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900000013

第13章 志怪传奇小说(9)

揭露、谴责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罪行,抨击黑暗的封建官僚政治,是《聊斋志异》又一重要主题。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和深切感受,以犀利的笔锋,触及封建政治的各个方面,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在《席方平》里,作者通过描写席方平魂赴阴司代父伸冤而惨遭非人折磨的故事,实际上是影射了现实社会中整个官僚机构的腐败与黑暗。阴司的官吏,从城隍、郡司到冥王,都是贪赃枉法之徒,他们接受了羊某的贿赂,强力压制席方平诉讼告状,对席方平滥施酷刑,笞打、火床、锯解,无所不至。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富人的恶行,使席方平的冤屈不得昭雪。很明显,这个阴曹地府正是人间封建衙门的写照。作者借小说中的判词写道:“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这正是对现实社会中“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封建衙门的辛辣讽刺。

而《梦狼》一篇,则借助超现实的梦幻世界,更直接、更形象地写出封建社会衙门里的官吏都是吃人的虎狼。白翁在梦中来到其长子白甲的衙门,只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白骨如山”。白甲不仅以死人为饭食招待父亲,而且“扑地化为虎,牙齿幢螺”。这幅骨肉阴森的吃人景象,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官府残政害民的阶级本质。又比如《潞令》中的潞令“贪暴不仁,催科尤酷”,到任不到百天,便杖杀五十八人。《梅女》中的典史为了三百钱的贿赂,便诬人为奸,逼出人命。这一切说明贪官酷吏在封建社会里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有如作者在《梦狼》的结尾所指出的那样:“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在作品中,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最高统治者。《促织》就是写由于皇帝喜欢斗蟋蟀,每年都到民间征收,而引起成名一家人亡家败的故事。作者沉痛地揭露了“天子偶用一物”,而造成民间“每贡一头,辄倾数家之产”,甚至断送人命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酷现实。作者不但写了因进贡蟋蚌而引起的悲剧,同时还写了因此而引发的喜剧,成名儿子的生魂化为一个轻捷善斗的蟋蟀,才挽救了一家被毁灭的命运,不仅献蟋蟀的大小官吏个个得赏,人人高升,成名也因此进了学,发了财。小小百姓的存毁系于一只蟋蟀,这里所揭示的悲剧与喜剧的矛盾,是皇帝一人与百姓万家的矛盾,是一人欢乐与万家遭殃的严重对立,它十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荒淫娱乐、不恤民命的罪恶本质。

封建官僚机构的黑暗腐败,也直接导致了地主豪绅们更为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荼毒善良。《聊斋志异》中的许多作品鞭挞了他们令人发指的罪行。《崔猛》篇写一个豪绅王监生“家豪富,四方无赖不仁之辈,出人其门。邑中殷实者,多被劫掠,或忤之,辄遣盗杀诸途。子亦淫暴。王有寡婶,父子俱蒸之。妻仇氏,屡沮王,王缢杀之。仇兄弟质诸官,王赇嘱以告者坐诬”。《红玉》篇写冯生因妻卫氏貌美,被地方豪绅宋氏在青天白曰下抢劫了去,自己被打,他父亲也被殴吐血而死,妻子不屈自尽,他抱着幼子四处告状,从地方到督抚,也无人为他伸冤。《窦氏》篇中,地主南三复,骗奸农女窦氏,始乱终弃,逼死两条人命,窦父告状,南行贿官府,免罪不问。蒲松龄就是这样通过一幅幅令人发指的图画,揭露了地主豪绅们在官府的庇护下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罪行。

在无情地抨击黑暗现实的同时,作者怀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反抗性的人物形象。比如《商三官》中的女子商三官,在父惨遭杀害,兄讼无门,举家悲愤无奈的情况下,竟女扮男装,学做优伶,深入仇家,终于杀了仇人,又自刎而死。对她壮烈的复仇,作者由衷地钦服:“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浮沉者耶!”《向杲》篇写向杲在其兄被杀,而仇人“广行贿赂,使其理不得伸”的情况下,竟化为猛虎,咬死仇人。作者在小说的结尾指出:“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宣泄了自己对官绅相互勾结残害人民的深恶痛绝的感情。

《席方平》是这类作品中出类拔萃的名篇。为了替父伸冤,他在地府里身受毒打、炮烙、锯解种种酷刑,但决不屈服;冥王许诺“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以期换得他的屈服,结果又以失败告终。他一直坚持斗争到冤屈昭雪为止。席方平这种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当时人民反抗意志的体现,也是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与封建官府矛盾尖锐化的艺术再现。

