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500000023

第23章 一个人的谢幕(3)

“珍珠港事变后她从新加坡逃难到印尼,曾经做尼赫鲁的两个姐姐的秘书。一九五一年在英国又一度下厂做女工制皮包。连我姑姑在大连收到信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向我悄悄笑道:‘这要是在国内,还说是爱国,破除阶级意识——’”

“她信上说想学会裁制皮革,自己做手袋销售。早在一九六三年她绕道埃及与东南亚回国,就在马来亚买了一洋巷碧绿的蛇皮,预备做皮包皮鞋。上海成了孤岛后她去了新加坡,丢下没带走。我姑姑和我经常拿到屋顶阳台上去暴晒防霉烂,视为苦事,虽然那一张张狭长的蕉叶似的柔软的薄蛇皮夹实在可爱。她战后回国才又带走了。”

……

“她总是说湖南人最勇敢。”(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

黄逸梵如同一个小说里的人物,自由,肆意,活得似凡高的向日葵,热情四溢,几乎燃烧起来。

对于这样一个母亲,张爱玲的心情很复杂。母亲曾经努力让她上了新式的学校,也教她怎样生活得有情调,教她怎样生活才是有趣味的。但母亲到底是自私的,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义务。在《小团圆》里,影射黄逸梵的蕊秋,甚至将女儿的奖学金拿走打麻将。女儿在学校过着拮据的生活,依靠这奖学金度日,母亲却住在豪华的浅水湾酒店。

总觉黄逸梵与玛格丽特?杜拉斯有相似之处。同样是追逐爱情与自由,从不停留如卡门一般的女子。在异国他乡辗转,黄逸梵与女儿的联系越发少了。她带着自己的身家,几箱子古董,永不停止地冒险。她爱过许多人,无一例外,都是外国男人。大概是彼时的中国男人让她感到乏味而陈腐吧。

多年以后,张爱玲到美国定居,与赖雅结婚。这时候,已经苍老的黄逸梵漂泊到英国。婚后不久,张爱玲生活拮据,黄逸梵到底还是挂念着这个不幸的女儿,便为她寄来了一箱子古董。可在张爱玲婚后第二年,黄逸梵就病逝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张爱玲,心中非常痛苦。她是爱着她的母亲的,她崇拜着她。处于极度痛苦中的张爱玲,大病了两个月。

对于黄逸梵来说,在异国他乡孤单地病逝,也许并不如旁人眼中那样来得凄凉。回望自己的一生,她一定未曾后悔出来闯荡。这多年的冒险,让她风一样的生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自由,才是风的意义所在。若是老死在家中的床榻上,即便儿女满堂,有人照顾,又有什么意义呢?死去元知万事空。多少年在一所房子里徘徊,每天见到的都是相同的人,做的都是相同的梦,这样重复相同的生活,还不如来一场短暂却终生难忘的冒险。说到底,人不过活一世,区区几十年太短暂,如白驹过隙。人说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若不依着自己的愿过一辈子,岂不是太委屈、太不甘心?

而对于张爱玲来说,这个几乎没有尽到母亲义务的女人,是她遥望的,追逐的一朵花。她绽放得肆意而又热烈,在自己能够看到,却无法触摸的彼岸。

绿蜡春犹卷,红楼梦未完

近几年《红楼梦》忽又热起来,出书考据的、在电视上做讲演的,那一百二十回的故事,总能演绎出许多新东西。而在《红楼梦》研究史上,张爱玲这个名字,是不得不提的。就连红学家周汝昌也说:“只有张爱玲,才堪称曹雪芹知己。”

其实,张爱玲与曹雪芹,应当是有共鸣的吧。同是生在显赫之家,不,是没落的显赫之家,总有些相通的地方。

张爱玲与《红楼梦》,是很有渊源的。她第一次读《红楼梦》时,不过八岁。那时候,一家子住在天津。彼时,母亲黄逸梵已经出国,家中只剩下三人。父亲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只能待在寂静的大宅子里,读读书,或在花园子里玩耍。就在那时候,《红楼梦》走入了她的生活。

堪称中国古代最杰出小说的《红楼梦》,的确精彩;但让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孩子去看,未免有些难了。但张爱玲毕竟是张爱玲,是能够写出“声如羯鼓催花发”的天才。这部书给她带来的乐趣,远胜于任何游戏。

