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英雄》讲了一个“不杀”的故事,为了天下而放弃对暴君的刺杀。而本小说《大明悲歌之天子劫》讲的是不争和放弃,说到底天下只是一个谎言。主人公钱嘉义到最后才明白这点,可惜他的义父和妻子都已经死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佛教讲无欲则刚,人的痛苦和烦恼就在于欲望太多,可是明白这点的很少,放弃欲望的更少。所以,人很可怜,也很可悲!
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熹宗帝是一个明白人,他说紫禁城就是一个大牢房,而他就是这间牢房最大的囚犯,他不想当这个皇帝,可是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对皇帝的写法,中国人过多地是看到了他高高在上和辉煌的外表,倒是一个叫贝托卢奇的意大利人在《末代皇帝》中一语道尽了中国皇帝的内心,看来这个意大利人比我们大多数中国人都深刻。溥仪从一生下来就成为了紫禁城的囚徒,他的一生都是囚徒,我们的小皇帝也一样。
可是世上的事很奇怪,就如同飞蛾扑火,明明知道危险,却难以遏制自己的欲望。钱钟书先生在其名著《围成》中描述婚姻是一座城堡,里面的人想出去,而外面的人却想进来。对权利也是一样,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而里面的人却很少想出来,于是这座城堡就越来越拥挤,最后就连呼吸的空间都没有了,渐渐就变成了一座“疯人院”――一群狂人和疯子住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本小说《大明悲歌之天子劫》是讲述了一群“囚徒”的故事。东厂诏狱是实实在在的监狱,皇宫紫禁城则是象征意义上的监狱。每个欲望勃发的人内心也是一座监狱――所谓的“心魔”。如果人的内心是一间监狱的话,这个房子就叫心房,而里面的囚徒就是希望和思想。有句话叫打开心扉,意思其实就是打开心灵监狱的大门,释放内心的希望和思想。
这一座座,一个个监狱合起来就叫天下,天下如同一道绳索把人们的心房束缚住了,希望和思想被紧紧关在其中。监狱里面的犯人无疑是囚徒,看守们何尝不是如此。记得有个监狱的看守曾经对犯人说:你们只是有期徒刑,而我们则是无期徒刑,因为我们要在监狱工作一辈子。他的话不尽然,如果人们象魏忠贤和客巴巴一样被欲望的心魔所控制、所束缚,人人都是心灵监狱中的无期徒刑犯人。
人人的欲望都不相同,就如同每个囚犯的罪行各不相同一样。权利如同一道道铁栅栏紧紧束缚着人们的心灵,很少有人敢越雷池半步。东林党人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放弃,为了以天下为己任,钱嘉义的父亲钱木声冒死上疏,而被满门抄斩,他们放弃的是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可是历史上最后东林党人还是陷入了党同伐异的窠臼,把天下变成了党派之争、打击异己的借口。你到底要相信谁?
好人和坏人当然有很多不同,但他们两者之间有共同点吗?当然有。既然是囚犯,自由就是他们最大的渴望,没有什么比自由对一个囚犯更有吸引力了。熹宗帝没有选择,只有在死亡后到天堂去寻找自由和爱情。可是在天堂和现实之间有没有另一个空间,当然有。那就是希望和憧憬――人们脑海和内心的世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每个人都有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无论大明末年的天空如何黑暗,每个人心中的渴望自由之火始终在燃烧。挣脱束缚,奔向自由和美好生活,这才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关于这一点皇上心爱的女人杨妃很清楚但她和熹宗帝一样无奈。女主人公慕容秋和余倩儿也很清楚,她们同样无奈。为什么都是女人?大概女人比较没有功利。如果把慕容秋和余倩儿比喻成鸟的话,余倩儿就是一只鸽子,而慕容秋则是一只自由的鸟。
余倩儿出身在一个大贪官家庭,幼年父亲被砍头,家道败落。8岁被卖到周妃娘家为奴,16岁为了信王的大业而被派到客巴巴身边卧底。客巴巴把她训练成了一个杀手,从此她就走上了不归路。但在她的内心渴望自由,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汹汹烈火从未熄灭。遇到钱嘉义以后这种渴望更加强烈。她曾鼓动钱嘉义逃离京城,浪迹天涯。可是钱嘉义这个傻小子,一心以天下为己任,不给余倩儿这个机会。余倩儿只好象鸽子一样受人摆布,她渴望自由,可是却飞不出阴谋的魔掌。
对比之下,慕容秋身上具有更多的“神性”。如果把功于名利,追逐权利说成是俗念的话。慕容秋身上就较少这种俗念,这使得她有可能成为超脱世俗,走向自由的一个。关于慕容秋的家世,本剧没有提及。她很可能是二十年前在江湖上被灭门的“梅花宫”的后人,也可能就是妙云师太的私生子。关于二十年前那场血雨腥风――钱木声被满门抄斩,“梅花宫”被灭门以及妙云师太凄美的爱情,这是另一个故事。总之,慕容秋这个孤儿,从生下来就和妙云师太四海为家,8岁那年被送到无锡东林书院和10岁的钱嘉义生活在一起。东林书院是东林党人办的书院,这里远离京城,自有一片自由的天空。童年的慕容秋就和钱嘉义在钱木声和杨链的东林党同仁照料下幸福的成长――在两人的记忆中,这是一段最开心的日子。
慕容秋17岁那年,跟妙云师太学会了“燕子飞”轻功,她感受到“飞起来”的快乐。她想把这种快乐带给青梅竹马的钱嘉义。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她拉着钱嘉义在风景如画的田野里飞翔着。她告诉师兄:“如果你感到痛苦,就想像自己是一只小鸟在飞,鸟儿会带走师兄的烦恼,天空会融化师兄的哀愁。”情窦初开的慕容秋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她独特的表达方式。
关于这次“飞”,客观说并不玄妙。如果说以后轻功功力大长的慕容秋脚点支撑物,一次可以在空中不落地飞十多米的话,这次最多也就是5、6米,他们就要落地再踩着树梢借力腾飞,就这么不断飞翔,又落地踩着树梢,再飞,充其量也就是飞了100米上下,而且慕容秋一定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淋。可是在他们各自的记忆中,这一刻是美的,是“永恒的!”
