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400000028

第28章 乡村代课教师(6)

不知是这里的泉水甜,还是胶泥土质的缘故,小口的枣儿个大肉厚,甘甜醇香中微含辣味,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小口的山是红的,土地是红的,房屋的土墙泥顶也是红的。每年深秋时,家家的屋顶上晒满了深红色的枣儿,在灰绿色枣树园子的衬比下,红得让人心醉。

过去的岁月,小口的乡亲大都穿着用地绷子自家手工织的白土布,叫褐子。踏起的尘土落在白褐子衫上,出了小口,到了石门或其他村庄,那白褐衫上有一层微微的红色。人家一看便知是从小口来的。

秋天开学时,树上的枣子已经白肚了,不久,渐渐变成了花麻色。孩子们上学时便拿枣子当零食吃了。乡下的孩子厚道,对老师是极敬重友好的。每天早自习,刚进教室,就有学生从书包里掏些枣子出来放在讲桌上。一开始,那枣子不太甜,嚼起来多少有点发黏。到后来,颜色由花麻渐渐变红,枣子也越来越甜脆可口了。班上的孩子们也跟我熟了,愿送我枣子的,一大早进校便直接掏在我宿舍里的办公桌上。课间时,不大的校院里一片嚼脆枣子的声音,学生们在嚼,老师们也在嚼。

小口小学一共四名教师。除了刘永久和我,还有两位本村的民办老师:一位叫王建理,另一名是石兴存。

石兴存比我大,瘦瘦的高个头,眉眼经常笑眯眯的,不时闪出一丝机智的光泽。他喜爱中医,业余给人看病开方子。王建理比我小一岁,个子不高,胖乎乎的圆模样,走起路来不慌不忙,挺胸昂首的,有点官态。刘永久是唯一的公立老师,尚校长去师范进修,我来代课,刘老师被指定负责校务。他和我同岁,家在枣茨滩子。因新婚不久,每次回家返校后,便忍不住给我们讲些小夫妻间的恩爱之事,惹得大家相互玩笑一番。四人中只有我没结婚,玩笑的矛头往往会善意地偏向我而来。都是年轻人,又没有领导,刘永久也不是个拿了针尖当棒槌的人。四个教师的关系十分友好融洽。

学校里没有灶,公社食堂比较远。刚开始,我和刘老师自己做饭吃。

两位民办老师除自己从家里自留地拿些菜给我们,还动员学生给老师拿菜。记得主要是辣椒和茄子,辣椒多茄子少。是胶泥地的原因还是品种的关系,那辣椒特别辣。吃饭时辣得人直“撕呵”,但还是忍不住馋。到现在还记得石老师站在放学队伍前,为我俩向学生要辣子菜的样子。他的声音尖而细,照例不说前子只说辣子,辣子的“子”稍稍拖长然后又微微上扬的下河口音。

自己做饭,日子一久,实在太麻烦,便去公社食堂上了灶。

学校是早先的龙王庙改修而成,一个用大石块砌成的高台台院子,坐落在沙河快要出村的一块高掌子地上。沙河由东边绕到学校背后直通向山口子外的黄河。学校在小口的最南端。

公社在刚进庄不远的石滩头上。

每顿吃饭,我和刘永久、王建理都结伴而行。石兴存家在学校东边不远的石滩,出了学校便分路了。王建理家在王滩的上庄,陪我们走到公社,他还要过了沙河才能到家。

由学校去公社,走到一半处,路旁有一处独院落,住着一家四口人,老中两代。老两口儿大约六七十岁的样子,中年的两口子也四五十岁了。儿子喂牲口,儿媳喂猪,老两口儿便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儿子给牲口铡草,老汉便去帮他襦草。儿媳妇在厨房进进出出地做饭,老婆婆便坐在厨房门口捡菜。

静静地休憩,默默地劳作。屋顶烟筒口无声地吐着烟雾。上上下下经过了无数次,映在我眼里的几乎永远是这样一幅图画。从未听到过院子里有欢声笑语。厩里的那头驴骡子间或直起脖颈嘶鸣几声,便会打破小院的沉闷,随着那单调刺耳声的中止,院落里便复归于寂静。

院子低,从旁边的滩园子埂上走过时,院里院外看得清清楚楚。听王老师说,他们生活还不错,就是没儿没女。中年汉子,也是给老汉顶门户的本家侄子。

那远离村庄的单门独院,木偶一样的四个身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回想那沉闷孤独的画面时,都会感到心冷。