有时,父亲有空,也会为她讲一两段。父女二人一同读书,在张爱玲灰色的童年里,尤其难得。父亲张廷重也非常喜欢《红楼梦》,他甚至算得上是张爱玲读《红楼梦》的启蒙老师。

她第一次读那部书时,只见厚厚的大部头,带着好奇,也为“红楼梦”三个虚渺又旖旎的字所吸引,便读了去。不想这翻开了第一页,一生都对它爱不释手了。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伏笔也不少,成人要看懂也够呛,但张爱玲竟在十二三岁时,便入了《红楼梦》之门:这部共有一百二十回的小说,前八十回,看起来是光风霁月,转到后四十回,瞬间便觉“天日无光,百般无味”,能分辨出前后两部分的差别,对于这样一个小孩子来说,真是十分难得。

众所周知,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个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认为,此乃高鹗续书,于是,对于曹雪芹原本安排的结局的猜测,也有不少。当时,张爱玲看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内有一段话,说有一个旧版本的《红楼梦》,结局是荣宁二府败落,宝玉沦落成了打更人。后来,宝玉与湘云重逢,白头偕老。见到这样的结局,张爱玲的反应,竟然是“石破天惊,云海垂立”。年幼的女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文学功底真不是一般的深厚。

张爱玲对《红楼梦》有着特殊的偏爱。到了十四岁时,她执笔写下一篇《摩登红楼梦》,将红楼中的人物都放到了民国背景里。父亲张廷重心血来潮,还为她这部小说拟了章节的名字。

这篇共有六回的短篇小说,内容非常有趣。在故事的开头,秦钟与智能儿私奔,结婚了。这里看起来,有些孩子气:幼小的张爱玲,大抵是希望两个人在一起,才编出这样的情节吧?但张爱玲终究是不落俗套的。在故事的后来,这一对私奔的爱侣,过得并不好。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钱。这是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不脱离现实,也有合理的幻想,但更像是她在自我宽慰:看,即便他们能够在一起,结果也不会太好。那么,在原著里,秦钟病死的遗憾,也就不那么重了吧。

张爱玲对于《红楼梦》的爱好,终其一生也没有改变。而《红楼梦》对她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在张爱玲的小说里,许多细节描写,都能见到《红楼梦》的影子。《红楼梦》偏好对景物与器物、服饰的描写。那些器物与服饰,都有长长的名字,十分考究,描写得非常细腻。而曹雪芹对颜色也十分偏爱,整部《红楼梦》里,可见他不厌其烦地对各种颜色进行描写。这一点,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能见到。如这样的段落:“七巧翻箱子取出几件新款尺头送与她嫂子,又是一副四两重的金镯子,一对披霞莲蓬簪,一床丝绵被胎,侄女们每人一只金挖耳,侄儿们或是一只金锞子,或是一顶貂皮暖帽,另送了她哥哥一只玦琅金蝉打簧表,她哥嫂道谢不迭。”

而一些情节的铺垫,人物关系,对话与人物情态描写,也有许多借鉴之处。比如,《金锁记》里下面这段:“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我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萧呦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小双道:‘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作官人家的女儿谁肯嫁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凤萧道:‘哦,原来是姨奶奶。’小双道:‘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作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爷。’凤萧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这语言描写生鲜泼辣,恰到好处,与《红楼梦》里小丫头私底下排揎主人家的情形,很是相似。

而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很有意思的。《红楼梦》是封建男权时代,一部褒扬女性的作品,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女性形象。作为主角的金陵十二钗且不提,就是一些仅仅出场过几次的丫环、戏子,都非常有性格。这源于其对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精确把握。这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能够见到。她笔下的女子,总是活灵活现,形象丰满。

另一点有趣的是,在《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两个角色,是两种完全美女性的极端。虽然宝玉最终倾心的还是黛玉,但宝钗未尝没有令他动心过。这在张爱玲的作品里,投射成白玫瑰与红玫瑰。同样是两个类型的女人,虽然不完美,却都有各自的动人之处。

张爱玲的文字,与《红楼梦》联系最密切之处,当属其悲凉哀婉的气氛。她与曹雪芹一样,都在寻找悲剧的根源。也许是人性的弱点,也许是时代大背景造成的无奈。张爱玲在早期塑造的人物多是有缺陷的,但《半生缘》的顾曼桢又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单纯的“人性弱点”会造成悲剧的观点。是命运,或者说,是时代,是整个人类的本质,造成了悲剧的诞生。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才会让人感到绝望而苍凉。

