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晚上七点她出发了,对于这位一辈子连公交车都难坐的女人,心里还真咯噔咯噔的。
站在火车旁边的那一刹那,望着一节节相连绿色的车厢,她觉得无比新奇,心中似乎却又有种不舍离家之情。
她只能默默地跟着人群进入站台,列车员严格的检查着车票让她心里是怯怯的,生怕在自己这里有什么不过关的,她移开了列车员的视线,低头向前移动,木然地伸出手中的车票
果然,列车员面无表情地道:"老太太,你走错车厢了,这里是五车厢,你的是十一车厢,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对于这个文盲她哪知道这些,她只知道跟着人流走,并小声对列车员道:"对不起,小同志,我不识字,这走错了我该怎么办呢。"
列车员瞟了她一眼态度明显好了,道:"你从这里还数六节车厢就到了,这你怎会吧,快一点,火车马上要开动了。"听到要开动了,吓得她拿着行李跑得比兔子还快,心里还在边数车厢。
忽地她停下来了,把车票递给站在车厢一位女列车员,看着列车员仔细核对的样子,她知道这次对了。
列车员把票递给她,道:"大妈,快上去找座位坐好,列车马上要开了。"她的心总算踏实下来,列车员心生怜悯地看着这位大包小包跑得气喘嘘嘘的大妈,不禁上前扶着九酒走入车厢。
九酒见状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真让我心里暖和,小同志,谢谢!”此刻这位小同志已在人杂混乱的车厢消失急急步而去。
总算妥了,这才擦掉额头急出的汗坐了个稳。望着车窗外黑漆漆的一片,她困得眨叭着眼打起了盹儿。
还好,当听到衡阳站到了时,一夜的紧张总算消除,她也不禁要谢谢二毛的细心,早拍了个电报给哥,让她心里踏实着有儿子接站。
出得人群她是一眼便见那再熟悉不过的杨一冰的身影,唇下那道疤印即便在昏暗的路灯照射下,她也分明能辩的,她来不及回忆这疤印的伤疼,儿子已迎了过来。
她只是一味地笑,她心里五味杂粮,抓着儿子的手兴奋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道:"崽啊!这段时间累着了你,对不起我没来帮你啊!我孙子像谁?"
"妈,你看了就知道,你路上也辛苦了,我们先回家吧!你孙子像谁都不重要,很健康的娃,我有儿子了,我高兴,你更高兴对吗!"他的幸福写在了脸上,牵着妈妈就往家走去。
此时,他已是一名共产党员,刚升为办公室主任不久就做了爸爸,这顺利的生活是他最高兴的日子了,九酒对这一切却还一无所知。
在回雁峰下他们到达设计院的一个两间屋的小小宿舍里,还没进屋,她就听到了孙子的哭声,她好笑地道:"孙子知道奶奶来了,这是欢迎我!"
她迫不及待地抱起孙子逗了起来,道:"这真像我媳妇,你看眼睛是一模一样,小眯眼哦。"一下子屋里就哈哈大笑起来。
一冰道:“妈,你真会开玩笑,这媳妇儿没奶水,孙子会挨饿,你看如何是好,这才是重中之重。”
有些瘦弱的媳妇没有奶水,这是杨一冰最着急的,他的眼神有着渴望。孙子的哭声更响亮了,这才听得九酒揪心起来。
奶糕是计划的,糖是计划的,这供不上孙子计划商品在这年月真的是那么的齐缺。凭票,凭票,一切凭票,有钱也无用,真急人!
“一冰,这物质的紧张比我生你那会儿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哦,你能去想些办法弄点东西回不,这孙子瘦瘦的哭起来让我心慌哦,晚上粥里面真想放些糖哦!”
一冰自然是知道母亲的意思,他从十几岁就在外一个人闯,困难都是他自己担下来的,妈妈的一句话就这么提醒了他得想法子了。
第二天,白米稀饭又煮好了,望着里面什么也没放的粥,她想也只能这样了,没有也没办法啊!大家都这么过的。营养的事,就在物质充裕些再去补算了。糖,更别说奶糕了,她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儿子能弄回来什么,这些生活必须品精贵的不得了,大家都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的。
这当爸的一冰硬是不知找什么关系弄回了糖,让孙子尝到了甜头。这几日忙里忙外的九酒几乎没有停歇的功夫,活儿是几乎全包干了。
在这儿一晃就是半个月,孙子渐渐长大了一些,比初来时好看很多,这孙子也就是她的长孙杨衡。
这日,媳妇实才是想下床了,望着屋外秋高气爽的阳光照进屋内,她格外的高兴,带着儿子坐在了太阳底下晒得极是舒服。
看着坐在门外的媳妇,又回头看着儿子,她藏在心底的话已是蔽不住了,道:"一冰,妈有个事要告诉你,我在街道上找了个事儿,就是居委会那性质的,想听听你的意见是什么?"
