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考试对大多数新生来说,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煎熬。
这和在高中时代的成绩无关,高考过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所有的课本不是丢弃了,就是束之高阁,没有人曾经想过在这段最为放松的时间里,去翻看任何和学习有关的课本。
摸底考试之前,有人想过复习一下,但是没有一点资料,不会有人将高中的课本带到部队中来,何况每天满满的安排,也让人没有丁点的空闲……
考试完毕之后,担心考试成绩的大有人在。
当然这一切和陈飞翔无关,虽然队中的领导,包括老班长在内,没有任何人告诉过他,这样的考试,不过就是一个形式。
但这一切都在他的脑海中存在,这就是学院革新尝试中的一个环节,摸底考试真的仅仅就是摸底……
所有新生的安排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因为这个摸底考试而有所改变。
早饭前,五队的晨练是短跑冲刺,就在学员队大楼和食堂之间的水泥路上进行。
并非所有学员队都是这样安排的,在这段时间里,有的队是在中长跑,有的队安排的是队列训练……
五队在一楼,占据了最有利的条件,所以正常情况下,其他队都要根据五队的安排而随时调整自己的训练内容,当然队列训练除外。
“预备,跑!”
然后就是一个班排成一排的冲刺,这样的训练没有人掐马表,但是体育专业毕业的队长眼里是不容沙子的,有没有尽力,是不是在冲刺,对他来说就是一眼的事情。
更何况在目前这个所有人都争相表现的阶段,是不会有人想去偷懒的。
五轮冲刺下来,陈飞翔的状态让杨可欣有点牙根痒痒,其他人都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而陈飞翔却是神情自若,额头上几乎是没有汗,虽然他也装着在大口地呼吸,也时不时地用运动服的衣摆在脸上抹一把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汗水。
只是杨可欣不能把他喊到面前训一顿,因为每一次的冲刺,陈飞翔都是冲在了班级的最前面,尽管最多也就两个身位,但仍然全班是第一名,而七班因为他的存在,整体的成绩在全队是靠前的……
运动完后的早饭,对于二十上下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胃口大开,饭量大增,同样也是因为每天大量运动的原因,在预校二十个月的时间里,倒也没有谁能够吃撑地现象发生……
……
体育课开始依然是3000米的热身,这个时候队长不会到场,体育教员也会留下这个时间,等待热身的结束,从运动科学上来讲,必要的热身运动是必须的,只是这个时候的战友们,有多少知道这些?
“教员同志,五队学员集合完毕,应到96人,实到96人请指示!”
“稍息”
“是”
……
“科目,10000万米!”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有多少兄弟们心中咯噔一下,陈飞翔无法知晓,但是“曾经”自己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很是忐忑,不停地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全程?
第一圈是老班长们带跑,这也是38期新生们第一次在学院内“走动”,一圈下来之后,老班长们也就分布在了各个转弯点,这是怕有人偷懒的监视,当然也是身为老班长才有的福利。
但其实没有必要,新生入伍,有多少人敢在这个时候偷懒呢?在以后的日子里,肯定会有人偷偷少跑一两圈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在这几个月里,是不会有人有这样的胆量的……
而实际上,老班长们的所谓监督的做法就是在给战友们提醒,在以后的10000米的科目中,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中途偷懒的……
搞过体育的人都知道,有氧运动的长跑,其实是要比无氧运动要舒服得多,只不过在96个人之中,曾经在高中时代练过体育的人实在太少。
当然陈飞翔也没有搞过,只是和他之间有可比性吗?
