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公司面试当中,何莉认识一个叫杏子的姑娘,那天何莉接到一个面试通知,于是过去看了看,一家很小的家装公司,老板叫沈浩很年轻,一腔热情地给何莉讲了很多他创业的经历,这个年轻老板28岁,以前在一家公司做财务总监,月薪1W,在A市属于高薪,后来跟朋友一起创业开办了这家公司。谈话中表露出来很欣赏何莉,希望她能跟他一起创业。何莉问有什么岗位,对方告诉说目前公司没有行政类的岗位,只有销售,何莉可以在销售中积累经验,并答应开了分公司让她管理,何莉当时确实有点心动。可是考虑到小公司培训不完善,自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也没有行业经验,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利于职业成长,于是婉言谢绝了。
正是中午便在公司附近吃了个饭,碰到这家公司的一个员工杏子,女孩长高个子,眼睛大大的,却总是露出一种忧郁的神情,见了谁都想发几句牢骚,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不满意现在的处境。她高中毕业就去了一家服装店打工,后来升到店长,工资月薪3000元。再后来来到A市转行做销售。她很困惑,为什么8年过去了,她的工资还跟8年前一样。杏子目前她做销售岗位,底薪月入800元,全部靠提成,偶尔还得家里接济。
何莉听完她的叙述,大概明白了她的问题症结。何莉告诉她她有的只是工作经历,而非工作经验。
如果你做一项工作,掌握的是操作流程上的熟悉度,对工作中各种常见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策的信息,只能代表你经历过这项工作。而在工作经历中,受到工作团体的文化氛围熏陶、工作职责、性质等影响,与同事、上司在性格、思想上的磨合,融合内在个性后,慢慢塑造出个人特有的职业气质、职业技能、兴趣等与众不同的一面,把自己工作经历中得到的知识再用于指导自己完成更大广度、深度的工作,并服务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才是工作经验。
如果能在一个行业中坚持5年,那么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工作1-2年才是入门的时间,很多人在某个行业待了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想到的结果,于是换一个行业再试试,结果还是一样,几年下来,虽然看似工作经历很多,但是没有真正进入过任何一个行业。杏子虽然工作时间有八年,可是换过的行业较多,造成了样样通却样样不精的局面。
杏子目前有一个可以学到专业技能的工作,问何莉是否要换掉现在的工作,何莉告诉她,如果没有没有想清楚最根本的问题,那么换工作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何莉讲了一个大伦敦区发生的故事:哥哥25年来一直在一家大银行的人事部任职,负责全球员工的调动和外派,享受各种福利和4周带薪年假,除了房贷和生活支出,还能有些储蓄,后来金融危机爆发,哥哥失业了。同样是在同一条街上的弟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为了获得出租车执照,弟弟花了3年时间努力记住大伦敦地区每一条街道和马路,这也扩展了他的大脑记忆能力,可是弟弟的收入存在极大的变数,运气好的时候赚几百英镑,不好的时候则入不敷出,但是一年下来,弟弟的平均收入竟然与哥哥差不多。
你要考虑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完全能够切断你的收入来源的事件时,是否有强韧的抵御能力,也就是职业抗风险性。
杏子如果能在销售岗位认真总结以往的过失,从而能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那就说明她已经把销售经历转化为经验了。如果她做那份有专业技能的工作,慢慢地提升专业技能,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那么接下来她要考虑的是自己本身适合哪种性质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