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重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残缺的《红楼梦》,如同断臂的维纳斯一般,也有其独特的美感。但高鹗的续笔,让《红楼梦》显得庸俗了,这让张爱玲非常难以接受。她说:“《红楼梦》被庸俗化了,而家喻户晓,与《圣经》在西方一样普及,因此影响了小说的主流和阅读趣味……我在美国中西部一个大学城待过些时,知道红楼梦的学生倒不少,都以为跟巴金的‘家’相仿,都是旧家庭里表兄妹恋爱悲剧。男生就只关心宝玉这样女性化,是否同性恋者。”

高鹗的续写,在张爱玲看来,是“跗骨之蛆”。可见其流毒之深,对《红楼梦》的文学性与美感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影响。

于是,在美国定居的张爱玲,花费了十年时间,作了一部考据《红楼梦》的《红楼梦魇》。《红楼梦魇》,这个名字听起来总是森冷的,让人不知不觉便打个寒战。不过,这也正是张爱玲的风格。

这个名字的由来,在书本的序言中有解释:“这是八九年前的事了。我寄了些考据《红楼梦》的大纲给宋淇看,有些内容看上去很奇特。宋淇戏称为nightmareintheredchamber(红楼梦魇),有时候就在信上问起‘你的红楼梦魇做得怎样了?’我觉得这题目非常好,而且也确实是这情形——一种疯狂。”

这部书里,都是非常详尽的考究。就连周汝昌也不得不承认,张爱玲的记忆力好到可怕。张爱玲的考据,与严肃的学术考据又是不同的。《红楼梦魇》读起来并不干瘪,反倒很有趣、很活泼。张爱玲的行文,看起来似乎没有章法,她好像是在做一个猜心游戏。

她一面将那些自己觉得可疑的字句摘出来对比,一面猜测当年曹雪芹落笔时的想法,让人觉得看起来轻松容易。

张爱玲与《红楼梦》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张爱玲幼年时,《红楼梦》为她带来乐趣,给她文学的启蒙。它甚至无孔不入,钻入她的作品中。于是,在张爱玲笔下的那些故事里,人们能看到熟悉的笔调。那冗长而又不厌其烦的器物与风景描写,用得非常“险”却又巧妙的形容词。当然,还有“红楼式”的对话方式。有些对话,好似换一个人说,换一个背景,生生地就成红楼梦了。

而张爱玲,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这部她挚爱的小说。她花费了十年时间,写出了《红楼梦魇》。不深奥、不晦涩,试图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曹雪芹的想法。

对张爱玲来说,《红楼梦》毋宁没有结局,也不要一个让它变得“俗气”的收梢。

有道是:“绿蜡春犹卷,红楼梦未完。”

旗袍里的虱子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她是一个病人。她笔下的故事,总是凄冷的,没有温度,让人读了之后心里凉飕飕。她笔下的人,都是贪婪的,或者狡诈,或者肮脏,一个个被生活扭曲了的灵魂,在一座她用纸笔建造的虚假城市里狂舞。

张爱玲总是更擅长于从生活中发现丑陋与病态。有人说,心中有什么,见到的便是什么。张爱玲看到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面,是因为,她是一个病人——缺乏爱与安全感的病人。她追求物质,于是,物质为她织了一袭华美的袍,但生活的挫折,又如同寄生在袍子里的虱子,令人不得不忍受。

走在街道上,看到人来人往。人们或贫穷,或富有。他们脸上写着人生百态。不过,这百态大多被麻木与虚假的笑所掩盖。人们戴着假面,穿着袍子。只有在寂静无人时,才会撩开袍子的一角,看看袍里的虱子。

张爱玲永远是抱着双臂,带着疏离的笑容在一旁冷冷注视。那些生活中的琐碎与腐坏片段,她经历过,她从中获得了终生难以忘怀的痛苦。于是对那些同样受着苦的人,她没有怜悯。她是一个无情的记录者,只负责写下来,客观地描写出所有细节,鲜有评论。她却分明地把自己的态度摆明了:生命就是无趣的、苍凉的,如同寒夜的月色,凄凉的一点白,病恹恹,死沉沉。

张爱玲似乎早就看透了爱情的本质:她所看到的,只是欲望与需求。男人与女人之间延续了千年,却仍然让所有人乐此不疲的爱情游戏,是一场交换。所谓的情,总是小于欲的。欲望是原罪,是感情游戏开场的必须条件。

于是,男人为了欲望,不断寻找新的女人。譬如白玫瑰与红玫瑰。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

同类推荐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本书分为逸才毛泽东、神武毛泽东、智者毛泽东三部分,多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
热门推荐
  • 星空下的钢琴曲