一冰眼里有着刹那的惊讶,这种突然真是不可思议,他道:“妈,你说的是真的吗?”
"是真的,你爹走以后,我手头很空,当时就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靠你爹留的那点点积蓄也过了这么久,妈当时就想去找份工作,没想到这真给遇上了,那办事处主任还上门来过,是机会啊!可是这孙子出生了,真不知我要顾哪头才对啊!"
这话一说,他越听越觉得真有这么回事,何等聪明的一冰意识到妈妈没有长久打算在这儿的想法,心里有些不舒服,毕竟他现在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刻。
但一冰心里又是同情妈妈的,父亲走得太早了,丢下了她和孩子不管了,只留下两个年少的妹妹让她来独自抚养,突然听到她要有工作了,应该替她高兴才对啊!
他不知道大字不识的母亲在街道上能做什么?但他有一闪念的想法又是:咱日子是紧巴,节省着用挺挺,或许妈妈在这儿会更好,妹妹他来养。
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去,他不能这么说,也不能这么自私,妈妈能有自己的事做,也不会那么孤独啊,他不能阻挡她,不能动摇她,他只想让妈妈的生活也充实起来,所以他沉思片刻后说:"妈,我支持你。"
“我知道儿子一定会支持我的,可是这孙子真让我牵挂。”
“那居委会什么时候要你去帮忙,又做什么工作呢?”
“治保委员,我答应了顶多两个月就给他们答复的。”她有些愧疚地望着儿子。
一冰算了算,这一算她顶多呆完十月份而以了,说:“妈,你干什么儿子都会支持,不好做,就过来,大妹有自己的工作了,小妹我还是能负担下的,你放心!”
说心里话,她不舍得离开,因为对于这个得子如此之晚的父亲和年纪仅二十多点的媳妇来说,抚养孩子是没有任何经验的。作为奶奶她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的,但逼得她已毫无退路。
接下来几日,她慢慢地手把手的与媳妇一起为孙子洗澡,换尿片,喂食物……几乎她每个细节都做得很认真,媳妇也学到了不少。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国庆,儿子知道母亲已似离弦之箭,只得给自己媳妇明讲了,道:“荣华,妈有工作了,真对不起,不能在这儿长呆,恐怕顶多住完这个月。”
媳妇到此刻也才知道这一切,她有点生气但没有表态,直“哦”了一声,就低头做着别的事情,直到晚上睡在床上她才对一冰道:“你这么大年纪才生了个儿子,你妈也是的,也不替你想想,只记得家里那堆事,怪不得什么都在教我做。”她说着气话。
“这工作由不得她的,就我们累一点吧!她老人家也不容易的。”媳妇再没说什么了,都已决定的事,她阻拦也没用。九酒已闻到了媳妇不满的味道,装不知而以了。
10月28日,她静静地望襁褓中的孙子,难分难舍,她心里哽得慌,她亲了又亲孙子,转身向媳妇道:"这就要辛苦你了,小华,对不起,请理解妈妈的难处好吗,我走了,好好带着儿子,妈谢谢你了。"说着就跟着儿子出门了,眼里含着泪花的她,回了好几次头,望着那打开的窗户,她就这样在一冰的搀扶下来到了火车站。
"一冰,孙子就辛苦你俩了,妈没用,没帮上你忙。"
"妈,你不要这么说,我会难过的,你好好工作,有困难要妹妹写信过来。"
在火车徐徐启动中,母子俩挥手告别着,直到再也看不到人影。儿子久久地站在站台上不肯离去,母亲却在那向北驶去的车窗里,不断的抹着眼泪!
回到家,没有想象中的乱,她收拾了下屋子,开始做饭等着女儿们回来。
第二天,九酒就向向街道办事处去奔去,这是一幢二层楼红砖房,并进得主任的办公室。
"欢迎啊,欢迎,大姐。我们的新同志报道了。"刘主任真是开门见山的直入主题。
"真的感谢刘主任看得起我,我不来,就会对不起你了,所以我答应办完事一天也没耽搁就来了。"
这时小青年泡了茶来,刘主任才记得让座给大姐,他是太高兴了,大姐的一言一行都是让人佩服,他觉得没看错人。
这满心欢喜的刘主任握着她的手道:“好,你是我们街道的一员了,知道你讲信用能来的,万事开头难,所有的一切,我们明天开会讨论,你也刚回不久,好好休息一天。”
那么,她的工作又是些什么呢?其实她还一概不知,有待明日的开始……。
血脉相承世间情,聚首分合忍别离
万事从头绣花娘,忐忑难安终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