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此时正在不住冷笑:这样的草包,怪不得在历史上会如此草率地提出割让虎牢关以西所有地盘,包括——洛阳!如今自己介入这里,无非是让慕容家送温暖的对象变了而已。他又想到了慕容垂,慕容三杰中留世的最后一位,可谓是命运多舛。如今燕国变相割地的对象已经由秦国变成了自己,而慕容垂在历史上被逼无奈之下投秦,那会不会。。。林衡开始有些兴奋,搓了搓手掌,冉汐见他莫名其妙的动作,之前压抑沉重的气氛被缓解了,不由得抿嘴一笑。
这时候慕容氏两个草包出来了,林衡默默想,这对败家玩意儿!林衡听了问题马上回答:“一个时辰后。给我安排一个带路的,你们希望有多快解决就给我配多快的马。”林衡何尝不想快点解决?万一桓温上头了打的地方太多吃亏的可是自己!他握住冉汐的手,转身道:“要是汐儿被亏待,后果自负。”又面向冉汐:“跟慕容沁把你的事说清楚。我不在的日子照顾好自己。”冉汐眼眶湿润了,她知道林衡这样奔波劳累虽有要获得利益的因素,但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她轻轻抱住林煜衡:“衡哥哥。。。你要想我。”林衡叹了口气,伸出手轻轻在她脸上擦了擦:“别哭啦。记得我说过的话。”转身走出了偏殿。慕容暐至今仍然不知道冉汐的身世,更不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慕容评不禁跺脚:“唉!一笔糊涂账!糊涂账!”
这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林衡要干什么?他先换了装束,特别是用一块头巾包住了头上的短发,再去找了几个花盆,然后将背包里已经发芽的土豆切块种了下去。做好这一切后他叫来一个卫兵:“交给清河公主,告诉她一定要好生养护,我日后有大用。”他本来只是背了个土豆想要在野营的时候解解馋,没想到来到了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土豆是在明清的时候传入的中国,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国人口以几何状疯狂膨胀,五百年内翻了几倍。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可是真真正正的逆天神器,!但是现在林衡必须赶快行事,早一天把事情解决自己的地盘就多一点,他不怕慕容家的人反悔,虽然草包叔侄历史上确实确实干了这样的挫事,但那是在晋国元气大伤无力北伐的情况下,现在,他们还没这个胆量。
慕容氏也是心急如焚,虽然不知道林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只有让他试一试。林衡在安排好一切以后即刻便出发,此时桓温已经入驻黄墟,马上就要北上越过黄河,时间刻不容缓。他这次的行动一是为了自己,二也是为了帮桓温一把,大家同为汉人,他不愿意看到桓温自此在晋国威严扫地,在内斗中抱憾而死。已经将晋国领土推进了这么多,所谓物极必反,这样激进也会出乱子。
林衡跟着引路的军士快马加鞭昼夜并行,一路来到黄墟城外,林衡让引路的军士等着,自己直接通报守城的晋将:“在下求见桓公,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要告以桓公。”守城的晋将见他单枪匹马,一身便装,又是汉人模样,不敢怠慢,担心误了大事,便请他下马进城。林衡当然照做,跟着便走进了城门,身后的晋国士兵帮他扛牵着马,身前是守城的晋将为他引路。林衡突然有种归属感,这些可都是汉人啊!当然要他归属晋国那是不可能的,他一直瞧不起的两个朝廷一时东晋,一是南宋。当然这些只是在心里腹诽,很快他见到了正在帐中休憩的桓温。
不愧是传说中的桓温,骨骼精奇,碧眼猬须,面有七痣如同星阵排列,贵不可言。桓温见了林衡,也是微微一愣,这少年身着便服,不似任何一国的代表,不止如此火急火燎找自己所为何事。林衡作为小辈,当然不可能让桓大司马先开口,便朗声道:“在下有一事想要告知桓公,请桓公先看此信。”随后取出了慕容恪的遗书。
桓温接过,心中好奇,但随着读信的进度眉头越来越紧锁,等读到慕容恪竟要将冉汐托付给自己的时候浑身一颤,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襟,敢于将牵挂托付给死敌。再看到后来慕容恪提议与冉闵结拜遭拒,也不由得叹息:“真英雄也。若非胡汉有别,吾当与之交也。”再到后来看到慕容恪预言燕国将亡,不由得抚掌道:“深谋远虑,不亚武侯也!”收起了信,看林衡郑重地看着自己,开口道:“此信,你如何获得?”
林衡也不隐瞒,将自己救下冉汐的事情全盘托出。桓温啧啧称奇:“若非你出手,这冉汐只怕为燕国做了嫁衣。”林衡嗤笑一声:“燕国,早晚要亡。不过,在下奉劝桓公,不宜逼的太紧,及早收手方为上策。”
桓温一惊,这少年竟说出这样的话来,自己的军队士气正盛,一路势如破竹,为何要突然刹住?听他语气分明不是燕国一方的人,难道是秦人?毕竟是心有城府的大司马,桓温沉声道:“足下是何人?燕人?晋人?秦人?”林衡摇头,目光坚定,掷地有声道:“汉人!”
他这句话里的信息,除了表明自己的民族以外,还有一点就是说明自己不属于任何势力,因此不用担心自己的话里包含利益因素。桓温颔首皱眉:“为何?”有些不满。
林衡知道桓温压抑着心中的不快,但他不得不说出来:“桓公北伐,朝中是否一致同意?”他知道历史上桓温北伐遭到朝野上下一片反对,因为晋朝皇室衰弱,桓温****其国,晋廷朝臣未必和他同心。所以,桓温得胜,是晋臣不愿见到的结果,一定会千方百计阻饶其事。果然,桓温神情一变:“足下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