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就依师弟……”白须老修士还未说话就哎哟一声被打断。
“师伯,你可是答应要给我一个帮手的,怎么能出尔反尔!”
“幽菈,休得对你师伯无礼!”
“我不管不管!这小家丁我要用,不然明日百灵大会,你们去安排!我不管了!”
“哎呦,轻点,我的小姑奶奶,我的胡子啊。不是还有你的灵仆吗?”
“灵仆一个个都苯死了。用来运东西还成,若是要装点细节,那还不得人干?师兄们一个个都忙,有根那小胖子也找借口躲我,你们说,我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可这竖子也不能用。他不给你捣乱都算好了,还指望魔族余孽能够帮你?”
“对啊。幽菈,我的小姑奶奶,你也见他这夯样,怎么可能帮你。”
“快说你愿意老老实实帮我,否则你就要被关到鸿蒙世界了,这一关就好几年,你会发疯的……”女娃儿的声音在他的肚子里响起,陶滔置若罔闻,心道你们三个演的一出好戏,休想!
“哎,真是气死人了。你们关吧,反正我也不干活了,明天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陶滔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之后就是大门打开的吱呀声,紧接着自己的身上压力一松,终于可以活动了。
陶滔却是仍旧没动,这两个老家伙还在,我就来个一问三不知,赖定你们了。
陶滔触摸着红色的地板,嗅着原木散发的香气,仿佛清晨山谷中的树木呼吸的味道。地板上裹着一层亮晃晃的蜡,入手温润,并不会冰凉。他从地上一直看到墙壁。墙壁是白色的,上面开着一扇巨大的窗户,差不多快接到地面,朱红色的窗棱,外面是一望无际的蓝色天空,再高的地方屋檐压得很低,向外卷曲起来,檐角下挂着一串铜质铃铛,大概七八个,下小上大。
一双白鞋出现在视野里,陶滔冷哼一声,侧过头,看向另外一边。同样的窗户,同样的天空,同样的屋檐,不同的是没有铃铛,但是有两只仙鹤轻盈飞过。
陶滔突然想到,自己居然是到了传说中的天灵圣地吗?书籍中介绍天灵圣地可是避世不出的。因此,这民间界的凡人根本就难以见到,而那修灵之士好像也很难抵达这里。自己现在居然以阶下囚的身份到达这里了。
陶滔突然想笑,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
“汤二。”说话的是白须的老修士。陶滔没有理。
“难道不安葬你的母亲吗?死者为大啊。”老修士缓缓说道。
这下陶滔无论如何也趴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整间屋子除了自己,就只剩下白发童颜的老修士,令人厌恶和惧怕的灰发修士不知何时离开。
“莫急……”
陶滔眉毛一挑。
“不是要你交换什么条件,只是要你做好心理准备。虽然鸿蒙空间暂时保存了你母亲的遗骸,但是她一旦离开那里,很快就会烟消云散,所以,你必须选择一个妥善合宜的安葬方式。”老修士面容恢复严酷,但是陶滔能够从他的双目中看到平和和……期待。
这不是要威胁我。陶滔能够从老修士的行为上判断出他并没有恶意,而且直觉认为这老修士比那对父女更为可信。
“有什么可以选的?”陶滔站直身体,话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没有礼貌,于是不好意思的整理一下不合身的衣着,拱手行礼。
老修士并未介意,认真的看着陶滔,令人觉得放心可靠,缓缓道:“天葬,让令慈散于天地间。水葬,让令慈融于清流之中。土葬,让令慈归于黄土之内。”
“土葬。”陶滔很快确认。
“你随我来。”老修士微微颔首,云淡风轻,不见有何动作便转身跨出门外。
陶滔略一迟疑,面容变幻不停,最终一咬牙,还是跟了出去,无论如何,先让母亲入土为安。
陶滔出门之前快速将屋子里扫视了一番:土制结构的白墙,左右各有一扇两米左右宽的大窗户,窗户向外打开,正对门的是一整面墙,墙前布置摆放着香案和神龛。案桌上摆放着水果贡品,正中一个金色的香盆插着拇指粗细的三根黄色长香,已经燃烧了一半,青烟袅袅升起。神龛上没有塑像,只有一个巨大的檀木灵牌,上方下圆,约一人多高,天然的浅黄色泽,还有纹理,上书几个大字:万灵开天先师之位。
陶滔心中一动,难道这就是万灵大陆所有修士的宗师灵位?陶滔当下弯腰一弓到地,行礼后匆匆出了大门,却是惊诧得差点一脚踩空。
天是蓝天,没错!可是这天低得触手可及,简直就像在头顶只要轻轻的举手就能抓到。原因无他,四周绵延的都是云朵,直到快到天际时才能看见远远的如同田野一般大小的草原河流在云层下极远的大地上,星罗棋布。
可这都不是最令陶滔吃惊的。从小在静幽谷仙境一般的地方成长,而且对于西夷的多处仙山美景大都有过亲身感受的陶滔见识可不一般。因此,只是一眼,陶滔就能确认自己并不是在站在山上!为何?他在西夷最高的昆仑山顶峰看过日出,那种会当凌绝顶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比不上此刻的居高临下。在昆仑山上,四周依旧是有无穷无尽的大山绵延铺展开去,哪怕是小,但也不至于看不到。但是这里不同,下方除了白云,上方除了蓝天,中间剩下的就只有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浮石!若是用浮石二字表达不出此刻陶滔眼中最大一块巨石的规模,那陶滔只能用浮山来表达自己看见的奇景了。
陶滔断定自己也在一座浮山之上。这难道就是民间界和修灵界记载中的天宫不成?
