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的一首《剑客》,不知道出了多少侠客的心声。
惩奸除恶,快意江湖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三尺长剑,青衣白马又是何等的自由洒脱?
江湖自古以侠义为正,武林人士多皆惜名节如命,不屑于与邪门外道为伍。所以才有了现今的一段段侠人正士之传说,是江湖不尽的动力,让人神往之。
自古以来有正必有邪,最为精彩的传说莫过于侠士除暴安良的故事,或者是红颜如雪的传闻。
但不入江湖的人,永远也不懂江湖。入了江湖,就懂江湖吗?因为永远也看不透人心。
“话说当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青羽剑’李恒,单身一人杀入黑风寨,以一敌百。而就在那一日之后,黑风寨便消失于江湖…”
百年古树下的石凳上,坐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说书人。
此时正是午时过后,吃完午饭大家这时候都爱在这颗古树下乘凉闲谈。今日刚好说书人过来讲故事了,小孩们一个不落的围着说书先生,大人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一阵清风吹过树叶,说书人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这黑风寨的实力也不小啊!方圆十里都是他们的地盘,实力不强的镖局都不敢路过。官府也不用说了,实在是有些失望,几次围剿都大败而归。”
“青羽剑能单枪匹马的杀入看来是实力大增,看来是步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了,到了洗髓的境界了。”
半个时辰后,行浅提来的茶喝完了,说书人的故事也告一段落。
“谢谢你啊!行浅小朋友,每次都给我带来这么一大壶茶,有你的茶我的故事才讲的精彩。”
行浅笑着说:“嘿嘿!故事好听就行,下次要更好听的。”
“对了,有没有帮我问到,镇子里有会武功的师傅吗?”
说书人也是一笑,这个小孩到是十分的机灵,更为可贵的是纯真的心。
当然,说书人早就知道这个偏僻的小镇是没有教武功的师傅。也不忍伤到小孩的心一直没有答复,因为他知道行浅会有这个机会的。
说书人看似在传递消息,其实也是在收集消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维护江湖上的风气。
很少人知说书人来自于一个大门派——“侠门”。侠门是武林最大门派之一,更是维护江湖道义的顶梁柱,素来为江湖之人所重。
侠门中人很少过问江湖的恩怨,但对于作恶多端的人士,从来都是见而杀之。远远望去江湖像是平定的,但其中隐藏的豺狼虎豹有谁知道呢?
大人听完故事后,则一悦而过,在茶余时多半会把故事再相互讲一讲。小孩则在说书人讲完“青羽剑”李恒的侠义故事后,争先恐后的向说书人问这问那,对于侠义之事小孩显然更热衷、向往。
对于小孩们的问题,说书人都不慌不忙的笑着回答。
大家很少思考的是,看起来完全是读书人的说书人,不知为何会行走于江湖?若要使人重情重意、正风气,为官、教书不是更适合自己吗?何必身处于是非之地,危险之中?过着不安定的生活。
“嘿,李平吃我一记青羽剑,今天我就要除去你这黑风寨的小黑熊。哈哈,我以后一定是像李恒大侠一样的大侠。”
行浅拿一把木剑向李平指道,这句话很明显和刚才的故事有关。
李平见怪不怪的说:“行浅,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能换个词不?你叔叔可是希望你考取功名,这些你就别想咯。以后我成了大侠,你遇见困难时,我肯定会帮你的。”
一说到这,行浅就黯然失色。长辈之命不敢不从,不过对侠义之事还是一如向往。
“哼,谁说读书人不能行侠仗义的。有功名在身的侠客才更厉害呢?等我以后又当官,又做大侠你就知道我的厉害!”
行浅缓和的说道。
行浅自幼聪明懂事,自然是不会违逆长辈的意向。
每次来了说书人行浅总是要有点偷的跑出来听,不过这与世隔绝的古镇来往的江湖人士多半只有一个月一来的说书人。
再讲完故事后不久,说书人也没多说讨钱的话,就直接离去了。像是完成了任务,江湖中人本身对钱就不太应该在乎。
说书人的背影缓缓远去,直到古镇的尽头。“江尘镇”一块苍老的石碑屹立在路边,点点的红斑验证它的兴衰。
说书人吹了一声哨子,不远处飞来了一只信鸽,把纸条系了上去。半个时辰后,信鸽来到了江尘古镇相邻的大林镇上。
大林镇中,一座偌大的庭院住了五、六位身负长剑的江湖人。这些人中,以一位身袭白衣的男子为头。白衣男子便是行浅的叔叔行命,身长七尺有余,双目似星,背负长剑,手执白扇。
行命读完信函后,便单身一人骑马向江尘小镇方向行去。虽然在马上,但还是时不时潇洒的喝上一口酒。
江尘古镇中没有剑客,没有武功,没有恩怨,没有爱恨,只有平平凡凡的生活,就是不知行命这一来行浅一家人的生活会被打乱成什么样子?