公社院子很大,办公室是里院正面的几间大房屋。两边的房间很多。外院靠门口的一间屋里住着吴良夫妇和他们的五个孩子。两口子都很瘦。孩子多,跑着的四个因营养不良全都瘦骨嶙峋的。那妇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吃奶的,也是瘦瘦的,只显着一双大眼睛,骨碌碌地瞅人。

表面上看除了娃子多,住房窄小外,他们跟别的家庭也没陰差别。但当我听说了他们夫妇颇带传奇的故事后,便再也没法忘记这一家子了。

他们两人的父亲同在一处小煤窑上背煤。方圆几十里,许多地方都能挖出煤,有不少煤窑炭巷。下河呢黄河两岸流传着一句口论儿:锁罕堡的风,小口的葱,小芦塘的女儿黑板颈。说的便是挖煤人家的女孩儿。

两位挖煤的患难兄弟,家里各有一个年岁相仿的孩子,一家是男娃,另一家是女娃子。一次喝酒时,哥儿俩说起了婆娘和娃子,便决定结个儿女亲家。

谁知这家女儿却不愿意。她已经有了意中人,山村的闺女,在心里深藏着。母亲再三劝说,仍然没能说服女儿。但在偏乡僻壤,老子的决定是无法违背的。最终女儿还是噙着眼泪嫁到了吴家。

新婚之夜,新媳妇既不脱衣,也不说话,只是呆呆地坐在炕角淌眼泪。稍一靠近,她便厉声斥退,新郎无奈,自个儿包着被子睡了。一连几夜,都是这样。

血气方刚的吴良终于忍耐不住新媳妇的无情,这天晚上,他强行去脱媳妇的裤子,那女子竭力反抗,挣脱男人的撕拉后,跑出屋子,连夜摸着山路逃回娘家。

吴家被激怒了,天亮后吴良带着当家兄弟把媳妇从娘家强拉了回来。

夜里,婆婆从外面锁上了房门,丈夫又一次强行去脱媳妇的裤子。新媳妇拼着命与吴良撕拉,挣脱后拉不开屋门,她急中生智,突然上了炕,以极其敏捷的动作拉开窗扇,揭掉糊红绿纸的亮窗子,跳窗而逃。

吴良十分恼丧。村里人有嘲笑他无能的,更多是给他出主意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想法把媳妇的身子破了。这是乡村里降服那些不调贴媳妇子的传统办法。

再一次往回拉女人时,手被拴着,她躺在山道上不肯走,他们便用绳子打她。回到婆家时,这新媳妇的脸上和身上有多处伤痕。

夜里,门不但从外面锁上,窗扇被扣上,就连可以活动的亮窗子也用绳子綁死了。这一次吴良没有与媳妇硬拉着脱裤子,他将她压到炕上,左手一把抓定她

紧抻着大裆裤腰的双手,右手出其不意地用早就准备好的剪刀向媳妇的裤裆划去,嘶啦一声,女人的裤裆被割开一尺长的口子,吴良乘势压了上去。

那女子在路上本已被折磨得没有了精神,加上赌气水米未沾,丈夫出乎意料的突然一招让她一时间又惊又怕,完全丧失了抗拒的能力,吴良终于得手了。

当丈夫第二次贴近她时,她已经不再反抗了。

这一夜过后,妻子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她再也没有逃逸和反抗过,默默地顺从了丈夫。那样倔强地反抗和逃遁如同不曾发生过似的。小两口接二连三地生育,不到十年便生下了五个孩子。

知道了他们家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我再去观察吴良的妻子,那张并不漂亮的黄白色面容显得有些疲意,眼神里看不出是快乐还是哀戚。她低下头用手抚弄钻在怀里咂奶头的小儿子。那一瞬间,她的脸颊上泛出了微微的红晕,眼神也溢出爱的涟漪。

那时,年轻的我根本想不明白,她当初能不顾一切地抗拒她本不情愿的婚姻,而一经丈夫强迫同床后,便如何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呢?

人生如梦,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回忆在小口代课的经历时,这两家人便从沉埋的往事中浮现了出来。或许是他们的处境和故事触动了我人性中的某一根弦吧,这四十年前的见闻还清楚地留存在记忆之中。

其实,撇下这两个特殊的家庭不论,世间的人有几个不是孤独的呢?又有多少人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干事去生活呢?

