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兽同体,善恶同心;人既有善良的欲望,也有邪恶的欲望,修行就是要把美好的一面发扬、放大,而把丑陋的一面压制、缩小。人间就是名利场,也是人类实现欲望的战场。就个人而言,不修行就无法与他人相处,无法融入社会,无法生存和发展。
58.兑卦——豁达为人,结交真朋友
人活一辈子,高高兴兴是一天,悲悲戚戚也是一天。虽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如果我们能将剩下的一二分容纳进去,那就是百分百的快乐和喜悦。
生活中,欢欣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那么,喜悦和快乐与什么有关呢?
这就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心境,一种豁达。
我们看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第二位就是他乡遇故知。
相应的,男女的相处,双方的欢欣能达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相见之后不管多长时间,都觉得良宵苦短。所以说,我们真正的快乐是从他人身上而来。这种快乐可以融亲情、友情、爱情于其中。
《易经》兑卦讲的就是,我们怎样去做,才能与他人达到和谐的喜悦状态。
《易经·兑》曰:“兑,亨,利,贞。”兑,就是欢欣、喜悦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心态豁达,才能快乐、喜悦地生活,有利于坚守正道。
在《易经》兑卦中,卦象本来是两个泽相叠,两水相交、相流。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如此。可以说,兑卦本身就是讲两个好朋友互相交流,心情舒畅喜悦的感觉。那么,相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易经》这里给了答案:
“贞”就是要有正确的原则,即我们说话做事的行为准则。两个人在一起,如果连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都达不到,比如,诚信、礼仪等等。可想而知,这场谈话必然是双方互相算计的,比如,小人的谄媚、虚情假意和貌合神离等让人不快的感觉就会出现。
具体来说,我们要怎么做呢?
外柔处事,把握自己的言行
《易经·兑》曰:“初九:和兑,吉。”意思是,我们以和顺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双方都会心情愉快。
和顺的态度,这里指的是,我们以正确的行为、端正的态度与人相处。具体来说,就是刚在外,而柔在内。我们心中有自己的准则,但是,当我们遇到不同意见,可以依旧柔和与对方相处。
可以说,我们不必计较太多。人与人不同,每个人说的话往往都是一家之言,相处没有必要较真。简单来说,别人就是一说,我们就是一听。即使不同意,也没有必要非要和对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如果真的去计较,对方就可能以为我们在挑刺、找茬、拆台。
这样,一场本来高兴的谈话和交往,就泡汤了。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豁达为人,不必讨好他人
《易经·兑》曰:“六三:来兑,凶。”意思是,讨好取悦别人,结果多是糟糕的。
假意讨好从来不会得到你想要的快乐。对方也是如此,因为失去了真心实意,那么说再多的好话,别人也觉得不好听,听不到心里去。
我们看生活中,总有人不断地说别人好,取悦对方,但是,身边很少有好朋友。因为他说的好话别人都听到过,都是假的,自然也就远离了。相反,那些豁达做事、做人,真诚结交别人的人,不为讨好,只是一句真心赞扬,就会让人大为开怀。
不要从小人身上找快乐
《易经·兑》曰:“九五:孚于剥,有厉。”意思是,诚信地跟小人结交,很危险。
一个人如果把心意表达错了是可怕的。当我们把一颗真心送给小人,就只能等着小人一刀穿心而过。所以,我们与人相处,最好亲君子远小人,如果不能远小人,那么宁可面对真小人也不要与伪君子混在一起。
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把好的朋友分为两类——
好的朋友是正直、诚信的,是恕人大度的,是知识广博的;
坏的朋友是谄媚逢迎的,口是心非的,花言巧语的。
与好的朋友相处,我们才能真正打开心扉,畅谈下去,心情必然舒畅。
与坏的朋友相处,双方都在小心谨慎地试探对方,掩藏自己,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被抓住把柄而遭到打击,这样一场谈话下来就像一场战斗,身心俱疲,怎么会快乐?
喜悦只有分享才更喜悦
独臂难举石,人多可移山。我们需要伙伴,需要朋友,这是心理的基本需求。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人分享快乐。
一位禅师问弟子,如果你有一件很喜爱的东西,你的第一念是什么?
弟子说:“好好享受?”
