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父众一挥手,身后的两个小孩儿走上前来,躬身作揖对燕笃与地迎道:“见过燕先生、地少爷。”
“两只小麻雀?”地迎一眼就看出这两个小童的真身。
“他们俩儿却是麻雀成的精,地迎先生好眼力。”羽父众正说着,地迎已经拉着俩小孩到了院子里,弄的燕笃和羽父众有点儿尴尬。“还是先进来喝杯茶吧。”燕笃见场面有些尴尬,就赶紧接着往下说。
两个大人进了屋子,而三个小孩则在院子里玩耍、闲聊。大概过了两盏茶的时间,羽父众起身告辞,众人出门相送。四人回转院内,“他们两个叫什么呀?”“回师傅的话,这个叫小安,那个叫小智。”“嗯,好了,迎儿,玩也玩过了,接下来我们要读书了。”于是燕笃拉着地迎就进了屋。
燕笃坐在西面,地迎坐在东面,两厢相对,小安小智陪侍在地迎左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儒家的《孟子》,现在打开《孟子》第二十六页。”师徒二人于是开始朗诵《孟子》。
中午吃过午饭后,地迎就和两个侍从跑了出去,来到了洛阳东市,可是三个人谁也没带钱,只好这里看看那里瞅瞅,过过眼瘾。
就在三人刚刚离开东市后,两个儒生就在墙角嘀咕,“刚才那仨儿小孩怎么样,值多少钱?”另一个把宽袖抖了一下,手藏在里头,说话的那位也把手伸了进去,二人一番拉锯,终于都露出了笑脸。于是二人转过墙角,跟在了地迎三人的后头。而地迎则是早就发现这两个人在偷偷地跟着自己。
“少爷,这两个人八成是人贩子。”仆人小安说。
“那他们指定找错人人,你们两个知道附近哪里有人少的巷子吗?”地迎问。
“回禀少爷,前面有枣树的那个巷子现在应该没人,那里住的都是商人,现在都在集市里。”仆人小智说。
于是三个少年就拐进了有枣树的无人巷,那两个人贩子自然也跟了进去,不过他们两个一进巷子就傻眼了,因为他们被两只齐人高的大麻雀一前一后的包围了。大麻雀形态的小安和小智把二人狠狠地痛揍了一顿,而地迎在他们二人被打昏之后,拿走了他们的钱袋,和恢复了人形的小安小智返回集市买好吃的去了。
直到傍晚,集市关闭,三个小子才回到住处,可是大门却锁上了。于是小安与小智背后现出翅膀,一人拉着地迎的一条胳臂就飞进了院子。三人进了正堂,就见大桌子上压着一封信,地迎打开一看,是他师傅燕笃道人写的。
地迎看完信后,轻轻一弹就把粗制滥造的信纸弹烂了。
地迎说:“小安小智,去临街请马霖来一趟。”
不一会儿,小安小智就带着一位黑衣少年来到地迎的面前。
黑衣少年说:“迎少爷。”
地迎说:“马霖啊,马太后那边似乎有些问题啊,都把我师傅叫去了。”
黑衣少年即马霖说:“可能是马家的那些人吵着要封爵。”
地迎说:“你在你们儒家圈里得发表一下有利于皇帝的言论了。”
马霖说:“迎少爷,这点您放心。我会叫荷叶会的文人们去做的。”
地迎说:“那好,小安小智,送马兄弟回家吧。”
小安和小智把马霖送回去后马上就回来了。
小智说:“少爷,那马林是否已成仙道,我二人却是看不出他是何修为。”
地迎说:“那马霖已经修得地仙正果,好好干,我也有办法让你们成仙。”
小安和小智一听这话立马给地迎跪下了,齐声道:“谢少爷,我二人必为少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好了好了,都起来吧,去修息吧,我也要修炼了。”
不一会儿,燕笃道人打开大门回到家里,地迎马上出来迎接,小安与小智紧接着也出了房门迎接燕笃道人回家。
燕笃道人说:“迎儿,明天与我进宫一趟,去拜访皇太后。”
地迎说:“师傅,我可听说那太后并不信神啊。”
燕笃道人说:“那个别管,去睡觉吧。”
等到第二天,燕笃道人把眼罩换成了白布,与地迎穿戴好神仙府官服,进宫面见皇太后马氏。在路上二人遇到一个同样要拜见太后的儒家学子。燕笃道人对这儒生是没有好脸色,地迎对此一头雾水,以为两个人有什么私仇。
在三人前面走着的是两个年轻的太监,不过到了太后的宫门前时,由一位黄衣老宫女接手带领三人进宫面见太后。
燕笃目视前方,对那儒生发问:“先生是否是玉虚门下,竟有玉清仙气。”
那儒生歪过头看了燕笃一眼,眼神中有几分警惕,“阁下也是修道之人?”可是对于这儒生的发问,燕笃道人却没有回答。见此,这儒生的戒心又提了几分。
“师傅,这人不过是元婴期的凡人,未得仙道,和师傅你有什么过节吗?”地迎传音询问燕笃道人。
“不是,是这儒生是阐教一系的。”得到燕笃道人的回答,地迎对这儒生也没了什么好脸色。这是因为虽然地迎化形虽然仅仅几个月,可是燕笃道人把阐截恩怨也对他讲过了。
“在下杂家学派地迎,不知大叔怎么称呼?”
“在下儒家学派万隆,年岁二十有一,还是称呼在下为万兄吧,叫叔显老了。”
听得万隆这话,地迎师徒两人只是一笑。
走了又几步,三人进的殿来,只见马太后端跪着,身前陈列着各种果品。三人向太后行过跪礼后,分别在两边的席子上跪坐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