“不要跨大步,注意频率”……
“控制呼吸的节奏,全脚掌着地”……
陈飞翔时不时地提醒着战友们,运动中说话其实是一件并不理智的事情,尤其说话,这样会打乱自己的呼吸以及跑动的节奏,会让人觉得很累,但是陈飞翔实在是并不在乎这点体能的浪费。
体力的问题在第三圈的时候如期到来,队伍不再能够保持原来的队形,开始形成不同的梯队,搞过运动的还有生来体能好的已经跑在了第一集团。
陈飞翔没有去争先抢优,他依然在和班里的兄弟们保持共同的节奏,在五班其实还有一个人练过体育,那就是来自哈尔滨的王力军,按照他的能力,他其实也应该跑在第一集团中的。
但是由于陈飞翔的举动,让他也放弃了脱离集体的想法,而是和陈飞翔一样,不停地用实际行动鼓励着兄弟们,慢慢地,五队这个团体里的人在不断地增多,不断有其他班级里的人在加入……
刚刚换上运动服的杨队长,一眼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说不是陈飞翔他们的速度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们来说并不太慢,杨可欣肯定会对他们吼两句:“加速,加快速度”……
现在,杨可欣脑海中有的只是感慨,“一支独放不为春”……
这样的举动和这样的做法,非常对杨可欣的口味,陈飞翔这样的举动,实际上就是在践行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只是眼下他并不是刻意这么做的,也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一点。
长跑对于人来说,是存在一个节点的,只要跑过了这个节点,那么接下来,无论是呼吸还是步伐都会变得很放松,直到体力的耗尽……
长跑锻炼,其实都是在和这个节点在作斗,对于长跑能手来说,这样的节点会很靠前,而锻炼实际上就是把这个节点尽可能提前的过程。
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好的示范和带领者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在跑到第五圈的时候,陈飞翔所带领的这个团队中的人,都已经跑过了那个必然遇到的节点,其中虽然有早和迟的差别,但没有人脱离这个集体……
一个大圈的距离大概是1000米,10000米就是十圈,无论是现在的两个体育教员钱国庆和余先锋,还是现在已经转岗的杨可欣,他们没有想到过,第一次10000米的长跑会如此波澜不惊,但这样的情况他们很高兴。
不需要他们操心的课谁人不欢迎?
陈飞翔和王力军这会也不需要用语言来提醒和鼓励兄弟们了,他们能做的就是跑在这个团体的前面,然后按照固定的节奏带领着大家朝着终点不断前进。
杨可欣和钱国庆以及余先锋交流了两句,然后抬起手腕看了看表,10000米的距离,按照事先的安排,需要在50分钟内完成,按照如今的速度,所有人都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在某一个过程中能够发现某些闪亮点,就是惊喜。
现在的情况,对杨可欣来说,真的是非常满意了,陈飞翔的举动,证明了他拥有成为领导者的潜质。
更显然的是,从此刻陈飞翔的表现来看,他在运动方面是能够做到更好的,唯一不能确定的是他能够做到什么样程度的问题了。
身为队长的杨可欣突然感到很是期待,于是在陈飞翔经过他前面的时候,杨可欣大喊了起来。
“陈飞翔,加速,你给我加快速度!”
陈飞翔扭头看了杨可欣一眼,对于这个队长,他从心眼里敬重,这个并不英俊的男人,拥有一个天生领导者的气质,这样的气质,让人愿意跟随和听从。
虽然如今他再面对时,实际上并没有从前那样强烈的感觉,但他还是愿意听从。
双腿发力,速度便骤然提升了起来……
在陈飞翔突然加速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兄弟们,尤其是紧跟在他身后的,也在提速,却无奈地发现这样的速度,并不是如今他们的体力能够做到的,就连在高中生涯练过的王力军也是如此感觉。
虽然他现在也能够提升速度,但是像陈飞翔一样,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提升,有心无力,这也是陈飞翔想要的结果,长跑的过程中改变节奏和步伐,这会消耗更多的体力,也会让人觉得更累。
既然自己要提速,那么就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王力军望着很有一骑绝尘而去味道的陈飞翔,心中很是感慨,这是怎样的妖孽?
人和妖孽之间是不存在可比性的,于是他采取了最聪明的做法,继续带领兄弟们,按照固定的节奏,向着终点继续跑动……
对于绝大多数战友来说,长跑最后都是机械地迈动着步伐,这个时候无所谓什么感觉了,跑到最后就是一个信念在支撑自己,要说在脑海中还有什么想法,那纯粹是扯淡。
对于陈飞翔来讲,现在这种感觉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是因为“曾经”的自己抽烟的缘故还是其他?
原来跑步也可以是一种享受,如同百米冲刺的速度,确实是很快,但陈飞翔的知道自己还能加快速度,至于速度能快到什么程度,他不知道,他也不愿意做某些惊世骇俗的举动。
虽然此刻仍然没有放纵自己肆意地纵情奔跑,但至少有了感觉……
即便是这样,他也足够让杨可欣感到震惊和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