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5400000012

第12章 谈中国少数民族迁入城市——以昆明为例

“城市化”就是从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之转移过程(钱伯斯,1985,102)。城市中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的新居民对城市生活之适应,一直是城市人类学的研究课题之一(佩尔特,1979,334—337)。

中国少数民族近40年来陆续迁入很多城市。作者曾在昆明居住多年,与那里的少数民族移民有过多年交往,这里以昆明为例,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城市化作一初步探索。

—族别、职业和居住模式

据1982年的人口普査,昆明的少数民族共有368138人,其中包括昆明四周山区原住民族(彝、白、苗、傈僳等)280000人以及在城区居住已久的少数民族等约50000人。据估计,40年来陆续迁入昆明的少数民族约有30000人至40000人。(《昆明市情》,14页;《昆明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8页。)

近年来迁入昆明的少数民族有20余种,其中包括彝、白、傣、哈尼、纳西等民族。他们迁入昆明市内的情况,不外乎下列几种:

1.少数民族原来的首领(世俗的或宗教的)早在50年代便在政府安排下迁入昆明定居,有人还在政府中担任荣誉性职务;

2.熟悉本族语文、文化的人士来到政府机关或学校中任职或任教;

3.一些少数民族青年来到昆明的大学或民族院校读书,毕业后有一部分留在昆明工作;

4.近1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昆明也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吸引了大批农民,其中包括来自少数民族的农民。尽管对他们的居留有很多限制,但其中终会有一部分人在昆明定居。

由于上述几种迁入方式,昆明的少数民族移民一般不存在失业问题。即使少数民族农民,也是在生活已有保障的前提下迁入的。各少数民族移民在昆明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从政府官员、演员、文化机构(电台、电视台、民族出版社等)工作人员、学校教师,直至工人。至于近年来迁入的农民、个体商人或独立手工业者,便从事他们擅长的手艺,如白族从事木工和建筑,回族卖羊肉串,某些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的妇女制作和贩卖本族传统剌绣品卖给外国旅游者,更多的出售本民族风味食品。像国外城市中某一职业专由某一移民群体担任,如美国很多黑人从事洗碗、清除垃圾、搬运等工作(莱保,1967,59),在昆明是不存任的。

昆明的少数民族移民在居住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国外城市的移民一般是按族群聚居。所谓“唐人街”便是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在纽约的意大利人甚至按其籍贯而分住不同的街区(琼斯,1960)。即使是移民中的贫困户,其所住的窝棚(squat—tersettlements)或贫民窟也都是按原来的亲属群体和地域群体而集中建立的(巴沙姆,1978)。但在昆明同在中国其他城市一样,人们还不能选择住处或自建住房,一般只能住在分配给他们的宿舍或租用的公房中。即使是腰缠万金的个体户,现在也不能随便在昆明自建私房。故在中国城市中,移民的居住模式是分散型的。仅有回族集中居住在顺城街一带,他们原是昆明居民,并非近年迁入。

来到城市时,往往不能适应,于是便发生可称为“文化震撼”(culturalshock)的各种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首先是居化坏境方面。他们初入城市时,一个突出的感觉便是人口拥挤,声音嘈杂,令他们“心烦”。他们经常对笔者盛赞故乡山村的静逾和安宁。

其次是城市生活方式。他们初来时,对城市生活方式很不习惯。他们嘲笑那些烫发的妇女,称之为“老母熊”。他们认为城市饮食“口味不好”。傣族移民就常常感叹没有可口的酸竹笋和调味用的香茅草。景颇族移民则认为家乡的野菜比昆明的蔬菜好吃得多。他们对城市人的做饭方式尤感不惯。60年代,作者在昆明曾见一位独龙族老人仍在水泥地上支三足架煮饭,而不使用宿舍中已为他准备好的炉灶。时至今日,虽然云南民族学院内已有煤气设施,仍可见一些少数民族老妇用木柴煮肉,其理由是:

“煤气烧出的肉不香。”

他们不会或不愿使用较为现代化的一些生活设施。他们不是把垃圾倒在现成的垃圾箱中,而是采用烧的办法处理垃圾,仿佛在他们故乡的田野上烧草积肥一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少数民族移民很难接受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有些保持父系大家庭制度的民族,对于城市中的年轻人结婚后,多与父母分居,而且关系淡薄这一点,便常持批判的态度。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常常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隔阂。