人的记忆很奇怪,常常会出现偏差,所以人的初恋总是最美的(但你千万不要试图在多年之后重温旧梦,因为你会失望)。慕容秋和钱嘉义每每回想到这一幕(他们第一次手拉着手飞在空中),总是感觉到那么飘逸,快乐,那么美仑美奂,美不胜收。很简单,这是他们渴望的自由的天空!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拗动整个地球。慕容秋就是以树梢为一个个支点,带着恋人拗动了整个地球!应该说,飞起来,挣脱束缚,不仅仅是两位主人公的心愿,也是全剧所有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心愿。在这里轻功的“飞”不仅仅是一种武功技艺,又成为慕容秋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浪漫而又抒情),更成为全全小说追求自由主题表达的大气场
我希望所有的读者在看完本小说之后,也能尽情打开心扉――让我们心中的希望自由放飞!让我们和小说的主人公一起进入到自由王国的世界!
天堂是什么?天堂在哪里?其实天堂就是心中的渴望,天堂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上帝说人人都可以进入天堂,无论你是好人或是恶人!当你打开心扉的一霎,你就已经进入了天堂。
大明朝尽管压抑、黑暗,尽管自由只是一种渴望而不是现实,可是读者需要看到这种渴望在天空飞翔,哪怕是想像中。因为对自由的渴望就像是脱离了地球引力的轻功,你可以囚禁人的身体,但却囚禁不了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个纯风格的问题,也是一个看问题的视角问题。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站在现实的角度很难看清现实。罗宾。威廉斯在《死亡诗社》中,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俯视人生,这是全片的华彩乐章。同样你必须“飞起来”俯瞰芸芸众生,你才会看清这个大千世界的真面目。站在天上俯瞰人间,让你有了神的感觉,你会觉得人很渺小、很可怜。信王登上了王位,大权在握,可是面对高高飞翔的风筝,他哭了――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无法回避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在这一点人人平等!
钱嘉义、慕容秋和余倩儿这三个角色很重要。他们都是孤儿,因此早熟而大气。钱嘉义我叫他傻小子一方面他身上有郭靖的憨厚和率真,同时也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点又让他当局者迷。他的执着伤害了两个女人――余倩儿和慕容秋,而他也成了这个政治大阴谋中最大的受骗者!是谁打开了钱嘉义的心扉,是他自己仰或是慕容秋,这不重要。在钱嘉义内心有一种渴望就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与余倩儿结婚后,这种渴望被压抑在心底,但从未泯灭。当他决定放飞心灵的时候,他和慕容秋都获得了自由,这就有了结尾他们飞翔在空中的狂喜,让他们成为全剧中唯一进入自由王国的自由自在的人――可以象上帝一样俯视芸芸众生。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幸运和幸福的。
我脑海中的慕容秋很美、很纯,她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心态很健康,身上的世俗性最少,爱一个人爱的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由于师太对她的纵容和溺爱,她身上又有任性和爱使性子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她从妙云师太身上继承了一种神韵,即所谓“道风仙骨”,美的飘逸洒脱(我现在有点迫不及待想知道谁将出演她)。鉴于余倩儿特殊的身世,她的心里很压抑,她一直生活在被人出卖的环境中,母亲卖她,信王夫妇卖她,客巴巴也在卖她,所以余倩儿的眉宇间总是有着淡淡地哀愁,心事极重。一个本是青春洋溢的少女,承受着常人都难以承受的杀戮和秘密,你说这滋味能好受吗?这两个女人都很真,她们都愿意为了心爱的人而死。有时候死可以是很美的,你相信吗?余倩儿在临死之前的一刻才真正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她死得很美、很娴静,很释然(在这一点她与熹宗帝是一样的)。为爱人献出生命,人生之爱大莫如此!这就是全剧要表现的爱情境界!
当我写完全书终,掩卷沉思。我感到小说中的世界有现实的黑暗,也有来自自由王国的光明;有大悲(哀莫大于心死),也有大喜;有恐惧,又极尽浪漫、抒情;有血雨腥风的残暴,也有美仑美奂的诗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天上人间?仰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借用英国文豪狄更斯的描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个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个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个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请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希望哪位读者在看完了《大明悲歌之天子劫》之后能够予以赐教――我翘首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