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700000004

第4章 月夜无眠(1)

叠叠重重望青瓦

正如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实际上,我也不可能重新返回自己的故乡。

某一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从熟悉的村口离开了,去了另一个地方。

而现在回去,只能说是去看望父母,顺便看看那口日见淤塞的池塘,那棵空心的老树。那些熟悉的事物偶尔会引出我的思念。静下心,那遍地牛屎的气息会弥散在我的呼吸里。乌黑的屋檐下那些老旧的时光,岁月醇酽,有点淡淡的忧伤。那些母鸡一如既往地懒洋洋,眯着一只凤眼晒太阳。你只要不去打搅它们,引起惊慌,乡村总紧随了安宁。

我觉得,鸡是老屋的另一种符号,它们比人更警觉地守候着老屋,直至黄昏,它们才逍遥地回到老屋里的鸡窝。狗却有些躁,好像狗的一生都有一副年轻的性格,整日跑来跑去,十分热情。而墙头上的老猫就安静得多了,无论对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都爱理不理。现在的老猫肯定不认识我,但它的祖母可能认识。老猫都不喜欢叫唤,格外高深莫测。而整个村子的猫都一个宗族,只背脊或爪子的花纹略有不同。老猫腹部的毛色都要深黑一些,跟老屋重叠堆积的时间颇为一致。而我的记忆也是如此,渐渐有了老猫腹部毛色的深暗。

我的乡村——我矫情地这样称呼——有比城市更美好的春天啊。冬天,阳光很低,很矮。夏天的南风不需要拐弯,就能从村前广阔而碧绿的水田吹过来,所以门前的芭蕉叶是碧绿的。而冬天的西风就必须翻过那座山头,才能给黑夜带来白茫茫的寒霜。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四季里轮番展开,都附着在我惆怅的脸上,成为记忆里永恒的美丽,使我在水泥的都市里,无论行走,还是呼吸,都自觉骄傲。每想起这些,我就笑一阵子,甚至在失眠之夜,也能回味到春雨,湿润高楼的窗台。那些早年的泥土,我依然会从一只只春天的萝卜身上看见,它们也在夏日的辣椒地里。泥土最喜欢盛夏,随烈日滚烫;而秋天却安静而干爽。当又一个年头开始,泥土又会粘在新鲜的春草上,粘着新鲜的牛屎,长出很多“牛屎菇”。

这些回味,亲切,又使我惆怅,低回。每回老屋,我都会重新修补自己的童年。当我在异乡,在城市,我熬夜时的精神气会严重耗损,那就必须补回来。就如大地之子,我将自己的触须伸回到青瓦老屋的记忆里。那是我精神的母亲。

我每年都在固定的某些时刻回去。我父母还居住在那里。他们衰老了,整日里沉默寡言。他们觉得没必要说什么话了。说什么?说给谁听?

但他们还在坚守古老的农作,双手不断插人泥土,刨出自己喜爱的粮食,自给自足。我知道他们不一定喜欢我,可能更喜欢一头牛的呼吸与低头;喜欢一把锄头上的铁锈与光亮;喜欢那些懒洋洋的田畴甚至荒草;喜欢日见淤塞的弯曲的水沟;喜欢稀薄的阳光从瓦缝里漏下来,花一样印在那只苍黑的老藤椅上。

但只要我父母还在,青瓦老屋的蛛网也就在,落叶与尘串都在。会有一只只小猪跟着他们哼哼,讨食吃。会有一群鸡咯咯咯地下蛋,打破老屋的静,唱出满足的喜悦。老猫从来不说话,盘着身子蹲在母亲的脚背上。

只要父母还在老屋里居住,那老屋的心思就还是我的心思,风景也还是我的风景,牵挂也还是我的牵挂。尽管我越来越不如青瓦老屋质朴、本分,城市空调的矫情让我多少有些虚伪了。