城市是一个大“熔炉”。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终将接受统一的城市文化(巴劳,1978,343—344)。在这方面,昆明也不例外。

据我多年观察,少数民族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过程,常因年龄、性别、职业等而各有不同。下列几点是普遍性的现象:

1.青年较年长者较先适应,男子比妇女较先适应。有些大学生入校一年便穿上牛仔裤,而有些早在50年代就迁入昆明的老年妇女至今仍着民族服装。

2.“白领”工作者似乎比从事较简单劳动的工作者较先适应。

3.原来杂居的民族(他们已有与外族交往的经验)比原来聚居的民族觉先适应。

4.进入城山后经常与他族交往者较之只与本族交往者,较易适应城市生沽。

5,生活方式(特别是服装)方面的变化发生较早,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发生。

三发展传统文化和建立民族社团

中国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虽然多有工作,在生活水平上与城市原有居民相差不大,但他们一想到本民族中尚在农村的亲友所过的贫困生活,就像世界其他城市中少数民族一样,倾向于把城乡生活的差别看成民族间的不平等。再加上由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之不同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的隔阂,少数民族移民便会有一种压抑感。他们与城市中其他族群的人在较长时期内不可能有亲密的关系(柯恩1974;布徳莱,1978)。这就导致了本民族认同的加强。即使是原不相识的人,只要属于同一民族,能以自己民族的语言交谈,会倍感亲切。他们遇事相互帮助,经济上互通有无,并经常会晤和集会。

在昆明的各少数民族移民中,一年中最大的一次集会就是本族的传统节日。昆明原来只有回族按时举行各种节庆活动。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迁入昆明人数之增多,很多民族也开始在昆明举办传统节庆活动。例如:傣族移民过泼水节,彝族和白族移民过火把节,景颇族移民跳“总戈”。最近,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也都在昆明举办自己的节日。每当过各族的节日时,在昆明的该族成员便齐集过节场所唱歌跳舞,举行仪式。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重建本族文化传统,这也使青年一代有机会学习本民族文化。

近年来,在昆明的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中,还成立了以研究本族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各种学术团体。已正式成立的有“云南彝学会”和“纳西族文化研究会”等。前者还出版了《彝族文化》这一刊物。

这些学会除研究本族文化之外,还起到联络民族感情的作用。但它们与非洲(如尼日利亚、加纳等地)的“自愿性社团”又有所不同,会员们没有什么应尽义务,也没有为新入城的本族成员寻找工作的职能,他们的活动在文化方面。在这一点上,他们很像在纽约已获得固定职业的印第安人所组织的某些社团(利特尔,1965;布阮勒51973)。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他们深恐民族传统文化不能继续下去,于是兴起研究、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歌舞、食物、节庆)的热潮。

结语

在过去的人类学文献中,中国城市和日本城市一样,向来被视为一种由单一民族居住的典型(基辛,1976,57)。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出现了一批多民族的城市,而昆明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预料,随着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移民必将越来越多。研究目前已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的适应过程和民族关系,对今后解决城市中少数民族移民的社会问题,将是有帮助的。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罗山思踪(第一辑)

    罗山思踪(第一辑)

    本书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热门推荐
  • 娇妾难为:公子,请自重

    娇妾难为:公子,请自重

    她是颜府的独女,绝色倾城,本应当有良缘婚配,可是却沦为了家门的利用品,为了换得家业长久兴旺,她变成了他的妾室。深宅厚墙内她屡遭陷害,步步为营。他英姿挺拔,富甲一方,抱得美人归却不知怜香惜玉,处处与她针锋相对,将她陷于危局之中,处境艰难的她,九死一生不遗余力的挣扎。撩人贵公子倾心相伴,不离不弃,深拨她心。她是该恪守妇道,还是该桃花尽揽?她该如何终结与他和他的纠葛?
  • 未婚妈妈国度

