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97700000002

第2章 虚实相合,奇正相生

写实是基础,写虚便是润色,乃至升华主题。我向来主张以写实为主,写虚为辅。二者构成一定的比例,方能达到预思的结果。纯粹的纪实,便是新闻纪要或历史的笔触,难免一般受众会流失。而纯粹的虚构,便好比谎言,给受众虚无缥缈、不踏实感,比传播于街头巷尾的流言更可恶。如果虚实相合,效果明显不一样,譬如《三国演义》,依托《三国志》,七分真实,又收集民间传唱的情节,注入三分虚构,或嫁接或夸张或神话,加之罗公笔力雄厚、见地犀利,将虚实融合,既不得罪厚重的史学家,又不失一般受众,两全其美,方为千古绝唱、世代流传。西方人崇尚“二八”定理,用二成的精力写作八分的真实,而用八成的精力完成二分的虚构,由此可见写实容易虚构难。这也符合事实,好多作品都能看见作者的性格和阅历,这里面就是写实,说明作品源于生活;却又不完全是作者的性格和阅历,这里面就有虚构的成分,说明作品又高于生活。

不过大多时候,我们未动笔,便一心追求成与败、赢与输,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属于主次颠倒、多少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这些是笔者思考、构建的东西,而对于读者,可能更在乎“正”与“奇”。

就当下网络文学来讲,“一味守正,便毫无生气,读者自然寥寥;一味尚奇,装神弄鬼,却颇易被蛊惑。时人不察,一见悬疑,一听穿越,一看盗墓,一睹僵尸,一遇刻意的搞怪、失控的夸张、做作的异端、卖弄的先锋,就五体投地,匍匐在文化垃圾的制造者脚下,怂恿地他们恣肆起来,最后一同遁入魔道。”这是商品化文学市场下的产物,是“逸史”,是糟粕。通俗读物的市场空间足够大,一个层面是给大众提供了谋生的出路,人人可以加入文化的生产制造;另外一个层面则反映出,人们很少追求真正高雅的精神需求,其实是限于物质需求尚未真正满足、社会生活节奏快无暇顾及精神追求,于是在匆忙间,只能消费快餐文化,以补充能量。快餐文化旨在“快”,生产快,消费快,生产者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其中能量的正与负,消费者更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分辨其间的好与坏,只能抓住仅有的空闲,匆匆了事,囫囵吞枣。于是一波接一波的刷屏替代了平心静气的阅读,负能量的传递比以往更快,甚至是亚文化的吞噬,但时人不察,还沉迷其间,津津乐道。

何谓“正”与“奇”呢?所谓“正”,顾名思义,便是正统思维、社会主流认知,这个词更多地偏向于集体名词,意味着可以忽略未能融入主流的个体认知。所谓“奇”,可以是奇异、奇特、奇崛、奇幻、奇妙,总之就是不安正常秩序思考并出手。拿小说而言,自志人、志怪(鲁迅定义)以来,从来都是“尚奇”,所以古代大多小说争先恐后作“传奇”。《西游记》虽落入这个俗套,但它的“奇”用得的确“妙”。试问它为什么写那么多妖精?“神魔妖精”是“幻设”,谁也没见过,奇而又奇。可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这些“奇而又奇”的“神魔妖精”或世事洞明或人情练达,一旦这些个“神魔妖精”通人性、画上人的脸谱登场演戏,反而成了“正”,于是所谓“神话”,便是将神人格化。而所谓“传奇”,便是将人神化,譬如《水浒》中写英雄好汉,本来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男人或女人,但是作者赋予其神力和使命担当,便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正”人中的“奇”人,是英雄好汉壕气冲天,是巾帼不让须眉,这就是“正”中求“奇”。这些习惯沿用至今,仍然枯而不衰、百用而不厌。

小说的“正”与“奇”,不是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一部小说的“正”与“奇”,其实掌握在读者心里,由读者的内心体悟而定,而非笔者的手里。读者以“正”观“正”,则“正”便有些“俗”;以“奇”观“正”,则“正”便能“活”;以“正”观“奇”,则“奇”便能“动”;以“奇”观“奇”,则“奇”便有些“庸”。

既然如此,笔者该如何构思立意,如何调节虚实比例,如何结合正奇?

