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位美国商人因生意需要,前去日本谈判。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习惯和语言,他随身带了很多关于日本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书。
十几个小时之后,飞机在东京的机场着陆了。此时,两位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他们是公司专门派来接待这位美国商人的职员。从美国商人一下飞机,这两位职员就一直对他彬彬有礼,他们替他办好了一切手续后,叫来了一辆豪华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后面宽敞舒服的位置上。
美国商人很奇怪,问道:“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坐呢?”
一位职员毕恭毕敬地回答道:“您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
不一会儿,一位职员问:“先生,您会说日语吗?”
美国商人答:“哦!不会,但我带了本字典,打算借机学习学习。”
接着,另一位职员问道:“您这次一定要准时回国吗?到时候我们安排专人来送您。”
听到这话,美国商人很高兴,道:“真周到!”说着,就把回程的机票掏出来给他们看。
“哦,准备逗留14天。”日本职员记下了。其实,美国商人根本没想到,自己一句无心的话,已经向日本方面暴露自己的期限,而对于日本方面来说,知道这个期限相当重要。这将便于他们按照自己的策略安排这位美国商人,从而使自己在谈判中争取主动。
接下来,日本方面便给这位美国商人安排了一个游览计划,时间为一个多星期。他们每天都派专人陪着这位美国商人四处游览,从皇宫到神社统统看了个遍。游览完毕之后,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参加用英语讲解“禅机”的短训班,日本方面的解释是,这样可以让这位美国商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宗教风俗文化。
到了晚上,他们就在硬硬的地板上,设宴款待他。这一跪大约就是四个半小时。美国人是跪不惯地板的,如此长时间地坐着,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可碍于面子,他只能忍着,假装谢谢。此后,他几次三番提出要谈判,可日本方面却总说:“时间还多,不忙,不忙……”
终于熬到了第12天,谈判可算是开始了。美国商人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可不承想,日本方面却突然通知他说,下午要请他去打高尔夫球。美国商人不好拒绝,只好前往了。
到了第13天,谈判终于开始了。但为了出席一个盛大的欢送宴会,谈判谈到一半就结束了。到了晚上,美国商人已经心急如焚了。
第14天的早上,谈判又重新开始了。就在双方正谈到紧要关头时,一辆轿车停在了门口,这位美国商人去机场的时间到了。美国商人无奈,只好匆匆忙忙上了车。就这样,一场谈判在车上开始了,此时的美国商人哪还有谈判的兴致,于是很快就达成了交易。
在和人周旋时,我们就是在和对方打心理战。要想获胜,我们就要尽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鬼谷子有云:“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也就是说,我们要衡量对方的智能,揣摩对方的材力,摸清对方的底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而我们在劝说别人时,鬼谷子的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
巴蜀两国是战国时期的两个南方小国,当时,两国为争夺地盘而展开了交锋。于是双双向秦国求助。
秦惠王得知后,想出兵伐蜀,但由于蜀道充满艰险,同时又担心韩国乘机突袭,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就找来司马错和张仪进行商议。这便引发了司马错和张仪的一场舌战。
司马错坚持认为应该攻打蜀国,而张仪却坚持要攻打韩国。见两人争论不休,秦惠王便开口道:“你们不妨说说各自的想法,我听听。”
张仪第一个开口了,他说:“您应该先和魏、楚两国维持亲善的关系,接着派兵攻打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把通往屯留的路堵住。然后就让魏国出兵将通往南阳的路切断,当楚国派兵攻打南郑时,我们的军队就可以趁机去攻打新域和宜阳,这样我们就能合力逼近二周的近郊,进而讨伐周君的罪行,随后,我们再乘机把楚、魏两国的土地据为己有。周王室自知无力抵抗,自然会把九鼎和宝器交给我们。我们拿到了九鼎,掌握了地图和户籍,就可以挟持周天子,然后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这样就没人敢反对我们。您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建立您的王业了。蜀国地处西边,既偏远,又落后。如果我们出兵攻打它,我们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无法建立名望;此地如此荒凉,即便我们得到了它,又有什么意义呢。‘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您不派兵去争夺,反而要与那些野蛮的人开战,这不是背离帝王之业了吗?”