当然,我们也应该指出,蒲松龄虽然针砭时弊不留情面,支持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但这一切都是以不触动封建制度为前提的,他揭露了坏皇帝,却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身上;他鞭挞贪官污吏,却“惟翘白首望清官”;他支持个人的反抗,但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却持否定态度。这一切都反映了他思想上的矛盾,它表明,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毕竟不可能摆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五、优美动人、色彩特异的人物形象

《聊斋志异》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除了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夕卜,与它精湛独到的艺术造诣也是分不开的。

《聊斋志异》最重要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色彩特异的人物形象,而在那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廊里,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由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在这些女子身上,饱含着作者深沉的挚爱之情,体现了作者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作者在这类人物的塑造上,主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作者运用想像和拟人化手法,托物写人,使这些由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既有作为动物的自然属性、精怪的神性,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它们不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不受时空的束缚,拥有超凡入圣的神力,他们往往是人性、物性以及超现实的神性、妖性的嵌合体。如《黄英》中的菊精黄英,是马子才的妻子,爱菊、种菊、贩菊,一如常人,直到她弟弟陶生因醉酒化为菊花,才露出原形。《辛十四娘》中狐女辛十四娘,言谈话语,显示出人间女子的人情练达、聪明智慧。当冯生的鬼舅祖母为她做媒时,她要冯生明媒正娶,以示诚意:“郡君之命,父母不敢违。然此草草,婢子即死,不敢奉命。”表现了冰清玉洁、不可夺志的凛然正气。但作者并没有忘记她的狐仙身份,当冯生遇难后,她为了替夫伸冤,遣婢至京华,又旋即到大同,伪作流妓,以其狐媚妖态,迷惑天子,终于解救了丈夫。辛十四娘神通广大,人间、仙境、冥府,她可以自由奔驰,不论平民还是皇帝,她都可上下斡旋,显示了她的特异力量。《绿衣女》中由绿蜂幻化的女子,“绿衣常裙,腰细殆不盈掬”,唱起曲来“婉转滑烈”,“声细如(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八卷,第171页。版本同前。《花姑子》中香獐精“气息肌肤,无处不香”;《白秋练》中的鱼精,离开家乡洞庭湖的水就要生病。其他如《婴宁》、《青凤》、《狐技》、《阿纤》、《阿英》等等,也都具有现实性和超现实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它们都是人性和物性、神性的有机统一体。

作者多写花妖狐魅,最终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写人。因此,作者在这些鬼狐形象人性、物性和神性的处理上,着重突出人性,使物性、神性统一到人性中。比如《苗生》篇,老虎的矫健有力,粗旷豪壮而又急躁凶猛的特性,不是依附于虎的形象,而是化人了苗生这一人物的性格和灵魂。苗生最后的化虎伤人,乃是他粗犷豪壮、急躁凶猛的性格发展所致。白秋练离不开洞庭湖水,这是她作为鱼的物性,而化为女子,料事如神,这又体现了她的神性。但这一切又有机地统一在她热情风雅的人性中,她对诗歌的酷爱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表现了一个少女高雅的爱好和纯真的感情。又比如绿衣女的绿蜂特点,也是作为人的语言、衣饰、歌声的特点出现的,最后虽化为蜂,“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谢’字”。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人的思想感情。总之,作者在这些花妖狐魅身上,并不突出其物的属性特征,而是把这些幻化的形象,置身于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寓意深远地摹写各种人物的人性和人情。它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还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人的思想感情。

《聊斋志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能做到充分个性化,作者笔下的众多人物,大都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仅以年轻的女性形象来说,有感情缠绵、拘于叔父严训而行动谨慎的青凤,也有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婴宁;有爱诗善歌、却心境凄苦的林四娘,也有顽皮憨跳、乐不知愁的小谢;还有红玉、娇娜、聂小倩、白秋练、晚霞、阿宝、连城、黄英、细侯等等。作者不仅能写出不同题材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即使是在一些题材相同或相近的作品中,作者也能从种种相同、相近或相类的因素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差异来。比如《婴宁》和《小翠》,都寄托着作者对“新人”的理想,作为天真烂漫的少女,她们都聪明智慧,都不受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束缚,但婴宁的憨直和质朴,小翠的坦荡和伶俐,却又决不会混淆。《侠女》、《商三官》、《庚娘》三篇,都是通过复仇的情节表现了对强暴的反抗,但侠女不同凡俗的义气,商三官超人的胆识,庚娘临难不惊、警变非常的特点,又各具姿彩。又比如《青凤》中的耿去病、《章阿端》中的戚生,《小谢》中的陶望三,三人都不怕鬼魅,狂放倜傥,而且都为炫耀自己“有气敢任”而居于多生怪异的废第之中,他们的性格极其类似,但耿去病的狂放中流露出一种目中无人的富贵公子气,戚生的胆气中表现出幽默风趣的特点,陶望三的倜傥之外又显得庄重不苟,同中之异还是很明显的。

