泽门发起猛烈进攻。李纲组织开封军民坚守城池与金军展开激战,把攻城的金兵击退。完颜宗望见开封一时难以攻下,便施展“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宋钦宗原本就是一个畏葸惧战的昏君,便急忙派使者去金营议和。完颜宗望提出宋须交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骡各1万头匹,驼1000头、杂色缎100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三镇,尊金帝为伯父,以宋亲王、宰相作人质,送金军北渡黄河,才许议和。宋钦宗竟不顾一切,全盘答应完颜宗望的苛刻要求,下令在开封全城刮借金银运送给金军。李纲坚决反对同金军议和,宋钦宗就以宋兵一次夜间出击金营失利一事,追究李纲的责任,下令***纲,废掉李纲主持的亲征御营司,藉以向金人表示议和的决心。

宋钦宗这一倒行逆施,激起了开封军民的愤慨,太学生陈东等在宣德门上书,要求复用李纲,罢免主张和议的李邦彦、张邦昌等人,几万人不约而同来到皇宫前,声援和支持陈东,要求宋钦宗接见,并砸碎登闻鼓,打死宦官几十人。宋钦宗不得已宣布再用李纲,为尚书右丞,让李纲主持京城四面的防御。这时宋朝各路勤王兵,约计20万人也已陆续赶到。

面对这种形势,完颜宗望知道以6万兵马孤军深入是难以攻下开封了,于是在得到宋钦宗同意割让三镇后,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率军撤离开封北还。

完颜宗望北还,河北一线的战局虽暂时平静,而河东的战事却继续紧张进行着,从靖康元年二月至七月,宋军曾三次大规模入援太原,合计投入兵力40万人,均被金军击败,宋军主力耗折殆尽。

河北暂趋平静和河东战事胶着的军事形势,只是金军更大规模入侵的间歇。然而,以宋钦宗为首的腐朽统治集团却以为太平无事了。罢了有声望的老将钟师道的兵权,各路赶来的勤王兵也全被遣还,宋廷又恢复了以往文恬武嬉的故态。

主和派在朝廷重新占了上风。靖康元年六月,宋钦宗因为厌恶李纲屡言备边之策,借入援太原之际,派他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强行把他赶出朝廷。八月,李纲因入援太原失利,又被罢去两河宣抚使之职。

靖康元年八月,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又以宋朝不如约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为口实,再次南侵。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分东西两路进兵。这时宋将王禀坚守太原已8个多月,因粮尽援绝,九月初三日被攻破。完颜宗翰乘胜南下,直逼黄河北岸的河阳(今河南孟县)。完颜宗望的东路军,也于十月初攻入河北重镇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余军的这次南侵已摆出了一举灭亡北宋的态势。宋钦宗却一心只想投降,以为可以继续用金帛赂使金军撤退,急忙派出一批批的使者到金营乞和,在军事上不做认真的准备。而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唐恪、耿南仲等人坚主割地,遣返各地再次聚集的勤王军,撤除京城的防御工事。金军渡过黄河,完颜宗翰向宋廷提出要划黄河为界,河东、河北地归金朝,宋钦宗一一答应,并且亲自下诏给两路百姓,劝谕他们“归于大金”。

由于宋廷不在军事上作认真准备,两路金军未遇大的抵抗,便顺利向东京挺进。十一月金军前锋到达东京城外,闰十一月初金军东西两路会师开封城下,对开封展开攻势。开封城内兵力有限,士气不振,宋廷于危急之际,竟派郭京带领“六甲神兵”出战,大败溃散,东京城被攻破。

虽然东京城破,统治者依然决意投降,但开封军民不愿作亡国奴,抗敌情绪很高,要求参战的人达30万之多。金军见开封军民已准备展开巷战,不敢贸然进占全城。于是故伎重施,放出“和议”的空气,向宋王朝索取1000万匹绢,100万锭金,1000万锭银等钱帛。然而至此危在旦夕之时,宋钦宗仍不能醒悟,他派宰相何栗去金营乞和,完颜宗翰和宗望却要宋钦宗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钦宗不得已进了金营求降,献上降表,并秉承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同时解散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民众,然后金军大肆搜括宋朝宫廷内外的府库,以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大雪纷飞,被掳掠一空的开封人民遭受饥寒无情的袭击,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宋朝腐朽统治者的投降政策,使开封人民遭受难以言状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耻”。

在中国历史上,靖康之耻无疑值得大书特书,这件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变故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其中一条就是赵光义一支几乎全军覆没,成了金人的俘虏。比较走运的是当时还是康王的宋高宗赵构,他侥幸逃过一劫,在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创立了南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雷炮科技知识(下)