2005年5月21日

共青团员

上高中时,我曾靠拢团组织,写了人团申请书。也参加过团支部召开的一次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是全体团员和申请人团的几位同学。

记得讨论到我时,不少同学发了言,肯定了我靠拢组织争取进步是对的,并给我提了不少的缺点和意见。最后支部书记还说了些继续努力,进一步创造条件的鼓励话。唯独一位姓郑的女同学讲了我不少优点,并认为我已具备入团条件。她可能因感冒引起咽喉发炎,沙哑着嗓子吃力地陈述了她的观点。当时让我很感动。但她的发言未能得到其他人的响应。

当发现那一次发展的新团员有的并不咋样时,我便对人团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高中毕业后一连串的人生经历,让我再也没有了人团的奢望。在小口当代课教师的一年里,情况却有了变化。

我在小口小学担任一、三年级复式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课。一开始,便特别重视一年级新生的拼音教学,发现并培养了几名对拼音掌握比较好的尖子学生。我打算搞一种旨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无声教学法。

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好生字,并给每个字的上边写上拼音字母。首先让学生默读拼音,会拼读的同学举手。我用教鞭点起一位拼读第一个生字,正确时,便由他领着同学集体拼读。若拼错了,便叫另一位起来。一般只要有几个同学的拼音过了关,这课就能上了。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主要用教鞭指挥,不说多余的话,所以我便称之为“无声识字教学法”。由于学生自己教自己,孩子们兴趣大,热情高。教师不多说话,便能更好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听课状态,学生听课时思想更能集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学校让我承担了学区安排的公开教学课。我做了认真准备,上了一堂以一年级“无声识字教学法”试验为主的语文复式课。

评课座谈会上,听课的各学校领导虽对我的那堂课评价较高,但对“无声识宇教学法”的设想和试验却褒贬不一。

这以后,虽然我坚持搞了一段试验,终因复式班课堂上的复杂性及一年级拼音尖子太少,无法更进一步深入地实践和完善。致使我的“无声识字教学法”在没有搞出捨结果时便夭折了。但那时的我,对于小学教学工作还确实有过一阵子热情和努力。

那年国庆期间,我的处女作《枣园丰收》在省城展出,这一初步成功,更加坚定了我业余学画的志向和决心。

冬天到了,枣树的叶子总是比其他树叶先落。光秃秃的枝丫虽曲折交错,但却硬骨铮铮,那样子让我很感动。

两个走乡串户的照相人来到小口为乡亲们服务。我也站在枣树园子里拍了一张照片。穿着蓝色的大衣,大衣的里子是父亲曾穿过的旧紫羔皮,布面子是离开兰州时让裁缝重新做的。到了这时候,里子和面子都已经很陈旧了。照片上的我右肩持着心爱的写生画夹,微笑的脸上有着憧憬和自信。

我为照片作了一首七言古体诗:

面对青山背枣园,

犁锨巧作绣花田。

老枝曲曲唯刚硬,

泥土醇醇最香甜。

不慕临河细柳翠,

却学傍山粗冬坚。

一心苦练丹青术,

喜向生活浴泉源。

山区代课生活的乐趣和教学工作的热情,对于绘画艺术追求的初次成功,农村中朴实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突然降临的爱情际遇。这一切让我重新对人生树立了信心。内心又一次产生了追求思想进步,争取做一名先进青年的向往。我怀着庄重的心情向公社团委递交了一份人团申请。

不久,一件偶然看到的调査表格,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去石门办事,顺便带回来一封甘报社寄给小口小学党支部的信。因为是写给学校的,我们也没想到应该交给公社党委。只是感到好奇,我们学校一个党员都没有,更别说党支部了。我们便把信拆开,想看看究竟,没想到竟然是报社调查我政治表现的一份表格。其中有一个栏目明确印着这样几个字:该同志作品能否发表。

这个调査表,先是让我有些莫明其妙,因为我并没给报社投稿。接着便想到了可能与参加省美展的那幅画有关。而真正让我吃惊地是,发表一幅画的命运竟然也掌握在本单位党的领导人手里。如果他们填上“不能发表”几个字,你画得再好也没用。

因为是调査教师情况的信,我们才意识到应该把信交给公社党委。听刘老师说公社书记批评了我们拆信的做法。至于党委如何填写,是否将表寄回了报社,我便不得而知了。

偶然看到调查自己的那张表格,让我更加明白了政治思想表现的重要性。像我这样出身不好的青年人,只有取得党团组织的认可,才会有出路。

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公社要搞耕读教育,上边没有统一课本,县上要求各地自编乡土教材。公社与学校研究,把任务交给了我。我踊跃接受了,查资料,写大纲,动了不少脑子,花费了大量精力。书稿编完修改通过后,又刻蜡版,在其他老师和公社有关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油印成册了。