禅师摇头,说:“你的第一念,应该是与人分享。”
弟子疑惑,问为什么。
“一个人所享受的快乐,是短暂的。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无形的麻烦。”
禅师望着远处,接着说道:“你有一篮苹果,你不与师兄弟分享。他们看见你有苹果,而他们没有,有的会埋怨你小气,有的会嫉妒你,会处处为难你。你因为一篮苹果,可能会失去师兄弟间的友情。这些就是无形的障碍。”
弟子恍然大悟。
分享是一种境界的突破,它的好处在于:
磨炼胸怀。愿意与人分享,就不会过于计较分享后的得失,而是在分享中品尝快乐。
激励求知欲。当你把知道的与人分享后,就会自觉地学习新的知识,这个分享与再学习的过程,是自己最好的积累。
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交流,是思想和智慧的交锋,当两种思想不谋而合时,也是你们友谊的交集。
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不管是经验还是成果,只有懂得与人分享,乐于分享,敢于分享,才能让自己的世界变得宽阔,心胸豁达,得到众人的支持。
与人分享你的所得,你的所得不会少,相反还会更多,别人的帮助、好的人际关系、机会等。你的生活和工作,也会因此变得顺利得多,所以,不要吝啬你的分享。
59.涣卦——一盘散沙的团队,如何才能众志成城、无往不胜
《易经·涣》曰:“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意思是,国君到庙里祭祀祖先,感动了神灵,有利于越过艰难险阻,坚持正道。
《易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人心涣散的时候,要以至诚的心感化涣散者,使得他们能够回心转意重新团结。而人心涣散多是因为最高的领导者的昏庸,此时,如果能聚集人心,以诚、以德、以才感化众人,就能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当然,对于一盘散沙,各方势力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要怎样做才能聚沙成塔呢?不妨看看《易经》给我们的答案:
《易经·涣》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易经》这里说,教化可以聚集涣散的人。君王到庙里虔诚地祭拜,说明君王是聚散人心的核心人物。只要君王能够顺利度过障碍,就会得到大的成功。
我们说教化,并不是指教育,而是看到人心涣散的根本原因,然后用最佳的方式去说服涣散的人跟从于我们,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了解马云的人都知道,马云最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当时也仅有几个人跟从。但是,在马云的不断说服下,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了阿里巴巴,与马云一起奋斗。
所以,能够将一盘散沙聚拢起来,说明并不是人心本是涣散的,而是我们通过抓住机遇的切点,作为突破口,吸引众人来共同完成。那么,具体来说要怎么做呢?
找到有利的援助
《易经·涣》曰:“初六;用拯马壮,吉。”意思是,得到有力的援助,很不错。
当人心涣散的时候,大势需要一个领导者时,我们就要站起来,如果我们能力不足以召集众人共谋大业,这个时候最好有一个有力的援助,聚众人心,才有可能成功。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民心涣散。年轻的曹操很是看不过去,最后铤而走险去刺杀董卓。但是,刺杀失败,曹操惊惶逃走,最后逃回老家。
曹操将自己刺杀董卓的事情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能资助自己拉起队伍,对抗董卓。曹父一想,得罪了董卓早晚也是一死,所以就支持了儿子。于是,将家中贵重财物给曹操让他招兵买马,很快曹操就拉起一只几千人的队伍。
但是,这几千人也很难对抗董卓。最后,曹操找到当地有名的乡绅,并得到了他的资助,曹操揭竿而起的消息很快宣传出去。
听说曹操拉了一支队伍,还是曹操好友的袁绍很是心动,天下已经大乱,谁能揭竿而起,号令群雄,就可以成为下一代的帝王。很快,袁绍凭借家财的雄厚,拉了一只三万人的队伍,并且浩浩荡荡引军和曹操会盟。
两个人见面后一合计,发布了一封檄文,布告天下,内容如下——
董卓奸臣霍乱朝纲,灭国弑君,祸及百姓,罪大恶极。现奉皇帝密诏,聚义兵,讨董卓,扶王室,拯救黎民。
很快,看到天下大势的各路英雄纷纷揭竿而起,并与曹操和袁绍会盟,讨伐董卓。
可以想象,仅仅靠曹操的几千士兵,很难聚集各路英雄的,但是,作为三公子嗣的袁绍加入,自然就会得到天下响应。接着曹操在袁绍的庇护下,不断地聚集谋臣和大将,势力慢慢大成。
加强个人的品牌影响力
《易经·涣》曰:“六三:涣其躬,无悔。”意思是,用水清洗身体,不会后悔。
当我们成为一个群体的领导者,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并且将此推行到团体之中。个人的品行在团队中不断壮大,而有识之士也会乐于加入我们的团队。
我们看刘邦最初与项羽斗争取得咸阳之后,不过是想从中获得美女金钱,但是,在张良的劝解下,开始意识到个人的修养对于自己部下的意义。于是,缓称王,高筑墙,励精图治。而在张良和萧何的辅佐下,刘邦在关西的势力大增,很快就招募到士兵千万。这就是个人影响力的效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跟从一个好的领导。所以,想要吸纳贤才,聚集人心,自己必须不断地提高。
去除他人陈旧的思维、观念
《易经·涣》曰:“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意思是,水冲洗民众,很吉祥,水冲洗山丘,很难想象。
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揭竿而起的人,都会创新地冲击当时陈旧的思想。比如,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太平天国的“均贫富”。这些东西在当时都相当前沿,并且,冲击着民众的耳朵,甚至冲击着千年的固定体制。
今天也是如此,只不过这更表现在形式上。比如,微软软件普及化,将电脑引入我们个人家庭,这就是一种高科技的颠覆;相应的,数码相机的出现,自然冲击了胶卷相机。
