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特效公司的事情,最近这段时间林宇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虽说他做了甩手掌柜,但是每一次会谈的细节和结果,都会汇报给林宇浩,许多决策最后还是要由他来拍板,然后假借美国公司的手来执行。
这次特效电影的事情也让林宇浩想起了另外一个他之前忘记的市场---动漫市场,后世那些靠着电脑特效才能满世界忙着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们,也不知道现在都起床没有,这个要好好的调查一下,如果这些角色未来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再配合自己的特效技术,应该会是个很好的利润来源点。
很多时候人一旦认真起来,就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会越来越多;而做事时一旦投入进去,就会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事也越来越多。
林宇浩现在就陷进了这样的一个漩涡中。
因为特效公司的事,林宇浩查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毕竟开公司也是真金白银的花钱投入的,不能开玩笑似的随便说说让别人去干就行了,自己还是要懂一些才行。
大致搞明白了特效在电影中是如何应用的,随后又想起来《阿凡达》,除了这部影片非常的赚钱外,他能记起来的就只有IMAX,这个技术也是未来电影的一个应用重点,现在投资这家公司或这项技术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然后他就又找了不少IMAX的信息,这个时候才知道IMAX本身就是一家公司的名字,是由3个加拿大人1967年在多伦多组建的,起源于在1967年于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他们的多投影机式大银幕投影系统出现不少技术问题,这促使他们设计单投影机、单摄影机式的新系统,此后便诞生了现在的IMAX系统。
所以现在IMAX系统已经对电影人来说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而且屡次获得奥斯卡科技成就奖,标志着IMAX也正式被娱乐界主流文化所接纳。另外IMAX公司在1994年已经上市,目前公司的盈利和业内评价都很好,这就意味着林宇浩希望通过控股的方式来参与显然是不可能了。
那该怎么办呢?林宇浩的注意力就这样从电影特效技术转换到了电影放映技术上。先研究研究IMAX系统,看看这其中有没有自己能替代的部分。
随后林宇浩又是一通查找资料,理解消化。
林宇浩总结了IMAX系统最核心的是4大系统:革命性的投影技术,能放映水晶般清晰的画面;强大的音响系统,提供激光校准的数字音响;IMAX影院的几何设计,最大限度拓宽了观影视野;IMAX使用特有的双投影系统通过图像优化器确保画面精确校准和银幕上的画面亮度。
在这些系统中,林宇浩发现人们评论和关注最多的就是IMAX的超高亮度、对比度以及色彩的饱和度,这是它的投影系统的特点,也是IMAX正真吸引人的地方,那自己这方面有什么优势的技术没有?
当然有了,IMAX放映的这些特点都来源于它有一个15千瓦的光源,这个功率的亮度即使是在月亮上也能看得到。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IMAX整套放映设备庞大笨重,近2吨重,而且还要有复杂的配套设施。
而林宇浩找到的替代光源技术则是激光光源,制造小巧的激光投影设备来代替这套笨重的系统,而且亮度、对比度以及色彩的饱和度都能超过现有系统的几十倍。
想到了光源,林宇浩又不由的想起了LED技术,前世自己离开的时候,LED照明技术正是被广泛应用的时候,是屏幕、投影、照明和汽车领域使用的基础光源技术,自己现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先好好的布局。
想到了LED,林宇浩就又想。。。。。。。
算了,还是别想了。
猛然醒悟的林宇浩发现自己这一连串的“想起”,让自己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2个月了,每一个想法出来后,学习消化资料要时间,安排美国或韩国的公司开始布局要时间,找地方、找人才、找设施也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甚至为了联系方便,林宇浩在美国上空定位了一个通讯侦察卫星,在太平洋夏威夷上空也定位了同样的一颗来做通信中继。
在这些所有的工作中,最花费时间是居然是将基地的先进技术进行简化,或者说是“地球化”。
就比如说建立特效公司的时候,电脑特效技术本质上就是源于科学家编写的程序对自然的重现,所以对自然事物运动规律或是属性的了解与否,就直接决定了特效效果的好坏,比如现在工业光魔使用的PhysBam流体模拟软件,其编译者本身就是航空力学科学家、斯坦福教授。
而这方面外星人的技术可以说是让地球人难以想象的。
例如说对光的认识,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星域内,他们要想正确的定位自己,就需要对许多已知的恒星发出的光进行测量,从而推断自己的位置,而这样精确地测量要求考虑到光线的时间、空间、频谱、衰减等变量,还有在发射过程中是否受到各种空间力学的影响等等,没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也正是因为太细致,所以林宇浩的生化工程师们在将其“地球化”的工程中才困难重重。
首先要确定需要的计算模块,然后再在其中去除很多不必要的计算,为了迎合地球上目前的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要对其中的算法进行优化等等(林宇浩不打算一直依靠那台小型的量子计算机,他不想让自己的公司在技术表现的太突出,这容易引起外界的怀疑),总之是非常的麻烦。林宇浩的手下足足忙了近一年,才将“N.V.S”准备完毕,然后才开始招人开展业务。
而这次的激光放映机也同样面临着问题,技术本身的“地球化”不是什么难点,关键是生产工艺方面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相比月球基地,地球上的零部件加工水平低,所以美国方面首先要收购一些制造加工企业,然后林宇浩的生化工程师们还要慢慢的改进现有的一些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才行,所以保守的估计,想要制造出能量产的激光放映机至少还要一年半的时间。
不过还好了,听卡梅隆说他现在正在忙于拍纪录片,所以要正式开始筹备《阿凡达》还要过几年才行。
及时的遏止了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后,林宇浩回头看看才发现自己这段时间干了这么多事情,每天利用上课的时间来寻找学习相关资料,晚上睡觉的时候和美国方面的人联系讨论,饶是自己的身体好,有营养剂撑着,但是放松下来后还是觉得异常的疲惫,需要好好的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