    雷炮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狼牙特战队

    狼牙特战队

    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一个新兵蛋子的兵王传奇,为战友报仇,为知己义无反顾,为国家抛洒热血,一把飞刀,一把钢枪,一身好功夫,一腔热血,一段奇遇,看新兵蛋子王峰怎样从一个新兵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众人仰慕的兵王,如何成为站在世界最高峰的兵王。新兵连的遭遇,集训队的苦练,任务中的磨练,知己的患难与共,真挚的战友之情,他们是热血的战友兄弟,他们更是敌人眼中冷血而令人恐怖的狼牙特战队。
  • 利亚王国

    利亚王国

    一个王国的复兴史,一条公路的争霸史,一个大陆的发展史。
  • 丛林之鹰

    丛林之鹰

    因为美军情报失误,一支执行穿插任务的中国远征军士兵,被日军两个大队围困于缅北一片丛林中,弹尽援绝,突围无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周旋,终于迎来战略反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背景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背景篇)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 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热门推荐
  • 战神联盟,光明的守护

    战神联盟,光明的守护

    光与暗的斗争,这世界只剩下一丝一缕的光明的气息,黑暗势力又逐渐变强。崩坏,这仅剩的光明,一步步的推向泥潭。这仅仅只是一个阴谋吗?暗本无生!心即是光明!守护好,这最后的光明吧!
  • 沐瑾记

    沐瑾记

    沐瑾母亲离世,前世记忆苏醒,本想过着安乐等死的生活,谁知,追寻母亲留下来的脚步,一步步深入,一次次惊讶,一步步沦陷。后来来嫁与姬尘为妻,注定沐瑾这一生定不可能安乐等死。她要与他一起,并肩而行。姬尘,先皇的嫡长子,才华横溢,可惜遭人暗算,先是双腿残废,俊美面容被毁,后来更是太子之位被废,迁出皇宫,永居姬王府。
  • 通天之妖

    通天之妖

    许多人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活的是什么,愿我们生活像这只小妖一样活的那么精彩
  • 魔巫神探

    魔巫神探

    他生活在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英国。他身负多重身份,是贵族,是医生,是伦敦警局的秘密顾问,但他真正的身份,神秘且不为人所知晓。他热爱女性,追求考究时髦的生活,但他讨厌早晨起床。最近,他有了一位新搭档,虽然还不合拍,但也没那么烦人。他们将合作破解一些超出常人理解范围的案子,令人期待。
  • 宗门玄鉴图

    宗门玄鉴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落无名志

    日落无名志

    崇祯十五年,锦州城破之际,守城大将祖大寿仅九月大的五子被带离锦州。机缘巧合之下,与跋涉在林海雪原的一神秘老人和一美丽少女相遇。由此展开了一段温情而又波澜壮阔江湖传奇。仗剑横行,斩尽天下不平,明末乱世,唯有屠夫扬名。林泽渲,一剑飞花,斩出来侠义,屠出了恶名。醒握杀人剑,醉枕美人膝,这就是日落之世,这才是乱世江湖。
  • 妖之诗

    妖之诗

    我是一只树妖,生于满天飞雪的云曦海海涯之巅。生为树妖,天生不能行走,所以,我渴望自由,于是,我潜心修行,只待到化为人形那一天,可以踏遍千山万水,领略浮世人生,万物之灵。事实上,也并没有让我失望,一只青鲤,愿为百姓,舍身化为原形,挡住洪水,放下杀亲之仇,领会宽容的真谛;一只千年花妖,生为男身,就自己所爱的人,不惜灰飞烟灭;一条红色嫁衣承载主人的爱,候他百年,只为替她说一句:“我爱你。”。。。我不明白,直到与我相伴的龙说;“他们心中有爱。”我是一只千年树妖,名为白诗璇,初涉人世,但我也在成长,学会希望,学会放下。
  • 傲视苍穹:魔女归来

    傲视苍穹:魔女归来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女主强势回归,搅他个天翻地覆。所有欠我的,都统统还回来!什么?还不了,那就用自己来还吧!是生不如死,还是生不如死,还是生不如死呢?且看女主如何成就魔女之称?如何傲视天下?
  • 夜照夕之梦

    夜照夕之梦

    美梦与噩梦的交替,姐姐的缄默不语,对“陌生人”莫名的熟悉感,在柳拾夕寻找记忆的过程中不停地穿插着,尘封的过往被一层层剥开,事实的真相渐渐被还原,爱、回忆和真相到底谁更重要?
  • 农术

    农术

    谁说种地没前途,不好意思,这片在荒古绝地种满了灵果谷物的农场都是我的。还有还有,这群遨游天际的珍禽灵兽也是我养的。噢,忘了说,天池里的那些八爪鱼,那些数不清的海兽,也都是我的。关于更新:每天一更,上架之后每天至少更新一万字!大家多支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