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荒凉的古道上,一个瘦削的身影蹒跚着。那人衣衫破烂,形容枯槁,狼狈的模样竟似比朱门前的乞丐还落魄。他已经在古道上走了十数日,干裂的双唇渗出丝丝血迹,连脚上的鞋子也如同两只张口的癞蛤蟆。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屋顶上干枯的蒿草在寒风中一颤一颤,隐约能听到屋里粗犷的笑声。应城慢慢地走进木屋,那木屋的主人是个高瘦的汉子,双颊深陷,目泛精光,见进来的人是个乞丐,“砰”地一声将酒坛摆在破旧的木桌上,高声斥道:“没钱喝完这坛就走!”
应城从怀里掏出几文钱,坐在了凳子上。
那高瘦汉子见钱立时笑逐颜开,转身从泛着油污的柜子里取出一坛未开封的酒,拿出一只精致的瓷碗将酒倒入。屋子里顿时酒香四溢,沁人心脾,那汉子小心翼翼地将酒端到应城面前谄笑道:“客官,嘿嘿嘿,您喝这碗酒。”
应城端起酒碗二话不说,将酒喝了个干净。
那汉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应城:“客官好酒量,客官还要来一碗么,还是—这一碗就够了?”
但听邻座的几个大汉沙哑着嗓子道:“一把手,别废话,快把他身上的银子扒出来是正事,一碗酒不倒,我耿老四光着屁股走。”
昏昏沉沉中,耳畔传来一声声洒脱豪迈的笑声,应城睁开眼睛,只见眼前已是扶南的地盘。坐在他一侧的汉子虎背熊腰,耳朵上坠一个粗大的圆环,一脸的络腮胡,身着蒙古袍,脚踩毡靴,酒囊举在半空,酒水沿着粗短的脖子顺流而下。左首的人光着半面脑袋,另一半梳着许多细小的辫子,一只苍蝇停在他的左肩。牛羊肉的香气在空中弥漫着,远处有七八堆篝火,每堆篝火旁围着十数名汉子,或高或矮。篝火的远处,腹大臀肥的骏马散布在白色毡帐的四周。那苍鹰见应城醒转,低下头在主人耳畔低鸣一声,细辫披肩的小伙儿喝干碗里的酒,又撕了一块牛肉放进嘴里,对坐在应城侧面的汉子说道:“哥哥,他醒了。”
那汉子大手一挥,便立时有人在应城面前摆出酒肉来,那汉子高声道:“到我们扶南,就要喝我们草原的酒,吃我们草原的肉,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应城正为柳音儿的离去伤心不已,听到那汉子的询问默不作声,连身子也未动弹一下。那汉子却并不在意,转而问道:“这么伤心,难不成心上人被别人抢走了不成?”
应城还是一语不发,那汉子见状心中不悦沉下脸来不再搭理应城。人群中有人问道:“呼和,我们这次北上,也要带上这个汉人吗?”
“好人做到底,看看他在驿站的狼狈样儿。哼,汉人都是闷葫芦,真不知道干嘛把这叫花子捡来。”
篝火映照着寂静的草原,骏马不时嘶鸣几声,汉子们起身在篝火旁跳起舞来,嘹亮的歌声响彻在夜空:
雄鹰在天空飞翔,骏马在草原奔驰,阳光照耀着大地,美丽的乌仁图雅是草原上最美的花。一声整齐的呼哨响起,汉子们又继续唱着:
星星闪耀在夜空,弥陀河水闪闪发亮,掬一捧清凉的水,是谁把它照得发亮,奥,乌仁图雅,是草原的乌仁图雅。
这样跳了约摸半个时辰,呼和红着脸大声道:“儿郎们,该启程了,我们在莫赤耽搁了几天,咱们快马加鞭,争取后日就见到大王!”
一众行人扑灭篝火,高声应道:“好!”,人群中有人问道:“哈哈哈,呼和,你带个娘们儿似的汉人,咱们能见到大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