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姨在看小说?”齐桢晗微微一笑说道。
“是呀。”绿姨放下手中的小说,指了指藤椅旁边的一张椅子,温婉一笑,道:“坐吧,现在还没到晚饭时间,找我有事吧?有什么不懂的你问吧。”
齐桢晗在她身旁坐了下来,道:“是这样,我今天在剑道馆训练挥剑的时候,感觉有一瞬间看到周围飘浮着很多彩色的微粒,再之后很快就找到感觉,完成了挥剑训练。”
绿姨闻言放出感知,思索了片刻,问道:“你是昨天才解开尘之锁的吧?”
“是的。”齐桢晗点了点头答道。
绿姨面上带着几分惊诧收回了感知,道:“快得有些不可思议了,明明才一天,元核就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五十的构建,而且现在精元力涌出的速度依旧令人吃惊。”
“您是说,我很可能最近就会完成元核的构建?”齐桢晗问道。
“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速度,最多三天就会凝结元核了。”绿姨凝视着面前的青年,心中依旧未能平静,她记得很清楚,当初她第一次感觉到元力的存在距离完成元核构建,间隔着整整一年。绿姨止下回忆,道:“这样吧,你之后尽可能每天都来找一下我,本来还觉得太早教你那些没必要,现在看来反倒是有些迟了。”
齐桢晗点了点头,应道:“那就麻烦绿姨了。对了,我看到的那些彩色微粒,就是气元力吗?”
绿姨温柔一笑,道:“那些是气元力没错,不过你可不是看到的,而是感知到的。除非元力微粒开始向外释放能量,否则都是不可见的。”
“就像在运用元导武器时,发出的那些光芒吗?”齐桢晗问道。
“你已经试过元力武器了?”绿姨道。
齐桢晗回想一番当时与王毅的打斗,道:“当时和别人切磋的时候,能看到那些粒子开始发亮,并凝聚在一起。”
“你是说,你能感知到它们的凝聚过程?”绿姨想了想,道:“我记得昨日发现你解开尘之锁时,你还只完成了不到百分之五,而要感知到元力运作轨迹,至少需要百分之二十五才有可能做到。”
齐桢晗道:“会不会是因为在CB35,元力要比外面浓郁很多,毕竟绿姨您说您之前解开尘之锁的时候诺亚还没有建立,待在外面自然速度会慢上不少。”
绿姨微微摇头,道:“不会是这个原因,CB35的元力浓度也不过是外面的五倍而已,再说,尘之锁解开确实对元力浓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解开尘之锁后,元核建立过程与外界是没有太大关联的。解开尘之锁后,精元力的涌出速度……应该是和封印中精元力的数量和浓度有关的,这只能解释为,你的天赋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好。”
“尘之锁封锁的是人的感知力,应该不仅仅是指对元力的感知和捕捉能力吧?毕竟挥剑练习的力量控制和元力应该关联不大。”齐桢晗问道。
“嗯,你想得没错,尘之锁封锁的确实不止是对元力的感知能力。”绿姨微笑道,“应该说,不止是感知力,还有控制能力。人的运动主要依靠神经控制,而神经对自身的控制其实是有限的。然,解开了尘之锁就不一样了,元核,不仅能帮助你完成与外界气元力的沟通,也能帮助你更完美地控制你的每一分力量。”
绿姨顿了顿,继续说道:“元核其实便是高浓度的精元力聚合体,目前我所了解的元核有两种运用方式。第一种,便是继续压缩元核内的精元力,以增强它对外界气元力的吸引力,再向外释放精元力,赋予被吸引的气元力灵魂,使之能按你的意愿碰撞散发能量进行攻击。第二种,则是向自己的体内释放精元力,使之在人体内原有的神经元上延伸,从而更加完美地控制自己的运动,当然如果你同时也解开了囊之锁,那就更加完美了。”
齐桢晗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道:“只是我想要解开囊之锁,还要花很大的功夫呢,我现在的身体素质太差了些。”
绿姨闻言一双美眸中噙上淡淡的笑意,道:“这你完全不用担心的,其实吧,其他很多人都不知道,尘之锁与囊之锁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论是先解开尘之锁还是先解开囊之锁都对剩余的一锁的解开有促进作用。当然,根据我的经验,如果能先解开尘之锁,当然是最有利的。”
齐桢晗想了想,问道:“这和元核的第二种运用方式有关系么?”
“不错,在你通过元核加强对自身的控制时,精元力流经体内,会有一小部分被身体吸收,从而不断提高身体的素质。而且,由于精元力的洗礼,你的身体也会被改造得越来越适宜气元力驻留,而身体与气元力的契合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囊之锁便会解开了。”绿姨道,“我想你们沈教官也是在知道你解开了尘之锁后,才会提前给你安排剑术训练,而不是对你们其他队员那样,从单纯地进行体能训练开始。你们沈教官应该对你挥剑的力度有很严格的限制吧,这可不就是想要你,更加频繁运用精元力对身体的控制么?”
齐桢晗点了点头,看来沈教官确实为他的训练费了不少心思,不但为自己制定了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案,而且把一切训练事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就连浴室和换洗衣物都让人备好了。
绿姨回头瞥了一眼壁钟,道:“再有一个小时,就该有人陆陆续续来吃饭了,绿姨也该去准备食材了。现在你的元核还没有完全建立完成,很多东西也只能跟你讲讲理论,不能进行实践,不然我先为你准备晚饭,你吃完便早些回去休息,待明天或是后天再来找我?”
齐桢晗闻言点了点头,应道:“那也好,那便辛苦绿姨啦,绿姨的手艺真的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