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江湖已经逝去,只留下一个梦在萦绕。
梦?
梦是情感的江湖。期望和现实被熔炼成复杂的情愫,把一切都变得****而残酷。
夜。
天地间一片黑暗。
木羽突然从梦中醒来,发现泪水已把枕畔打湿,他朦胧地打量着黑暗,不禁痴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黑暗里有风。风,萧萧习习,逐渐把心柔软。他叹了口气,缓缓起床,悄悄走出这无边的黑暗,无边的夜。
夜沉沉,死一般寂,只有风在吼。风中隐隐有星星点的雨溅在脸上,凉凉的,仿佛梦中的梦,又仿佛读书人的良心。
木羽走在黑暗中,走在风雨里。他走得很慢,却很坦然。前方出现一点微光,死神的眸子一样幽冷的光孤零零在夜里闪烁。木羽的心突然有了些许的温暖,他定了定神,就走向杨老爹的小屋。
屋内一片萧疏。残烛,残酒,残年的老人。就连那红泥小火炉的暖也残了。随着木羽推门的那一阵寒风,更使一切变得凄凉起来。
杨老爹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干枯而瘦小,仿佛岁月揉皱了的核桃。老人斜倚在破旧的藤条靠椅上,眯着眼睛“吧嗒吧嗒”抽着水烟筒,对木羽的到来竟似浑然不觉。他是沉浸在古老的岁月里,还是在回味童年里那些不老的传说?
木羽当然不知道。他也不说话,径自走到火炉旁拿起残酒静静自饮三杯,才在离老爹不远的小竹凳上坐了下来。
杨老爹缓缓睁开了眼。他的双眼深沉,浑浊,干涩一如那亘古的岁月。他就这样上下打量木羽老大半晌,终于轻轻地说道:“年轻人应该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有充沛的体力,饮酒会消耗元气,那样十分不好。”
他说得十分缓慢,一丝不苟。木羽听得也十分严肃,他思索了半晌,才说道:“等到我有您老这般年纪,也会把这句话告诉后辈的。”他停了一会又继续道:“您老好像很少睡觉。”
老人沉默了许久,叹了口气,道:“等到你有我这般岁数就会明白夜晚不睡,多出的这几个时辰那是阎王对我们最大的恩惠。无忧无虑,无喜无悲,就这样静静体会着生和死,这一辈子也算是无憾了。”他说得并不哀伤,也不凄怨,声音平直得毫无感情。
风摇残烛,满室昏沉。
木羽顿觉内心悲凉,惆怅满腹。
杨老爹复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当顺应自然而存,死死生生,斗转星移,自然而已。又何苦值得惆怅?”
木羽颔首道:“老聃之说我亦是十分钦佩。只是不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读经史,好以直觉察其气象,如孔子长厚、孟轲沉雄和庄生放诞皆有所感,唯老聃不可把握难以捉摸。昔孔子见老子后,好奇者问之何如,孔子云: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难道世间真有龙一样的人物?”
杨老爹不答,只把水烟筒上余烬尽数去掉,换上新的烟丝,就着火炉点着了,“吧嗒吧嗒”抽得旺了,才慢吞吞道:“老夫虚活七十余年,却也无缘识得真龙。自从轩辕定乾坤以后,九城定,天下平。人们各安天命,江湖再也出现不了开天辟地的大人物了。”
木羽道:“二十多年前的好男儿纵横天下,名播宇内,难道还算不得真龙?”
杨老爹道:“萧郎虽天纵英才,但放任太过,殊无苦志,无龙虎之象,不足以担乾坤再造之任。”
木羽叹道:“萧郎也是世上奇男子,无缘见识其风采,确实可惜。”言下大有憾意。
杨老爹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当心怀天下,为人所不为,既然当世再无英雄,何不自己做自己的英雄?昔轩辕怒悟乾坤图,匡天下定乾坤成就不世之功,源于江湖争霸不断,时无定主。如今乾坤盟弊端日显,九城暗弱,江湖一片污流腐气,各派争斗波流暗涌,岂非是尔等后辈逐鹿称雄之时?”
言到此处,杨老爹双目精光暴射,一扫先前的衰老残败之象,木羽心中一惊。他认识杨老爹数年,从未见过这等慑人魄力。想来英雄之志,恰若美人之于岁月,男儿有向上之心,自会衍生压倒一切的气势。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壮志未酬,华年渐逝。伤时怀古,抚今追昔。其实事在人为,只要心不死就会有萌芽的一天。眼前的杨老爹已愈古稀,但依旧有廉颇心肠。自己正当大好年华,却忧思忧愁不能自已,不禁大感羞愧。羞愧之余,豪情暴涨,想男儿世间走一遭,何事不可为?
杨老爹见木羽一扫愁容,也是欣喜,遂道:“昔年我学过一些奇门之术,看西方气象日盛,将星归位,西南恐有大事发生。近来龙陵一带常有各路江湖人马出没,一场暴风雨,恐要降临。”
木羽道:“前辈说的莫非是有关龙神的传说?”
杨老爹道:“不错。天雨之交,龙神以降,弹指又是七十余年了。近来西天扫把星光芒益盛,江湖恐将多事。”
木羽道:“神鬼怪诞的说法,岂可深信?天星乃自然现象,亦做不得数的。”
杨老爹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神怪之说虽属无稽,但龙乃华夏精神,此次江湖经此大变,必有真龙出世。”木羽道:“可能是有人借龙神出世的传说散布谣言,另有图谋。”
杨老爹道:“苍天已死黄天立,古例皆然。何况现在时候已经到了。此事非同小可,我送你几句话,你可牢记。”说罢打了火石,水烟筒上火光一闪,便有袅袅白烟冒出。烟极缓,凝而不散,幻化成字。木羽细看时,却是逐渐演变成十六个大字。
“道法自然,从容择变;顺势而为,事必可为。”
恰在此时,猛然一阵风卷了进来,烟字不散,残烛摇曳了数下,终于灭了,屋内霎时一片漆黑。
木羽道:“多谢前辈赐教,小子感恩铭记。”许久,却不闻答声。又叫了两声,对方依旧沉默。正当此处,一道闪电撕裂了黑夜,也照彻了小屋。电光火石的一瞬,木羽看得清楚,眼前空空如也,却哪有半个人影?
闪电方落,雷声乍起,一时风雨大作。
夜黑如墨,木羽呆在黑暗里,这正是黎明前夕。飒飒的风,潇潇的雨,打在窗棂上,显得格外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