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全琮东正在和陈到交战以外,其他家族的部曲都只是待命。这样吸水阵型将各个部曲分层作战的弱点也就逐渐显现出来,如此已经导致了大家不能齐心协力,要知道攻击战就是要全力以赴。
朱家部曲军营内,施绩有些坐不住了。“爹,我们要不要支援前方?”
施绩为朱然之子,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不懂时局的他总以为战争的目的就取胜并尽快结束不必要的战斗。朱然本名施然,后随义父改姓朱,现在自己的儿子已经改回了本姓。
“不用了,反正全琮也没有尽力。”朱然立即否定了施绩的提议。
施绩有些抱怨,“唉…面对前面那么一点敌人还这样慢慢打,等时机错过,对方援军一到,我们就赢不了了。”
朱然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的这个孩子还是太年轻了,“这件事情,上大将军知道,你我知道,甚至卫将军也知道,但是为什么就是不动?”
朱然看施绩一脸迷茫,接着说道:“因为这场战争我们没有要打赢,甚至可以说是想输。”
施绩一听更不可理解了,“爹,哪有战争想输的道理?”
朱然认真起来,“如果蜀人差劲到被我们这种程度的攻击就打败,那么我们就势必得尽快出兵攻打蜀地,把长江一线整个攻下来。但是你认为我们有这个实力把整个蜀国吃下来?”
施绩有些明悟,光是入川时所需要攻伐的各个山坡丘陵就是一大难题,吴国擅长水战可不善陆战与山地战。
看儿子有点感觉,朱然继续说道:“到最后一定是曹魏那边先吃下蜀国,所以蜀国衰弱对我们很不利。上大将军嘴上说试探,实际上还是希望蜀国有强大战力来分散我们面对曹魏的压力,所以才说这场战事希望战败的。”
“原来如此…爹,我真的远远不如您。”施绩恍然大悟,对朱然弯腰深深行了一礼。
看着自己的孩子有了一点成长,朱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呵呵呵,不要急,爹过去也是看着养父背影长大,以后你也会和我一样的。”
朱然说完陷入了沉思,上次夷陵之战,自己与一个叫做句扶的无名小将战了八十多回合竟然没有拿下,最后还让对方带着刘备逃走,不免心中还是有些波澜。要知道一个武将的心中有了遗憾,对于以后的发展就会有一定的影响,或许他这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与句扶再次大战吧。
姜维行军时已经派兵通知了陈到,之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告诉陈到,他是担心消息泄露,让东吴提前防备,这样自己就会陷于被动。现在姜维已经行军,他有把握可以以迅雷之势击败前锋的全琮,再与南中全团合力击退丁奉,最后正面面对战朱然和陆逊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柳隐一直和句扶并肩,看对方一直有心事的样子,柳隐对他说道:“小句,待会我会帮你制造和朱然碰面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句扶一阵感激,朱然是自己心中的死结,也是夷陵之战自己部队被全歼的元凶,或许对方可能还知道到底谁是当时的内奸。“休然…”
柳隐不再看他,而是大声说道:“要让吴狗再看看夷陵英雄的英姿不是吗?我可不认为你那时候的战绩是完全被吹捧出来的。”
句扶动了动筋骨,也不可以逃避,“好,朱然你等着吧!”
众人知道句扶对朱然的恨,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杨兰此时则是和诸葛果并肩坐在马车内,本来姜维不打算带她上战场,让她直接去永安城内呆着。只是诸葛果非说要和诸葛恪见一面,姜维拗不过她,也就让她一起来了。诸葛果不会骑马,杨兰也就顺理成章的跟她一起坐在了马车上。
“你今天怎么这么安静?”杨兰问道。诸葛果平日话虽然不多,但是她每一次说话都能气死人,今天从早到现在竟然一直在发呆。
诸葛果有些落寞,“对东吴的事情,如果不是邓芝将军,我什么都帮不了主公。”
原来她是因为这个闷闷不乐,一边的杨兰偷偷乐了,“我还以为你真的无所不知呢。”
“不过关于诸葛家的事情我还是略知一二。”诸葛果转过身对杨兰道。
杨兰有些奇怪,“诸葛家?你自己不就是诸葛家的人?”
“不,是那边的驴子诸葛家。”诸葛果补充了一句。
杨兰更莫名其妙了,直接无语,也懒得继续跟她说,也难怪别人总被她弄得晕头转向,说话完全没有头绪。
沉默半晌,诸葛果又没有了语言,杨兰忍不住继续问道:“你又在想什么了?”