笔者犹如餐馆的大厨。客人点什么菜,都该有一个预先排好的菜谱,而不是想吃什么,就天南海北地点。这说明一家餐馆、一个大厨,经营的菜种有限,甚至风格固定,不可能超出范围经营。一个笔者亦如此,写作风格一旦形成,便难以超越,所以很难满足所有的食客;如果为了迎合读者而随意改变风格,到头来恐怕至落得“四不像”,抹杀了文人风骨,便放弃了该担当的道义,这和站街的姐妹就没了区别。所以,保持激情、风格、风度、风骨这些最初自我的东西是很难的事情,大浪淘沙,难免让更多的笔者变节,使其摇尾乞怜,恣肆献媚。

这样讲来,笔者无须为迎合而迎合,而应该保持风骨与风格,该怎样构思立意就怎样构思立意,该怎样调节虚实比例就怎样调节虚实比例,该怎样结合正奇就怎样结合正奇,利用才思,发挥极致。诚然,史上不乏佳作,但这些佳作同时也是非议之作。

譬如《金瓶梅》,其实碍于道德恐惧症,真正读过这本书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读完全本或者读完“毛利本”或“日光本”的。大多数人云亦云,只认为《金瓶梅》属“四大奇书”之一,其“奇”在“淫”,所谓“奇淫无比”。诚然它有****场面的描写,却委实不多,笔者不过为描写人物、叙述事件,“正奇相生”而已。它写实较多,虚笔较少;正多而奇少。但它就是太实,它的“奇”其实是真正的“正”,但这种实与正,反倒让受众不敢承认、不敢直面,从而假装不欢喜并加以排斥,就像一个敢于说实话的人,反遭众人讨厌。然而即便受众不欢喜,它的伟大依然不可磨灭。其实大多人是伪装的“谈性色变”,尤其面对集体,而对于个人或私下,便肆意“****”。岂不知“食色,性也!”,温饱和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本能而已。它的作者只署了笔名——南陵笑笑生,在以“正史”为主流的年代,它便“鄙秽百端,不堪入目”,便不敢为其正名,便不能为其点赞,这不是悲哀,而是它修炼成道所必经的八十一难。

另外,受众的层次不同,对虚与实、奇与正便认知不同。有些受众,往往忽略N维空间中N-i(i=1、2、3……)维好的东西,而盯着i维不好的东西大肆讨论。要知道好与坏是相对的,就像虚与实、奇与正,大多时候也是相对的,而这“有些受众”就好“剑走偏锋、极端妄言”。拿《水浒传》来说,有据可查的武大与潘金莲,并不像小说中的描写,但“有些受众”乐意施公的缪写,以谬传谬,邪恶丛生。在此批判笔者,即便虚写情节,亦不能因“奇”而“奇”,客观公正又不失风范不是挺好。这是层次较低的一般受众,因为一般,所以一般讲不清楚。

层次较高的受众,阅读层次较高的作品,该是棋逢对手。好比对弈,无局不成势,无势不成杀;高手对决,难见破绽,不能成势,于是乎,舍子而造势,造势而杀敌,始见高低。好的作品,该给相当层次的人看,才是天造地设,遇到这样的读者,作者亦不枉苦心思虑一回;若给层次、品行较低,内心邪恶的人看,便是暴殄天物。譬如《红楼梦》,包括它的影视作品,受众寥寥无几,而主要受众集中于专家学者,一般人连其中热闹都懒得看,更不要说其伟大之处。

一场战争,里面全是“争”,虚实相合。

一场情劫,里面全是“情”,钟情难却。

一场义举,里面全是“义”,替天行道。

一场苦行,里面全是“悟”,悟空了然。

人生一场,争雄天下情难却,义字当先终悟空。

同类推荐
  • 为伊征战

    为伊征战

    是非对错本就不是那样简单……两对势力的争霸终究不应该强加给下一代……是命运让彼此相遇……还是命运让彼此为敌……
  • 吹土根

    吹土根

    就连小学生也能看出来,“吹土根”三个字连在一起,实在是有些不知所云。然而,就是这三个字,却让古一民长时间地痴迷,发呆,茶饭不思,夜不成寐……
  • 我是马脚子

    我是马脚子

    本作品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文学脚本,反映1924年至建国初期滇藏茶马古道马脚子的赶马以及他们悲美的爱情故事。
  • 心在何处