人物形象的充分个性化,与作者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是分不开的。首先,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时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主导方面,突出地加以描绘,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像孙子楚的迂讷,乔生的痴情,邢云飞的爱石,马子才的喜菊,张幼量的好鸽,郎玉柱的书痴等。在塑造这类至狂至痴的形象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人物作为“某种孤立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气而是从生活中选取最生动、最富生活气息、最有表现力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使得这些人物虽痴狂稚气,却生动可爱。

在《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多的是既突出人物的重要性格特征,又兼顾性格的丰富性。通过人物次要性格的描写,来丰富和补充主要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性格层次分明、生动饱满,既具有独特的风貌,又不至于“乖戾反常”。以婴宁为例,喜笑爱花、天真烂漫,构成了婴宁憨痴活泼的性格基调,为了突出这个性格的主体性特征,作者传神人化地反复描绘了她的各种明媚多姿的笑态。但是,作家也以深沉的艺术构思、灵活精巧的笔法,展示了与她这一性格“主体性”浑然一体的其他丰富多彩的侧面。比如她到王家后,“昧爽即来省视(姨母广,“操女红精巧绝伦”;与王子服成婚后,“生以其憨痴,恐漏泄房中秘事,而女殊秘密,不肯道一语”;特别是她一反常态,哭诉身世,请求王生将父母合葬的那段话,更是真挚感人。这一切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婴宁聪明、勤劳知礼、虑事缜密、感情深沉等复杂的性格特征,显示了婴宁性格的丰富性,也使这个形象更富有真实感。

善于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也是《聊斋志异》人物创造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香玉》里的香玉和绛雪,两人都是温柔多情、美丽迷人的花精树妖,他们多年相处,情同骨肉,她们一起爱着黄生,但作者在她们的共同美中通过对比,又写出了她们细微的性格差异,一个热情风流,一个冷静持重,一个与黄生结为眷属,一个却始终与黄生保持好朋友的关系。在《葛巾》中,作者除了重点刻画葛巾外,又插人了另一女子玉版,玉版的出现,不仅使葛巾与常大用的爱情故事增加了波澜,而且对葛巾有着明显的映衬作用。她强邀葛巾到她处下棋时,言语间所表现出来悠闲心境和淡雅风采,把葛巾此时“辞以困顿”、“坚坐不行”所表现出来的焦灼心情映衬得更加鲜明,也更突出了葛巾含而不露、温柔蕴藉的性格特点。在《阿绣》中,假阿绣的容颜更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03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衬托了真阿绣的美丽,而在对真阿绣及其情人的救助中,也更好地展示了假阿绣的多情的侠义的性格。上述均是正面的对比映衬,使正面人物在互相对比和映衬中,既相得益彰,又同中见异。《聊斋志异》中还有些作品是通过正反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比如在《鸦头》中,正是姐姐妮子的冷酷、薄幸、麻木不仁、甘于堕落,使妹妹鸦头感情纯洁、渴望自由、意志坚强、勇于反抗的性格,显得更加鲜明突出,难能可贵。其他像《姐妹易嫁》、《司文郎》、《胭脂》等篇,也都是通过正反高低的对比,来充分显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聊斋志异》的作者还十分善于提炼和组织真实而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生活细节,来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比如《王桂庵》中王桂庵和榜人女的爱慕之情,是在以下几个极为生活化的细节中表现的:先是王对女久久窥视,而“女若不觉”;接着王吟诗挑逗,“女似解其为己者”,抬头“斜瞬之”;当王把金锭投人女怀时,“女拾而弃之”;最后王“又以金钏掷之,墮足下,女操且不顾”,正值榜人回归,王焦灼万分,而“女从容以双钩覆盖之”。这四个细节,不仅突出了王桂庵痴心而略显轻浮的性格,也精微地刻画出榜人女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展现了她外冷内热、沉着机敏的性格特点。《花姑子》也有类似的细节描写。花姑正在煨酒,而安生却粗鲁地向她求爱。女厉声呵斥,颤声痴呼,使安生张皇失措,殊切愧惧。但当她父亲匆匆赶人,诘问何故时,女却从容对父曰:“酒复涌沸,非郎君来,壶子融化矣。”这一别有情趣的细节,把花姑子这样一个矜持、庄重而又多情的少女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聊斋志异》中类似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说俯拾皆是。总之《聊斋志异》中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作者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