我的这项工作,受到了公社党委的好评和口头表扬。

学年快结束时,公社团委批准了我的人团申请。正式批文是当年秋天我到仁义小学后,由小口公社团委寄到仁义小学团支部的。

我在二十二周岁时,终于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当时心情十分激动,为自己能成为革命的一分子而高兴。

“文革”开始前,学校的团支部反复动员团员带头给老师提意见,也正是一种紧跟党的思想支撑着我给一位老教师提了一条意见。这位教师出身下中农,我的意见虽然不会对他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但他还是愤怒了:一个地主出身,“右派”的儿子竟敢对他提意见,这是他无法容忍的。于是这位老教师在运动一开始,便矛头对准我开了火。他明确宣扬:“这次文化大革命,不把苏宰北打倒我誓不罢休!”这样,在全县教师集训会的六十天白色恐怖中,我差一点被打成阶级敌人。从此也丢了代课教师的工作。

那位老教师不是党员,只不过是下中农出身,而我这个在团的会议上光明正大地提了一条意见的共青团员,只因为出身不好,便差一点被一些编造和臆断的罪名搞成反革命。再加上六十天里的经历和见闻,让我明白了家庭出身的严重性,也更加有了自知之明。

从此,我对政治变得十分淡漠了,把自己这个团员也没再当回事。后来到陶瓷厂做临时工时,已经到了退团年龄。

回想起来,我也曾加入过共青团,虽然仅仅过了一年的组织生活,而且因了这团员惹了祸端。但人团前那段火热的生活,辛勤地努力,纯真的信仰和美好的憧憬毕竟还是丰富了我极为平凡的人生经历。

2005年6月2日

荨麻疹、荨麻根、兽医

自从一九六〇年暑期落下个出风湿疙瘩的病根子后,每隔一段时间便犯病,尤其是春草发芽或刮风下雨时,最容易犯,而且病起来更为严重。

同类推荐
  •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天地萌生万物,对生命总是赋予惊人的力量。随缘而喜,随遇而安,是最好的态度。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热门推荐
  • 异界神仆

    异界神仆

    我叫聂小白,没想到在我身上发生了奇迹,我穿越到一个修仙时代。灵魂进入了一个叫宴无语的身上,不敢想像的事迹就这样上演了。
  • 法演禅师语录

    法演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他们遇见她们

    他们遇见她们

    也许每个明星都有高高在上的一面,但是当他们退去了明星的光环,成为普通人时,和我们一样生活,还会有人爱么,TFBOYS也是众所周知的明星,很荣幸我也是一个四叶草,我也会默默的一直支持着他们,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一步一步变得更好,变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模样,第一次发作品,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本文纯属虚构,见谅。)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青梅竹马:爱你无悔

    青梅竹马:爱你无悔

    他们从小就是青梅竹马,长大却因为一些事情成为冤家,阴差阳错的居住在一个房子里。“臭丫头,你看你又笨又丑,长大以后肯定没人要。”这是他说过最多的一句话。碰巧惹怒了她。某日,她得意的回家“不是说我没有男朋友吗?没人要吗?等着,很快我就有男朋友了,”他笑了,好凄凉。安安,祝你幸福。
  • 天浔紫烟

    天浔紫烟

    人生很短,但梦要够大够远。人生如梦,真的要好好做梦
  • 玄神殇

    玄神殇

    吾以刀剑向天,笑苍穹,问寰宇,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花开七色

    花开七色

    行走在人生旅途之中,总会碰到充满故事的人,是暂住稍歇倾听讲述,亦或者黔突暖席不屑一顾?只盼情深能比翼,奈何缘浅似浮华。痴心恰若无根木,相思好比雾中纱。梦回总角笑晏晏,青梅竹马丢手帕。且把巫山云收起,与君同赏七色花。
  • 444便利店

    444便利店

    一间便利店,一个人,一只猫!冥冥之中,踏入了不归之路!见鬼之灵魂摆渡人新篇《444号便利店》
  • 阳光扑满

    阳光扑满

    一个迫于无奈出国,回国后却被小三的女人,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该何去何从?“你说我是小三?“徐琪芷有些好笑的看着眼前的女人,一脸的无所谓。施雯看着她那张美艳欲滴的脸,恨不得把它撕碎,好让她无法再迷惑她的老公。“薛柏韬是我老公!”她歇斯底里地说,这与她的大家闺秀的身份和她那优雅的外表很不相称。“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没有结婚。”她说的很平静,仿佛在描述一件很久以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