六月的夜晚来的比较迟,稀稀落落的萤火虫带来一股稻梗的清香,窗外透来一声声清脆的虫鸣。不用看琳琅满天的星,也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夏夜,没有忧愁的少年最喜欢这个时候。
清凉的晚风吹动了行浅家旁边的杂草,偶尔传来“…哗哗”的破空声。行浅吃完晚饭后,就躺在门前的草地上悠闲的遐想。
时而看见自己手执长剑,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时而看到自己手执经书,学习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但传说中的英雄救美的细节自己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才一伙,行浅还没记住自己风光的样子,就听到黄霜喊道:“浅儿,又在看星星了?别在外面了,回来吧!”
听到婶婶叫自己,行浅立马向屋里走去。黄霜声中的不安,行浅倒是没听出来。
行浅走到屋中,看到叔叔张毅正坐在中堂,气氛是很奇怪。行浅还来不及问,张毅就对行浅说道:“浅儿,你叔叔‘行命’来了,来带你回家了,你明天跟你叔叔回去见见你爷爷吧!”
行浅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霎时间,门口走出了一个人。
行命,江湖人称“白羽剑仙”,一生虽爱行侠仗义,但对于侠名行命是一点不在意,从小乐于逍遥,从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江湖上的泛泛之辈是不认识行命的。
“张师兄好久不见了,别来无恙。转眼十年,家兄的孩子都这般大了,这十年是辛苦张师兄了。”行命感慨的说道。
张毅沉默了一伙,说道:“是啊!行师弟,别来无恙。师父老人家身体可好?那件事情师父还生气吗?”
张毅缓了缓又说:“师父这次有什么口令?”
行命笑了笑:“师父早就原谅行程哥和张师兄你了。现在家父让我来就是让行浅回师门。”
行浅不明白的看了看行命,想问问什么,又不知道怎么问。
“唉!十年了,还是逃不脱宿命。‘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别让行浅踏入江湖是非之地,这是行程师兄的遗命。我当初算是答应了…”张毅想起那日和行程师兄的别离,同时也感叹自己。
当初为了报杀父之仇,李毅才陷入江湖的。等手刃了仇人,却发现恩怨是了结不完的,要全身退已经是不可能了。
行命摇了摇手中的白扇,故似潇洒的说:“心不在江湖,身就不在江湖。何奈家兄心系侠义,像我一样逍遥自在多好。师父这次让张师兄、黄师嫂也一同回去。”
“我们也回去?也是,行程师兄师父都原谅了。是我们愧对师父,让他操心了。回去也好!”张毅显然满怀愧疚。
当初李毅一家被仇人所杀,是他师父救了他。把他抚养成人,教他武功。
从小到大李毅都没有违背他师父的话,唯独为了行浅的父母违背了一次,可这一次就彻底的……
等两人对话完,行浅问道:“你是我亲叔叔?能给我讲讲我爹、我娘的事吗?我可从来都没见过他们。”不知道多少日的思念后,行浅慢慢学会了坚强,忍住了眼泪。
行浅自幼是由李毅夫妻两人抚养长大的,但对于行浅父母的事,两人从来没提起过。这是行浅的父母有意为之,不希望行浅知道他们的事情而步入江湖。
没想到的是行浅生下来,便如同行程一样有一颗侠义之心,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还是热衷于江湖。
行命摸了摸行浅的头,心中无限感慨。对于行浅,自己是什么都不能说。
只道:“小浅,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我也会告诉你。你父母可是大英雄,你要不和他们一样?”
听了无数次这样回答的行浅,点了点头说道:“恩恩!我以后也要做大英雄。回去之后叔叔要教我武功哦!”
有李毅夫妻两人的疼爱,行浅倒也是不缺乏父母给的爱,再加上小伙伴之间无暇的友谊,行浅也不至于不停的询问父母的情况。但对于父母,行浅终究很是想念。
今晚要是遇上其他的江湖人士,行浅铁定要询问江湖上的奇人逸事。但今日来的是自己的亲叔叔,再加上今晚的这些话,行浅也无心于江湖上的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