而老邻居们也经常对我述说五谷杂粮的长势。我喜欢他们说话那硬硬的腔调,喜欢他们喉咙里那些古老的人声,习惯被他们颠倒的语序,怪异的动词。那是传承久远的古老楚国的习俗和乡声。只不过方言里的老家越来越陈旧了,仿佛那些乌黑的青瓦,潮湿的墙基石。整个老屋场也越来越颓圮,崭新的阳光里并没有几栋新房子。

我母亲说,有钱人家都搬到公路边上去了,公路都被挤成了新街。

熟悉的老邻居会来看望我,陪我坐一会儿,打听一些城里的事情。也有人老盯着我的脸,那疑惑的眼神,仿佛我做了很多伤害他们的事情。他们不喜欢的政策可能被认为与我有关,包括那些估计是失踪或者逃离的少女们,也可能与我有关。但当我离开,他们又都和我父母一样,硬塞给我很多花生,板栗,甚至大南瓜。

我身后那无言的老屋其实始终都在拒绝我的回来。我是陌生的,矫情的。我偶尔回乡的亲情总被双倍地反弹了回来。老邻居们言语硬硬的关切,祝福,仿佛我是一个人居住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生活得十分艰难而凄惨。就连跟在我身后的那一路尘土,也在青瓦的背景下成为了无限飞扬的风景。我只是在这样的风景中往返。

而现在,我只能偶尔回去一次两次的。因为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日夜忙碌,每一天都会生出许多急切的事情将我挽留。我除了看望唠叨的父母,陪隔壁的乡亲们胡扯,也没什么正经事情可做。我也索然。倒是感觉现在的春天转瞬即逝;夏天的田野炎热得滚烫;到了冬天,那里的寒冷也更加坚硬,空旷。只是突然秋风,强劲地吹落越来越少的树叶,使我感慨。我的内心,那不可言说的羞涩,我已经不记得乡村四季的物候了,不记得哪块自留地是我家的,该种些什么了。而梁上呢喃的家燕也会受到我陌生气息的惊扰。我的青瓦老屋正在不可回避地伤感。而更多远离的漠然,都重叠在都市的孤独里。

而最终,我会失去回望老屋的理由,当父母百年之后,我不可能再特地去拜看一头老黄牛,去拜看一只墙头上的老花猫,甚至去看望那些春天的雨燕。那就不只是我,老屋,就连春天,灵魂的慰藉也显得多余了。现在,都市四季就已共同了蔬菜;书籍和电视也夜以继日地雷同。谁还需要别人的关心和探看?精神已经雷同得虚空了一切。

我在返回乡村的大路上,一次次发誓,要重新出发,到达更远更大一些的城市,让我的老邻居们更荣耀一些。同时,我也要更多地返回父母居住过的青瓦农村,不只是看我自家的老屋,视野要更宽阔一些。要去看那些被人忽视的尖利的存在。

而往往,我只在铺满沥青和水泥的国道上重复了矫情的愧疚,重复了喝水和出汗。即使我真的反复去到青瓦的乡村,也并不能做什么了,那里的方向也跟城市一致,是笔直的,只不过有些猥琐地零散在高速公路的边坎上,被那些杂乱的树木忽隐忽现地遮蔽。所以我有时回去,却并不急着见到自家的老屋。不言语,只四处晃,像一片青瓦的屋檐上被树叶反复扫过的将落未落的残瓦。

而那些跟随我的小孩子已经不认识我了。

我一个人村前村后徘徊,看这看那,听那细小的笑声。老树乱晃的阴影日夜摇曳,但那已不是我的言语。且我与我童年的乡村即将失去关联了。因为父母已老,我要将他们搬进城市,与我一起居住,让他们整日坐在逼仄的阳台上,安享无所事事的晚年。