张仪话一说完,司马错就开口了,他立马反驳道:“不然。我曾听人这样说:‘想要富国,就一定要扩大它的领土,想要军队能征善战,就必须让百姓富足,想要建立功业,就必须要广布恩德。只要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那么,王业就自然会实现。’如今,您不仅土地稀少,而且各地百姓生活都十分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您就不能去做那些困难的事。而是应该先做简单的事。蜀国地处西方,以戎狄为首领,据说现在他们内部统治十分残暴,常有祸乱发生。此时,如果您出兵攻打它的话,就等于是在解救那里所有受苦受难的人,这就是顺应民意。倘若我们得到它的土地,我们的疆域就会扩大;得到它的财富,我们的百姓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们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一定会归顺于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夺取了蜀国,但没有人会认为我们暴虐;我们取尽了蜀国的财富,其他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可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倘若我们现在出兵韩国,而胁迫周天子,我们就会遭到天下人的斥责而败坏名声。您要明白,去攻打一个所有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这是失人心的危险行为。现在,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倘若周天子知道自己要失去九鼎,而韩王也知道自己要失去三川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联合在一起,共商抗敌之计,而且齐国和赵国也会帮助他们,另外,他们也会向楚、魏两国求援。最后,周天子会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我们应该先去攻打蜀国。”
秦惠王一直在静静地听着,待司马错说完,他立马说道:“此话有理,就依你的计策行事。”没多久,秦王就派兵去攻打蜀国了。此时的蜀国兵力虚弱,秦军连战连捷,凯歌高奏,很快占领了蜀国。随后,秦王将蜀国的君主改为侯,并派遣陈庄前去辅佐他。正如司马错所言,蜀国归附以后,秦国的国力立马强大了很多,百姓也过上了好日子。
为什么司马错能说服秦惠王攻打蜀国,而张仪却没有劝说成功呢?原因就在于,司马错早已经猜透了秦王的心思,他深知秦王一直都想扩展疆土、富国强兵,所以就给秦王上了一道正和他胃口的菜。最终让秦王采纳了自己的意见。
有时,劝说别人,也是一种心理的较量。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观点被对方接受?或是如何才能让对方放弃自己的观点,我们就要学会揣摩对方的心理,度量对方的智能,预先对对方进行仔细的分析,以求全面、准确地了解对方。正所谓“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占据主动,赢得胜利。
四、空往实来,缀而不失——怎样做到以空套实、以无换有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复。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如果把“飞箝”之术用于他人,可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对方的实情,通过这样连续行动,来考究游说的辞令。这样就可以实现合纵,也可以实现连横;可以引而向东,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也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还,也可以引而复去。虽然如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丧失其节度。
和人打交道,很多时候,都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通过对方所说的话,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既然不知对方的真实意图,也就很难达成我们的目的。就像是一场战争,交战双方如果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的话,即使开战,也是心里没底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幸运的是,鬼谷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策略——“空往实来”。何为“空往而实来”呢?意思是说我们可以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对方的实情,即以虚求实。这看上去与“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如出一辙。有时候故意“指假为真”,以假象去诱惑对方,往往能引诱甚至逼迫对方显露出真实意图。
马克有一次,借给一个商人2000金币,对方在取钱时,给他打了个借条。但马克不小心把借条丢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他的妻子在一旁不停地唠叨,简直快把他急死了。他越想越怕,担心商人会赖账,于是就去找好友梅西问计。
他对梅西说:“如果那个商人知道我把借条丢了,会不会不还我钱了啊?那可是2000金币啊!”
梅西问:“还有第三人知道这事吗?”
马克说:“我妻子知道,但我是在商人把钱借走后,才告诉她的。”
梅西又问道:“商人借钱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年。”马克说。
梅西深思了片刻,对马克说:“我们可以向那个商人再要一个。”
马克简直被他说得莫名其妙,商人怎么可能会再给一张呢?傻子才这样做!但梅西却胸有成竹,说:“你马上给商人去封信,要求尽早归还借给他的2500金币。”
马克又被他说晕了,不解地问道:“我只借给他2000金币,不是2500金币啊!”