    未婚妈妈国度

    这个世界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渺小却最坚强她们平凡却最特别她们没有婚姻,却拥有自己的宝宝或许很多姑娘在她们这个年纪不小心中标后只是选择做一个小小的手术可是却有这样一个群体选择给腹中胎儿一个生命我的这部作品,大多取自真人真事,我想让大家更多去了解她们的生活,了解她们的孤独
  • 极品神偷:废柴小姐闹翻天

    极品神偷:废柴小姐闹翻天

    她,二十一世纪金牌神偷,任务失败值百分之一,那唯一的失败点,就让她穿越了!她,靖凰界南洛国凌家六小姐,自小父母双亡,灵魂不全,被庶姐拐入伏灵谷,不明而死。当她变成她,灵魂转换,低沉的黑眸被灵动的琥珀所代替。什么?收了她的身体,就得替她报仇?开神马子玩笑,智斗什么的太费脑子了好吧,她只能保证不被欺负就行了。可素,忍忍就算了,你们还纠缠不休了,真当我是忍者神龟了!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逗比在异世横行霸道的故事。
  • 灰姑娘与董事长

    灰姑娘与董事长

    本篇小说讲的是出身贫寒农村但品学兼优的灰姑娘与集团公司董事长的虐恋爱情,灰姑娘的故事是童话也是现实,现实中灰姑娘的生活却更加一波三折,催人泪下,却也更加幸福甜蜜。相信阅读这篇小说的身为女性的您会感觉自己变身为灰姑娘本人,享受发生在她身上的如梦般的一切,身为男性的您可能会把自己变身为这位集团公司董事长,享受事业的成功以及拥有这位灰姑娘的一切感受。
  • EXO之不应错过你

    EXO之不应错过你

    最初,恋艾遇见了他们、相同的命运他们也遇见了恋爱;后来,恋爱离开了他们、相同的命运他们也离开了恋艾;最后,恋艾找到了一个人,而那个人也独自拥有了恋艾。每一个人都深爱着恋艾。可是世界不认可怎么办?你问他们,你们懂什么是爱吗?我想他们会回答,也许我们的爱情就是爱。【冯氏EXO七部曲之一《不应错过你》】【错过了便是一生遗憾。】(已经决定正虐番甜!)(简介无能看正文)诗忧*老九门
  • 鬼异迷踪

    鬼异迷踪

    前生今世,山中诡村,轮回转生,白衣少女,拉开了世界神秘的另一面......
  • 绝境之门之七曜

    绝境之门之七曜

    七曜,七颗灵石,七个魂灵,有纯净无暇的友情,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永不言弃的亲情,有生死相随的兄弟情……当绝境之门开启,当世界末日来临,我们,该如何取舍?
  • 逆天女帝

    逆天女帝

    一不留神穿越了,居然穿到了未来!在一次航天任务中发生了意外,四个青少年宇航员不得已登陆在一个陌生的星球——白月星上。到了陌生的星球,四人被迫分离。面对未知的种种危险,四人小队一路过关斩将,却发现自己早已深陷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友情、爱情、背叛、隐瞒,离奇的身世,隐藏的真相,他们最终将会何去何从?
  • 综漫之快乐前进

    综漫之快乐前进

    一个坚强乐观的中国女孩穿梭在各动漫的故事:无意中获得强大的力量,却离开了故乡,来到了二次元的动漫世界······强大冷漠,只想守护自己喜欢的人,没有无聊的圣母情结······美丽乐观,不被世俗约束,理智冷静,笑对生活······爱吃美食,爱看美人,爱好珍奇异宝,有洁癖······坚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亿倍还之’的人生准则······快乐向前进。。。。。。【死神、海贼王、火影、黑执事···柯南、网王、吸血鬼骑士、犬夜叉、······】ps:搞笑爽文,女主强大聪明······
  • 哥哥,别乱来:扑倒小白兔

    哥哥,别乱来:扑倒小白兔

    明明只是半路跳出来的没有一丝血缘关系的人,而他,竟然莫名其妙的成了她的挂名哥哥!他明明是个爱管闲事、毒舌又性格恶劣的家伙,可为什么,大家开口闭口全是夸赞和仰慕的话?难道你们都没看见那锋利的獠牙和扑扑摇摆的狼尾巴吗…大家快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呀!别被那伪善的外表欺骗了!那其实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