六、离奇曲折、起伏多变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一切叙事文学的重要构成因素,是“某种性格、典型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气人物性格的发展,决定情节的发展。相反地,离开情节,也就谈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聊斋志异》中写了那么多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同情节的丰富性是分不开的。

同类推荐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本书内容言真意切,感触点颇多,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历经20年的珍贵回忆录与成长录,其主要内容为:矻矻征程、浓浓真情、孜孜求索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纪实中国

    纪实中国

    “纪实中国丛书”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存的现实笔触,展现来自于生活底层的真实故事,在一种亲切的阅读氛围里,引起阅读共鸣和读者并对自身生活的理性思考,达到以好作品影响人、引导人、改变人的目的。
热门推荐
  • 问道寻渊

    问道寻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世间是否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这是否就是轮回?!此次的缘殇,是否是为了苦等一个轮回后的再相遇?!茫茫未知中,仙魔已灭,朱红的血洒满染红了大地,厄土中亘古仅存的是什么?登仙路,谁为峰?一曲轮回,是再等!红尘之上,纵使天道无情、仙亦有情,自道尽轮回往事、看尽世间多磨、渺尽万古沧桑!
  • 十六花

    十六花

    十六岁的她不恶毒却冷艳,抽烟喝酒打架早恋。即便是众人眼中的大姐大她也仅有一颗破碎的心。干净美少男跌跌撞撞闯入她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开始改变。到底是命运的折磨还是冥冥中的折腾?殊途同归,只因他的出现
  • 生死之上

    生死之上

    “如果我活着只是为了死去;“那我为何还要活着;如果我活着不是为了死去,那天地也不能断我生死。若天要亡我,我便破了这天。若地要葬我,我便毁了这地。若这众生要斩我,我便杀尽天下众生。
  • 愿你我在生活中不失所望

    愿你我在生活中不失所望

    生活从来都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在面临生活的变数时,我们会有迷茫,会有焦虑,甚至会感到绝望,然而,既然生活给了我们话题,我们就该拼尽全力去寻找生活的答案,用淡然的心态,不服输的精神,去应对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考验,愿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如鱼得水,追寻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 宠妻成瘾:冥少的心尖宠

    宠妻成瘾:冥少的心尖宠

    新书已发《倾世绝宠:鬼王撩妻有瘾》几年前她被迫被送去训练,几年后当她归来,带来的除了复仇还有一颗强者的心!而当她遇见他,强强联手,俯视天下,他和她终将成为一段佳话,终将会把世界握在手中!本文一对一,宠文。
  • 英雄联盟之带着英雄去穿越

    英雄联盟之带着英雄去穿越

    他是游戏高手,但是应为某种原因,他穿越到一个异界,在那里,他发现自己可以动用英雄联盟里人物的力量,就这样,凭着他这样的能力与后天的不懈努力,成为那个世界的一代宗师
  • 无处不飞花

    无处不飞花

    无艳下山之前,师父嘱咐她:“除非遇到真心喜欢你的人,否则不能告诉他你的秘密。”无艳问师父:“怎么才能知道他是真心喜欢我?”师傅曰:“为了你,他会无所畏惧,甚至付出生命。”尉迟镇三次娶亲,三次妻死,流言四起,陷于“克妻”漩涡,他以为他会一直这样“克”下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人。她是“丑丫头”,却有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她身量瘦小,却有妙手回春的本事。她什么也没做,只是叫他一声“大人”,却惹得他心乱如麻。他觉得了解她,却又看不清她。当面纱一层层揭开,他终于看清自己的心。为她,他无所畏惧,甚至付出生命。只愿得此情,艳与齐天!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君心不负相思意

    君心不负相思意

    本书已经出版,各大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亚马逊均由销售。求婚之夜,一场大火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她失了忆,他毁了容。三年后,她成了别人的新娘,他改了容颜成了她的邻居。一只被施了催眠术的娃娃,揭开了被遗忘记忆的面纱。那个在大火之中救她一命的男人究竟是生是死,而那个和她隔窗对望的男人又为何拼死保护她?弟弟为了哥哥的失踪,想尽办法接近她;妹妹为了遗产,和她势不两立。他是她的丈夫,也是她此生爱恨不得的人。他改了容颜,回来再续前缘,她迷失在一场场噩梦的纠缠,终是难以取舍。家族之怨,让几个年轻人迷失,彷徨,挣扎,沦落。终抵不过世俗,抵不过命。有人失去,有人得。兜兜转转,竟不知,还会遇见你。
  • 古今译经图纪续

    古今译经图纪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