能达到这样成就的人,必然有非凡的才能。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则是在小细节的改变,比如,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通过改变奖惩机制,改变了团队的士气,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
跟进时代,才能走得更远
当世界已经改变就不能走回头路。一个领导者聚集起有才能的人,获得了大成就,并不能将队伍带向原来的轨道,而是新建增加轨道。否则的话,再高的塔也会很快倒塌。
太平天国说“均贫富”,但是几个领导者并没有做到,而是靠着士兵敛财,甚至为了权力争斗不休,最后败在了军事才能不佳的曾国藩的手上。
《易经·涣》曰:“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意思是,水冲击得(君王)浑身大汗,很是痛苦。水冲进王宫,冲掉了赃物,没有害处。
《易经》这里告诉我们,当我们聚沙成塔改变了世界,这个时候,我们身在其中必须顺应大势,顺应社会改革、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在不断提高中修正我们残存的思想污垢,这样才能继续前进。
60.节卦——如何节制内心的欲望
冯梦龙在《警世恒言》中,这样描述了人的欲望:
“一人生来为了饥,刚得温饱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衫,又觉房中无娇妻。娶得三妻又四妾,又怕无官被人欺。三品四品还嫌小,又想面南当皇帝。一朝登上金銮殿,又思仙人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却问哪有登天梯。如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凌霄还嫌低。”
一个不懂得经营自己、没有雄心大志的人固然让人唾弃,但是,满脑子都是功成名就的人也不好。这样的人因为欲望作祟,忘记了审度趋势,站得越高,摔得就越痛。所以,人有欲望,顺应我们的欲望去做是可以的。但是,欲望过度,不知节制,就错了,最后只能得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
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澳大利亚有一片特殊的草原。当这个草原的羊群增长到一定数目时,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走在前面的羊可以吃到美味的鲜草,后面的羊就只能吃剩下的。于是,后面的羊为了吃到鲜草,就会不断奔跑,所有的羊群为了争夺鲜草,开始了奔跑赛。
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壮观场面,羊群全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奔跑。草原的尽头是万丈悬崖,但是依然没有羊愿意停下,整群羊前赴后继地掉下悬崖。
羊的奔跑不过是为了吃到鲜草,这是羊的欲望。人也是如此,欲望太强同样能让人走向命运的深渊。当然我们说的欲望并不仅仅是口腹之欲,对功成名就、事业追求也属于此范围,而且尤甚。
所以,平时我们就要学会节制欲望,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事
《易经·节》曰:“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意思是,足不出庭院,没有过失。
《易经》这里说足不出庭院,就是说这里要慎行。面对成功的渴望,要先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能力不足就不要勉强去做事。今天大多数人为了出名要趁早,不断地搏出位,但是,没有能力只有野心,最后只能被捧杀,落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下场。
当然,想要成功,并不是说我们有了能力,就一定能做到,还要选对时机,时机不对,就要忍耐等待最佳时机。
节制需要适度
《易经·节》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节制是好的,但是,过分的节制不能持久。
如果时机到了,此时就不要节制自己的欲望,要大胆出击。如果此时畏缩,关键时刻掉链子,以后再想得到好的机会,就很难了。所谓“时不我待,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易经》说节制自己的欲望,并不是要求一味的节制,而是适当的节制,节制也需要有度。
很多女孩子都想节食减肥,但做得过度了,减肥成功,但是却减出了胃病或者厌食症,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说节制我们的欲望,并不是全盘否定欲望,而是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之上。
喜好不可过度
《易经·节》曰:“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意思是,不能节制,就后悔嗟叹。这告诉我们,人应该有所节制,这样才能亨通,苛刻的节制也不行,要适可而止,洁身自好。
对于任何事物的追求,都不能太过,太过就成为贪婪。佛教有三毒:贪、嗔、痴。贪排在首位。贪,佛家认为是对于喜好的偏执。这里可以说是欲望。人的喜好有很多,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喜好过度。
卫懿公喜好仙鹤,虽然卫国很小,积贫积弱,需要仰他国鼻息,但卫懿公每天宁可不理政事,也要观赏仙鹤。卫懿公的仙鹤有专门饲养员,并且饲养员有各自等级。卫懿公每次出门,都带着仙鹤,上等仙鹤坐头等车,下等仙鹤坐下等车。而最棒的仙鹤则是坐大夫坐的车,卫懿公称之为鹤将军。
卫国的弱小很快引起北方犬戎的觊觎。但是,当“狄寇入侵”的警报送到了卫懿公的手上,卫懿公很是不满,因为他正领着仙鹤游玩。卫懿公见此只好回宫议事。但是,士兵百姓都不听调遣。卫懿公震怒,抓住一名军士问为什么不抗战,军士答道:“主公有一宝物可以抗敌。”卫懿公奇道:“是什么?我怎么不知道?”军士答道:“主公的仙鹤。”卫懿公很是恼火。
很快犬戎攻入王宫,卫懿公大败,被乱刀砍死。
喜好不可过度,仙鹤本身值得观赏,但是天天观赏,并拿此当正事,这就过了。
清守自我,淡看欲望
《易经·节》曰:“九五:甘节,吉。往有尚。”意思是,坚持合理的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