梅西解释道:“你去信催讨2500金币,他一定会马上回信,说明他只欠你2000金币。这样,你手里不就有证据了吗?”马克一听,果然是个好办法,于是立马提笔写了一封信,对于为什么要急着催还这笔借款,作了充分的说明。
果然,5天之后,商人回信了,信中这样写道:“……虽然你现在发生了点意外,但我们当时说好的是一年之后还款,我是按借款日期安排我的买卖的。而且对于借款的数目,我想你一定是搞错了,我只借了2000金币,不是2500金币,你是不是记错了呢?”马克看着信,开心极了。
马克的好友梅西猜到,如果故意将借款数额多说500的话,对方定会立马回信申辩。这样,马克就等于重新有了借据。这就是“空往实来”的好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然而,这个策略绝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人用了。
战国时期著名的辩士苏秦就用过这个策略。
苏秦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说服各国诸侯合纵以抗秦。而就在此时,秦军已经击败了魏国,并准备向赵国进军了。苏秦为此心急如焚,如何才能让秦王退兵呢?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张仪。如果能让张仪去秦国说服秦王的话,秦王定会采纳他的意见。于是,他便提笔写了一封信,然后派人给张仪送去。信中大意是,倘若张仪能来赵国,他定会向赵王推荐张仪。
张仪接到信后,欣然前往。然而,当他兴冲冲地去见苏秦时,却被苏秦一次次给拒绝了。一天,苏秦终于答应见张仪了,就把张仪叫了来。但言行之中,不是挖苦就是讽刺,总之十分傲慢无礼。张仪感到十分羞辱,忍无可忍,便大骂苏秦是势利小人。苏秦听了不但没生气,反而还继续贬低他:“以余子之才,应该先我而际遇,未料竟穷困如此。我本想把你推荐给赵侯,使你得于富贵,就怕你志衰才退,无所作为,反连累于我。”
张仪一听,更加火冒三丈,愤愤地说:“大丈夫自取富贵,难道非由你推荐不成?”苏秦冷笑道:“既然如此,即可自便。”说着,命人给了张仪十两金子。结果,张仪将金子往地上一扔,愤然而去。离开了赵国,走投无路的张仪果然如苏秦所愿,投奔了秦国。
聪明的苏秦如此对待张仪,自然是假象,他的真正目的是要迫使张仪投奔秦国,只要张仪一去,那么他预先设计的计谋就能实现。
此外,“空往实来”也是军事上常用的策略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计”了。
汉景帝时期,北方匈奴经常侵扰中原,搞得边境居民惶惶不可终日。飞将军李广此时任上郡太守,奉命前去抵抗。
一天,朝廷派去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结果被三个匈奴兵偷袭了,宦官大难不死,逃了回去。李广得知后,勃然大怒,随即亲率百名骑兵前去追击。追了几十里后,终于追上那三个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就李广一行人准备返回营地时,忽然发现数千名匈奴骑兵向这边奔驰而来。他们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有诈,不敢贸然攻击,于是,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见状十分害怕,只有李广镇定自若,他对骑兵说:“我们现在只有一百人,而且离大营还有几十里。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以为我们有大部队行动,所以不敢轻易进攻。现在,我们要假装继续前进。”到了距离敌营约两里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于是士兵们纷纷卸下马鞋,躺在地上,若无其事地休息。匈奴部将十分奇怪,便派一名军官前去观察形势。就在此时,李广纵身上马,直奔这个军官而去,一箭将其射死了。之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不禁恐慌万分,料定附近有埋伏。一直到了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然没有任何动静。匈奴部将担心遭遇突袭,立马引兵逃跑了。
李广当然没有大部队,但他却给匈奴兵制造了一个有大部队的假象,从而成功地蒙骗了匈奴兵,让自己的百余骑兵得以安全脱身。这就是“空往而实来”的妙处所在。
相背为忤、相向为合。鬼谷子认为,世间万物趋合与背反是普遍存在的,时而互逆、时而互补、时而互换。趋合与背反,就像大家都认为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于是,一个问题就产生了——我们要用怎样的办法,才能既得到鱼,又得到熊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