老屋深锁

老屋并不遥远,就城外二十里地,但我已经十年没有进去过。

十年前将父母接到城里后,我就没有再回去过。但现在必须回去看看它是不是漏雨,还能不能使用。出门的时候,父亲斜依在他卧室的床上,思绪游离,一脸虚妄的幻想。我出门他根本听不见,也看不清晰。他早就是个聋子老头了,最近又什么都看不见。五月之后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早些时还满世界跑,天天吃斋,上庙,劝都劝不住。忽然就不跑了,看不见了,说病就病了,一病就只能赖在床上了。

我之所以急着要去老屋看看,是我娘说,怕父亲万一有个事,还要回到乡下。尽管这是我不情愿的事情。八十四年前父亲就出生在村子里,我们的根系都还在老屋的四周。

而直到去年,我都不怎么操心老屋,无论暴雨和冰雪。因为父亲还能满世界跑。他在逛庙礼佛间隙也时常转回去看看,时不时给我一些惊奇的消息,有村子里的,也有老屋的。比如村里的小学搬迁重建了,村头的窑厂肆意挖土,祖坟都只好迁走。比如屋后树木太多,屋上都是厚厚的落叶,雨水不流畅,很多瓦片似乎要烂掉。比如他没留意,一根竹笋就长在屋后的檐下,穿瓦而出,高大而茂盛,已不方便砍掉了。还有,屋里居然也长了一根巨大的竹子,楼板已被顶开……

母亲腿脚不便很少回去,1958年大跃进她就这样了。但母亲很会唠叨我父亲,该不该回去看望老屋都由她唠叨而定。包括如何处置村子里割舍不断的人情。母亲是这些事务的总指挥。

不为老屋操心的另一个原因是有我大哥在。虽然他不住在老屋旁边,隔一个田垄,大约两百米远。大哥职业是泥瓦匠,走村串户挣钱糊口不易,日子也忙,并不维护我的老屋。但大哥在,我心里就有依赖。老屋真有什么事,他最终还是会管的。即使现在忙不过来,顾不上打理这不值钱的老屋,将来父母老了,也会有大哥做主操持。老屋漏不漏,倒不倒,我无所谓。

但现在我已经没有大哥了,长我十一岁的大哥忽然暴病下世,家里就只有一个仅能自顾自地老嫂子,侄子侄女都在外地。那老屋我就不能不亲自照看了。

我和妻子到达老屋时已半上午了。

村子中间,那黑暗而低矮的四间瓦屋就是我的家。四十五年前我出生在这里,老屋比我还老一岁。可是我已经不能到达老屋的门前,场子里满是荒草,有的高于人膝,更多的高过人头。檐下疯长的泡桐树正在秋风里轻扫屋檐,那些瓦片已经残缺,稀疏。墙上满是雨水的漏痕。大门紧锁,窗户半开。我心里一酸,就想流泪。这就是我父母一生的财产,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是父母终日不能忘怀而终究还要回到这里的老屋。

去邻居家借来茅镰刀,大砍刀,锯子,我和妻子忙乎半天,终于从稻场上的杂草里割出一条便道,可以勉强走到老屋的檐下。我并没有急着去开这扇已经锈锁的大门,抹了一把汗继续将老屋檐下的泡桐树锯倒,老屋后山的毛竹已经长到瓦屋的东头,很是茂密,一排存放柴火的小屋,猪圈,厕所,都已经被竹林掩盖,有的毛竹直接从屋里长出来。我锯掉了一些,使其不扫老屋的瓦檐。

终于可以开锁进屋了,然而家徒四壁,陌生得让我十分惊异。因为当初搬家,是大哥与父亲搬的,零碎的物什父亲陆续处置了。再零下的如方桌板凳可以使用的器物大哥移至他那边用了。屋不住人,东西不能多放,尤其木头家具,怕生白蚁。只那些挂满尘串的楼板还在,当年没有烧完的茅草还有几捆叠在阁楼上,墙上挂的筲箕簸箕竹篮之类,虽已斑驳不堪,但还在。而当年的灶台,无锅,大约也是我大哥处理了,而今两个黑黑的窟窿明示着那年那月的烟火痕迹。屋内挂满凌乱的电线,然而外边的电源已经被摘了,既然不住人,要电何用?