    星空下的钢琴曲

    小时候,脑海中时常闪耀着一个名词。它是世界最美丽、也是最让人向往的名词——梦想!深夜,当我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它会像那神秘的星空一样吸引着我的思绪,渐渐幻想醉入梦想中,那里的世界比童话还要美丽几分!现实却比梦想来的更加残酷,仿佛那遥远的梦想就像心与星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并不是自己不够坚强,而是被现实折翼,飞不去那深邃而又神秘的星空!
  • 生而向死

    生而向死

    人生不过是一段迈向死亡的历程,它不是一个人的传奇,只是一个人为了活下去的奋斗史。都市小说,烂俗桥段。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极品女仙历劫手札

    极品女仙历劫手札

    请不要在作者的文下提到其他作者的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谢谢大家!求问:道侣不务正业,迷恋灵器法宝肿么破?高舒夜:护体天衣、流光盾、七星簪、双龙抹额。对了,师妹把这个衍天甲也带上!石璿:师兄,我有一剑在手,天下皆可去得!高舒夜:师妹,用这个噬天吞魔雷。保管一颗下去,叫他全家归西!石璿:……师兄,法宝灵器皆是外物,不可迷恋!还有,他全家就剩他一个了。L:我是撸主。谢谢大家的关心!八过,不用出主意了。突然发现,道侣还是很有担当哒!石璿:师兄要小心,此处十分凶险。高舒夜:那师妹跟在我后面,我来探路!石璿:师兄,我已……无力再战。高舒夜:别怕,我在!
  • 异世九州录

    异世九州录

    九州风云起,九鼎横世出。欲将苍穹定,鼎聚九州极。华夏兵王带领一个特种兵班,重生于异世九州。那里强者为尊,亦有江湖道义;那里杀戮冷血,亦有侠骨柔情;那里风起云动,亦有快意恩仇。且看兵王在九州的拼搏崛起与爱恨情仇...
  • 明道编

    明道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金丫鬟:拒嫁腹黑小王爷

    千金丫鬟:拒嫁腹黑小王爷

    俗话说,一个伟大爱情的开始,总会有一个先耍流氓。一个是转世穿越的千金小丫鬟,一个是位高权重的腹黑小王爷,一次偶然的邂逅,引发之后一连串爆笑故事。看腹黑小王爷如何调教千金小丫鬟,千金小丫鬟又如何由弱变强叫板腹黑小王爷。开头很爆笑,过程很腹黑,带点小虐,结局很温馨。菜鸟一枚,擅写小白,如不喜欢,恳请绕道,更新给力,请勿拍砖!o(∩_∩)o
  • 三国卡牌系统

    三国卡牌系统

    周琛穿越三国,得系统,战孔融,败董卓,打曹操,抗袁绍;看小小蝴蝶如何引动翅膀,瞧乱世三国又起何等风云!~~~~~~~~~三国卡牌系统书友群:494979790
  • 绝世纤尘:有墨染颜

    绝世纤尘:有墨染颜

    她,湘岚萧依,佣兵一只,不算很腻害,只是让FBI哭爹喊娘罢了。可惜平常不积德,一次任务让她灰常狗血的穿越了!一睁眼,竟来到了异世大陆,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废物?天生绝脉?别人都可欺我辱我?哎呦我类个去,没救了没救了……可是下一秒:很好,我会让你们死的很有节奏!蓝后,这厮踩着逆天的节奏升级打怪,唰唰唰,咦?又突破了!众人吐血。神兽圣兽手到擒来!唉,又多了一只圣兽……众人当场暴毙……不过没有关系~妖孽自有天收~快看:咦!这是哪来的妖孽?喂!离我远点!某俊美如斯的妖孽:“依依~你就从了我吧~”此文一对一爽文,女强男强,皆身心干净~PS:这是偶和三个闺蜜第一次写文~可能有些瑕疵,请见谅~
  • 毒医狂妃:腹黑邪王赖上你

    毒医狂妃:腹黑邪王赖上你

    她是血煞岛的第一杀手,毒医双绝,因错信他人而命丧黄泉。他是西岳大陆的十三皇叔,腹黑霸道却锋芒尽掩。她是帝国第一废物,灵武全无任人欺凌,因庶姐毒计而命丧黄泉。当她成了她,会怎样将废材逆袭到底?她的身份之谜又将掀起怎样一场血雨腥风?他和她又将缔造怎样一场又一场的奇迹,携手同行,惊艳世人!
  • 问剑寻心

    问剑寻心

    一壶浊酒一柄青锋一曲情殇一世张狂何為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