陶滔目不转睛的盯着正前方那座比洛城还大的浮山。光是上面层层叠叠建立的白墙朱顶小楼就比平日从玄关山上望去还要多还要密,更不论那浮山最高之处还有三层楼高的巨大宫殿,此刻金顶红墙仿佛散发万道光芒,直叫人睁不开眼。最为胜者,是那宫殿之上还有三轮彩虹,从下到上,从里到外,颜色油深变浅,色彩却是没有重复,简直美轮美奂到了极致。与它相比,周边的空中分布的其他浮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心头的震撼是很难用语言叙述清楚的。陶滔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这才回过神来,四下找来一遍,才看见左侧白色的鹅卵石小径尽头是一座造型奇特的亭子,那老修士就站在亭里,显然是在等他。
那亭仿佛是将普通的凉亭支柱硬生生的拔高了一半,所以显得过于修长,比例失调。可就算这样,三层的亭子,红柱、青瓦、朱檐,每一层中的雕花围栏和檐下垂下的画龙吊窗一应俱全,亭顶是散发着金光的三颗全球,像一串宝葫芦直耸入天。
陶滔踏步而去,小径平坦舒适,入脚宛若平底。远远就听到了白鹤的声音。声声鹤鸣,引颈长歌,欢悦悠扬。一片波光凌凌掩藏在浩荡的芦苇丛里。岸畔杨柳低垂,小径通幽,微风拂来,水声、树声、鸟声交织,宛若天籁。在一派仙境中,陶滔也觉得浑身一轻,精神焕发,很快就抵达了长亭边上。
“老仙师。”陶滔止于亭下,恭敬的叫道,又行了一礼,全然不敢再像刚才那般凶横无赖。
“汤二,这悟心海乃是天灵圣地七大胜景之一,将你母亲葬于此地,也算你孝心可嘉。”老修士手中拿起拂尘轻轻一挥,那亭左边的花丛向两旁分开,露出一人多宽的通道,然后须弥管朝陶滔飞来,被他双手握住,“你且下去安葬你母亲。”
“谢老仙师。”陶滔也不啰嗦,更不会害怕,拾梯而下。那通道由青石建成,左右墙面光滑干燥,嵌有拳头大小的夜光珠,令通道一览无余。
大约下了近百节石梯,没有任何陈旧腐败味道,地面干净,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抵达底部,这地下显然是一座石室地宫,呈长方型,这边是入口,向内只有一条通道。路两旁石壁外雕作的各种飞禽猛兽,栩栩如生,令人望而生畏。再往前走,便看见有真人一般的塑像矗立两旁,有站有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男有女,形态各异,但是面容却都平和安详,见到并不觉得诡异阴森。
再往里,渐渐看到尽头,那是一座圆形的祭祀石台,下窄上宽,一道金光自上而下,抬头望去,石室的顶部好似透明,可以看到水底的各种事物,如白色砂石、绿色水草和金色锦鲤,而那金光从何而来,却是看不透。
陶滔双手将须弥管放置在祭祀台的金光之内。还未松手,那须弥管开始在金光中飞了起来,紧接着,母亲丰子瑜的遗体便出现,恰好整个被金光包裹住,秀发飞扬衣衫舞动,若非双眼紧闭,肤色变金,陶滔差一点认为母亲就此活过来一般。
陶滔双目牢牢的望着母亲的遗骸,不愿错过一分一秒,这是最后与母亲相聚的时刻。
“孩子,谢谢你。”
陶滔心头一震,以为是自己幻听。
“陶滔,一定坚持,不要放弃。你要看清楚你自己,相信自己。”母亲的声音继续传来,陶滔仿佛看见母亲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下一秒,母亲化为点点金光,渐渐消失。
“妈妈!”陶滔痛苦流涕,从现在开始,陶滔身边唯一的亲人也离他而去,他心中最后的牵挂和羁绊也因此放下。可是,他看着金光,仿佛母亲的音容笑貌仍然残留在里面,母亲就像活着那样,正对他微笑。
轰隆隆。身后传来巨大的响动,惊得陶滔转身探看。不远处,母亲的塑像出现在通道旁,正是刚才在金光中看见母亲的模样。陶滔难以置信的冲过去一把将塑像保住,淘淘大哭,伤心不已。
“妈妈!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不要这样。我好想你们。我好想爸爸和爷爷。我好想大家啊。为什么会这样?呜呜呜……”安葬了母亲的陶滔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坚强,无助的十一岁孩子彻底失去了希望,沉浸在孤独的悲伤之中。此刻他只感到整个世界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渴望就这样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不知道哭了多久,陶滔抽泣着,抚摸着母亲的塑像,泪眼婆娑中仿佛看见一行小字刻在塑像下面:
丰子瑜,陶一行之妻,陶滔之母,天灵圣地第89代弟子……
这一刻,陶滔只觉得一片眩晕,缓缓向后倒去,在彻底失去意识前,他艰难的质问,为什么?!
————
各位看官,新书求收藏~求推荐~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