    心在何处

    这是我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灵感,因为个人喜欢心理学,所以文大部分都有些黑暗。注明,这是短篇合集。小伙伴们请慎入!几年前发布过,但是因为太久没更失效了。现在再发一遍,偶尔会更新。
  • 楚江月明时

    楚江月明时

    她叫楚言夕,清秀、温婉,智慧与美貌并存,小家碧玉。他叫江亦辰,阳光、偶尔有点痞气,翩翩少年。年少时她和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多年之后重逢,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她原本以为,两个人可能从此各安天涯,不会再有交集,可命运偏偏如此,让他们再次相遇。一时间,所有的记忆如潮水一般涌来……新作,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续画品

    续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男当道:俏皇后掀翻地府

    腹黑男当道:俏皇后掀翻地府

    【本故事纯属虚构】“腹黑炎帝,我要休夫~!”为救心爱之人,箐儿不惜穿越千年,没想竟被抬到了地府做了皇后。囧啊~!最恨的是这杀千刀的男人不让我走,还拉我出去喂鸟。好你个王八月夜,看我不把你地府掀个底朝天。哼!姑奶奶我终极目标就是:让黑白无常开路,命十殿阎王提鞋,叫这臭屁的炎帝给我捏腿捶背,哇哈哈哈哈~~!啥?你们问我喜欢哪一个?哎~!两个都要行不行啊?新欢旧爱,爱恨情仇,嗜血剑横天出世,三界大乱,天地大劫啊~~~!偏偏不知哪个幕后黑手,硬生生切断我的红线,还敢拿我当炮灰。哼~~!小心姑奶奶我元神出窍,杀你个片甲不留……
  • 霸道校草的灰姑娘

    霸道校草的灰姑娘

    若惜是从乡下来的,标准的灰姑娘!刚入学的时候,学校的两大校草夜熙和白承轩都喜欢上了她,最后她跟夜熙在一起,承轩死心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了,因为一场误会,夜熙和若惜分开了,莫辰逸也因此登场,最后若惜是会跟初恋夜熙在一起还是后来居上的莫辰逸在一起?
  • 千宇仙寻

    千宇仙寻

    仙道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十五岁的少年千宇疑惑地问道:“师傅,修仙的目的是什么?”少年的师傅想了想,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修仙是为了提升九州人民的全体素质,带动整个九州的经济发展,是为了九州全人类的福祉。”“…………”千宇翻了翻白眼,道:“师傅,说人话。”师傅再次想了想,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修仙的目的……就是让你变得更猛,更硬,更持久!”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家庭生活宜忌

    家庭生活宜忌

    咱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就是平平安安,简单有效。没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也不能“跟风”,“跟潮流”地去吃、去喝、去穿、去玩……哪些该做,哪些不宜做的观点在老百姓的心里尤为重要。本书就为您揭示这些道理。
  • 魔妃的逆天

    魔妃的逆天

    狂妄是帝潼昧的代名词,怎样?你不服,不服就把你打到服为止。我是谁,我怎么知道,我知道了也不告诉你,怎样。
  • 金钱为尊

    金钱为尊

    在这个金钱为尊的世界里,有了金钱,便能得到很多想要的东西。东西也罢,感情也罢。
  • 婚后冷战豪门老公:甜心攻略

    婚后冷战豪门老公:甜心攻略

    新婚之夜,她的婚床上躺的是他的初恋女友,而她却只能躲在一旁的浴室听了他们一夜的缠绵声。婚后,他把属于他们的新房当成了他藏他初恋女友和他私生子的金屋,而她却要受尽他们的冷眼冷语……最可恶的是那个所谓的豪门老公指着她的鼻子说:“你只是我买来的挡箭牌而已,至于其他你一文不值!就算你现在脱光在我面前,我都不屑看你一眼!”
  • 风赏月残钩

    风赏月残钩

    如果你不在我身边,或许你不知道我已爱上你多年。“师傅,带我走吧。”“嗯。”“为什么不说话,不解释?”“没有意义。”“师傅,会跟我在一起吗?”“嗯。”到现在,还是在骗我,一个想给人温柔却给了残忍的你,和明明知道却要装傻的我,从相知到相遇,到最后的欺骗,这一切有意义吗。呵,谁都说不清。如果我说不是虐文,你们相信吗(*ˉ︶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