母亲特别叮嘱我看看他们早就预备下的寿材,父亲与我大哥早已将其高高垫起,洒了防白蚁的药水,都好好的。只是抬头,有些瓦片已经破损,从屋内就能够看见秋日里蓝蓝的天光。大概去年南方大雪冰冻,老屋的瓦片也不经百年不遇的奇寒和雪压。

我对妻子说,该修一下了。

本想扫扫,十年不来,扫扫老屋也是好的。但没有扫把,也不便去邻居家借。十年不扫的老屋也不是轻易能扫干净的。甚至老屋已经不可能再有干净的颜色了。都是土灰与阴暗。在东边我当年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棵巨大的竹子,长在当年床后谷仓的位置。只是屋内缺了阳光雨露,这棵竹子在它长成竹子之后就慢慢枯萎了。我们不得不锯掉它。我邻居婶娘过来帮忙,她帮什么忙,像我老娘一样气喘吁吁。我们一起退到屋外,徘徊良久。

我找到一些堂兄,商量请他们一起修缮老屋。

父母到城里去以后老屋只翻修过一次,虽然每年父亲都会回来几趟,扫一扫瓦檐上的树叶,清理清理屋后阴沟。起先,我还对大哥有意见,就知道忙自个的,凭着手艺好没日没夜给人家做新屋,砌新灶台,并不关心我的老屋。但他自己是泥瓦匠,我没有必要过分操心。四十六年的老屋也不至于顷刻就能倒掉。要真是我的父母老了没有地方安置,大哥说,有新屋呢!但现在就不能这样想。老屋变得必然而且唯一。因为再不会有兄弟与我分担年迈的父母了。我必须确保老屋不会彻底颓坏。与堂兄们约好,等晚稻收割,棉花摘了,山芋挖了,小麦种了……不再农忙,我就回来修缮老屋。

而那是要依靠我的族人,我的同村。虽然我从外出读书开始至后来工作,都没有多少时间待在这老屋,兄弟之间少了来往,多少有些生分。但血脉还在。

老屋上的青瓦破损了不少,要加一些。但现在已经没有窑厂生产这样的青色小瓦。堂兄说了,隔壁临城的开发区正在拆房子,人家不要,可以弄一些。但买不到,要自己去拆。如果没人要,那是用铲车一下子就推倒了的。但我不能去拆别人的老屋,只好委托几个堂兄,说好由我出钱。我不知道这能不能行,希望兄弟们能够给我这个人情。我之所以修缮老屋不是要占村子里的土地,有贪财之心,而是要善后我已经年迈的父母。看看如此颓败的老屋,看看荒草离披的稻场,希望他们不误解,不急于在我的屋场基上做自己的新楼。毕竟我离开村子几十年了,完个不进家门也已经十年。

我是在疲劳和颓唐中锁了老屋的门,离开老屋的。在回城的路上,遇见邻村一个族兄,也是我小学同学。他说拆建村小学是他承包的,那还留了一些老瓦,可以送我一些。心里好一阵温暖。我想老屋再经几场秋雨,就可以被翻新,就不再漏雨漏雪。门前的秋草也会在秋后紧接着的冬天里被寒冷颓倒。我要再来,进屋,锁门,肯定会方便许多。

只愿我维修了老屋而不要很快就使用老屋,希望我父母还能健康地多活几年,喝我城里的自来水,晒我城里的太阳,使我不过早陷人更大的孤独。现在一个人八十多岁也不是太老,聋子就聋子好了,瞎子就瞎子好了,跛子就跛子好了。但那是我老父,那是我老娘啊。