“果正在想,如果能够创造一个迷宫阵法,能让陆逊一辈子都走不出来就好了!”诸葛果说的很认真,眼睛睁的大大的盯着杨兰。
“呵呵……”杨兰有些无语,还真是异想天开的主意。
“也对!”不等杨兰回答,诸葛果又接回了话题。“要是真有的话,永安这边就不需要驻军了。”
其实杨兰和诸葛果并不知道,白帝城东南位置真有一个八卦阵型,乃诸葛亮以白石堆砌,配合当地的独有气候形成的一座迷阵。夷陵之战当年也确实困住了陆逊,使得他无法追击。当时若不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相助,恐怕陆逊真会在里面困好一阵子。
也正是因为八卦阵的缘故,让陆逊大叹不如诸葛亮,回到东吴后他勤奋研读兵法阵型。数年后他再入八卦阵并成功破解之,也是因为这一番磨砺,才让陆逊出征从不以败绩而归,现在他的能力恐怕不在诸葛亮之下了。只是个人的能力再强,在无法支配整个团体的时候,永远无法发挥他最完美的战力。
姜维命柳隐、句扶、杨兰领着五千人马北上绕到全琮军右翼;再命两赵和苏常领着五千军马南下绕到全琮军左翼;自己则和邓芝、诸葛果一起领着剩余一万人马进入江州,准备正面迎击吸引全琮。
姜维走到陈到跟前施了一礼,“自从上次汉中一别后,已经超过三年未见,陈将军依然健壮如昔。”
陈到回了一礼,对姜维赞许道:“能够一瞬间就判断出江州永安的局势,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援军,确实值得期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能够肩负起整个大汉的兴亡重担。”
“将军您过奖了。”姜维没有否认,因为肩负起大汉的命运已经是自己的责任了。
陈到心中稍微有些释怀,现在是大汉新旧交替的时代,自己这个时候引退应该只是时间到了而已。
姜维随后就和陈到一起上了永安城,观察敌军的布阵。
“眼前那个是…吸水阵型…想不到东吴也有这样的能人。”姜维看到了城下东吴的阵型,有些吃惊。吸水阵型在诸葛亮传给自己的《兵法二十四篇》中有介绍,是采用一层层的防御阵型来等待敌军突破,突破的过程中让敌军慢慢损耗。
作为诸葛亮的女儿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诸葛果立即道出了这个阵型的优势,“如果我军突破吸水阵型,一定会慢慢虚弱,等到我军势老,正如强弩之末,敌人如果再反过来包围,我军恐怕会陷入苦战。”
姜维自然知道,但他不以为然,解释道:“不用担心,吸水阵型虽妙,但是却过度重视防御,让部队的攻击能力大减。纵然敌人想要转换为攻击阵法,一时间也无法发挥完全的攻击力。此阵适合用在防守战,用在这里只能说有些不合时宜。”
见姜维立刻道破了吸水阵型的不足之处,诸葛果放下心来,“主公说的是。从兄就是这样的人,有能力却只能发挥在不对的地方。”
“破敌正在此时!陈将军,愿意一起击败东吴全琮否?”姜维已经有了计划对陈到说道。
“袁綝愿一同前往!”没等陈到说话,袁綝就上前请战,憋了这么久,自己很想试试自己的能力。
“袁将军?您?”姜维有些迟疑,没等他继续问下去,袁綝就打断了他。
“我已经重回战场,袁綝还是原来的袁綝,既不伟大,也不渺小。”
陈到点了点头,“好,就让我父子共同上阵杀敌!”
姜维也附和道,“事不宜迟,现在我军全军出击,我已通知擂鼓为号,常败军其余人马会从全琮左右翼杀出。”
“好!”陈到和袁綝异口同声的表示赞成。
邓芝忍不住要和他们一起杀敌,但被姜维留了下来,一来对方年纪大了,而来江州的都督还需要邓芝继续担任,如果有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诸葛果死活要跟着一起,无奈之下,袁綝只好表示愿意护着诸葛果,毕竟只有他们两个都不能骑马。
永安城门大开,袁綝、陈到、姜维率军一字摆开,与全琮叫战。袁琳虽无法马站,却手握长戟第一个站了出来面向吴军挑战着。
“颖川袁綝在此!何人出战?今天就让你们成为新生袁琳的第一号战果!”
全怿一看对方竟然没有战马,也敢来挑战自己。细细一想明白对方应该就是杀了自己无数弟兄的戟兵首领。“凭你?今天就要为死去的部曲们报仇!”
全怿手握长刀,借马势,也不顾自报名号,就朝袁琳杀了过来。袁琳丝毫不惧,竟也朝对方冲了过去。
噼里啪啦一阵兵器交锋的声响,全怿瞬间就在马上攻出了好几式。但无论怎么攻向袁琳,对方都能用长戟一一化解。甚至有两次,袁綝长戟击中全怿兵刃,让全怿的刀都有些握不住。只一回合交锋,全怿不禁有了退却之心。
“这家伙怎么这么厉害…”全怿看着袁琳,好在对方追不上自己。
看对方一回合就想逃跑,袁琳挑衅:“再来啊!”
全怿皱了皱眉,看了眼自己的父亲,心想怎么可以这样就退缩,又杀了过去。
第二次交锋,袁琳趁着和对方交手的一瞬间,长戟手中一旋,钩住对方手中的长刀,用力一拉。全怿猝不及防之下,险些落马,最后只好丢了兵器才勉强逃了过去。
蜀军大戟士立刻高呼,士气大涨。
全怿暗想:“完了完了,我这样都只有招架的份,回去脸都没了。”
看对方这次是真的不敢再回来,袁琳捡起全怿的长刀喝到:“龙之炎一式‘碎羽’,还给你!”
全怿一喜,策马过去伸手就要去接飞来的兵刃。袁琳则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你以为你能接得住!”
“刺啦”一声,全怿握住自己的兵刃,却发现兵刃不听使唤一般差点将自己带落马下。他赶紧松手,但右手手心还是被刀柄磨得脱了一层皮,心里后怕不已。“我的妈呀,差点命就没了!”
全怿战败,也顾不得面子赶紧转身逃跑,边跑边喊道:“给我记住!我娘是大吴鲁班公主!得罪我,你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袁琳一听笑了,想起魏国的靠爸二人组,“没想到这世上除了靠爹的废物外,还有靠娘的废物。”
“没想到,不骑马的我也可以发挥如此的战力,实在得好好谢谢义父!”反正袁琳也追不上对方,就地大喊一声:“杀!!!”蜀军闻言也立刻冲出大喊:“杀!杀!杀!”
全琮无奈应战。但随着蜀军三通鼓罢,北方和南方各出现一队蜀军朝着自己而来,一时全琮的部队有些胆丧,士气瞬间降到谷底。