稻场寂寞香樟老

瓦房子从来不生长,只越来越旧。倒是房子后面那棵老樟树还在年复一年地翠绿,对比了瓦房子的矮小,乌黑,沧桑。

那是我乡下的老房子,瓦片由青而黑,我们不住已经十多年。但仍然留着,我父母亲以为那是他们唯一的财产,也是最后的归宿。现在他们跟我住在一起颐养天年,而百年之后还必须回到老屋。必定要一个热闹的仪式,并由此出发,隐匿到瓦屋背后的青山。那将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起点。因而父亲时常挂心,偶尔也会一个人溜达出城,回去看看。当然是父亲身体尚健,走得动。后来父亲耳聋,目盲,腿脚无力,就整天待在家里。有时也会忽然记起,唠叨一句两句闲话,间或也叙述一些往事欢乐。

但更多时候是像我一样,将许多发生过的事情他不记得了。

同类推荐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佛念

    佛念

    大千世界,一念之间。佛前静坐三千年,永世沦为斋心人。阿弥陀佛。重生的佛家小僧花弥勒,当遇到吃肉活佛、当遇到红尘中佛,世界观彻底的被玩坏了!
  • 沌一

    沌一

    【书名的由来:“沌一”乃是本书设定的一个修炼境界】神秘婴孩从天而降,穿越到地球,竟无人知晓!是天意使然还是另有目的?而地球又埋葬着什么秘密?十八载沉浮,一朝离奇穿越,兄弟别离,人生大悲,又是谁幕后操控?神秘的老和尚,神秘的老王,神秘的仙侠世界,不断地冲击着少年……传说只要修炼到沌一境,就可到达混沌圣界,夺取混沌本源,练成完美混沌体,实现真正永生长存,更可开天辟地,另拓一片宇宙!当少年横空,一路挑战,揭开各种隐秘,打破种种阴谋,直至最终打穿混沌,迈向新世界时,传说变成了事实!【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倾尘绝恋

    倾尘绝恋

    “兮儿,如有来生,我想陪你看尽一世繁华,生死相依……”他用尽最后心力,终于对她说出,这么多年,一直深埋在他心底的话语,他终是满足了,笑着闭上了眼睛。而她,亦是知道了他的深情,流下眼泪,,今生亦是辜负了他,“愿有来生,,我会爱你”,她转过身,用眼睛狠狠的看着害死他的凶手,却没想到,他竟是……(作者第一次写文,如有不好,请见谅,也请爱看的读者们,能支持我)
  • 时光的剪影

    时光的剪影

    前世今生的延续是缘分还是红尘劫数?遇见,或许就是沉沦的开始,那么结束又将是什么?
  • 万兽天王

    万兽天王

    现代人林涛,重生到了一个武者与妖兽共存的世界。意外获得了龙神传承的他,体内流动的并非人类的血液,而是属于神灵的淡金色鲜血。这种淡金色的鲜血,能够号令万兽,让他成为了统御万兽的天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一个穿越者追寻无上武道的故事……
  • 浮生烟云

    浮生烟云

    这是一部写满人世悲喜的作品,用我最真挚的情感来写其中的喜怒哀乐,没有恶搞和无厘头,有的只是人性的探索……
  • 酸口味心理学

    酸口味心理学

    《酸口味心理学》以爱情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用心理学知识指导你的婚恋生活,用最平凡朴实的生活故事进行最深层的情感解码,用最细腻温暖的语言给予最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情感呵护,帮助每一对进入婚恋中的情侣或夫妻纠正爱的迷途,学会善待爱、理解爱和懂得爱,从而在爱的经营之路上共成长。通过切实有效的相处策略以及沟通技巧,帮助你摆脱情感困扰,化解两性间的冲突,提升情感魅力和幸福指数,在美妙多姿的情感世界中收获天长地久。
  • 王源的邂逅

    王源的邂逅

    张艺兴的妹妹与王源的虐恋。————————
  • 蓝天风

    蓝天风

    本书以全国百强民办学校——蓝天学校全新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为素材,以全国民办教育先进个人蓝天学校校长张旭的办学经历和管理手段为主线,非常详实地讲述了形成中等生的原因,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决中等生的办法,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